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首页 >> 宋朝的脊梁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织明大唐第一少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红色莫斯科冒牌知县不让江山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舌尖上的大宋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81章 西湖煮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西湖龙井涤烦忧,边关急报催新制

天佑二年,八月初,杭州,西湖行宫。

江南的初秋,暑气渐消,湖面上吹来的风带着荷残桂初的微香,沁人心脾。行宫临湖而建,推窗便可览尽西湖秀色。连日来,銮驾巡游苏杭,赏玩山水,品鉴风物,表面上一派祥和宁静。太上皇赵佶沉醉于江南园林的精巧与文人雅集的闲适,似乎暂时将朝政烦恼抛诸脑后。皇帝赵桓虽强打精神应酬,但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凝重,却如湖面深处的暗涌,难以平息。

这日午后,一份由八百里加急送达的奏报,彻底打破了这份刻意维持的平静。奏报来自太原府,镇守西北的大将赵虎亲笔所书,言辞急切,禀明西北边境局势陡然紧张。西夏覆灭后残余势力所建的“大白高国”首领李仁孝,见大宋内部因推行新政而暗流涌动,认为有机可乘,近期频繁调动兵马,骚扰边境哨所,劫掠边民,似有大规模犯边之意。赵虎兵力吃紧,疲于应付,恳请朝廷速发援兵,增拨粮饷。

奏报送至赵桓案头时,他正在翻阅几份关于各路岁入的简报,本就因国库空虚、税收连年下滑而心烦意乱。此刻再闻边警,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眼前阵阵发黑。他猛地将奏报拍在案上,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焦虑与怒火:“岂有此理!李仁孝蕞尔小丑,也敢趁火打劫!国内百废待兴,哪有余力应对边衅!这… … 这如何是好?” 他下意识地望向坐在下首、正凝神看着西湖景色的陈太初,“元晦!西北告急,国库空虚,朕… … 朕心乱如麻!”

陈太初缓缓转过身,神色平静如水,仿佛那紧急军情并未在他心中激起太大波澜。他起身,走到赵桓案前,拿起那份奏报仔细看了看,沉吟片刻,方开口道:“陛下勿忧。边患之事,自古有之,关键在于应对之法。此事,正可检验臣此前所建言‘枢密院革新’之必要性。”

他指着奏报道:“若依旧制,此类急报直达天听,陛下需即刻召集群臣,仓促议决,或战或和,或调兵或遣使,往往因信息不全、时间紧迫而决策失当,且陛下劳心劳力,负担极重。” 他话锋一转,语气沉稳,“然若依新政设想,枢密院不应仅是传递军情的驿站,而应成为真正的最高军事参谋机构。其下设之参谋本部,当由精通军务、曾在边关及各军镇有实际任职经验的将领、文臣组成。接到此类急报,参谋本部须即刻依据平素所掌握之敌情、我情、地理、粮秣等资料,迅速研判局势,至少拟出上、中、下三策,并附详细方略与风险评估,供陛下或枢密院正使决断。”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赵桓:“如此,陛下决策,便有据可依,而非凭一时意气或群臣争吵。陛下之权,在于最终裁决与监督执行,而非事必躬亲,陷于琐碎军务。此乃‘分级授权,专业决策’之道,方能减轻圣虑,提高效率,应对如今这般错综复杂的局面。”

赵桓怔怔地听着,陈太初的逻辑清晰而有力,如同在他纷乱的思绪中投下了一颗定海神针。他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比以往那种接到急报就焦头烂额、仓促应对的方式要高明得多。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问道:“那… … 以元晦之见,眼下此事,当如何处置?”

“可即刻以陛下名义,敕令枢密院,依新规程序,就西北军情提出应对方案,限期禀报。同时,谕令赵虎谨守关隘,加强戒备,勿轻易出击,以待朝命。如此,既不误事,亦为新制推行立一范例。” 陈太初从容答道。

赵桓思索良久,终于点了点头,提笔拟旨。虽然心中依旧忐忑,但至少有了明确的处理方向,不再像无头苍蝇般慌乱。

处理完紧急军务,赵桓望着案头那几份显示各路税收锐减的简报,眉头又锁紧了。 尤其是素来富庶的江浙地区,今年岁入亦不及往年七成,而朝廷开支,因养兵、俸禄、工程等,却丝毫未见减少。寅吃卯粮,国库日渐空虚,这已是迫在眉睫的危机。他张了张嘴,想问问陈太初开源节流的具体之策,却又有些难以启齿。毕竟,当初陈太初多次建言改革财政,是他顾虑重重,未能采纳,以致今日窘境。

陈太初何等敏锐,早已看出赵桓的窘迫。他心中暗叹,主动开口道:“陛下,财政困窘,臣深知此乃积重难返之果,非一日之寒。改革需循序渐进,当下首要,便是‘开源节流’四字。开源之事,涉及税制、商贸、海外拓殖,需从长计议。而当务之急,在于‘节流’。”

他语气坚定:“臣恳请陛下,率先垂范,敕令各衙门,自上而下,厉行节俭。削减不必要的宫室修缮、仪仗排场、宴会赏赐。严核各项开支,杜绝虚耗中饱。让天下臣民知晓,朝廷确有决心过一段‘苦日子’,共度时艰。唯有如此,方能凝聚人心,为后续更深层次的改革赢得喘息之机与民意基础。”

赵桓闻言,面露难色。削减用度,势必引来宗室、勋贵及既得利益者的抱怨。但看着陈太初不容置疑的目光,再想想空虚无物的国库,他深知已无退路。良久,他沉重地点了点头:“便依卿所奏。朕… … 准了。”

次日,为了缓解连日的紧张气氛,康王赵构特意在苏堤附近安排了一场小型的“围炉煮茶”。

秋高气爽,西湖碧波荡漾,苏堤如带,远处狮峰山色空蒙。一处临水的精舍内,泥炉小火,上置一把素雅的紫砂壶,壶中正是今年新下的狮峰龙井。一位清丽的茶娘素手烹茶,动作优雅从容。

赵构陪坐在侧,笑着介绍:“此乃本地龙井,制法与北苑贡茶不同,不捣不碾,唯以炒青存其本真。饮之,可品其鲜爽甘醇,犹如这江南山水,清雅宜人。” 他这番话,既是对茶品的介绍,也隐隐契合了赵佶的文人雅趣。

赵佶果然大感兴趣,接过赵桓递来的白瓷茶盏,只见汤色碧绿清澈,香气清幽扑鼻。他细啜一口,顿觉一股鲜爽之气沁入心脾,滋味甘醇,回味悠长,远胜往日所饮那些加了香料、捣成粉末的团茶。他不由赞道:“妙哉!此茶清新脱俗,不事雕琢,真乃茶中隐士,深得自然之趣!”

赵桓与陈太初也各自品尝。赵桓只觉得这茶入口爽利,似乎将他连日来的烦闷也冲刷去了几分。陈太初则微微颔首,这龙井茶的品饮方式,简单直接,重在品味茶叶本身的原味,恰似他心中所追求的政治理念——返璞归真,去除繁文缛节,直指核心。

赵构见众人喜欢,便道:“此种饮法,省却了调膏、击拂等诸多繁琐程序,更合文人墨客随心所欲、清静无为之意趣。如今在江南士林中,颇为盛行。”

一场茶会,在湖光山色中悠然进行。缕缕茶香,暂时驱散了朝堂的焦虑与边境的硝烟。赵佶沉浸在艺术与自然的享受中,赵桓紧绷的神经也得到了片刻松弛。陈太初则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心中清楚,这片刻的宁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间隙。西北的烽火,财政的危机,以及深藏于杭州繁华表象下的种种暗流,都预示着,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西湖的水,依旧平静。

但水下的暗礁与漩涡,却从未停止涌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宋朝的脊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百炼飞升录仙武帝尊上门神医一咬定情:异能萌妃,抱一抱魔法傲世录食鬼猎人书剑盛唐十月蛇胎重生之将门千金武神纪元拜见大魔王孝婷恋续文:罪爱凌天战神女神的上门贵婿全文免费阅读醉仙葫绝色丹药师:邪王,你好坏网游之最强传说符尊传嘉佑嬉事我的老婆是双胞胎(超级兵王在都市)
经典收藏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一世浮城丰碑杨门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腹黑嫡女:相公求你休了我洗尽铅华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为了成为勇者的那一天霸魂管仲三国之兴强汉朕要抓穿越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你呀就缺一味药穿越我是胡亥穿越明朝当暴君满江红:武穆重生大清挖坑人
最近更新铜镜约玉符传奇三藏还俗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大唐躺平王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衣冠谋冢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冰临谷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云起惊鸿客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