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首页 >> 宋朝的脊梁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冒牌知县武炼阴阳锦衣夜行逍遥小憨婿奋斗在初唐逆天狂妃盛唐不遗憾三国第一狠人大唐:六岁皇子,开局拔李二胡子赘婿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13章 赔完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佑三年,七月初,流求,基隆港,总督府书房。

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透过半开的轩窗,吹动了书案上堆积如山的账册页角。染墨独自坐在宽大的花梨木书案后,面前摊开的不是海图或军报,而是一本墨迹犹新的总账。窗外,港口特有的喧嚣——号子声、铁链声、帆缆摩擦声——隐约传来,但书房内却异常安静,只有染墨指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以及他偶尔发出的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他的眉头紧锁,目光在“岁入”与“岁出”两栏巨大的数字间反复逡巡,最终停留在那个触目惊心的“亏空”数额上。两百三十万贯。 这个数字,像一块冰冷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这便是赔付左渡白玉娘船队巨额损失后,流求总督府账面上出现的窟窿。

染墨的思绪不由得飘回数年之前。当年秦王殿下决意建立这套覆盖主要航线的有偿护航体系时,阻力何其之大。诸多海商认为这是变相加税,朝廷旧党斥其为“与民争利”。初始费率定得极低,庞大的舰队维持、港口建设、人员饷银,如同无底洞,每年都是巨额亏损,全靠秦王从四海商社其他利润中暗中补贴,才勉强支撑。直到天佑元年,随着航线日益繁忙,投保船只几何级数增长,规模效应初显,加上几次成功剿灭小股海匪带来的威慑效应降低了赔付率,账目才终于艰难地实现了收支平衡。及至天佑二年,甚至有了些许盈余。那两年,是他和流求上下最为扬眉吐气的时光,仿佛看到了这条以商养防、以防护商的新路,已然铺就金光。

然而,左渡这一次惨重的损失,如同一记闷棍,将刚刚积累起来的家底几乎掏空,更是对这套体系信誉的沉重打击。染墨仿佛能看到,那些原本就对护航制度心存疑虑的海商们,此刻正如何议论纷纷,甚至可能开始动摇。

“大人,” 门外传来书记官小心翼翼的声音,“这是本月各港口的护航费收入简报,还有……几大商号询问赔付进度的函件。”

染墨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沉声道:“进来。”

书记官将一叠文书放在案头,偷眼觑了下总督阴沉的脸色,不敢多言,悄声退下。染墨拿起那份简报,数字依旧可观,但与那笔巨大的赔付相比,仍是杯水车薪。他苦笑一下,殿下说得对,若流求仅靠护航收费度日,那这总督府与寻常的关卡税吏有何区别?风吹草动,便有倾覆之危。

他起身走到墙边那幅巨大的南洋海域图前。目光越过流求,投向更南方的吕宋群岛,以及那片星罗棋布、被称为“千岛海域”的广袤区域。据逃回的船员描述,那伙神秘海盗的巢穴,可能就隐匿在那片迷宫般的岛屿之中。数千个岛屿,大小不一,植被茂密,水道错综复杂,别说藏几艘船,就是藏一支军队也绰绰有余。在那片广阔而陌生的海域搜寻一股精于隐藏、来去如风的海盗,无异于大海捞针。染墨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此刻,他才愈发体会到,当年秦王殿下在流求时,为何一再强调“内修政理,固本强基”远胜于“外逐寇盗”。自身不够强大,即便知道敌人在哪,也可能徒呼奈何。

与此同时,开德府秦王府。

陈太初也收到了染墨的详细报告以及琉球财政吃紧的呈文。他并未显露出过多焦虑,反而在回信中给予了明确指示和坚定支持:

“染墨吾弟:账目已知,毋庸过虑。赔付之事,关乎信诺,关乎体系存续,必须足额、及时,分文不可省! 短绌之数,可由四海总号先行调拨垫付,务必稳住海商之心。流求之重,不在岁入几何,而在其为海上枢纽、技术尖锋、新制试验之田。护航收费,仅为手段,绝非目的。汝当聚焦于船厂新舰之研发,火炮射程精度之提升,海图测绘之精进,乃至探寻吕宋以东未知之地、新种作物。此等方为立身之本,长久之利。海盗虽猖獗,然彼在暗,我在明,不可浪战。当以巩固航线、升级武备、广布耳目为先,静待其再现踪迹,谋定而后动。”

陈太初的冷静与远见,如同一根定海神针,稳住了染墨有些慌乱的心神。是的,不能自乱阵脚,必须按照殿下指引的方向,先夯实自身。

而在广阔的航线上,劫案之后的影响也在悄然显现。

令人略感意外的是,遭受重创的主要是白玉娘那样装载高价值、大宗货物(如白银)的专运船队。而另一种更为常见的散货船,即那些往来于各港口之间、承运零散商品、规模较小的私人或合伙商船,此次却大多安然无恙。这些散货船为了最大化利润,通常将货舱空间利用到极致,自身也配备了一定的武装,虽然多是流求海军淘汰下来的旧式笨重火铳和碗口炮,自卫能力有限,但胜在数量众多、目标分散、航行灵活。

分析下来,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散货船单船价值较低,不值得那伙装备精良的海盗兴师动众;二是其武装虽落后,但若逼急了拼死抵抗,也会给海盗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和麻烦;三是或许那伙海盗此次行动目标明确,就是针对左渡至泉州这条黄金水道上的“肥羊”,以求一击必中,获取最大利益,尚无暇顾及这些“小鱼小虾”。但无论如何,这种差异,也为未来的护航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否需要针对不同价值、不同风险的船队,制定差异化的护航方案和费率?

视线转回汴梁朝堂。

表面的波澜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关于登州遇袭、左渡被劫的奏报,自然也在朝中引起了议论。然而,更引人注目的,却是另一件看似与此无关的“旧案”——前参知政事秦桧的最终处置结果,终于尘埃落定。

最终定论是:秦桧纵子行凶、治家不严,革去一切官职爵位,责令其闭门思过。至于其担任宰执期间,御史台弹劾其贪墨受贿、结党营私等累累罪状,竟大多以“查无实据”或“事涉模糊,难以深究”为由,轻轻放下了。除了那个因杀人偿命而被下狱处决的儿子,秦桧本人竟得以保全性命,仅以“致仕”之名,赋闲在家,依旧享受着富家翁的生活。

这一结果,让许多期盼严惩奸佞的朝野清流大失所望,却也似乎在许多老于世故的官员意料之中。树大根深,盘根错节,想要彻底扳倒一位曾经位极人臣的人物,谈何容易?这背后不知经历了多少隐秘的交易和妥协。

消息传到开德府,陈太初听完陈安的禀报,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脸上无喜无悲,仿佛早已料到如此。他深知赵宋皇室对待士大夫的“宽仁”传统,也明白旧党势力在朝中的根基之深。秦桧能全身而退,与其说是他的幸运,不如说是旧有秩序强大惯性和自我保护能力的体现。

然而,远在汴梁的何栗,却没有这般淡定。在给陈太初的私人信函中,这位力求革新的宰相,字里行间充满了愤懑与无奈:

“……元晦兄台鉴:秦桧之事,竟如此了结,实令人齿冷!其罪证斑斑,岂是‘查无实据’四字可掩?如此处置,纲纪何存?法度何在?朝中诸公,竟无一人敢执言力争!可见积弊之深,阻力之大!每思及此,栗未尝不扼腕叹息,深感独木难支。新政每推进一步,皆如逆水行舟,暗礁重重。望兄在濮阳,亦早作筹谋……”

陈太初读完信,轻轻将信纸折好,放入一个专用的匣中。何栗的牢骚,他理解,但这正是改革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扫清几个贪官容易,想要撼动滋生贪官的土壤和规则,却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坚韧的耐心、以及……更强大的实力和更恰当的时机。

海上的威胁,朝中的暗流,财政的压力……

这一切,都如同浓重的迷雾,笼罩在前路。

但陈太初的目光,却似乎穿透了这重重迷雾,

落在了更远的地方。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

才刚刚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宋朝的脊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斗破之风起青山掠夺诸天万界魔法傲世录嘉佑嬉事孝婷恋续文:罪爱烈火集团:早安腹黑BOSS爱潜水的乌贼作品太古龙神诀圣祖真仙奇缘II封魔重生六零幸福攻略lol之电竞天王大唐:从种土豆开始武神风暴至尊修罗神医凰后:傲娇暴君,强势宠!盖世仙尊内凌天战神网游之最强传说重生之投资大亨
经典收藏风流小太监战狼狂兵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真桃花石帝国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满江红:武穆重生回到古代做皇帝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三国之乖乖田舍郎大清挖坑人神秘王爷欠调教大秦:开局错把始皇当亲爹大明凰女传洗尽铅华大宋泼皮东汉不三国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最近更新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英烈传奇三藏还俗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大乾风云起苍穹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楚武信君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北宋第一狠人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宋伏魔司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