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泉的蜕变,如同一场静水深流的改革,在经历了两载春秋的深耕细作后,其积蓄的能量与绽放的光彩,终于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引起了更高层面的瞩目。当雾江的碧波取代了昔日的浊流,当市民的笑脸印证了收入的增长,当新兴产业的活力驱散了旧工业的沉疴,一个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生动样本,已然成型。这束来自北方首都的聚光灯,既是对过往艰辛的最高认可,也是对未来征程的无声鞭策。
周一的清晨,市政府办公大楼内还带着周末余留的宁静。秘书杨小波像往常一样,将一摞整理好的文件放在秦风市长的办公桌上,最上面是几份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中央级报纸。
“市长,今天的报纸。”杨小波轻声说道,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激动。
秦风抬起头,顺着杨小波示意的目光看去,瞳孔微微收缩。《人民日报》二版显要位置,一行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江泉实践: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一个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协同推进调查》。旁边配发的评论员文章标题更是分量十足:《坚持系统观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地生根》。
秦风深吸一口气,拿起报纸,迅速浏览起来。文章篇幅很长,记者显然进行了深入调研,从雾江治理的艰难抉择,到产业升级的阵痛与突破,再到民生实事的细致入微,数据详实,案例生动,将江泉两年多来的探索实践娓娓道来。文章不仅肯定了成绩,更着重分析了“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协同推进的内在逻辑和有效路径,将其提炼为具有借鉴意义的“江泉经验”。
几乎同时,刘玉凤副市长也拿着几份报纸快步走了进来,脸上泛着红光:“秦市长,您看!新华社的通稿、央视的新闻频道早间节目都重点报道了!经济日报还做了整版分析!”她难掩兴奋,“这下子,我们江泉可真是全国闻名了。”
正说着,张伟、王建国等几位副市长和宣传部郑强部长也相继来到秦风办公室,大家手里都拿着报纸,议论纷纷,办公室里充满了振奋而又有些忐忑的气氛。这突如其来的全国性关注,让这些在基层默默耕耘的干部们,既感到骄傲,又有些措手不及。
“真是没想到,咱们这点工作,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张伟搓着手,既兴奋又感慨。
王建国憨厚的脸上满是笑容:“这是好事啊!说明咱们的路子走对了,得到了上面的肯定!”
郑强则比较冷静:“热度来了,关注度高了,咱们的压力也更大了。接下来,恐怕各路媒体都要蜂拥而至了。”
秦风放下报纸,目光扫过众人激动而又复杂的脸庞,平静地开口:“这是对我们全体干部群众辛勤付出的肯定,是好事。但大家要记住,宣传表扬背后,是更殷切的期望和更严格的要求。我们更要沉住气,把工作做得更扎实。”
媒体的集中报道仅仅是开端。几天后,秦风接到了省委办公厅的正式通知:受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邀请,请他赴京参加一个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地方实践交流会,并作为重点发言人,介绍江泉的经验。
通知虽简短,但分量极重。这不再是媒体的观察报道,而是要在国家最高决策咨询层面,接受审视和问询。消息传来,市委市政府内部既感到无比光荣,也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周海洋书记亲自找秦风谈话:“秦风同志,这次进京,意义重大。这既是对江泉工作的检阅,也是对我们全省探索的肯定。你要做好准备,既要全面客观地展示我们的成绩和经验,也要坦诚地汇报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态度要谦逊,思考要深刻,体现出我们务实、清醒的作风。”
接下来的几天,秦风闭门谢客,带领一个精干的小组,精心准备汇报材料。他们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刘玉凤、张伟等人也积极参与,提供各自领域的详细情况和数据。
“重点要讲清楚我们为什么选择这条路,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关键难题,又是如何破解的。”秦风在准备会上强调,“不要夸大成绩,不要回避问题,要突出实践中的思考和探索,特别是那些具有普遍性的做法和启示。”
他们梳理了从“壮士断腕”治理雾江的决策,到创新融资模式破解资金瓶颈,再到技能培训帮助传统工人转型,以及区域协同借势发展等一系列关键节点。材料力求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朴实无华,却力透纸背。
出发前夜,秦风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江泉的万家灯火,心中百感交集。这场“进京赶考”,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数百万江泉人民两年多来的奋斗与期盼。
首都华清,国家部委一间庄重而不失现代感的会议室里,高质量发展地方实践交流会如期举行。与会者包括相关部委的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几个不同发展类型地区的负责人。会议气氛严肃而务实。
当主持人介绍到秦风时,与会者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位来自中部资源型城市的年轻市长身上。秦风沉稳地走上发言席,向台下微微鞠躬。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他的声音清晰而平静,“非常感谢有机会汇报江泉市在探索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协同推进方面的一些初步实践和粗浅思考。我们深知,江泉的实践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他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以问题为导向,从江泉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压力、民生欠账等严峻挑战切入,讲述了新班子如何统一思想,确立“民生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路径。他重点介绍了几个关键抉择:
“比如在雾江治理上,我们顶住压力,坚持‘治污先治穷’,通过生态修复培育绿色产业,而不是简单的关停并转。”
“在产业转型上,我们不是一刀切,而是‘老树新枝’,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在民生改善上,我们注重‘授人以渔’,通过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适应新经济的能力,将发展成果切实转化为居民收入的增长。”
他列举了大量具体数据和案例,如居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分析、雾江水质改善的具体指标、新兴产业投资和就业的带动效应等。同时,他也坦诚地提到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创新驱动能力有待加强、财政可持续压力等。
他的汇报,既有宏观战略的思考,又有微观实践的支撑,既有成绩的展示,也有问题的剖析,体现出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深入系统的思考。
汇报结束后,进入了提问交流环节。一位资深经济学家率先提问:“秦市长,您提到绿色产业投入巨大,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明显,你们是如何平衡长期生态效益与短期经济压力,特别是如何说服干部群众接受这种‘阵痛’的?”
秦风从容应答:“我们认为,这种‘阵痛’是转型的必然成本。关键一是靠战略定力,市委市政府顶住压力,坚持方向不动摇;二是靠机制创新,比如我们探索发行绿色债券、推广ppp模式等拓宽融资渠道;三是靠民生兜底,在转型期坚决保障好群众的基本生活,让大家看到希望,愿意同舟共济。”
一位国家部委的司长问道:“江泉的经验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对于其他类似城市有何建议?”
秦风思考片刻回答:“我们认为,江泉实践的核心启示可能不在于具体项目,而在于‘系统思维’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每个城市市情不同,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共通的。建议是要因地制宜,找准自身优势和短板,久久为功,不能急于求成。”
问答环节气氛热烈,秦风的坦诚、务实和思考的深度,给与会领导和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会议结束后,秦风婉拒了一些后续的交流邀请,即刻返程。在飞回江泉的航班上,他望着舷窗外的云海,心中没有志得意满,反而更加沉静。京城的认可,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鞭策。他深知,江泉的发展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许多深层次矛盾有待解决,容不得半点松懈。
回到江泉,周海洋书记亲自听取了汇报。秦风详细介绍了会议情况以及部委领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好,很好!”周海洋满意地点点头,“这次进京,不仅展示了江泉的形象,更为我们争取了高层面的指导和支持。现在,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全国都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必须把接下来的路走得更稳、更实。”
在随后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秦风向班子成员传达了华清之行的精神和思考。他特别强调:“各位同志,我们现在是‘名’出去了,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实’做得更好。荣誉是压力,更是动力。我们要把上级的肯定和社会的关注,转化为查找不足、深化改革的紧迫感。”
他提出下一步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一是要防止“示范效应”下的形式主义,工作要更扎实;二是要加快弥补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如创新能力不足、区域平衡问题等;三是要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成果巩固。
刘玉凤、张伟等人纷纷表示赞同,认为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再接再厉。
夜幕降临,秦风再次独自来到雾江边。长廊上游人如织,灯火璀璨,欢声笑语随着江风飘荡。与两年前的沉疴积弊相比,恍如隔世。
一位散步的老者认出了秦风,高兴地打招呼:“秦市长,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咱们江泉现在可是出名了!”
秦风微笑着与老人握手:“老师傅,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老人感慨道:“是啊,有了盼头了!你们辛苦了!”
望着眼前安居乐业的景象,听着百姓质朴的话语,秦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更加坚定了信念。所有的荣誉和光环,最终的价值在于为民造福。聚光灯终会转移,但为民服务的征程永无止境。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