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因为一些事情这时候才进公廨的葛栩愣了下,“河北又出事了?济王殿下不是在那?”
“河北那地方的农田实在太多,总有人起不该起的心思。”苏授很是烦闷地拍了一下桌子,“济王殿下在那有点用,但也没太多用。”
“削减河北一带的卫军员额,同时调派两万人的京师禁军驻防过去!”墨英开口道,“让河北那群所谓地头蛇知道,朝廷这头强龙,要想压死他们轻而易举!”
葛栩开始写奏章。
“还要加上一点,以后河北一带的地方禁军都不再招募河北本地人。”田秋突然插话道,“以后河北子弟从军,都送到西域朔北去。”
葛栩很快就写好了一封奏章,一个个宰相接力审阅了过去,时不时有人提笔加上一两句。
很快,奏章又回到了葛栩手里。
葛栩根据众宰相的建议又重新写了一份,然后让大伙看了一下,见没有异议后,葛栩就带着奏章去两仪殿了。
进了两仪殿,见礼后葛栩就将奏章递了上去。
看完了奏章,沐津朱笔御批,然后用了印玺后将奏章递过去道:“河北那边还是有不甘心的?江南真的被朕给收拾得服服帖帖了?”
“不服服帖帖不行,毕竟海军在海上巡逻的很是勤勤恳恳,没给他们留一点走私余地。”葛栩笑道,“更何况,能造远洋航行轮船的造船坊,可都有朝廷派兵驻守。”
“朕不在意官吏们有点小心思,想为家人谋点利益那是人之常情。”沐津在榻上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半躺着,“但是,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碰的,朕希望大家都认认真真按规矩做事,或者商量着办事,但不代表朕不能掀了桌子!”
葛栩很快回到了公廨。
看了陛下批阅后的奏章,苏授和田秋两个人用了印后就发下去了。
“陛下表面上看着没事,是因为陛下心性好,还不想着掀桌子。”狄浔抿了一口茶,感受着茶香在嘴里弥漫的乐趣,“但是,陛下显然对这帮子豪强又打上了土地的主意恨上了,希望那帮子豪强能有点眼力见吧。”
“没事,到时候左右不过死点人,死得还是豪强,百姓们只会拍手称快。”墨英开口道。
“可我们也是豪强啊?”葛栩突然出声道。
一众宰相正在喝茶的一口喷了出去,给不小心路过的同僚来了一波小小的雨水,正在看公文奏章的手一下没稳,公文奏章都飞了出去……
好一个手忙脚乱的局面。
好不容易,苏授顺过了气,将手里的茶盏放到桌子上道:“我说葛相,我们可也是豪强。”
“我们是豪强不假,但我们这些豪强的利益可是和国朝绑定了。”葛栩抻了个懒腰,“国朝繁盛我们的家族也兴旺,国朝衰落,我们的家族也会衰落。
陛下当年早就做好准备了,能够进入三省的,家族利益基本上和国朝绑定了。
你要想家族兴旺,就得先给国朝谋利益。
没错,咱们这些当宰相的两袖清风的不少,但别告诉我说你们的族人就没有开工坊和行商的啊!”
大伙都笑了起来。
葛栩说的没错,他们这些进入了三省当宰相的,哪个家里没有开工坊和行商的。当然,沐津也很是清楚官商勾结的后果,所以还是做了限制的。
主要就是,官吏的族人开工坊不能在官吏任职的地方开,行商也只能是开商铺,不能搞商队。不过,官吏的族人进入官办工坊比起普通人要便利许多,毕竟这个时候相比起空大的忠君爱国的思想,沐津觉得让官吏享受实打实的利益更好。
当然,有了利益肯定也有对应的限制。
官吏的族人子女进入官办工坊确实比普通人便利,但考核比起普通人也更严格。不过,只要能通过这种严格的考核,升上去也快。
给了比普通人更严格的考核要是上升速度不快那就说不过去了。
当然,普通人也可以试试那个更严格的考核,能过去他们也能拥有那个上升速度。
除了更严格的考核外,那就是触犯了律法后,很抱歉,你当官的族人也会受牵连,不一定离开官场,但上升基本上无望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沐津是真的愿意给有为的官吏高福利、高俸禄、高荣誉。只要是治政有为的官吏,沐津每次都是派御林军带着黄绫圣旨去这些官吏的家乡宣传。
衣锦还乡,沐津可以说是将这个工程给做到了极致。
许多当官的,不就为了博那一个身后名么!
沐津表示给,功大入国史,功小入县志,特大的沐津御笔朱批表示用天子的名义给你单开个族谱。
如果是为国而死,而且只要不牵涉死罪,保三代富贵!
可以说,除了脑子拎不清的,比如那个上书要给豪强减田赋的,现在大虞的官吏,是真的实实在在享受了沐津给得好处。
家族有利益保证,虽然不一定大富大贵,但安康一生是有保障。自己只要好好当官,别的不说,一年的俸禄赏赐什么就能保小家一个小康,要是有点小功劳,孙子不知道情况如何,但儿子女儿这一代有个小富到老没问题。
要是有大功……
国史、族谱,老了以后家族祭祀,那可是头香!而且为国而死,保子孙三代富贵!
现在你让大虞的官吏主动贪污他们都懒得去做,倒不是他们有那个觉悟,而是贪污带来的后果……
大虞的官吏们看看贪污带来的那点钱财以及贪污被抓到的后果,再看看认真当官能有功绩的后果……
脑子发烧了才去贪污。
沐津很现实,懒得宣传什么高大上的理论去防止贪污,现实的名利多好用。官吏的俸禄要是连家人都喂不饱,那就别指望他们不贪污。
像前世历史上的朱元璋,就朱元璋弄得那个官吏俸禄……你朱元璋不舍得给名也不舍得给利,你还能指望下面的官吏不贪?
看看太宗文皇帝李世民,舍得给名舍得给利,甚至弑兄杀弟都亲自上,不让小弟背锅,看多少人愿意为二凤效死,贞观之治也有政治清明的名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世威大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