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来诸葛亮

怀澄

首页 >> 我,未来诸葛亮 >> 我,未来诸葛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权柄大明盛唐不遗憾穿越之极限奇兵绝世废柴狂妃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特种兵之王山河血极限保卫大宋的智慧大唐第一少
我,未来诸葛亮 怀澄 - 我,未来诸葛亮全文阅读 - 我,未来诸葛亮txt下载 - 我,未来诸葛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62章 硅麦共生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兼爱城的双日交替进入第107个循环时,二号穹顶农业区的粟麦田突然成了焦点。自“启明”号反重力城市完成36hz能量校准(第四百六十一章“太极螺旋解译”),兼爱城的碳硅能量循环进入稳定期,《大同鼎》的螺旋符号每日以36:72的频率共振,将青金色的能量波洒向殖民地的每个角落。没人料到,最先对这股外星能量产生剧烈响应的,竟是二号穹顶那片种植了87天的粟麦。

李素是在半人马历454日清晨发现异常的。她穿着生物防护服走进穹顶时,晨露正从麦穗上滑落,却在接触到地面的瞬间凝结成细小的硅晶——这不是星尘菌的正常分泌物(第四百五十七章“蒜菌硅壤共生”中为蓝绿色黏液),而是带着金属光泽的八面体晶体。更诡异的是,粟麦的秸秆表面浮现出与《大同鼎》螺旋符号完全一致的纹路,左旋36°、右旋72°的夹角在阳光下闪烁,与地脉舱的青铜巨鼎形成跨空间共振。

“生物扫描仪显示异常!”李素的指尖在腕戴式监测仪上滑动,屏幕上的粟麦三维模型被红色热点覆盖:麦穗的颖壳中,硅元素含量从0.3%飙升至17%;根系网络与星尘菌的菌丝体缠绕成太极形,菌丝尖端的量子蛾图腾(第四百五十八章“蚕茧可逆编码”)正以8.7hz的频率振动;最令人心惊的是,每株粟麦的秸秆螺旋纹路都在同步闪烁,闪烁频率与“启明”号能量核心的36hz输入频率完全一致。

“这是……硅基化变异?”跟在身后的农业助理小林突然后退一步,防护服的面罩撞上了旁边的反重力支架,发出“哐当”一声脆响。他的脸色惨白,指着一株麦穗——颖壳裂开的缝隙中,竟嵌着一颗微型螺旋符号,青光流转,像缩小了千万倍的《大同鼎》裂纹符号(第四百六十章“共生阈值裂纹”)。

李素的瞳孔骤然收缩。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株变异粟麦,麦穗在指尖轻颤,硅晶颗粒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极了《大同鼎》的低频共鸣。生物扫描仪的深度分析结果弹出:**“星尘菌活性异常升高至92%,其硅基代谢产物通过根系导管侵入粟麦维管束,与碳基细胞形成‘硅碳共生体’。风险:硅晶过度沉积将导致麦穗硬化,不可食用;秸秆木质化加剧,可能引发穹顶生态链崩溃。”**

“星尘菌被符号能量激活了……”李素的声音发颤,她想起三天前诸葛青阳的警告:“太极共振的能量场会渗透殖民地的每一个碳硅节点。”(第四百六十一章)当时所有人都关注反重力城市的能量校准,没人想到最脆弱的农业区会成为第一个“共振点”。她的目光扫过穹顶中央的量子釉天窗——那里正投射下《大同鼎》的能量光斑,螺旋符号的影子恰好落在粟麦田的中央,形成一个直径10米的能量漩涡。

“李医生!”通讯器突然响起张岚的声音,带着急促的电流声,“‘文昌’号的硅基森林模块检测到异常能量流!与二号穹顶的星尘菌共振频率相同,都是8.7hz!再这样下去,整个兼爱城的硅基生物都会被激活!”

李素猛地站起身,防护服的头盔撞在身后的培养架上。她看着眼前这片闪烁着青光的粟麦田,突然想起帆布包里那本泛黄的《齐民要术》——那是出发前地球农业科学院赠予的数字古籍,此刻正安静地躺在生物监测仪的侧袋里,封面上“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烫金大字,仿佛在向她发出无声的召唤。

地脉舱的临时实验室里,《齐民要术》的全息投影与粟麦变异数据并置在青铜案上。李素的生物监测仪悬浮在中央,投射出星尘菌的活性曲线——在36hz能量场的刺激下,曲线像陡峭的山峰,从正常的65%飙升至92%,而硅晶沉积速率则呈指数增长,24小时内即可达到20%的危险阈值。

“必须抑制星尘菌的过度繁殖。”金敏智的外骨骼接触层接入农业数据库,她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外骨骼的关节处闪烁着量子比特的蓝光,“方案一:喷洒硅基抑制剂,但会破坏现有的蒜菌共生系统(第四百五十七章);方案二:切断穹顶的能量供应,但会导致反重力支架失稳,整个穹顶可能坍塌。”

“都不行。”李素的手指划过《齐民要术》“种谷篇”的全息页面,“顺天时,量地利”六个字在她眼前放大,“星尘菌是硅碳共生的关键(第四百六十章),不能杀;能量场是文明存续的基础(第四百六十一章),不能断。我们需要的是‘调控’,不是‘消灭’。”她突然停在一段记载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不可易也。’星尘菌的活性变化一定与环境节律有关,就像地球上的作物遵循四季规律。”

“环境节律……温度?”陈墨的帆布包“啪”地掉在案边,她刚从道器之墟带回的《泛胜之书》竹简散落出来,其中一卷“区田法”恰好与《齐民要术》的“种谷篇”重叠。她的防风镜后的眼睛亮了起来,指着星尘菌的活性曲线:“你看,曲线的峰值出现在双日当空时(日间温度150c),谷值在双日沉落时(夜间温度-150c)!温度每升高100c,活性提升12%!”

李素的呼吸骤然急促。她调出二号穹顶的温度日志——日间最高150c(量子釉天窗聚光),夜间最低-150c(散热系统全开),星尘菌的活性波动与温度变化完全同步!“是温度!星尘菌的硅基酶在高温下活性激增,低温下休眠!”她猛地将《齐民要术》翻到“耕田篇”:“‘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趣时’就是顺应天时,我们可以利用昼夜温差调控星尘菌活性!”

“昼夜调控法?”王磊的螯状爪突然搭在案边,改造者代表的银色触须缠绕上粟麦的秸秆,触须尖的传感器弹出实时数据:“日间150c时,硅晶沉积速率0.8%\/小时;夜间-150c时,速率降至0.1%\/小时。如果能在夜间进一步抑制,日间促进硅晶转化……”

“用改良型草木灰!”李素打断他,生物监测仪瞬间切换到物质数据库,“地球传统草木灰含钾、钙等碳基元素,我们加入硅基催化剂(从硅晶虫外壳提取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第四百五十六章),制成‘硅碳复合灰’。日间高温时施加,草木灰中的碳基酶促进硅晶转化为可吸收的有机硅,钙元素增强秸秆韧性;夜间低温停止灌溉,让星尘菌处于‘半休眠’状态,减少硅基代谢产物。”

张岚的通讯器传来电流声:“温度调控没问题!‘文昌’号的余热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穹顶加热系统,夜间散热片功率提升30%,确保温度稳定在-150c±2c。但硅碳复合灰的制备需要48小时,星尘菌的活性已经92%了……”

“我们等不起。”李素抓起防护服,冲向实验室外,“小林,立刻采集星尘菌样本,做低温抑制模拟实验;陈墨,帮我调出《齐民要术》所有与‘粪泽’相关的记载;王磊,改造者团队能不能帮忙制备草木灰?需要10吨干燥秸秆和500公斤硅晶虫外壳粉末!”

“保证完成!”王磊的螯状爪重重砸在案上,银色触须因激动而直立,“改造者的触须能精准分离硅晶虫外壳,效率是机械粉碎的3倍!”

李素的脚步顿了顿,回头看向青铜案上的《齐民要术》。全息投影中,“顺天时,量地利”的字样与粟麦秸秆的螺旋纹路重叠,形成奇妙的共振。她突然想起出发前导师说的话:“农业的本质,是与天地商量的艺术。”此刻,她要商量的,不仅是地球的天地,还有这颗星球的硅基法则。

接下来的48小时,兼爱城的农业团队与改造者团队陷入了疯狂的协作。

王磊带领200名改造者在“文昌”号硅基森林边缘搭建临时草木灰制备炉。改造者的螯状爪精准地剥离硅晶虫外壳,银色触须分泌的星尘菌液加速秸秆干燥,10吨秸秆在高温炉中碳化,与硅晶虫粉末混合后,生成灰黑色的硅碳复合灰——用生物扫描仪一照,碳基酶活性91%,硅基催化剂纯度99.7%,符合李素的要求。

张岚的反重力团队则在二号穹顶安装了36组温度调控模块。量子釉天窗的透光率被精确控制在72%(对应硅基输出频率),确保日间温度稳定在150c;夜间启动超导散热片,将多余热量通过反重力管道输送到“启明”号能量核心,作为辅助能源,一举两得。

李素和陈墨则守在实验室,反复调整草木灰的施加比例。陈墨翻遍《泛胜之书》《农桑辑要》等古籍,终于在《齐民要术》“种麻篇”找到关键记载:“‘夏至后二十日沤麻,令水尽,曝干,净淘,勿有杂物。’沤制过程中的微生物发酵能提升钾元素活性!”她们立即在草木灰中加入星尘菌发酵液(活性65%),使碳基酶的转化效率提升至87%。

“开始第一次调控!”半人马历447日清晨,当第一缕金色阳光透过量子釉天窗洒向粟麦田时,李素按下了调控系统的启动键。

穹顶内的温度开始攀升——从-150c升至50c,星尘菌的活性曲线缓慢抬头;100c时,麦穗的青光闪烁频率加快至36hz;150c时,李素一声令下,改造者驾驶的反重力播种机飞过麦田,硅碳复合灰如黑色的雪花飘落,覆盖在粟麦的根系周围。

“滋滋——”草木灰接触到高温土壤,立即释放出白色的蒸汽。生物扫描仪显示,硅基催化剂与星尘菌的代谢产物发生剧烈反应,硅晶颗粒的分子结构从Sio?(二氧化硅)转化为Si(oh)?(原硅酸)——一种可溶于水的硅基化合物,能被粟麦根系吸收。

“硅晶沉积速率下降了!”小林激动地大喊,监测仪上的红色曲线从0.8%\/小时降至0.3%\/小时,“秸秆的螺旋纹路闪烁变弱,频率从36hz降至28hz!”

但危机并未解除。当双日西沉,温度降至-150c时,星尘菌的活性仅降至78%,仍高于65%的安全阈值。李素盯着监测数据,突然想起王磊的话:“改造者的血液里含有星尘菌抑制剂(第四百五十八章可逆改造残留)。”她立即联系地脉舱:“王磊!需要改造者的血液样本!100毫升!”

一小时后,100毫升银色的血液被注入草木灰溶液。当改造者血液中的抑制剂与星尘菌接触,夜间活性曲线骤然跳水——从78%降至52%,完美落入安全区间!

“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声。李素瘫坐在椅子上,防护服的面罩上布满水雾,她看着监测仪上稳定的曲线,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刚才调整设备时蹭到的草木灰。

两周后的半人马历461日,二号穹顶的粟麦迎来了第一次收获。

当联合收割机的反重力刀片划过麦田,金色的麦穗如潮水般涌入收集舱。李素站在舱边,颤抖着拿起一株麦穗——颖壳不再闪烁青光,秸秆的螺旋纹路变得柔和,用手指一捏,竟能感受到轻微的弹性,不再是之前的坚硬如铁。

“硅晶含量12%。”金敏智的外骨骼接触层刺入麦穗,量子计算机的分析结果弹出:“抗辐射能力提升3倍(硅晶反射宇宙射线),蛋白质含量14%(地球标准12%),可食性评分89分(满分100)!”

“穹顶农业自给率升至81%!”张岚的通讯器里传来哽咽的声音,“‘启明’号的粮食储备舱已经装满,足够支撑所有人到‘梦之星’任务完成!”

李素走到实验台旁,拿起青铜小刀,小心翼翼地切开一株麦穗。截面的淀粉层中,竟嵌着无数个微型的《大同鼎》虚影——三足两耳,九州纹饰清晰可见,螺旋符号的青光在虚影中流转,与地脉舱的青铜巨鼎形成跨越空间的共振。

“这不是变异……”陈墨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她的帆布包里,《齐民要术》的全息投影正与麦穗截面重叠,“是《齐民要术》说的‘万物相生’。星尘菌、粟麦、外星符号,在‘顺天时’的调控下,形成了新的共生体。”

李素抬起头,透过量子釉天窗望向兼爱城的天空。“启明”号反重力城市正缓缓掠过穹顶,能量核心的36hz青光与麦穗截面的虚影同步闪烁。她突然明白,瑶光星文明的螺旋符号不是简单的能量编码,而是宇宙共生的邀请函——就像《齐民要术》教导古人顺应天时,他们也在教导兼爱城:唯有与天地、与异类、与星海“相生”,文明才能真正“永续”。

“准备收获吧。”李素将切开的麦穗举到阳光下,微型大同鼎的虚影在光芒中流转,“这是我们送给瑶光星的第一份礼物——用地球的智慧,种出的星际庄稼。”

地脉舱的《大同鼎》仿佛听到了她的话,螺旋符号的青光骤然明亮,与二号穹顶的粟麦田形成巨大的能量漩涡——在漩涡的中心,一道青金色的光带直冲云霄,跨越4.3光年的星海,向“梦之星”的方向延伸而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未来诸葛亮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最强升级掠夺诸天万界食鬼猎人我们是兄弟危险激情:总裁的VIP情人在漫威当超级英雄的那些年至尊神位花豹突击队明末传奇快穿白月光有毒一切从退婚开始捡个杀手做老婆幸孕宠妻战爷晚安我家魔王升级中书剑盛唐妃常攻略:继妃生存守则医道狂尊林阳苏颜女神的上门贵婿全文免费阅读九转帝尊异界最强赘婿
经典收藏霸魂管仲丰碑杨门战狼狂兵洗尽铅华幻之盛唐黄天之世绵绵诗魂东汉不三国大明:开局三千龙骑,震惊老朱寻唐唐末战图易,三国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为了成为勇者的那一天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最近更新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历史中的酒馆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大唐躺平王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边军:从女囚营开始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高门庶子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道藏辑要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北宋第一狠人
我,未来诸葛亮 怀澄 - 我,未来诸葛亮txt下载 - 我,未来诸葛亮最新章节 - 我,未来诸葛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