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宝能在人家地里捡菜,也就是因为捡菜工的工钱更贵,地主们权衡之后,决定放弃的。
北方有大量平整的土地,玉米也是由收割机收割,收割完整以后,那些掉落的玉米,就任由村子里的人去捡。
据说,个别的人一个秋收季能捡两万多斤玉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
但在地的主人眼中,这仍然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不能把很贵的人工浪费在这种小事情上。
春寒料峭的夜里,余宝窝在山中自己的小白石房子里,实际是进了青玉境。
她拿着手机,舒舒服服的靠在自己的暖玉大床上,刷着早已经过时的秋收人家捡玉米的视频画面。
几分钟一桶玉米棒子。
余宝激动得心花怒放,巴不得马上就到秋天,自己再出去捡菜捡玉米。
哇呀,一天捡十几大编织袋的土豆,捡十几袋玉米……
神一样的生活!
她这次还是和刘家人一起上山挖山药。
冰消雪融了,山药还没有长新苗,就着这短暂时光,赶紧开挖,挖够一年吃的,多的卖钱。
余宝的小世界里也有很多野山药,都让仿生人们去挖了。
仿生人们就没有不干活的日子,天天都在山里地里奔波,为余宝创收。
挖山药的时候,留下上面两三寸长的梗,来年可以挖新的山药。
这是挖山药的人传下来的规矩,来年它会长得一样的大或许更大些。
藤子上有山药豆的,掉到周边的土地里,来年会长出新的山药。
山药豆长出的新苗,来年挖的时候肯定是小的。
这种山药就先不挖,过几年它就长大了,再挖,留梗,来年再来挖。
也有不讲究的人从上面挖到下面,没留下梗,这样一来就绝种,来年没得挖了。
大部分人都是挺讲究的,留下梗子任由其生长,第二年再找过来再挖。
这时候土是松动的,比头一年挖的时候更好挖了。
当然也可能是被别人发现被别人挖了,这种事常见,大家习以为常。
余宝他们一伙人,整整五个,进山后自然顺着上年的路走,还好之前大部分挖过的山药都又生长出来了,简直跟在自家地里刨一样方便。
每人每天能挖两三百斤,按市价,能卖十多两银子。
纯野生山药,六十颗铜钱一斤,地里种的,也要二十来颗铜钱。
野山药味更美,要是用来做药的话,药效更好,所以野的比家种的贵很多。
二十多两银子,在这一伙有铺面的人的面前,实际算不上什么高收入了。
但一般仙修劳作一天,这个收入是让人很满意的。
那些凡人百姓,运气好的话一天也能赚这么多钱,但是大部分也只有这些仙修的三分之一多。
一个是体力跟不上,再一个是跑不了这么远。
他们都只能在村子周边活动,所得资源有限,挖到这么多的山药也背不走,所以没办法跑远路。
仙修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他们积累财富的速度比普通人快了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自然而然日子就好过多了。
余宝她们一伙人自然会在山上住十来天甚至个把月。
自己有方寸屋方寸楼,没有住宿困难。
自己又带着很多的食物,加上她们会找水源地居住。
没有遭到过任何破坏的山林,山中溪水到处都是。
就算没有水也不用担心,她们自己存有很多水。
这种跑山的日常生活,肯定比待在洞府里更舒适更自在。
王娇娇吃饭时问大家:“你们今年会不会跟着宗门的人出去结夏安居?”
余宝不想出去:“我不太喜欢人多的地方,到时候我还是上山采蜜的好。”
王娇娇也不太喜欢结夏,但刘雪丽三姐妹喜欢,她们喜欢热闹,喜欢赶街。
她们的性格,更像是她们的亲娘的翻版。
而余宝更像刘知意,喜欢一个人寂静的干活。
刘知意喜欢种菜,余宝也喜欢种菜。
两人都不太喜欢花花草草,除了种植药草,都大量种菜。
余宝的几个空间或者洞府周围,都种满了菜。
余宝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她的菜。
吃完晚饭的第一件事也是去看她的菜。
菜长得好长得快,她的心情就非常的愉悦。
所以到另外一界捡菜,也成了她的欢快生活的一部分。
小姑娘对种菜的执着和喜欢,到了每天不看到菜就坐卧不宁的地步。
种太多了吃不完,小因小果卖菜得来的钱,余宝那一部分,每天都要亲自交到她的手里,让她自己知道她的菜赚了多少。
姐妹几个爱上山这个毛病,跟她们的父母简直一模一样。
赵娇娃就不爱上山,不光是害怕山上的蛇虫,更是怕走山路,怕树林里的阴暗。
基因传承这一点,真的是毋庸置疑。
赵娇娃家虽然一直生活在斜坡那样的半山区,但是他们的父母都不喜欢种地,也不喜种菜。
之前刘家人还在镇上的时候,赵家就每三五天来刘家背一回蔬菜或肉回家。
自家有那么多的地不种菜,总是去亲戚家拿菜,想想确实有点不合理。
连薄荷小葱都不种,就种点萝卜青菜大白菜,都种的不太好,做酸菜出来都吃不动那种。
本来在乡下生活,种菜应该是必须的,但地薄土瘦,种不出好菜,时间长了干脆不种了。
能从亲戚家骗到就骗一点,骗不到的买一点,少吃一点也没事吗,所以半山坡或山上的人脸色都不太好。
他们没办法吃到大量的蔬菜,营养不是很均衡,不光是太阳晒得多的原因。
就说小葱薄荷这些小佐料,用木箱和瓦盆都能够种出来。
把平时用过的洗菜水,或者直接承接雨水,不下雨的时候就用接的雨水浇灌,也不愁吃不到这些香料。
但斜坡整个村子就没有人种这些,非要到街上去买。
海子里的人家,这种东西家家都大片大片的种。
但是因为买卖不对等,半山区和山区人太多,芫荽这种东西,贵的时候,竟然卖到了三十六颗铜钱一斤。
一般人家也就买二两三两,只有饭馆才要的多。
饭馆老板都吓到了:“为什么这东西会这么贵?
这种东西不是从下种到收获,不过才两个来月的事情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认亲失败去修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