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首页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资本大唐大唐:神级熊孩子大国军舰极品小侯爷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冒牌知县织明煮酒点江山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文阅读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txt下载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27章 调子歪了,心才正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七月十六的晨雾漫进“若雪绣庄”时,苏若雪正对着案头半尺高的灯笺发怔。

最上面那张还沾着露水,字迹却清晰:“祖母说‘手搓丝滑像月弯’,是要我们记住,丝是软的,人心是软的,可传了百年的规矩,比石头还硬。”她指尖抚过“月弯”二字,眉峰刚要舒展,翻到第二张时突然顿住——那上面画着被烧了半角的染缸,缸边歪歪扭扭写着:“周教员烧的不是书,是他自己的根。”墨迹未干,混着靛蓝的腥气,像血,又像刚染透的青。

“苏小姐,今早码头上送来个大木箱,说是昨夜顺流漂来的……”绣娘阿巧的声音从门外飘进来,尾音被一阵童声争执截断。

“你唱得不对!我阿婆说‘文火三刻’不是数到三就停!”

“那你说是几刻?你阿婆又没在染坊做过!”

苏若雪放下灯笺,绣鞋在青砖上碾出极轻的“吱呀”声。

她掀开门帘,正见两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揪着对方的布衫,身后围了七八个端着铜盆、拎着菜篮的街坊。

扎红绳的丫头急得眼眶发红:“我阿婆给顾氏绸庄染了三十年蓝布!她说‘三刻’是看火候——第一刻等水起鱼眼泡,第二刻闻着靛香漫过门槛,第三刻要见缸底浮起金圈圈!”

围观的王婶拍着大腿笑:“这小囡说得对!我娘家嫂子在染坊当掌缸,确实要等金圈圈浮上来才停火!”

另一个丫头涨红了脸,突然拔高声音:“那‘三桥过江’呢?我爹说该是‘过三江’,江比桥大!”

“不对!”扎红绳的丫头跺着脚,“阿婆说‘三桥’是指染布要过青桥、蓝桥、靛桥,桥桥叠色才出正色!过三江算什么?江水浑得很!”

苏若雪倚着门框,看小丫头们争得脖子通红,连王婶都蹲下来帮着比划染缸形状。

晨雾里飘来豆浆摊的甜香,有人端着碗凑过来说:“我记得老辈人唱‘三桥过江’时,手要比成桥的样子——”他举起沾着豆浆的手,拇指搭食指,“第一桥晾半干,第二桥叠三层,第三桥……”

她忽然想起昨夜高坡上的灯火。

顾承砚说“他们已经不需要指挥了”,当时她只觉浪漫,此刻望着这些为几个字争得面红耳赤的百姓,才懂他话里的分量。

案头那支准备写更正文的狼毫还搁着,她轻轻推回笔山,转身时发间的灯纸碎屑簌簌落在青衫上。

未时三刻,顾承砚从嘉兴归来。

他踏进门时,苏若雪正往茶盏里续水,青瓷盖碗碰出清响:“今日码头上的木箱里,全是各地送来的灯笺。皖南的‘三桥过江’被写成‘过三江’,工序全乱了。”

“乱了好。”顾承砚解下青布长褂,露出里面月白中衣,“若全对了,倒像我们在幕后提线。”他端起茶盏抿了口,眼底浮起笑意,“方才在码头上听脚夫说,弄堂里两个小丫头为‘文火三刻’吵得要找保长评理——这说明什么?”

苏若雪垂眸替他理了理袖扣:“说明他们把规矩当自家的事了。”

“正是。”顾承砚将茶盏重重搁在案上,“去告诉青鸟,让他暗中支应松江城隍庙的老织工。设个‘答疑擂台’,能背全《实业启蒙歌》再讲清一句工艺的,送粗布一匹。”

三日后,松江城隍庙前的老槐树下挤得水泄不通。

顾承砚戴顶旧草帽混在人群里,看白胡子的张老织工拍着惊堂木:“头一个上台的,讲讲‘双梭换纬法’的讲究!”

穿粗布短打的青年挠着后脑勺:“我阿爹说……是要左右手同时动?”

“错!”台下有人喊,“双梭是前梭带纬,后梭压经,像灶上贴饼子,得一正一反!”

青年涨红了脸挤下台,人群哄笑中,盲眼的陈艺人柱着竹杖上台。

他手指抚过胸前的三弦,喉间滚出沙哑的调子:“‘提花要学蜘蛛结网,一线错,满幅慌’——我十二岁跟师父学提花,师父拿针戳我手背,说每根经丝都是命……”

掌声如雷时,顾承砚注意到角落里挤进来个扎蓝布巾的少年。

他被几个后生推着上台,结结巴巴道:“我讲‘双梭换纬法’的节拍……我娘腌菜时,总说‘三层压一层’,压得慢了菜要烂,压得急了汁要跑。换纬也一样,前梭要慢,后梭要稳,像……像腌菜的手劲。”

满场先是静了静,接着爆发出更响的笑声。

张老织工拍着大腿直点头:“这娃娃说得对!老辈人传艺,可不就是拿过日子的理儿打比方?”

青鸟挤到顾承砚身边,压低声音:“清源队的人混进来了。有个戴眼镜的后生说‘旧谣是迷信,新法得靠温度计’,还发什么‘顾先生亲授修正谱’。”

顾承砚望着台上手舞足蹈的少年,嘴角反而勾得更深:“去把七位老匠人的授课录音找出来。挑最模糊那段,让说书人编成《七老讲蚕经》,明儿起在沿江茶馆开讲。”

“先生是要……”

“让他们争。”顾承砚摘下草帽,晨风吹乱他额前的发,“真相不在谁说得响,在谁记得久。老匠人的声音录在磁带上,传得比嘴远;百姓的理儿刻在日子里,比纸头深。”

五日后的晨光里,鄱阳湖畔的渔妇蹲在船头补网。

她手指穿过粗麻网眼,嘴里哼着走调的童谣:“文火三刻看金圈,双梭换纬像腌菜……”

补到第三排网结时,她忽然顿住——这调子,怎么和阿婆哄她睡觉时哼的,有几分像?

苏若雪捏着信笺的指尖微微发颤时,窗外的蝉鸣正撞在青瓦上。

信是鄱阳湖畔的渔妇所写,粗麻信纸上沾着水痕,墨迹被洇开些微,却仍能看清那句“补网时哼着谣,手底下竟摸出湿丝绞结的法子”。

她将图解放到案头,与顾氏秘藏的《吴门织谱》残卷并排,细若游丝的脉络在月光下渐渐重合——渔妇的手绘图里,丝结的走向像极了祖父笔记中“支脉三式”的断章。

“阿巧。”她喊了声,绣绷上的并蒂莲被银针挑破半朵,“去把密码本取来。”

绣娘捧着檀木匣进来时,苏若雪正用放大镜比对图上的结扣。

密码本是顾承砚亲手编的,以《诗经》为引,“关关雎鸠”对应“蚕种选育”,“桃之夭夭”对应“染缸火候”。

她翻到“缫丝篇”,指尖突然顿住——渔妇的“湿丝绞结”虽未在顾氏谱系里留名,却与“卷耳”条目下的批注暗合:“水泽之地,丝性偏软,或可另寻解法。”

“苏小姐。”阿巧见她眼尾发红,轻声道,“要回船票钱吗?那渔妇附了铜板,说是怕信送不到……”

“把铜板包进回礼。”苏若雪将图页小心夹进《织谱》,“再挑两匹湖蓝夏布,跟她说‘弯一点的枝,也能抽新芽’。”她望着窗外渐起的暮色,忽然笑了,“再让码头的船捎两坛酒酿,湖鲜配甜酒,最是养手。”

顾承砚是在二更天踏进修竹院的。

他发梢沾着夜露,青衫下摆溅了泥点,却掩不住眼底的亮:“鄱阳的信我看了。”他从袖中抽出张泛黄的地图,摊在苏若雪常坐的梨木案上,“你说守根不守枝,可我在嘉兴见到更妙的——染坊的学徒把‘文火三刻’编成了卖梨膏糖的调儿,满街的孩子追着唱,倒比账房先生念规矩记得牢。”

门帘被风掀起时,青鸟的影子先探了进来。

他腰间的勃朗宁擦得锃亮,手里还攥着半块冷掉的蟹壳黄:“密报说,日商在闸北办了‘新工业速成班’,教工人看温度计记刻度,说老谣是‘旧时代的裹脚布’。”他把蟹壳黄往桌上一搁,“今早还有个穿西装的在城隍庙骂街,说顾先生搞封建迷信。”

顾承砚抄起蟹壳黄咬了口,碎屑落进地图的褶皱里:“骂得好。”他抓起狼毫,在地图上圈出十几个红点,“这些是谣音最乱的地方——闸北的染坊、松江的织户、无锡的缫丝厂。乱不是坏事,是熔炉。”笔锋在“鄱阳”处顿了顿,“渔妇的绞结术就是从乱里熬出来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捂嘴,是点火。”

苏若雪抚过地图上的红点:“怎么点?”

“让他们争。”顾承砚的笔尖在“闸北”画了个圈,“争‘文火三刻’到底是看金圈还是看温度计,争‘双梭换纬’该学腌菜还是学洋文——争得越凶,越说明他们把规矩当自家的秤砣。”他转向青鸟,“你让情报组把老匠人的录音往茶馆送,再派几个嘴巧的,专在速成班门口说‘温度计测得出水温,测得出人心吗?’”

青鸟低头记着,突然挑眉:“那恒源遗匣的事……”

“今夜就办。”顾承砚从怀里摸出张告示,纸边被折得毛糙,“我去南市废墟贴。那里原是恒源绸庄的旧址,老辈人都记得,当年顾老太爷就是在那口老井里藏过织机图。”他指腹蹭过告示上的蚕形印,“没署名,没真话,就留个‘辨真伪’的由头。要的就是有人撕,有人传,有人夜里睡不着觉琢磨‘茧火三拍’到底是哪三拍。”

夜更深时,顾承砚踩着碎砖走向南市废墟。

断墙下的野蒿长得比人高,他摸出半块火折子,借着火光看清门楣上“恒源”二字的残迹——原是鎏金的,如今只剩两个斑驳的凹痕。

他将告示贴在残墙上,指尖压过边角,确保被露水打湿的纸能多留两日。

“叮——”

金属碰撞声从巷口传来。

他转身时,正见两个穿黑制服的巡捕猫着腰撕告示,其中一个压低声音:“这印子像顾家的蚕……”

“嘘!”另一个扯了扯同伴的衣角,“上月顾少东家在商会骂日商,巡捕房都收到警告了。快走!”

顾承砚隐进蒿草里,看两人揣着告示跑远,唇角微微扬起。

风卷着焦土的气息扑来,他忽然听见墙根传来细弱的哼声——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正踮脚够告示的边角,嘴里哼着走调的谣:“茧火三拍……第一拍?第二拍?”她挠了挠头,脆生生接道,“第三拍要等月亮爬上老钟楼!”

顾承砚望着她跑远的背影,从袖中摸出颗水果糖,轻轻放在墙根的碎瓦上。

夜风掀起告示的一角,像只灰蝶扑棱着飞向深巷——那里,不知谁家的窗子里漏出灯火,隐约有男声在说:“听说老钟楼底下埋着宝贝,专等会辨谣的人去取……”

月圆前两日,黄包车夫们拉客时多了桩新谈资:“您听说了吗?恒源遗匣要开啦!能辨‘茧火三拍’的,才有资格去老钟楼……”话音未落,后座的西装客猛地扯住缰绳:“停下!去买份申报,我倒要看看这‘茧火三拍’是哪路神仙的学问。”

而在法租界的咖啡馆里,两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正盯着报纸上的模糊告示。

其中一个推了推眼镜:“顾承砚这招高明,用老谣引老钱,再用老钱捆住民心……”

“可他捆不住。”另一个搅动着咖啡,“等月圆夜,老钟楼底下要是真有东西——”

“没有。”前者突然笑了,“但总有人信有。”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将后半截话揉碎在风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斗破之风起青山回到过去当女神尹素婳莫君夜绝色丹药师:邪王,你好坏一咬定情:异能萌妃,抱一抱重生之将门千金总裁,宠妻请排队方羽修炼五千年百炼飞升录快穿白月光有毒网游之最强传说官术异界最强赘婿我的美女俏老婆盖世仙尊内斗战仙穹叶辰萧初然小说免费阅读上门龙婿十月蛇胎圣祖亲爱的少帅大人
经典收藏霸魂管仲诸国志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大宋泼皮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回到三国收猛将嫡女归幻之盛唐风流小太监东汉不三国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明末开疆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老鼠公爵江河百川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最近更新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大唐因为我而改变长安新火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重生之回到大清当王爷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山河鉴:隋鼎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十世轮回之炼体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八百铁骑,镇万界康熙正史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宋韵流年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孤乡1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古人的智慧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txt下载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最新章节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