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桌上那张被圈住的报名表还压在最上面。我拿起笔,在旁边记下几个名字,都是昨天筛选出来的重点人选。李商人推门进来时,手里拿着一叠纸。
“这是各地联络员昨夜传回来的消息。”他把纸放在我面前,“有些地方卖得好,有些却堆着没人要。”
我翻开第一页,是北边小镇的反馈。玫瑰露已经断货三天,客户天天来问。再往后看,西面两个村子的灵米才送过去一半,仓库就报了滞销。
“同样的货,两边不一样。”我说。
“是。”李商人点头,“一个地方当宝贝,另一个地方嫌多。”
我合上纸页,脑子里过了一遍现有的种植安排。今年开春播的作物还是按老规矩来的,哪知道海外小众市场的口味变得这么快。再照原计划往下走,地里长出来的东西,可能又有一部分会压在库里。
“得改。”我说,“现在就得改。”
李商人没动,等我说下去。
“玫瑰露用的七彩玫瑰,立刻扩种。腾出三亩旱田,先翻土。”我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手指划过几处标记,“灵米减量,下一批秧苗只育五成。剩下的地,全用来接新订单。”
他皱眉,“可育苗都准备好了。”
“那就停。”我回头看他,“我们不是种完了再想卖给谁,是要先知道谁要什么,再去种。”
他沉默了一下,点头,“我去通知调度组。”
“还有物流。”我坐回桌前,提笔写了几行字,“正在路上的货,能调方向的马上调。西线那批灵米,转去南边新开发的市集试试。那边刚通商路,还没固定供货商,或许能吃得下。”
李商人接过纸条看了看,“南边不熟,得找人探路。”
“正好。”我说,“让刚报上名的那个年轻人去。就是画路线图那个女子,她熟悉地形,也愿意跑远。”
他应了一声,没走,又问:“要是南边也不行呢?”
“那就分装。”我说,“小批量送,搭配别的热销品一起搭售。买五斤玫瑰露,送半斤灵米,看看反应。”
他想了想,笑了下,“这法子倒新鲜。”
“东西摆对地方才是好东西。”我说,“摆错了,再好的米也没人要。”
他走了之后,我打开田园女神系统。界面上跳出一条提醒:【根据近期销售数据,建议调整作物配比】。下面列出了几项推荐,和我心里想的差不多。
我点了“灵泉水稻”这一项,产量目标下调四十。又点开“七彩玫瑰”,把新一批种植任务设为紧急。系统弹出提示:【需消耗能量值800,是否确认?】
我输入确认密码。
能量值从三千二降到两千四。这些是我靠卖优质农产品攒下的,不能乱花,但这次必须投进去。
土地要翻,种子要发,灌溉要跟上。自动耕地机已经在待命中,只要指令一下,就能开工。
不到半个时辰,第一批新指令传到了田头。顾柏舟带着人开始拆原来的育苗棚,把空地腾出来。他知道我在忙,没进来打扰,只是让人捎了句话:土已经松好了。
我低头继续整理数据。每一份回传的市场信息我都标了颜色,红的是紧缺,绿的是饱和。看着地图上越来越多的红色标记,心里清楚,光靠这一次调整不够。
得有个规矩。
我叫来负责记录的伙计,“以后每天早上,把各市场的库存和订单收上来,做成一张表。我要知道哪天哪个地方缺什么。”
他说:“那叫什么名字?”
“就叫《供需简报》。”我说,“每天都出,不准漏。”
下午李商人又来了一趟,脸色不太轻松。
“南线那边回话了,说我们的米价比本地高两成,怕卖不动。”
“高两成?”我问。
“他们那边产粮多,价格压得低。”
我想了想,“那就不卖米。”
“啊?”
“换货。”我说,“拿我们的玫瑰露、果酱去换他们的粗粮。他们缺精细加工的东西,我们可以补上。咱们需要的是周转空间,不是非得赚现钱。”
他眼睛一亮,“你是说以物易物?”
“对。”我说,“先把渠道打通,再慢慢定价格。我们现在最怕的不是少赚,是货卡在路上。”
他点头,“我这就去谈。”
天快黑的时候,第一份《供需简报》送来了。纸上清清楚楚写着:A级紧俏品三项,b级平稳四项,c级滞销五项。我拿起朱笔,把七彩玫瑰圈起来,旁边写了个“急”。
又翻到后面,看到灵米还在c类里,但南边那个新市集有了预购单——八户人家合计要二十斤,说是听人介绍,想尝尝味道。
不算多,但总算动了。
我正看着,李商人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新传回来的单子。
“南边那批货改道成功,今早进了市集。半下午就卖出去三成,有个妇人买了两瓶玫瑰露,说要带回娘家送人。”
“有人买就行。”我说,“只要开了头,后面就能跟上。”
他站了一会儿,忽然说:“你这一套,跟以前的商队都不一样。”
我没抬头,“哪里不一样?”
“以前都是带货出门,卖完算数。你是把每个地方当成不一样的地方在做。”
我放下笔,“人不一样,吃的喝的自然也不一样。我们不能总想着一个方子治百病。”
他没说话,转身出去了。
我继续看手里的简报,发现有几个联络员已经开始自己提建议了。有人写:本地妇女喜欢香味持久的护肤品,能否增加玫瑰精油产量?还有人说:冬季干燥,蜂蜜润喉膏或许有市场。
我把这些建议一条条记下来,放进系统的任务栏里。
明天开始,生产计划不再由我一个人定。各地的需求反馈,直接决定种什么、产多少。系统会自动计算最优配比,我只需要审核确认。
笔尖在纸上顿了一下。
我们不再是被动应对变化,而是要把变化变成常态。
窗外天色全暗,屋里点起了灯。我伸手扶了扶灯罩,火苗晃了一下,映在墙上。
桌上的简报翻到了最后一页。
那里写着一行小字:明日预计到货批次,共七项。其中四项已按新方案调整路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