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龙飞地 长寿丰饶乡
丰县,古称丰邑、凤城,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北接山东省金乡、鱼台县,南邻安徽省砀山、萧县,西连山东省单县,东与沛县、铜山区接壤,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重要门户。这片承载着“先有徐州后有轩,唯有丰县不记年”古老传说的土地,既是汉高祖刘邦、道教鼻祖张道陵的故里,享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美誉,也是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如今以汉文化为根、生态为脉、产业为翼,绘就了一幅古今交融、丰饶宜居的发展画卷。
一、区域概况与行政区划
(一)基本格局
丰县总面积1450.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17.51万人,常住人口91.68万人,人口密度适中,劳动力资源充沛。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以平原为主,沙土地貌占比46.6%,点缀着少量剥蚀残丘,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区域交通节点,国道237、518全线贯通,济徐高速顺河互通竣工通车,国省道里程达164.5千米,公路网络四通八达,连接苏鲁豫皖周边城市,加之完善的城乡交通体系,构成了便捷高效的出行网络。
(二)下辖街道与镇简介
丰县现辖3个街道、12个镇,形成“城区集聚引领、乡镇协同发展”的全域格局,县政府驻中阳大道322号:
1. 中阳里街道:位于丰县核心城区,是“千古龙飞地”的核心承载区。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地,辖区内汇集汉皇祖陵、刘邦文化园等核心文旅资源,同时商业配套密集、政务服务集中,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气息交融,是感受丰县汉韵底蕴与城市活力的核心区域。
2. 凤城街道:城区核心街道之一,以“凤城”古名命名,承载着丰县城市发展的核心功能。辖区内凤城河穿流而过,河畔民宿、美食街、湿地公园错落分布,是集居住、商业、休闲、文旅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夜游凤城河“小秦淮”是标志性体验。
3. 孙楼街道:地处城区南部,是丰县城市拓展与产业转型的重要片区。辖区内工业与农业并存,既有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园区,又有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形成了“产城融合、工农互补”的发展特色,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4. 大沙河镇:位于丰县西南部,因大沙河贯穿全境得名,是国家4A级大沙河水利风景区的核心所在。作为黄河故道生态修复的典范,镇内湿地广袤、梨园连片,春季梨花如雪,秋季硕果飘香,同时发展生态旅游与农产品加工产业,是“生态+农业+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镇。
5. 宋楼镇:地处丰县西部,是丰县重要的农业与文旅重镇。镇内拥有大面积果树种植基地,是丰县梨、苹果等特色水果的主产区,同时保留着多处历史遗存,推进农文旅融合,形成了“田园风光+民俗体验”的发展模式。
6. 欢口镇:位于丰县东北部,是苏鲁边界的经济强镇与交通节点。镇内工业基础扎实,以新能源车辆、机械制造等产业为支柱,同时商贸活跃,辐射周边乡镇,是丰县东北部的经济与物流中心。
7. 首羡镇:地处丰县西北部,北接山东省,是苏鲁边界的农业与文旅特色镇。镇内万亩油菜花海、梨园景观闻名遐迩,4月梨花节、9月采摘节吸引大量游客,古村落灯光秀与星空露营成为新兴特色,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8. 华山镇:位于丰县中部,因境内华山得名,是县域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与产业节点。镇内工业与农业协同发展,既有板材家居、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又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连接城区与西部乡镇的重要纽带。
9. 王沟镇:地处丰县西北部,苏鲁边界沿线,是传统农业大镇与民俗文化之乡。镇内保留着丰富的民间艺术与传统习俗,同时发展设施农业与畜禽养殖,是丰县西北片区的农业核心镇与文化传承地。
10. 赵庄镇:位于丰县北部,是丰县重要的林果业与畜牧业基地。镇内苹果、梨等水果种植规模大、品质优,畜禽养殖产业成熟,同时依托边界区位优势,商贸与农产品流通活跃,是县域北部的农业经济重镇。
11. 师寨镇:地处丰县东部,毗邻沛县,是丰县工业与农业协同发展的重镇。镇内工业以汽配、机械加工为主,农业以粮食种植与特色养殖为核心,形成了“工农互补、产镇融合”的发展格局。
12. 范楼镇:位于丰县东南部,南邻安徽省萧县,是苏皖边界的重要乡镇。镇内农业特色鲜明,是优质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同时发展轻工制造产业,商贸往来频繁,是连接丰县与皖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13. 顺河镇:地处丰县东北部,是县域东北部的交通节点与农业重镇。镇内济徐高速互通落地,交通优势显着,农业以粮食、蔬菜种植为主,同时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产业,是县域东北部的物资集散中心。
14. 常店镇:位于丰县北部,是丰县新能源车辆产业的核心集聚区。镇内产业园区密集,聚焦新能源车辆及零部件制造,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兼顾农业发展,是“工业强镇、农业稳镇”的典范。
15. 梁寨镇:地处丰县东南部,是丰县历史文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乡镇。镇内保留着多处历史遗存,同时拥有优质耕地资源,发展高效农业与休闲采摘产业,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相得益彰。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一)发展历程
丰县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期便纳入华夏文明版图。黄帝分封万国时,丰地属徐州之域;尧、舜、夏、商时期沿袭此制,为东夷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地带。春秋时期属宋,曾为宋王偃都所;公元前286年,齐、楚、魏共伐宋,丰邑归入楚国版图。秦灭六国后,丰始设县,隶楚郡,后改属泗水郡,正式纳入中央集权制行政体系。
两汉时期,丰县迎来历史高光时刻,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地,成为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隶属豫州沛郡、沛国,政治地位凸显,人口集聚,经济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徐州为南北政权争夺要地,丰县隶属关系屡经变迁,先后隶北济阴郡、徐州北济阴郡等建制,战乱中仍保持着一定的文化传承。
隋唐至宋元,丰县建制趋于稳定,长期隶属徐州(彭城郡)。唐代贞观元年隶河南道,宋代属京东西路,金代归山东西路,元代先属东平府,后直隶济宁路,期间虽有行政区划调整,但县域格局基本延续。明清时期,丰县隶属关系进一步明确,明代隶南直隶徐州,清雍正十一年后隶徐州府,直至清末,农业与商贸稳步发展,成为徐州西北部的重要县域。
中华民国时期,丰县先后直隶江苏省、隶徐海道及第九区行政督察区,抗战期间曾有三方县级政权并存,历经战乱洗礼。1949年后,丰县先隶山东省台枣专署、滕县专署,1953年改隶江苏省徐州专区,1971年隶徐州地区,1983年徐州地区撤销后,正式隶属徐州市至今。近年来,丰县依托“535+1”产业发展布局,聚焦新能源车辆、智能装备等五大主导产业,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5.91亿元,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文旅名县的转型跨越。
(二)文化脉络
丰县文化脉络深邃厚重,以汉文化为核心根脉,融合长寿文化、边界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多元元素,形成了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文化体系。
汉文化是丰县文化的核心标识。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地,丰县承载着汉王朝的起源记忆,汉皇祖陵、刘邦文化园等遗存见证了“汉兴之地”的历史地位。汉代的礼仪文化、农耕文化、丧葬文化在此留下深刻印记,刘邦“豁达大度、知人善任”的品格也融入地域文化基因,形成了“大气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成为丰县文化最鲜明的标签。
长寿文化是丰县文化的独特名片。作为中国长寿之乡,丰县百岁老人占比远超全国平均水平,长寿密码蕴含于优良的生态环境、健康的饮食习俗与和谐的生活氛围中。中国长寿之乡文化园系统展示了丰县的长寿文化与养生智慧,“尊老敬老、勤劳质朴”的民风民俗代代相传,让长寿文化成为县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边界文化是丰县文化的鲜明特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丰县长期以来成为四方文化交融的枢纽,语言、习俗、饮食等均体现出多元融合的特色。既有着北方的豪迈刚健,又兼具南方的细腻灵动,苏鲁的戏曲、皖北的民俗、苏北的饮食在此碰撞交融,形成了“兼容并蓄、多元共生”的边界文化风貌。
民俗文化是丰县文化的鲜活载体。丰县拥有83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4项(丰县糖人贡、丰县梆子戏、丰县琴书、丰县唢呐),省级14项,涵盖戏曲、说唱、手工技艺等多个门类。这些非遗项目扎根民间,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纽带,展现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智慧与文化传承。
生态文化是丰县文化的新生力量。随着黄河故道生态修复、大沙河湿地公园建设等工程推进,丰县从传统农业县转型为生态宜居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湿地保护、绿色种植、生态旅游等业态的发展,催生了崇尚自然、低碳环保的生态文化,为县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三、历史人物与近代名人
(一)历史人物
丰县作为“千古龙飞地”,诞生了多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也留下了诸多历史名人的活动足迹,为县域历史增添了厚重底蕴。
1. 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出生于丰县中阳里(今中阳里街道)。秦末,刘邦从丰县起兵,率义军转战南北,最终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史称汉高祖。丰县作为其龙兴之地,留有汉皇祖陵、刘邦文化园等遗存,其“知人善任、豁达大度”的治国理念与人格魅力,深刻影响了丰县的地域文化品格。
2. 张道陵:道教创始人,字辅汉,沛国丰(今丰县)人。东汉年间,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奉《道德经》为经典,开创了中国本土宗教的重要流派。其道教思想与修行理念传承千年,丰县作为其故里,承载着道教文化的起源记忆,是道教文化传承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3. 卢绾:西汉开国功臣,与刘邦同乡同里,自幼交好,追随刘邦起兵反秦,屡立战功,被封为燕王。卢绾的生平与刘邦创业历程紧密相连,其故里位于今丰县境内,相关历史传说与记载,印证了丰县在西汉开国史上的重要地位。
4. 萧何:西汉名相,虽祖籍沛县,但早年与刘邦交往密切,在刘邦起兵后全力辅佐,负责后勤保障与政务管理,为西汉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萧何多次到丰县招募人才、筹措物资,与丰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治国安邦、鞠躬尽瘁”的精神被后人敬仰。
(二)近代名人
近现代以来,丰县涌现出一批在革命、文化、经济等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们以自身所长为县域发展与国家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1. 王敬久:近代军事将领,丰县人。早年投身军旅,历经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在抗日战争中参与多次战役,为抵御外侮作出了一定贡献,其生平事迹成为丰县近代军事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王少堂:丰县琴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着名民间说唱艺术家。他深耕丰县琴书艺术数十年,革新表演形式与唱腔,将地方民俗、历史故事融入说唱内容,使丰县琴书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其传承与创新为非遗文化的延续注入了活力。
3. 王桂英:丰县糖人贡制作技艺传承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糖人贡作为丰县独有的传统手工技艺,用于祭祀与节庆,王桂英致力于该技艺的传承与推广,改进制作工艺,丰富作品题材,让这一古老技艺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成为丰县民俗文化的重要名片。
4. 李贞乾:近代革命志士,丰县抗日根据地创建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李贞乾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带领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抗击日军侵略,为保卫家乡、民族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其革命精神在丰县广为流传,激励着后人爱国奉献。
四、历史遗址与必游景点
(一)历史遗址
1. 汉皇祖陵:位于丰县中阳里街道,是汉高祖刘邦的先祖陵墓群,包括刘清墓、刘邦曾祖父及祖父陵墓等,为国家AAA级景区。陵园内殿宇恢宏,碑刻林立,设有汉代文物陈列馆,展示了大量汉代陶俑、青铜器、玉器等文物,生动再现了西汉初期的历史风貌。作为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里是海内外刘氏宗亲寻根祭祖的圣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与宗亲前来朝拜,承载着“汉兴之源”的历史记忆。
2. 丰县古城遗址:分布于中阳里街道、凤城街道境内,是丰县自秦汉以来的县城遗存。遗址内发现大量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建筑构件、陶器、钱币等文物,印证了丰县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悠久历史。如今,遗址周边保留着部分明清时期的街巷格局与传统建筑,与现代城市风貌形成鲜明对比,是研究苏北县域城市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3. 大沙河古河道遗址:位于大沙河镇境内,是黄河故道的重要遗存。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在丰县留下了广袤的沙土地貌与古河道遗迹,如今经过生态修复,成为大沙河水利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遗址内保留着古河道的原始走向,周边湿地、梨园、林地交错分布,既见证了黄河对县域地貌的塑造,也展现了生态修复的显着成效。
4. 淮海战役丰县纪念馆:位于丰县境内,是纪念淮海战役期间丰县军民支援前线、抗击敌军的重要红色遗址。纪念馆通过实物、图片、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展示了丰县人民在淮海战役中的英勇事迹与巨大贡献,是开展红色教育、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基地,承载着丰县的红色记忆与爱国情怀。
(二)必游景点
1. 刘邦文化园:位于中阳里街道,是集汉文化展示、休闲观光、寻根祭祖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园区内设有8000年汉文化VR展,通过现代科技重现汉代历史场景;汉式建筑错落有致,中轴线分布着刘邦雕像、汉魂殿、民俗馆等景点,刘邦雕像高达数丈,气势恢宏,展现了开国皇帝的雄才大略;民俗馆内展示了丰县传统民俗与汉代生活场景,让游客深度感受汉韵文化。园区免费开放,是感受丰县汉文化底蕴的核心景点。
2. 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大沙河镇二坝村,是黄河进入江苏的起点及大沙河源头,国家4A级景区,免费开放。公园总面积广袤,生态保育区内野生荷花遍布,河漫滩湿地是燕鸭类等鸟类的天然栖息地,湿地栈道蜿蜒穿梭于芦苇荡中,游客可近距离观赏湿地生态;20公里生态廊道适合骑行、漫步,沿途梨园、花海、湖泊交织,春季梨花如雪,夏季荷风送香,秋季硕果累累,冬季静谧素雅,四季风光各异。
3. 凤城河景区:贯穿凤城街道,被誉为丰县“小秦淮”,是集夜游、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开放式景区。景区内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点缀着古桥、亭台、民宿等景观,乘画舫夜游是标志性体验,灯光映照下的古桥流水、古建筑群尽显江南水乡韵味;河畔凤城老街、美食街汇集特色餐饮与文创店铺,白天可逛老街感受市井气息,夜晚可赏灯光秀、品美食,体验丰县的烟火与浪漫。
4. 中国长寿之乡文化园:位于丰县境内,是展示丰县长寿文化的核心景区,免费开放。园区内设有长寿博物馆,展示百岁老人的生活习俗、养生秘方与长寿故事;生态步道环绕着湖泊、林地,空气清新,适合休闲健身;园内种植多种养生绿植,设有养生茶馆、民俗体验区等,游客可体验传统养生方式,感受“长寿之乡”的生活智慧与生态魅力。
5. 首羡梨园:位于首羡镇,是丰县规模最大的梨园景区,免费开放。园区内万亩梨树连片种植,春季4月梨花节期间,漫山遍野梨花盛开,如雪似霜,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花打卡;秋季9月采摘节,金黄的梨子挂满枝头,游客可亲手采摘,品尝新鲜多汁的丰县梨;周边配套农家乐、露营基地,夜观星空与古村落灯光秀成为新兴体验,展现了“田园+文旅”的独特魅力。
6. 丰邑古镇:位于丰县核心城区,是传承古城风貌、展现民俗文化的特色街区。古镇保留着明清时期的街巷格局与传统建筑,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古店铺、老宅院错落有致;街区内分布着丰县梆子戏展演、糖人贡制作、面塑等非遗体验点,游客可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特色小吃店汇集羊肉锅贴、烫面油旋等本地美食,市井气息浓厚,是体验丰县传统生活方式的好去处。
五、古刹寺庙与道观
1. 永宁寺:位于丰县城区,是苏北地区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寺院始建于汉代,相传为刘邦为纪念其母所建,历经多次修缮重建,如今的建筑保留了汉式风格与明清规制。中轴线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坐像工艺精湛,神态庄严;寺内古树参天,香火旺盛,每年吸引大量信众与游客前来礼佛祈福,是丰县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2. 何庄观音寺:位于丰县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寺院依山傍水,环境清幽,始建于唐代,后经重建扩建,现有建筑包括观音殿、大雄宝殿、地藏殿等。观音殿供奉千手观音塑像,造型精美,神态慈祥,是信众祈福许愿的核心场所;寺内保存有唐代碑刻一通,记载了寺院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物价值,周边山林茂密,是静心礼佛、休闲养性的好去处。
3. 三清观:位于丰县境内,是丰县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道观始建于明代,历经修缮,保留了明清道教建筑特色,分前后两进院落。前院为灵官殿,供奉王灵官塑像,镇守道观;后院三清殿供奉三清道祖,塑像古朴庄重,殿内悬挂明清时期的匾额与楹联,蕴含深厚道教文化内涵。观内环境清幽,古树参天,定期举办道教法会与传统民俗活动,传承“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是感受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4. 张道陵故里祠:位于丰县境内,是纪念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专祠。祠宇始建于汉代,后经多次重建,现占地面积广阔,汉式建筑风格鲜明,中轴线分布着山门、道祖殿、养生殿等景点。道祖殿供奉张道陵塑像,两侧展示道教发展历程与经典教义;养生殿内介绍张道陵的养生理念与丰县长寿文化的关联,是道教文化与长寿文化融合的独特载体,吸引大量道教信徒与文化爱好者前来朝拜参观。
六、民俗风情与特色美食
(一)民俗风情
丰县作为四省交界之地,民俗风情兼具多元特色,既保留了苏北的质朴醇厚,又融入了鲁、皖、豫的文化元素,传统习俗与非遗技艺代代相传,充满烟火气息。
庙会是丰县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以汉皇祖陵庙会、永宁寺庙会最为盛大。庙会多在农历正月十五、三月初三等传统节日举办,为期3-5天,辐射苏鲁豫皖周边地区。庙会上,宗教祭祀仪式庄重肃穆,信众焚香祈福;丰县梆子戏、琴书、唢呐等非遗项目轮番展演,梆子戏唱腔高亢激昂,琴书说唱通俗易懂,唢呐曲调欢快喜庆,引得观众阵阵喝彩;糖人贡制作、面塑、剪纸等手工技艺现场展示,艺人巧手翻飞间,花鸟鱼虫、历史人物跃然眼前;小吃摊、手工艺品摊沿街摆放,吆喝声此起彼伏,构成了热闹非凡的民俗图景。
婚嫁习俗方面,丰县保留了诸多传统礼仪,融合了四省交界的文化特色。男方提亲需携带烟酒茶糖等礼品,双方家长“议亲”商定婚期与聘礼、嫁妆;迎娶当天,迎亲队伍沿途有“拦门酒”“猜灯谜”等互动环节,新娘出门跨火盆、踩米袋,寓意驱邪避灾、子孙绵延;婚礼现场拜天地、敬父母、夫妻对拜等仪式必不可少,亲友邻里齐聚,举杯祝福,场面温馨热闹,部分乡镇还保留着“跨省市迎亲”的独特仪式,彰显边界文化特色。
传统节庆习俗丰富多样,充满生活智慧。春节期间,全家团聚贴春联、守岁、拜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除夕夜包饺子时包入硬币、红枣,寓意财运亨通、甜甜蜜蜜;元宵节逛庙会、赏花灯、吃元宵,部分乡镇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民俗表演;端午节挂艾草、佩香囊、吃粽子,香囊手工缝制,绣有吉祥图案,粽子既有甜粽也有咸粽,体现南北融合特色;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品石榴,部分家庭保留“祭月”传统,传承古老民俗。
非遗文化传承鲜活,丰县糖人贡堪称一绝,以麦芽糖为原料,制作成人物、花鸟、果品等造型,用于祭祀与节庆,工艺精湛,寓意吉祥;丰县梆子戏唱腔高亢、表演粗犷,多演绎历史题材,深受群众喜爱;丰县琴书语言通俗、唱腔婉转,用方言说唱民间故事;丰县唢呐曲调丰富,常用于节庆与民俗活动,极具感染力,这些非遗项目成为丰县民俗文化的核心载体。
(二)特色美食
丰县美食融合苏鲁豫皖四省风味,继承了徐州饮食咸鲜醇厚、扎实实惠的特点,既有北方面食的粗犷,又有南方菜肴的细腻,多款特色美食成为县域名片,承载着市民的味觉记忆。
1. 丰县羊肉锅贴:丰县经典特色美食,以新鲜羊肉为馅,加入葱姜末、花椒粉等调料拌匀,用薄面皮包裹成半月形,放入平底锅煎至底部金黄酥脆,再淋入少量清水焖煮至熟透。成品外酥里嫩,羊肉鲜香浓郁,无腥膻味,搭配香醋食用,口感更佳,是凤城老街必吃的特色小吃。
2. 丰县烧鸡:传统名菜,选用本地散养土鸡,宰杀清洗后,加入八角、桂皮、香叶、陈皮等多种香料,慢火卤煮数小时至肉质软烂。成品皮黄肉白,香气扑鼻,肉质紧实有嚼劲,丝丝入味,是年夜饭与宴席上的必备佳肴,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3. 烫面油旋:丰县特色面食,以烫面为原料,加入葱花、盐、食用油等调料,揉匀后擀成薄饼,卷成螺旋状,放入鏊子上烙至金黄酥脆。成品外酥内软,葱香浓郁,麦香醇厚,是丰县人早餐的经典选择,搭配辣汤或豆浆食用,口感丰富。
4. 丰县梨汤:以本地盛产的丰县梨为原料,加入红枣、桂圆、冰糖等配料,慢火熬煮至梨肉软烂、汤汁浓稠。成品清甜爽口,润肺止咳,营养丰富,是秋季润燥的佳品,在大沙河周边农家乐与景区随处可见,承载着丰县的田园风味。
5. 红烧鲤鱼:丰县年夜饭必备菜肴,寓意“年年有余”。选用本地河湖新鲜鲤鱼,切块后用葱姜爆香,加入料酒、酱油、冰糖等调料,慢火焖煮至鱼肉鲜嫩、汤汁浓郁。成品色泽红亮,鱼肉入味,鲜香可口,是丰县人对团圆的美好期盼。
6. 萝卜丸子:丰县过年必备的传统美食,以新鲜青萝卜擦丝,焯水后攥干水分,加入面粉、鸡蛋、葱姜末等调料拌匀,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成品外酥里嫩,萝卜清甜与调料香味融合,咸香可口,可直接食用或烩菜、煮汤,是年味的重要载体。
7. 丰县香肠:传统腊味美食,腊月时节,丰县人会排队灌制香肠。选用新鲜猪肉切块,加入本地特有的调料配方腌制入味,灌入肠衣后挂起风干。蒸熟后切片食用,油亮色泽,咸香浓郁,肉质紧实,是丰县人舌尖上的年味记忆。
8. 柴火灶炖鱼:大沙河周边农家乐的特色菜肴,选用大沙河新鲜活鱼,放入柴火灶大锅中,加入豆腐、白菜、粉条等配菜,用八角、花椒等调料调味,慢火炖至鱼肉软烂、汤汁浓稠。成品鲜香浓郁,食材吸收了鱼肉的鲜味,口感醇厚,尽显田园风味。
9. 四色蒸饺:丰县特色面点,以面粉为皮,分别包入猪肉大葱、韭菜鸡蛋、香菇青菜、虾仁等四种馅料,蒸制而成。成品色泽分明,造型美观,馅料鲜香,口感丰富,是宴席上的常见菜肴,体现了丰县饮食的精致与多样。
10. 丰县拉面:传统面食,手工拉制的面条筋道爽滑,搭配多种浇头,如牛肉、羊肉、番茄鸡蛋等,汤汁浓郁,配料丰富。是丰县街头巷尾常见的美食,经济实惠,饱腹感强,深受市民与游客喜爱。
七、旅游指南攻略
(一)交通
1. 外部交通:徐州站、徐州东站均有直达丰县的大巴,车程约1.5-2小时;自驾经济徐高速、国道237可直达丰县城区,路况良好;观音机场乘机场大巴至徐州市区,转乘大巴或打车前往丰县。
2. 市内交通:城区公交覆盖主要景点与街道,支持手机支付;前往大沙河、首羡梨园等郊区景点,建议自驾或乘坐城乡公交,部分景区可租赁自行车骑行游览。
(二)住宿
1. 核心区域:优先选凤城街道、中阳里街道周边,临近凤城河、刘邦文化园等景点,商业配套完善,民宿、酒店选择多样,从经济型到中高端全覆盖。
2. 景区周边:大沙河镇有凤鸣大酒店、璞悦酒店等,临近湿地公园,环境清幽;现代农业园周边有云顶民宿,含采摘体验,适合亲子游客。
3. 性价比之选:城区青年旅舍价格亲民;连锁酒店分布在中阳大道等主干道,交通便利,价格适中。
(三)注意事项
1. 参观汉皇祖陵、淮海战役丰县纪念馆等景点时,遵守景区规定,尊重历史与宗教习俗,不触摸文物、不喧哗。
2. 品尝羊肉、湖鲜等美食时,选择正规餐馆或口碑农家乐,确保饮食安全;丰县口味偏咸鲜,可提前告知商家调整口味。
3. 春季赏花(4-5月)、秋季采摘(9-11月)为旅游旺季,建议错峰出行;夏季游湿地注意防晒、防蚊虫,携带驱蚊用品。
4. 庙会期间人员密集,保管好个人财物,遵守现场秩序;体验非遗手工时,可提前了解体验时间,部分项目需提前预约。
5. 自驾前往郊区景点,沿途道路多经过农田与村落,注意避让行人与农用车辆;景区周边停车场充足,部分需有偿停车。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