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六年,李标率领着浩浩荡荡的西征大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缓缓穿过河西走廊。一路上,庄浪卫(今甘肃永登)、古浪所(今甘肃古浪)、凉州卫(今甘肃武威)、永昌卫(今甘肃永昌)、山丹卫(今甘肃山丹)、甘州卫(今甘肃张掖)和高台所(今甘肃高台)等卫所屯田兵们,正百无聊赖地啃着窝窝头,望着天边发呆。
突然,远处尘土飞扬,一支威武雄壮的大军出现在视野中。近十万人马,旌旗招展,铠甲闪光,队形严整,军纪严明,如同一股钢铁洪流,源源不断地向西开拔。
“我的个乖乖!”一个庄浪卫的小兵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这……这这这,是天兵天将下凡吗?”
周围的士兵们也纷纷放下手中的窝窝头,惊得下巴落地,仿佛看到了外星人入侵。他们多年没有领到饷银,也多年没有看到如此大规模的明军出现,这突如其来的视觉冲击,让他们彻底懵圈了。
李标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这些惊掉下巴的卫所兵,本来已经屁股都磨破一层皮,现在不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多金”的他可是深知这些士兵们的痛点——多年拖欠的饷银,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传我命令,一路白银开路!”李标大手一挥,豪爽地说道,“把这些守卫河西走廊的,防御西部外敌的重要据点将士们,通通给补上朝廷拖欠的饷银!”
李标一向豪爽洒脱,这可是他一贯的作风。用他的话说:“什么语言都不如金钱管用,这是咱家奸商出身少爷的口头禅,我李标是会花不会赚,不对,老子最擅长抄家!”
于是,西征大军每经过一个卫所,李标就会下令发放拖欠的饷银。那些卫所兵们,一开始还以为是做梦,揉揉眼睛,再看看手中的白花花的银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
“这……这真的是给我的吗?”一个凉州卫的老兵颤抖着双手,接过银子,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当然是真的,兄弟们,李标将军是咱们的亲爹啊!”旁边的小兵兴奋地喊道。
这些卫所兵们,无论是普通士兵还是都指挥使,他们是真的穷怕了。多年没有领到饷银,生活过得那叫一个艰难。如今,李标将军就像救世主一样,给他们送来了救命钱。
“李标将军万岁!金山镇万岁!李勇万岁”士兵们欢呼雀跃,纷纷把李标当成了亲人,不对,是当成了亲爹来看待——后面这一句“李勇万岁”,是李标发现不对后,让人挨着挨着一个个教会的。
普通卫所兵们拿着银子,跑到街上去买酒买肉,大吃大喝,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都指挥使们也笑得合不拢嘴,他们拿着银子,一方面改善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开始整顿卫所,准备更好地配合西征大军。
李标看着这些欢呼雀跃的士兵们,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这些银子虽然花出去了,但却换来了士兵们的支持和民心。有了这些士兵们的支持,西征大军必将一路畅通无阻,顺利抵达目的地。
“哈哈,花出去的银子,换来的是军心民心,这买卖,值!”李标笑着说道,笑声在河西走廊上回荡。
李标带着八万西征大军浩浩荡荡开进河西走廊,身后跟着的,是一支比大军还庞大的后勤队伍——商人和民工,还一支比商人和民工更庞大的是修建铁路的大军。
这些商人就像一群饿狼,眼睛发绿地盯着大军,三千万两白银的预算让他们嗅到了腥味。他们像伺候大爷一样,把大军供得舒舒服服。高迎祥等义军投诚将士,原本还怀念着在战场上当大爷的日子,可如今,面对这群殷勤过度的商人,他们彻底懵了——原这才是“你大爷”。
“这……这是在当兵还是在当大爷?”高迎祥挠挠头,看着身边端茶送水、捶背揉肩的商人,一脸不可思议。至于那些投诚的官军,现在金山新军从不欠饷,还顿顿有肉管饱,这仗还没打,士气那已经是真的高。
商人笑着赔罪:“将军,您可是大明的功臣,我们哪敢怠慢呀!您尽管吩咐,要吃要喝,要住要玩,我们都给您安排得妥妥当当!”
大军后面,还跟着一支更为庞大的建筑民工队伍。这些已经换上新军装的卫所兵,一个个挺起胸膛,欢迎从内地涌来的修路大队。
“设个摊卖个水都要发财!”一个卫所兵兴奋地喊道。他们看着那些忙碌的民工,心里乐开了花。原本在陕西、四川和甘肃一带活跃的义军、土匪,全都放下了造反和打劫的主业,干起了修路的副业。
“这边赚钱稳定,饭管饱!”一个曾经的土匪头子笑着说,“暂时先不造反了,等赚够了钱,再回家娶媳妇!没活干再重操旧业!”
那些危险的路段,自然有源源不断的漠北鞑子和青藏奴隶主来从事。有些更危险的路段,还有廉价买来的日本人和朝鲜人,南洋不少犯事的“猴子”也不断被送来,他们死了就死了,也没人心疼,反正就值五两银子,要不是因为运费有点贵,那用起来更大胆。
黑心的海商们,将大明地主恶霸灾民送往南洋殖民地,又将这些殖民地的反抗份子,特别是绿教的死忠份子一船船地运过来。他们搞得贩奴生意是风生水起,数钱数到手抽筋,完全忙不过来——李勇也一直纳闷,这南洋群岛这几年咋安静的吓人,不科学?原来搞事情的人都来修路了。
“这危险路段,老子接了,不就是多死几个人的事,就得让我手上这些‘高危劳工’来干!”一个路段“包工头”笑着说,“反正他们命贱,死了不用赔钱!”
李勇以草原共主的名义,向漠南蒙古人发起号召——对不臣服的漠北鞑子,只要抓捕来修路,一个漠南鞑子可换一匹松江布或大铁锅一口——男女同价,男的修路,女的配给边军。
不到六十万人的漠北鞑子,这下可倒了大霉,纷纷被抓来修路。这些快速完工,穿越沙漠和戈壁的公路和铁路,完全是由日本人、朝鲜人、南洋绿教徒、漠北鞑子和奴隶主的尸骨铺成的。
“对于我来讲,这是双赢,应该是三赢!”李勇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消灭了劣等种族、各地抵抗者,修好了西域生命线,还是最低成本,不对,算错了,这他妈妥妥是四赢!”
李勇如此花钱疯狂地向西开拓,让汤青雨和沈佩玉相当担心。她们怀疑相公精神出了问题,辛苦弄来的钱,像水泼一样地流出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水煮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