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家人的好奇心起来,那是谁都挡不住。
劈开的牛骨头,切成块儿的牛下水,以及大盘的熟牛肉、牛肉炖土豆等端上来,依然堵不住人们好奇的嘴。
对那几个“大铁狗”还在问东问西。
最后,苏浩干脆让周抗日穿戴好装备、带着两只机器狗,也带着众人,出了院门,来到苏家大院的后面。
照着北面的山坡打了几梭子,还让机器狗跑了两圈,这才算是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
回来一起坐在地桌旁老老实实地喝酒、吃饭。
今天苏家的客人多,准备的饭菜反倒是简单。
主要是炖牛肉、炖牛骨头、炖牛下水……还有炖黄羊肉,炖狼肉等。
一锅炖。
都是苏浩他们今天从山里打来的野物。
配上几个凉拌山野菜,齐活!
就是锅灶不够用。
又用了两家邻居的大灶,一起开炖,倒也没有用多长时间,就全部炖熟了。
饭,是棒子面贴饼子。
酒,就是从村里小卖部打来的散篓子。
这年月,有肉就是席,有肉就吃得高兴。大骨头大肉的,所有人都是吃得兴高采烈,不亦乐乎。
但酒过三巡,问题又来了。
那就是今天苏浩他们打回来的猎物。
平常,打回来的大多是野猪,外加一些野兔、野鸡啥的,充其量猎杀几只野狼。人们也就司空见惯,不觉得稀奇了。
但苏浩他们这次进山,不仅打回来了一头大黑熊、10几头黄羊,近百头青皮子;而且还打回来了将近30头野牛!
尤其是这些野牛,每一头那都有1000多斤重!有的大公牛,甚至一头的重量达到了2000多斤!
直到现在,大队里的两辆大车,还在从山里往回拉呢!
看样子,一趟两趟,那是拉不完,得拉到明天早上。
这就更让人兴奋又稀奇了!
京西大山里还有这玩意儿?这是人们的第一个问题。
倒也不用回答。
它就有,你怀疑,你问山神爷去!
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咋打的?是不是用那些“机甲狗”打的?
这个问题,连老爷子都是好奇。
“打猎就不能用‘机甲狗’!”首先,栓柱大白眼一翻,对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表示鄙视,“它背上背着的可是机枪,打上去一大块肉就炸没了,傻缺才会用!”
他这话,没人反驳,也不敢反驳。
栓柱,别看今年也才16岁,但在刘家庄也算是猎手了,也算是打猎的“专家”了。
专家的话,谁敢反驳?
“那都是你们几个人用步枪打的了?”
刘慧祥啃着牛骨头,喝了一口散篓子,还是吃惊地问着。
虽说苏浩、梁仓、栓柱都是猎手;赵东明、白飞、周抗日都是现役士兵,个个都是使枪的好手。
但和每年矿上组织的进山围猎相比,显然没有可比性。
人家那一组织就是几百个民兵进山!
他们也就是6人而已。
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
当然,陈雪茹和徐惠珍是女的,也就被他自然而然地排除了。他可不认为女的也能打猎。充其量就是跟着进山玩玩、采几束野花而已。
“打仗围!”
栓柱又是说道,“懂不?不懂吧?谅你也不懂!”继续翻大白眼。
然后,一抬手,伸出三个手指,“这次进山,总共就是两天。但我师父组织我们几个,就打了三场大型的仗围!”
“三场下来,就打了这么多猎物!”
说完,端起自己面前的酒碗,“我得谢谢我师父,让我真正地看到了什么叫才叫‘打猎’”
“牛逼还真的不是吹的,我师父,他就是牛逼!”
最后还补充着。
“嗯,你师父是真牛逼!”
“这话没错!”
刘慧祥冲着栓柱一挑大指,还瞟了苏浩一眼。
那眼神,带着猥琐。
“我俩徒弟可没那意思!”
苏浩也不含糊,自然知道刘慧祥嘴里的所谓“真牛逼”是啥意思。
“师父,我俩一起敬你了!”
梁仓也端起了酒碗,二人一起敬了苏浩一大口。
“跟着苏浩,本事见长,这酒量也见长啊!”
看着二人“咕咚”就是一大口,刘慧祥不由得也赞叹着,“啥叫‘打仗围’?”又是转头,问身边的苏老爷子。
今天,苏家总共准备了三桌饭。
第一桌是苏老爷子、刘慧祥以及苏浩带着进山的那些人;第二桌是从潮白公社来的两个技术员以及机械厂来的八九名电工。
第三桌就是苏浩家的其他人,比如奶奶、一大爷、二大爷,以及今天前来帮忙做饭的女人们了。
其中,第一桌还有那个姓“路”的。就是那天和苏浩叫板,被苏浩教训了的那个路技术员。
现在想通了,决定举家搬到刘家庄来了。
真的成为刘家庄砖厂的总工了。
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刘家庄的人了,不和同来的两个技术员坐在一起了,坐到主席上、苏老爷子的右手边了。
“打仗围,嘎哈就是几个人合在一起,合伙打围子。”
苏老爷子抿了一口酒,给刘慧祥解释,“嘎哈有炮头、有赶仗子的,还有围仗子的。
炮头就是猎手;赶杖子的就是点炮仗、把猎物从后面赶到炮头近前;围仗子就是拿着破脸盆,在两边使劲敲打,别让猎物跑歪了。
仗围,我嘎哈也只是听说过,没有真正打过!”
苏老爷子14岁从军,之后又是在京西大山里打游击,还真的没有打过大型的仗围。
他所说的,那也都是老掉牙的事情。
“苏老爷子,您不是说您在大山里打过游击吗?有时候,也偶尔地打几只猎物,打打牙祭、改善一下生活吗?”
有人还是不信苏老爷子的话,大声问着。
问这话的,是一个机械厂的电工。
他们,和潮白公社来的那几个技术员,尤其的对这些感兴趣,听故事一般。
“我们那时候,可没有那么多的子弹像这么祸祸!”
苏老爷子用手一指苏浩,“两天打了3场仗围,将近打死200头猎物。哪一头猎物不吃一颗子弹,会死?
你们算算,那得多少子弹?
200发都算少的。
我们那时,最穷的时候,一个人最多才3颗子弹。那都是要用在小鬼子身上的。哪里敢用来打猎物?
就算是打猎,那也是下套子、挖陷阱、用自制的弓箭。
可不敢这么祸祸子弹。”
苏老爷子说到这里,众人点头,表示认同。
“两天3场仗围,那最少就是200颗子弹,就算是刘家庄,也拿不出来。”
刘慧祥也深有感触。
“你们是怎么打的?”
终于是有人问起了打仗围的过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火红时代,狩猎58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