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首页 >> 清宫秘史十二章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云澜乱世志大唐第一少带着手机闯大明不让江山铁血宏图代嫁之绝宠魔妃织明拒嫁天王老公大清:从工业革命开始强国
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 清宫秘史十二章全文阅读 - 清宫秘史十二章txt下载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8章 再平大小金川(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乾隆常自诩为“十全武功老人”,宣称自己征战南北,有十件战功足以名垂青史。

然而,对于他平定金川之乱这一“武功”,网友们却争议不断。

有人直言,在川藏边境这弹丸之地,清朝耗费巨额财力,艰难战胜大小金川的土司,实在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这就好比当年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的战争,美国国力强盛,原以为能迅速击垮阿富汗,

可局势却脱离老美的掌控;苏联也曾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打了十几年后也只能匆匆撤军。

一方国力雄厚,号称“康乾盛世”另一方实力弱小,几乎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双方实力反差太大,打成这般局面,乾隆不提也罢,免得被人耻笑。

“……”

回望过往,乾隆与大小金川的战争前后共爆发两次。

第一次乾隆平定金川之乱,前文已有提及。为使读者能更好地衔接前文,在此简要概述:

第一次平定大小金川之战始于乾隆十二年(1747 年),终于乾隆十四年(1749 年)。

乾隆十一年(1746 年),彼时,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妄图吞并小金川土司泽旺的领地。

大小金川土司皆由清廷任命,朝廷之所以将其分割,意在让二者保持弱小态势,以防统一后不便统治。

乾隆自然不会坐视大金川的野心膨胀,遂决定发兵。

经过两年的征战,终于打败大金川土司莎罗奔。

说实话,这两年时间着实不短。大小金川之所以依旧实行土司制度,而未推行流官治理,主要因其地处川藏交界,

土地贫瘠,经济利益微薄,乾隆便未强行实施改土归流新政,而是采取“以番治番”的策略。

由此可见,大小金川从整体实力上远不及清朝,然而他们巧妙利用当地恶劣的山水环境,

与清朝周旋,扬长避短,打起了游击战争。

不得不说,大小金川的土司与当地百姓关系紧密,充分发挥了全民皆兵的优势。

无论如何,清朝第一次平定大金川之乱,好歹没丢面子。

时光流转,22 年转瞬即逝。乾隆三十六年(1771 年),距第一次平乱相隔 22 年后,大小金川再度作乱,乾隆只得再次出兵平定。

第二次金川之乱的根源,在于第一次未能彻底征服大金川土司,从而埋下隐患。

两次内乱相隔20多年过去了,此时大清依旧是乾隆皇帝,而大小金川的土司却已换人。

彼时,大金川的土司名为索诺木,是第一次作乱时土司莎罗奔的侄孙;

小金川的土司则是僧格桑,乃第一次小金川土司泽旺的儿子。

理清人物关系后,我们再来详述第二次大小金川之乱的起因、过程与结果。

“……”

第二次大小金川之乱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 年)爆发。

前一年,大小金川土司自恃势力壮大,妄图扩充地盘。如同居家过日子,谁家富裕有了钱,便想多占土地、多盖房。

这一行为引发了与周边土司的纠纷和冲突,川藏边境因此陷入战乱,这显然是乾隆无法容忍的。

乾隆的初衷是将其分割为众多弱小土司,防止其统一。

大小土司的反叛,无疑触碰了乾隆的底线~~~

乾隆三十六年秋,乾清宫养心殿内气氛凝重。八百里加急战报如疾风般传至北京。

尽管正值午饭时间,军情紧急,乾隆当即命太监敲响紧急上朝的铜钟。

“当!当!当!”急迫的钟声荡出老远,,,

“嘿!老头子,吃了午饭再去吧!”大学士刘统勋的老婆叨咕着。

“夫人啊!没听到钟声十万火急吗?你先吃吧,回来我再吃。”说完,刘统勋穿戴整齐,急步出了门。

城中官员听闻,纷纷加快脚步赶赴宫中,若迟到必将受到严惩。

养心殿内,铜鹤香炉中龙涎香尚未燃尽,群臣已整齐地跪在丹陛下两侧。

乾隆皇帝展开战报,龙案上残留的银耳燕窝羹,不慎将黄绢奏章上的朱砂血印浸出几点暗红。

四川总督阿尔泰奏报:“革布什扎土司官寨失守,三千绿营兵于玛尔古渡口遭番兵伏击,全军覆没……”

乾隆大声读着,目光如电仿佛要冒火…

领班军机大臣刘纶伏地,他清晰地听见皇帝指节叩击御案的声响,犹如战鼓催命般紧迫。

乾隆复开口道:“说说看,”他的目光冷峻地扫过阶下群臣,最终落在东阁大学士刘统勋身上,

“这大小金川,朕二十二年未动它,为何又起兵作乱?”

刘统勋恭敬地叩头,以沉稳的声音回应道:“陛下,如今大金川修筑碉楼的技术有了显着提升。他们凭借碉楼天险,我军火炮难以对其造成致命损伤。这便是他们有恃无恐、再度作乱的缘由。

此次若不彻底摧毁他们的碉楼,日后恐会留下无穷隐患。”

“隐患?”乾隆冷笑一声,“朕看是变本加厉!阿尔泰奏报说番兵用马刀砍翻驻军骑兵,

用松脂浇烫攀爬碉堡的士兵,用抛石机打击我们的骑兵,与二十二年前相比,手段更为狠辣!”

顿了顿,乾隆忽地站起来,攥紧拳头道:“川藏总督被他们活活打死,驻军被他们驱逐,无法无天!反了!”

兵部尚书舒赫德赶忙跪行半步,用急迫的声音道:

“陛下,当下之急是选派良将。臣举荐云贵总督温福,此外桂林亦堪重任。

温福此人曾随征南大将军岳钟琪讨伐金川,熟知碉楼战法,擅长运用‘以番制番’之策。

而桂林久镇边陲,于西南山川地理谙熟于心,更显调度有方之能。”

“温福?桂林?”乾隆盯着殿柱上的蟠龙浮雕,不禁想起二十年前讷亲的惨败,

讷亲可是乾隆着重培养的新人,想让他代替张廷玉的作用,结果很失望,最后不得不起用傅恒。

乾隆心中疑虑顿生,“温福会不会重蹈张广泗的覆辙?桂林在当地能否稳住阵脚?嗨!傅恒还在多好啊!”乾隆心中隐痛。

左都御史刘纶突然叩首:“陛下,温福虽性格刚愎,但有一长处。当年随岳钟琪入川时,他曾手绘碉楼剖面图,详细标注箭孔高度、墙基厚度。

若许他调用健锐营、火器营,或许能够弥补阿尔泰的失误。

而桂林曾在桂地操练乡勇,于山地攻防颇有心得,二人若能配合,或可兼顾战术与地利。”

此时,殿外突然响起惊雷,刘纶的后半句话“切不可再用‘以碉逼碉’的笨法!”被滚滚雷声所淹没,乾隆未能听见。

“朕准了!”乾隆返回龙椅,抓起朱笔,在谕旨上重重圈点,墨滴渗透纸背:

“着温福为定边将军,命兵部侍郎桂林辅佐温福帮办征讨大小金川之事务。即刻率健锐营八千、火器营两千入川,不得有误!钦此。”

当值太监捧着圣旨退出时,隐约听见皇帝对着地图喃喃自语:“索诺木……僧格桑……朕倒要瞧瞧,你们的碉楼比莎罗奔的,究竟能多几层石头?”

“散朝——”乾隆挥手道。

了解一下温福,乃文华殿大学士温达之孙。他自幼聪慧,喜爱兵法战策。

喜舞弄刀枪,备受祖父宠爱,也由此养成好胜且刚愎自用的性格。

这也容易理解,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乾隆二十三年(1758),温福担任内阁侍读学士。他跟随定边将军兆惠征讨霍集占,在叶尔羌之战中,奋勇杀敌,不幸被枪挑伤颧骨。

凭借此战功绩,他擢升为内阁学士,后又迁任仓场侍郎,并获云骑尉世职。

之后,他外任福建巡抚,不久内调为吏部侍郎,进入军机处任职,进而升为理藩院尚书。

这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此时正好派上了用场!能否再战成名?下回分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捡个系统当明星逆天神针,鬼医毒王妃无敌医神至尊仙朝丰碑杨门寂灭万乘圣骨传道统传承系统电影大亨混沌天帝诀全文阅读次元入侵现实亿万暖婚之夫人甜又拽凰妃倾天下免费阅读九重至尊天我的悠闲山村生活天才医生从前有座镇妖关肖靖堂升职记疯巫妖的实验日志穿越者事务所
经典收藏攻略情敌手册[快穿]倾世太子妃【完结】回到三国收猛将腹黑嫡女:相公求你休了我嫡女归大明凰女传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谬论红楼梦唐末战图真桃花石帝国三国之兴强汉风流小太监小将很嚣张永恒家园东汉不三国易,三国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三国之乖乖田舍郎崇祯本纪
最近更新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巨宋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我在古代当镇令清宫秘史十二章王伦逆天改命称帝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 清宫秘史十二章txt下载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 清宫秘史十二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