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纪五,从公元519年(己亥年)到公元523年(癸卯年),共五年。
天监十八年(公元519年,己亥年)
春天,正月甲申日,任命尚书左仆射袁昂为尚书令,右仆射王暕为左仆射,太子詹事徐勉为右仆射。
丁亥日,北魏皇帝下诏书,说:“皇太后临朝听政,主持国家大事都快五年了,一直都是用‘诏’来号令天下。”
辛卯日,梁武帝去南郊祭祀。
北魏征西将军平陆文侯张彝的儿子张仲瑀给皇帝上了个密封的奏章,请求改革选拔官员的标准,排挤打压武将,不让他们进入清流官的行列。这一下可就炸锅了,满大街都是抱怨和骂声,有人在大巷子里贴出告示,约定好时间集合,要去张彝家搞事情。可张彝父子却跟没事人似的,一点都不在意。二月庚午日,羽林军、虎贲军将近一千人成群结队跑到尚书省破口大骂,要找张仲瑀的哥哥左民郎中张始均,没找到,就拿瓦片石头砸尚书省的门。从上到下都被吓得不轻,没人敢出来制止。然后他们拿着火把,在路边抢柴草,把棍棒石头当成兵器,直接杀到张彝家,把张彝拖到堂下,狠狠地殴打羞辱,喊叫声震天动地,还放火烧了他家房子。张始均翻墙逃跑后,又回来向这些人求情,想救他父亲一命,结果被这些人一顿暴揍,活生生地扔到火里。张仲瑀受了重伤,好不容易才逃脱。张彝只剩一口气,过了两晚就死了。这事儿闹得远近都震惊不已。胡太后抓了羽林军、虎贲军中八个带头闹事的狠角色,砍了脑袋,其他的人就不再追究了。乙亥日,宣布大赦天下,想安抚人心,还下令武官可以按照资历入选为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北魏这是要乱套了。
当时官位少,可等着选官的人多,吏部尚书李韶没办法顺利完成选拔官员的工作,招来好多埋怨。于是就换殿中尚书崔亮当吏部尚书。崔亮上奏了一套选拔制度,根本不管这人贤能还是愚笨,只看离职停职时间的长短来决定,那些一直没得到升迁机会的人都觉得他这办法好。崔亮的外甥司空咨议刘景安给崔亮写信说:“以前殷商、周朝是通过地方学校推荐人才,两汉是由州郡举荐贤才,魏、晋沿袭旧制,又设置了中正官,虽然这些办法不是十全十美,但也能选出六七成的人才。可现在朝廷选拔人才,只看文章写得咋样,不看有没有真才实学,考察孝廉只看对经典章句的理解,不看治理国家的本事,设立中正官也不考察品行才能,只知道争论姓氏门第,选拔人才的途径太窄,筛选的标准也不精细。舅舅您现在负责选拔官员,应该改变调整一下方法,怎么反而搞出个论资排辈的‘停年格’来限制呢?这样下去,天下的读书人谁还会去修养品德、砥砺行为啊!”崔亮回信说:“你说的这些确实有深度。我之前搞这个制度,也是有原因的。古今情况不同,时代变了,方法也得跟着变。以前子产铸刑书来挽救弊端,叔向却用正统的法律来指责他,这和你用古代的礼法来指责现在的权宜之计有啥区别呢!”洛阳令代郡人薛琡也上书说:“老百姓的命运,都掌握在地方长官手里,如果选拔官员只看任职时间和功劳,不考察能力行不行,就跟大雁排队、游鱼贯行一样,拿着名册点名,一个小吏就能干,却用好几个人来负责,这还叫什么选拔人才啊!”奏章递上去,没得到回应。后来薛琡找机会当面拜见皇帝,又上奏说“请求让王公贵族和大臣们举荐贤才,来补充郡县的官员空缺。”皇帝下诏让公卿们讨论这件事,最后也没了下文。后来甄琛等人接替崔亮当吏部尚书,觉得这办法对自己方便,就接着沿用。北魏选拔人才开始失去公正,就是从崔亮这儿开始的。
当初,燕国燕郡太守高湖投奔北魏,他的儿子高谧担任侍御史,因为犯了法,被流放到怀朔镇,一家人世代住在北方边境,就渐渐习惯了鲜卑人的风俗。高谧的孙子高欢,深沉有大志,家里穷,在平城给人打工。有个富人家的娄家姑娘见了他,觉得这人不一般,就嫁给了他。高欢这才有了马,得以在镇上当送信的邮差。他到洛阳,看到张彝被打死的事,回到家后,就把家里的钱财都拿出来结交朋友。有人问他为啥,高欢说:“禁卫军成群结队去烧大臣的家,朝廷却怕他们闹事,不敢追究,就这么个执政水平,以后会咋样,还用说吗?钱财这东西,哪能一直守得住啊!”高欢和怀朔镇省事云中司马子如、秀容刘贵、中山贾显智、户曹史咸阳孙腾、外兵史怀朔侯景、狱掾善无尉景、广宁蔡俊关系特别好,他们这些人在当地都是行侠仗义的主儿,在乡里很威风。
夏天,四月丁巳日,梁朝大赦天下。
五月戊戌日,北魏任命任城王元澄为司徒,京兆王元继为司空。
北魏连续几代都很强盛,东边的少数民族、西域各国不断来进贡,又设立了互市,让南方的货物也能流通进来,到这时,国库都满得溢出来了。胡太后有一次去绢帛仓库,让跟着去的王公、嫔妃、公主等一百多人,每人自己背绢帛,能背多少拿多少。力气小的也拿了不少于一百匹。尚书令、仪同三司李崇,章武王元融,因为背的绢帛太重,摔倒在地,李崇把腰给伤了,元融把脚给崴了。太后把他们的绢帛没收了,让他们空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元融是元太洛的儿子。侍中崔光只拿了两匹,太后觉得他拿得太少,崔光回答说:“我这两只手就只能拿两匹。”其他人听了都觉得挺羞愧。
当时,北魏宗室、外戚以及那些受宠掌权的大臣,都争着比谁更豪华奢侈。高阳王元雍,那富贵程度在全国都排第一,他家的宫室园林,跟皇宫的差不多,有六千个僮仆,五百个歌女。出门的时候,仪仗卫队把道路都堵住了,回家后,歌舞音乐日夜不停,吃一顿饭就得花好几万钱。李崇和元雍一样有钱,可他生性吝啬,曾经对人说:“高阳王吃一顿饭,够我花一千天的。”
河间王元琛,老是想跟元雍比富。他有十多匹骏马,马槽都是银子做的,窗户上,玉凤叼着铃铛,金龙吐着旌旗。他曾经宴请各位王爷,酒器有水精杯、玛瑙碗、赤玉酒壶,制作都特别精巧,都是中原地区没有的。他又展示了女乐、名马和各种奇珍异宝,还带着王爷们参观他家的仓库,里面的金钱、丝绸布匹,多得数都数不清。他回头对章武王元融说:“我不遗憾我没见过石崇,只遗憾石崇没见过我。”元融向来觉得自己很有钱,回去后又是惋惜又是叹气,躺在床上病了三天。京兆王元继听说后去看望他,问他:“你的钱财算起来不比他少啊,为啥这么羞愧羡慕呢?”元融说:“我之前以为只有高阳王比我富,没想到还有个河间王!”元继说:“你就像袁术在淮南,不知道世上还有个刘备啊!”元融这才笑着起身。
胡太后特别信佛,不停地修建寺庙,没完没了,还让各州都建五级佛塔,老百姓被折腾得疲惫不堪。各位王爷、权贵、宦官、羽林军也都在洛阳建寺庙,一个比一个建得华丽壮观。太后还经常举办斋会,施舍给僧人的财物动不动就数以万计,赏赐身边的人也没个节制,花的钱不计其数,可从来没给老百姓一点好处。国库渐渐空虚了,就开始削减百官的俸禄。任城王元澄上奏章,认为:“萧衍一直都有吞并我们的心思,我们应该趁着国家强盛,将士们愿意出力,早点谋划统一天下的大业。这些年以来,国家和百姓都很贫困,应该节省那些不必要的开支,来应对紧急的事务。”太后虽然没采纳他的建议,但一直对他很优待。
【内核解读】
这段记载生动勾勒出南朝梁与北魏在天监十八年(公元519年)的政治生态与社会百态,其中北魏的种种乱象尤为刺眼,几乎是王朝崩塌前的“预演”,可从三个维度展开评论:
制度崩坏:从“停年格”到阶级冲突
北魏的官僚体系在这一年显露出致命裂痕。张彝之子试图通过“铨削选格”打压武人,引发羽林、虎贲近千人暴动——他们火烧尚书省、殴打大臣、生食其子,而朝廷仅斩8人便草草大赦,甚至妥协“令武官得依资入选”。这种对暴力的纵容,本质是统治阶级对“秩序”的自我解构:当法律无法约束特权群体(哪怕是边缘化的武人),当官僚集团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障,政权的权威已荡然无存。
更荒唐的是崔亮推出的“停年格”——选拔官员不问贤愚,只看“停解月日”(任职年限)。这看似是对“论资排辈”的制度化,实则暴露了北魏选官制度的彻底失效:从察举制的“唯论章句”,到中正制的“空辩氏姓”,再到“停年格”的“执簿呼名”,选官标准一步步从“选才”堕落为“排资”。正如刘景安所言,这会让天下士子放弃“修厉名行”,而薛琡的质问更是尖锐:若只需按年限选官,“一吏足矣”,何需吏部尚书?这种制度性的“躺平”,直接导致官僚集团整体腐化,为后来的动乱埋下伏笔。
统治阶层的堕落:奢靡与短视的狂欢
北魏胡太后主导下的统治阶层,正陷入一场“末日狂欢”。府库盈溢时,太后让王公贵族“负绢竞取”,尚书令李崇、章武王融因贪多摔倒;高阳王雍“一食直钱数万”,河间王琛以“银槽养马”“玉凤衔铃”炫富,甚至扬言“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这种极致奢靡的背后,是对民生的彻底漠视:太后“营建诸寺无复穷已”,令各州建五级浮图,却“未尝施惠及民”,甚至“减削百官禄力”填补亏空。
任城王澄曾警示“萧衍蓄窥觎之志”,建议“节省浮费以周急务”,却被束之高阁。统治阶层的短视在于:他们沉迷于宗教狂热(“数设斋会,施僧物动以万计”)与物质享乐,对潜在的外患(南朝梁的威胁)与内忧(民力疲弊)视而不见。正如历史反复证明的,当权力阶层将“搜刮与炫富”视为常态,将“民生与国防”抛诸脑后,王朝的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乱世伏笔:从个体觉醒到时代转折
这段记载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是高欢的崛起。他目睹张彝之死后“倾赀结客”,坦言“宿卫焚大臣第,朝廷不问,财物岂可常守”——这不仅是一个底层小吏的觉醒,更是对北魏政权合法性的否定。高欢与司马子如、侯景等人的结交,恰是乱世中“草莽力量”集结的开端。后来正是这些人,成为北魏分裂、北齐建立的核心力量。
从宏观视角看,北魏的乱象是“汉化与鲜卑化冲突”的总爆发:张彝代表的汉化官僚试图压制鲜卑武人,胡太后的奢靡加速了矛盾激化,而“停年格”等制度则让整个统治体系失去自我更新能力。与之相对,南朝梁虽记载简略,但“上祀南郊”“大赦”等举动,显示其仍维持着基本的统治秩序。这种对比,也为后来南北朝的走向埋下了伏笔。
结语:天监十八年的北魏,就像一艘舱内起火却仍在狂欢的巨轮。统治阶层的短视、制度的崩坏、阶级的对立,共同将王朝推向深渊。而高欢的“倾赀结客”与侯景等人的集结,恰是这艘巨轮沉没前,来自底层的一声怒吼——历史的转折,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偶然的细节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