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叉将军

悬崖梅

首页 >> 笔架叉将军 >> 笔架叉将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炼阴阳特种兵之王大唐:神级熊孩子寒门崛起笔趣阁扶明录讨逆幕府将军本纪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逆天换明锦衣夜行
笔架叉将军 悬崖梅 - 笔架叉将军全文阅读 - 笔架叉将军txt下载 - 笔架叉将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30章 官军振威!百姓焚香迎天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随着天边泛起的曙光,南盘江流域的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终于落下了帷幕。陈天佑骑着他那匹威风凛凛的赤霞追风马,缓缓地走在战场上。朝阳的光辉洒在他身上,映出他满身的征尘与疲惫,却也勾勒出他坚毅如铁的轮廓,宛如战神下凡。

战场之上,硝烟尚未完全散尽,折断的刀枪、翻倒的匪车与散落的箭矢随处可见,昨夜的厮杀声仿佛还在山谷间回荡。陈天佑目光扫过一处凹陷的土坡,那里躺着几名相拥而亡的年轻士兵,他们手中仍紧攥着染血的长枪,胸前的铠甲嵌着数道刀痕。他勒住马缰,翻身而下,亲自上前为士兵们整理好凌乱的衣襟,指尖触到的甲胄尚有余温,眼眶不禁微微泛红。

“将军,这是三排的小李子,昨天战前还跟俺说,等打赢了要回老家娶媳妇呢。”身旁的亲兵哽咽着开口,声音里满是悲痛。陈天佑沉默着点头,从腰间解下自己的玉佩,轻轻放在小李子胸前——那是他从军时父亲所赠,如今成了对英烈最好的告慰。他记得昨夜鏖战最烈时,正是这队年轻士兵组成敢死队,顶着土匪的火铳冲锋,用血肉之躯撕开了对方的防线,为总攻赢得了关键时机。

“将军!将军!” 士兵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他们纷纷围拢过来,眼中满是崇敬与喜悦。这些跟随陈天佑出生入死的将士们,此刻心中只有对胜利的自豪和对将军的敬佩。在这场战斗中,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战术,成功地击退了土匪的进攻,还百姓以安宁。欢呼中,几名士兵抬着缴获的匪首大旗走来,旗面上“刘”字已被炮火烧得残缺,旗杆上还插着半支官军的箭矢,那是昨夜厮杀最激烈的见证。

陈天佑看着眼前欢呼雀跃的士兵们,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兄弟们,大家都辛苦了!” 他的声音虽然略显疲惫,但却充满了力量,“这是我们共同的功劳,是大家的英勇无畏,才让我们取得了今天的胜利!但别忘了,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浸着弟兄们的血。今日休整过后,我们厚葬英烈,他们的家人,朝廷定会妥善抚恤!” 话音刚落,士兵们齐声应和,声震四野,不少人眼中噙着泪,却更添了几分刚毅。

士兵们听了陈天佑的话,欢呼声更加响亮了。他们为自己能成为这支军队的一员而感到骄傲,为能在陈天佑的带领下战斗而感到自豪。几名伤兵挣扎着从担架上坐起,举着还在渗血的拳头呐喊,阳光洒在他们带伤的脸上,写满了对将军的信服。

与此同时,战斗胜利的消息如同一股春风,迅速传遍了南盘江流域的各个村庄和城镇。饱受土匪侵扰之苦的百姓们,听到这个喜讯后,无不欢呼雀跃,喜极而泣。青柳村的王大娘正烧着野菜粥,听到村口传来的锣声和呼喊,手里的锅铲“当啷”掉在地上。她跌跌撞撞跑出屋,就见村长举着红纸喜报狂奔,嘴里喊着“打赢了!陈将军把土匪打跑了!” 王大娘想起上个月土匪闯进家,抢走了仅有的半袋粮食,还把儿子打成重伤,顿时泪如雨下,拉着孙儿就往村口跑。

镇上的李木匠更是激动得当场抡起斧头,把原本要给土匪做桌椅的木料劈成柴火。“狗娘养的土匪!”他骂骂咧咧地说着,眼泪却止不住地流,“去年他们烧了我的铺子,我婆娘就是被他们逼得跳了井!” 百姓们自发地从家里拿出珍藏的东西,张大爷把过年才舍得吃的腊肉割成块,赵婶把给女儿做嫁妆的布料剪成锦旗,就连穿开裆裤的孩童,也攥着自己捡的鹅卵石,要去“感谢陈将军”。

“陈将军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满含热泪,激动地说道,“这些年,我们被土匪害得好苦,要不是陈将军,我们还不知道要过多久的苦日子呢!” 老者名叫周老汉,去年土匪洗劫村庄时,他的儿子为了保护乡亲们,被匪首王宝用马刀砍死。此刻他捧着亲手缝制的护心符,颤巍巍地站在人群最前面,要亲手交给陈将军。

“是啊是啊,陈将军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也跟着附和道,“今天,我们一定要好好感谢陈将军!” 这小伙子正是王大娘的儿子,他胸口的伤还没好利索,却执意要背着母亲攒下的一筐鸡蛋去驻地,说要让将军补补身子。

于是,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他们准备了丰盛的食物、香醇的美酒,还有象征着吉祥和感恩的香烛。青柳村的妇女们在村口的大槐树下支起大锅,煮着热气腾腾的绿豆汤和小米饭;镇上的酒坊老板打开了封藏多年的陈酿,亲自挑着酒坛走在队伍最前面。队伍越走越长,从最初的几十人变成了数百人,沿途的百姓纷纷加入,手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有鸡蛋、腊肉、布鞋,还有孩子们画的“将军打土匪”的涂鸦。他们来到陈天佑的驻地前,静静地等待着陈天佑的到来。

当陈天佑率领着官军回到驻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感动不已。只见驻地前的广场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百姓,他们手中捧着香烛,眼中满是虔诚和感激。看到陈天佑的那一刻,百姓们纷纷跪地叩谢,口中高呼着 “陈将军万岁”“感谢陈将军救命之恩”。周老汉颤巍巍地膝行几步,将护心符举过头顶:“将军,这是老朽用艾草和朱砂缝的,能驱邪避灾,您一定要收下!” 王大娘的儿子则把鸡蛋筐往亲兵手里塞,红着眼眶说:“将军,您别嫌弃,这是俺们家最好的东西了。”

陈天佑见状,连忙翻身下马,快步走到百姓们面前,将他们一一扶起。“大家都快快请起,这是我陈天佑应该做的。”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大家,为了让大家能过上太平的日子。” 他扶起周老汉时,看到老人袖口露出的伤疤,正是土匪刀伤的痕迹,心中更添愧疚——若不是官军来得及时,不知还有多少百姓要遭此苦难。

百姓们站起身来,他们将手中的食物、美酒和香烛纷纷递给陈天佑和官军们。“陈将军,这是我们自己做的食物和美酒,您一定要尝尝。” 一位大娘满含深情地说道,“这香烛,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能为您和官军们祈福,保佑你们平安。” 陈天佑接过一碗绿豆汤,滚烫的汤水入喉,却暖得他心头发热。他看着百姓们黝黑粗糙的手,捧着的却是最珍贵的食物,心中百感交集。

陈天佑接过百姓们递来的东西,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动。他看着眼前这些朴实善良的百姓,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剩下的土匪全部剿灭,让南盘江流域永远恢复往日的安宁。他转身对亲兵吩咐:“把百姓们带来的东西登记好,按人头分给弟兄们,但切记,每样东西都要给百姓们算钱,分文不能少!” 百姓们闻言纷纷推辞,陈天佑却坚持道:“乡亲们的心意我领了,但官军有官军的规矩,绝不能拿百姓的一针一线。”

在百姓们的簇拥下,陈天佑走进了驻地。他和将士们一起,与百姓们共享这胜利的喜悦。一时间,驻地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百姓们纷纷讲述着自己这些年所遭受的苦难,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周老汉拉着陈天佑的手,说起村里的学堂被土匪烧毁,孩子们只能在破庙里读书,希望将军能帮着重修学堂。陈天佑当场应允,说等剿灭残匪后,定会拨下军饷,再请工匠来修建,还要请先生来教书。百姓们听了,又是一阵欢呼。陈天佑静静地听着,他的心中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然而,陈天佑知道,虽然这次战斗取得了胜利,但土匪的势力还没有被完全消灭。刘腊、王宝等匪首虽然在这次战斗中逃脱,但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卷土重来。因此,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应对一切的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还不能掉以轻心啊。” 陈天佑在心中暗自思忖道,“必须尽快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彻底铲除这些土匪,让百姓们真正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就在陈天佑思考着下一步计划的时候,一个士兵匆匆跑了进来。“将军,不好了!” 士兵的脸上满是焦急之色,“据探子来报,附近山林中出现了一伙神秘的武装势力,他们的行踪十分诡异,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陈天佑听了,脸色微微一变。他知道,新的挑战已经来临。但他毫不畏惧,眼中反而燃起了熊熊的斗志。“不管他们是什么人,既然敢在南盘江流域捣乱,我陈天佑就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

那么,这伙神秘的武装势力究竟是什么来头?陈天佑又将如何应对这新的挑战呢?下一章,《单掌开碑震群匪!小儿不敢夜啼》,且看陈天佑如何用他那令人惊叹的绝技震慑群匪,继续为南盘江流域的安宁而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笔架叉将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嘉佑嬉事绝色丹药师:邪王,你好坏快穿白月光有毒亿万暖婚之夫人甜又拽重生六零幸福攻略光明纪元捡个杀手做老婆我的悠闲山村生活拜见大魔王百炼飞升录我的美女俏老婆亲爱的少帅大人与千年女鬼同居的日子穿越时空之殖民全球孝婷恋续文:罪爱我们是兄弟烈火集团:早安腹黑BOSS十月蛇胎暗黑破坏神之毁灭一代天骄
经典收藏崇祯本纪汉旌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小将很嚣张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大秦:开局错把始皇当亲爹朕要抓穿越幻之盛唐攻略情敌手册[快穿]洗尽铅华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风流小太监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三国之兴强汉谬论红楼梦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真桃花石帝国
最近更新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李狗蛋异界升官记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千年一瞬白发如月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十世轮回之炼体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这些列强,欺朕太甚古人的智慧
笔架叉将军 悬崖梅 - 笔架叉将军txt下载 - 笔架叉将军最新章节 - 笔架叉将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