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93年起,赵鞅开始对晋国长达17年的独裁。
赵鞅的执政是晋国世卿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然也要拜前任执政官智跞的生命偏短所赐。
荀跞的继任者荀申是个才干平平却又有些固执的嗣卿,他无论是能力还是资格都与其父有着较大的差距,且生命力一般。
而韩不信、魏侈注定不会与赵鞅产生太大摩擦,赵鞅的独裁也就水到渠成。
一向对赵简子嗤之以鼻的孔子先生在此时也无奈的说:“赵鞅已经得志了!”
赵鞅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重组内阁,即构建一个权利完全属于他一个控制的高效率政府,他需要将荀跞时代,甚至更早时代留下的诸多弊政一一割除,他必须将曾经那个整体性无能的晋国政权再造一新,以备往后更大规模的对齐国、吴国的争霸。
清算范氏
赵鞅对范氏一族的仇恨难以释怀。
面对范氏依然盘踞在晋国的周围,依旧进行着强有力的反政府军事行动,而范氏的亲家中行氏在赵鞅攻略范氏的过程中,不识时务的支援范氏已令赵鞅痛恨不已,只是介于荀跞的存在才隐忍不发。
今荀跞已死,赵鞅当权。
前492年6月,赵鞅率领晋国大军向宗周进攻,周王室上下一片震恐。
赵鞅给周室发出信号,要求向中行氏问罪。
中行文公在晋国的强压之下,只能屈服,杀死贤臣苌弘,并告知赵鞅:此前周王室出动军队帮助范氏、中行氏为祸晋国都是苌弘擅自做主,并保证下不为例。
赵鞅对周王室的“知错就改”还比较满意,便表示既往不咎,撤兵回国。
赵鞅回朝,开始将目标拟定于士皋夷。
士皋夷为范氏旁支,或者与士鞅、士吉射等人关系很不睦,所以受到范鞅父子的打压。
四卿驱除范氏后,荀跞一度希望将士皋夷立为范氏宗主,当时的赵鞅表示反对,似乎又同意士皋夷统领范氏的提议,已达到分化、
瓦解范氏的目的。
如今的士吉射已经是瓮中之鳖,士皋夷的可利用性已经贬值。
时机成熟,赵鞅再也不用考虑范氏反叛的可能性,也不会再有荀跞来保全范氏家族。
这年的十月,赵鞅直接派人杀死士皋夷作为对范氏彻底决裂的警告。
加强集权
赵鞅执政,其后韩不信、魏侈的才干、实力不及赵鞅,且韩氏、魏氏与赵氏素来交好,对赵鞅的执政,他们不会过分抬杠,反而会为赵鞅分担部分压力。
对于强大的智氏,赵鞅则选择以政治手腕压制对方,所以不论是默默无闻的荀申,还是蛮横要强的荀瑶,赵鞅都可以对其实施极为有力的控制,以至于威震华夏的知伯在赵鞅未亡时,都显得非常平淡。
赵鞅此举在于根除诸卿分权,保证晋国领土的统一完整。
清剿余孽
攘外必先安内,赵鞅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范氏、中行氏依然强悍,只是在赵鞅的持续强压之下,才显得那么软弱。
如果此时的赵鞅好高骛远的去和他国争霸,那他的政权极有可能被自己的政敌颠覆。
铁之战后的第二年开春,齐国国惠子、卫国石曼姑就率领联军包围戚邑,戚邑本就是卫国孙氏家族的封地,如今卫国要将其地重新收回。
赵鞅正在国内调兵遣将,暂时隐忍齐、卫的挑衅,积极备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