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肃侯
赵国第五位国君
赵肃侯(?—前326年),赢姓,赵氏,名语,战国时期赵国第五代君主。赵成侯之子。
前350年,赵成侯卒后,与公子緤争位,緤败而奔韩,赵肃侯始立。
即位初,夺端氏,徙晋君至屯留。
赵肃侯二年(前348年),赴阴晋会魏惠王。
赵肃侯三年(前347年),朝见周天子。
赵肃侯六年(前344年),攻打齐国,取唐城。后又攻魏之首垣。
赵肃侯十五年(前335年),建造寿陵,帝王墓称陵自此始。
赵肃侯十七年(前333年),赵肃侯因对魏、齐两国联合互尊为王一事不满,派军攻魏,久攻不下,被迫撤军。
为防御魏、齐两国的报复,赵肃侯在漳水和滏水之间修筑长城。
赵肃侯十八年(前332年),齐、魏联合攻打赵国,赵肃侯下令挖开黄河大堤放水淹灌齐、魏联军,齐、魏联军撤走。
赵肃侯二十二年(前328年),赵国将领赵疵与秦军交战,赵疵战败,秦军占领赵国蔺地和离石。
赵肃侯二十四年(前326年),赵、韩联军包围魏国的襄陵。
同年,赵肃侯去世,其子赵雍即位,是为赵武灵王。
继承君位
赵肃侯,嬴姓赵氏,名语,是赵成侯赵种之子。
赵成侯在位时,将儿子语立为太子。
赵成侯二十五年(公元前350年),赵成侯赵种去世,公子緤和太子语争夺君位,赵緤失败,逃奔韩国。
于是太子语即位,是为赵肃侯。
夺地平叛
赵肃侯元年(公元前349年),赵肃侯夺取晋君的封地端氏县,将晋君迁居到屯留。
赵肃侯二年(公元前348年),赵肃侯和魏惠王在阴晋会见。
赵肃侯三年(公元前347年),赵国的公子赵范起兵作乱,袭击赵国的都城。
赵肃侯派兵镇压叛乱,赵范战败而死。
征战诸侯
赵肃侯六年(公元前344年),赵肃侯派兵攻打齐国,夺取齐国的高唐。
赵肃侯七年(公元前343年),赵国的公子刻率军攻打魏国的首垣。
赵肃侯十年(公元前340年),赵肃侯联合齐国攻打魏国。
赵肃侯十一年(公元前339年),赵肃侯再度派兵攻打魏国。
赵肃侯十五年(公元前335年),赵肃侯下令修建寿陵。
赵肃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赵肃侯派兵攻打魏国,包围魏国的黄城,但没有攻克下来。
同年,赵肃侯下令修筑长城。
赵肃侯十八年(公元前332年),齐国联合魏国攻打赵国,赵肃侯下令挖开黄河大堤放水淹灌齐、魏联军,齐、魏联军撤走。
因病去世
赵肃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26年),赵、韩联军包围魏国的襄陵。
同年,赵肃侯去世,其子赵雍即位,是为赵武灵王赵雍。
秦、楚、燕、齐、魏五国各派精兵一万人前来赵国参加赵肃侯的葬礼,明为吊唁,实为示威。
为政举措
赵肃侯戎马一生,与诸侯几乎连年征战,在狼烟四起的战国兼并战争中,能够稳住局势,基本保全赵国的基业,可见赵肃侯绝非是简简单单的守成之君。
当齐、楚、秦对三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时,魏国的百年霸业日渐衰落时,赵肃侯却迎难而上,顶替魏惠王扛起三晋的领导大旗。
趣闻轶事
赵肃侯十六年(公元前334年),赵肃侯到大陵游玩,从鹿门出城,国相大戊午(亦作太成午)挽住赵肃侯骑得马匹的马头劝谏说:“农耕正紧张,一天不劳作,就一百天没饭吃。”赵肃侯下车向他道谢,于是取消此次出行游玩。
人物评价
赵肃侯在位的后期,齐、秦等大国已经认识到魏国的一蹶不振与赵国的悄然崛起。
赵国已经成为列强眼中钉,这已经不是赵肃侯今生所能左右。
纵观其一生,还是值得肯定,他果敢与武略为其子赵武灵王赵雍树立榜样,也为发起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以适应更大规模的兼并战争赢得宝贵的时间与空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