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公元前476或480年—公元前390或420年),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一说宋国人,一说鲁国人)。
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墨子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编成了《墨子》一书。
别名
墨子
所处时代
东周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一说鲁国,一说宋国
出生日期
约公元前476年(一说是公元前480年)
逝世日期
约公元前390年(一说是公元前420年)
主要成就
创立墨家学派,被后世尊称为“科圣”
主要作品
《墨子》、《墨经》
本名
墨翟
墨子先祖是殷商王室 ,是宋国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后代,目夷生前是宋襄公的大司马,后来他的后代因故从贵族降为平民。后简略为墨姓。
墨子约出生在春秋末年周敬王四十年(约公元前480年),一说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
虽然其先祖是贵族,但墨子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平民出身的哲学家。
作为一个平民,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
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
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
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墨子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史记》记载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
《墨子》
[春秋 - 战国] 公元前490年-公元前221年
卷一
1. 亲士
2. 修身
3. 所染
4. 法仪
5. 七患
6. 辞过
7. 三辩
卷二
8. 尚贤上
9. 尚贤中
10. 尚贤下
卷三
11. 尚同上
12. 尚同中
13. 尚同下
卷四
14. 兼爱上
15. 兼爱中
16. 兼爱下
卷五
17. 非攻上
18. 非攻中
19. 非攻下
卷六
20. 节用上
21. 节用中
22. 节用下
23. 节葬上
24. 节葬中
25. 节葬下
卷七
26. 天志上
27. 天志中
28. 天志下
卷八
29. 明鬼上
30. 明鬼中
31. 明鬼下
32. 非乐上
卷九
33. 非乐中
34. 非乐下
35. 非命上
36. 非命中
37. 非命下
38. 非儒上
39. 非儒下
卷十 [战国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40. 经上
41. 经下
42. 经说上
43. 经说下
卷十一
44. 大取 [战国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45. 小取 [战国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46. 耕柱
卷十二
47. 贵义
48. 公孟
卷十三
49. 鲁问
50. 公输
卷十四
52. 备城门
53. 备高临
56. 备梯
58. 备水
61. 备突
62. 备穴
63. 备蛾傅
卷十五
68. 迎敌祠
69. 旗帜
70. 号令
71. 杂守
?《墨子》现存53篇?,但据《汉书》记载原书应有71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仅存篇目)。
现存与原始篇目差异
《墨子》作为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经典着作,其篇目数量存在历史记载与现存版本的差异:
?原始记载?:《汉书·艺文志》明确记录《墨子》共71篇。??
?现存版本?:当前通行本仅保留53篇,佚失18篇,且其中8篇仅有篇目而无原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