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名义

云玖龙

首页 >> 明朝的名义 >> 明朝的名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大唐:六岁皇子,开局拔李二胡子武炼阴阳一戟平三国马踏天下扶明录大国重工在他心头放肆大国军舰
明朝的名义 云玖龙 - 明朝的名义全文阅读 - 明朝的名义txt下载 - 明朝的名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4章 新春细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除夕夜的爆竹声刚歇,陈砚已在偏殿核阅文书。案上的鎏金香炉里燃着安息香,烟气袅袅缠上悬着的宫灯,将 “国泰民安” 的灯影晃得朦胧。最底下那叠是各地报来的新春奏报,字迹里都带着些喜气,唯有辽东都司的文书透着寒意 —— 墨迹凝在纸面,想来是书吏在雪夜里呵着气写就的。

“娘娘,这是光禄寺拟的上元节宫宴菜单。” 小翠捧着红帖进来,鬓边还别着除夕戴的绒花,“今年添了些新花样,有苏州的船点,还有西域的葡萄糕。只是...” 她指尖点着其中一行,“御膳房说糯米不够用,江南的漕船被风雪堵在了淮河。” 陈砚顺着她指的地方看去,见 “八宝粥” 三个字旁画着小小的米粒记号,旁边注着 “需糯米十石”,眉头微蹙:“让顺天府从京城米行调些应急,账记在光禄寺名下,开春再让江南补上。另外,给漕船押运官送些御寒的姜茶方子,用棉纸包好,嘱咐船夫们每隔两个时辰喝一碗,别冻出病来。”

正说着,殿外传来铜环轻响,工部侍郎捧着个木匣进来,匣盖上雕着缠枝莲纹,还沾着些木屑:“娘娘,这是新制的暖砚,里头嵌了铜屉,添上炭火就能用,给边关学子备的。” 陈砚掀开匣盖,见砚台石质温润,砚池边刻着 “寒窗苦读” 四个字,便问:“这石料是哪里来的?” 侍郎笑道:“是易州新开采的紫石,质地细滑,不输端砚。臣让人做了百余个,正打算送往各州府的义学。” 陈砚点头:“再在砚底刻上劝学的句子,比如‘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孩子们用着也能多些动力。刻字的匠人手艺要精细些,别磨坏了砚台的包浆。”

初一的晨光漫进窗时,陈砚换上石青色常服,带着两个锦衣卫去了城外接济点。大年初一的街市还透着冷清,唯有救济点的窝棚前飘着炊烟,十几个老人正围着炭盆烤火,见陈砚来了,纷纷起身行礼。“张大爷,年货还够用吗?” 陈砚挨着个穿补丁棉袄的老汉坐下,他手里正搓着草绳,指缝里还嵌着柴屑。“够用够用,” 老汉笑得眼角堆起皱纹,“棉鞋暖和,鞋底纳了三十层布;糖果甜,是京城‘蜜香楼’的手艺。就是...” 他往远处努努嘴,“那几个孤儿想家,夜里总哭。”

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三个孩子正蹲在窝棚角落,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圆圈。陈砚走过去,见地上画的是座小院,院里有歪歪扭扭的 “家” 字,旁边还画着个举着布幡的小人 —— 想来是画的爹娘。“想爹娘了?” 她柔声问道,最小的孩子点点头,抽噎着说:“想娘做的枣花馍,上面有小刺猬的样子。” 陈砚摸出怀里的糖糕,油纸包上还印着 “福” 字:“先吃这个,等上元节,我让绣坊的嬷嬷教你们做花馍,用红豆做眼睛,好不好?” 孩子们眼睛亮起来,接过糖糕小口吃着,嘴角沾着糖霜,像沾了层碎雪。

离开救济点时,街角的茶汤摊已支起来了。摊主是个瘸腿的老兵,左腿比右腿短了半尺,正用铜壶往碗里冲茶汤,芝麻香混着桂花甜漫过来。“娘娘要不要来一碗?” 老兵笑得憨厚,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今年的芝麻是自家种的,磨得细,用绢罗过了三遍。” 陈砚坐下接过碗,见碗边有个小豁口,却洗得锃亮,碗底还留着烧火的黑痕。“生意还好?” 她舀了一勺茶汤,温热的甜香漫过舌尖。老兵叹道:“年前还行,就是摊位离街口远,赶庙会的人瞧不见。昨日有个买茶汤的大婶说,若能挪到灯市旁边,一天能多卖二十碗。” 陈砚想了想:“上元节让顺天府在街口划片地方,给你们这些小商贩设个临时摊位区,用木牌写上‘便民集市’,再派两个兵丁维持秩序,免得有人争抢位置。”

回到宫里,陈砚在廊下遇见朱标,他手里正拿着本《新历》,封面上印着新春的节气图,用石绿染了远山,赭石描了田埂。“砚儿看这新历如何?” 朱标指着其中一页,“农官们把播种、收割的时辰都标上了,还有防虫害的法子,用插图画了虫的样子。” 陈砚凑近细看,见 “惊蛰” 旁画着个农夫撒种的小人,头巾被风吹得飘起来,旁边注着 “宜种瓜豆,午时撒种最佳”,便说:“让驿站把新历送到每个村落,贴在祠堂墙上,用浆糊掺些糯米汤,免得被雨水冲掉。再让里正领着念念,遇到不认字的,就指着插图讲,比如这张画着蝗虫的,就说‘见了这个虫,要提前洒草木灰’。”

午后的阳光暖起来,陈砚去了工部的营造坊。十几个工匠正忙着赶制春耕的农具,铁砧上的火星溅在青砖地,凝成小小的铁屑,像撒了层碎金。走到打制锄头的炉前,见老师傅正给徒弟示范淬火,通红的锄头浸入冷水,发出 “滋啦” 的轻响,腾起的白雾裹着铁腥气。“今年的锄头加了钢刃,” 老师傅用布擦着汗,粗布衫已被汗水浸得发黑,“比往年耐用三成,就是费些功夫,打一把要多烧两斤炭。” 陈砚拿起一把成品,掂量着分量,比寻常锄头轻了半斤。“给每个农具刻上编号,” 她指尖抚过光滑的木柄,“哪个工坊做的,谁打的,都用錾子刻在铁柄上。若是出了问题,也好找着源头。再给打农具的工匠们加两成工钱,就从农具的盈余里出。”

掌灯时分,陈砚在灯下核对外藩的贺礼清单。西域的地毯堆在角落,绒毛里还沾着些沙粒,用手一拂,便落下细细的黄尘;南洋的香料用锦盒盛着,打开便是扑鼻的异香,混着檀香、乳香,还有些说不出的花果香。忽见其中有盒象牙梳,梳齿细密,还刻着花鸟纹,孔雀的尾羽用金线填了。“这是谁送的?” 陈砚用指尖碰了碰梳齿,冰凉的质感漫上来。礼部主事连忙回话:“是安南使者带来的,说是贡品,用的是三牙象的牙,取其珍贵。” 陈砚摇头:“象牙难得,百姓猎象时十有八九要受伤。往后让外藩别送这些了,多送些稻种、药材才实用。比如占城的早稻,一年能收两季,比咱们的稻子早熟一个月,让使者下次带些种子来。”

三更天时,窗外飘起细碎的雪。陈砚放下笔,见案头的茶盏已凉透,茶汤在碗底结了层薄皮。便让小翠换些热的,新沏的龙井浮在水面,像撒了把嫩绿色的雀舌。看着窗外渐白的檐角,她想起救济点孩子们的笑脸,想起老兵茶汤摊的铜壶,嘴角漾起暖意。治国就像烹茶,不必烈火烹油,只需细火慢炖,把这些关乎冷暖的小事熬煮得妥帖,日子自会像这茶盏里的热气,慢慢暖透人心。

天快亮时,雪停了。陈砚推开窗,见宫墙下的红梅开得正好,花瓣上沾着雪粒,像缀了层碎玉。枝头的积雪偶尔落下,“扑簌簌” 惊飞了躲在花丛里的麻雀。再过几日便是上元节,到那时,无论是边关的将士,还是城里的百姓,总会在灯笼下尝到一口热食,看到一抹亮色 —— 就像这悄然铺展的春天,不必轰轰烈烈,却自会把暖意送到每个角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明朝的名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在漫威当超级英雄的那些年清穿雍亲王与他的娇娇小王妃圣骨传次元入侵现实我都看到了今世猛男末世重生:反派大佬被迫洗白最强武帝重生之我为神兽至尊神位绿茵之谁与争锋危险激情:总裁的VIP情人无相进化移动藏经阁混沌天帝诀全文阅读神医小农民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我的悠闲山村生活军王猎妻:魔眼小神医从前有座镇妖关
经典收藏攻略情敌手册[快穿]诸国志红楼欢歌绵绵诗魂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一品国公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水浒之书生王天下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永恒家园三国之乖乖田舍郎洗尽铅华幻之盛唐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大秦:开局错把始皇当亲爹
最近更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玉符传奇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水浒之往事随风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明朝的名义 云玖龙 - 明朝的名义txt下载 - 明朝的名义最新章节 - 明朝的名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