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衣厂的工作步入正轨,在全厂加班加点几天时间后,第一批成品衣服被生产出来。
刘绍平第一时间就拿着合同找到了苏云溪和王芳。
看了一下合同没问题后,双方都签了字,刘绍平也带着王芳去了工厂参观。
说是让王芳去制衣厂参观,其实刘绍平心里打着另一层算盘。
这可是制衣厂孤注一掷的希望,衣服做出来到底符不符合设计初衷,还有哪里需要改进,必须让王芳这个设计的人亲自看看。
苏云溪没跟着来,王芳心里多少有点发怵。
制衣厂坐落在城郊,是一栋老旧的红砖厂房,外面看着不起眼,里面却别有洞天。
一进大门,就能听到车间里传来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热闹得很,完全没有之前刘绍平说的冷清模样。
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靠墙的地方堆着几摞整齐的布料,有纯棉的、的确良的,还有少量的灯芯绒,都是当下最受欢迎的面料。
刘绍平一边领着王芳往里走,一边介绍。
“小王同志,你可别小看咱们这厂子,以前也是风光过的,早几年,市里的机关、大厂的工装,十件有八件是咱们厂做的,手艺那是经得起考验的!后来就是款式跟不上,才慢慢没落了。”
他指着墙上挂着的锦旗,“你看,这都是以前部队、工厂送的,夸咱们做工精细、质量过硬。”
走进生产车间,一股混合着布料味和机油味的气息扑面而来。
车间很大,几十台缝纫机整齐地排列着,工人们都穿着蓝色的工装,低着头忙碌着,手指在布料上灵活地翻飞。
车间里分为好几个区域,有裁剪区和熨烫区,衣服生产完成后,会有熨烫区的的师傅则拿着熨斗把做好的衣服熨平整。
因为这批货关乎供销社和制衣厂的生计,因此每个工人都格外认真。
“这几天全厂都在加班加点,就为了赶这第一批货。”
刘绍平笑着说,“你设计的八个款式,每款都做了几百件,颜色也挑了当下最流行的,有藏青、米白、浅粉,还有你和小苏特意要求的碎花款,都在那边呢。”
顺着刘绍平指的方向,王芳看到墙角的架子上,整齐地挂着一排排做好的衣服,正是她和苏云溪一起设计的那八个款式。
有单肩连衣裙、衬衫裙、带暗纹的半身裙,还有几款别致的上衣,颜色鲜亮,版型挺括。
车间里的工人们看到刘绍平领着一个年轻姑娘进来,都停下手里的活,好奇地看过来。
周科长、秦主任还有之前开会的几个组长也围了过来。
他们早就从刘绍平那里听说了,这些拯救厂子的新颖款式,全是眼前这个看着文静秀气的小姑娘设计的,心里都由衷地敬佩。
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自己,王芳心里顿时压力山大。
但她很快稳住心神,她父母都是老家纺织厂的工人。
她从小在厂区长大,耳濡目染,早就对做衣服的流程熟得不能再熟,小时候还经常跟着她妈去厂里帮忙,剪线头、钉扣子、熨衣服,样样都做过。
而且她的家乡本就是生产布料的主要产地,对布料的材质、特性也了解得很,这些专业知识,可不是凭空来的。
她走到架子前,拿起一件单肩连衣裙仔细看了起来。
先是摸了摸面料,手感柔软,是上好的纯棉布,然后翻看了领口和袖口的滚边,又看了看裙摆的花边,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刘主任,周科长,你们看这里。”
王芳指着连衣裙的滚边,“这个滚边用的布料有点厚,而且宽度太窄了,显得有点局促,不够舒展。按照设计图,滚边应该用稍薄一点的同色系布料,宽度再放宽半厘米,这样不仅穿着舒服,视觉上也更大气。”
她又拿起一件带花边的衬衫,指着袖口的花边说:“还有这个花边,缝制的时候针脚太密了,把花边都扯得有点变形,失去了原本的蓬松感。应该用疏一点的针脚,顺着花边的纹理缝,这样才能保留花边的立体感,看着也更精致。”
接着,她又提到了跳线的问题。
“还有几款衣服的接缝处,有点跳线的情况,虽然不明显,但影响美观和耐用度。缝制的时候,针脚的松紧度要调均匀,遇到边角转弯的地方,速度放慢一点,这样就能避免跳线了。”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嘴里说出的都是行话,专业得很。
周科长和张主任听得连连点头,时不时还和旁边的工人师傅交流几句,眼里的敬佩更浓了。
“说得太对了!小王同志真是内行!”
刘绍平拍了下手,“老秦,赶紧让人按照小王同志说的,现场改几件试试!”
秦主任立马应道:“好嘞!”
转头喊来几个技术最好的工人,把王芳指出的问题一一交代下去。
工人们很快就忙活起来,换布料、调缝纫机、重新缝制。
没过多久,几件修改好的衣服就做出来了。
大家围过去一看,果然比原来的精致多了。
滚边舒展大气,花边蓬松立体,接缝处针脚细密均匀,没有一丝跳线的痕迹。
整体的设计感一下就出来了,看着比之前上档次多了。
刘绍平看着修改后的衣服,笑得合不拢嘴,对着王芳竖起了大拇指。
“小王同志,你可真厉害!有你这指导,咱们的衣服肯定能大卖!”
他无比庆幸当初苏云溪提出的让王芳进工厂指导。
紧接着他大手一挥,当即对周科长说:“老周,马上安排人,把这些衣服有问题的再修改修改,然后分批送往上属的各个供销社!每个门市部都按之前定的数量送,重点放在市中心和人流量大的站点,一定要摆到最显眼的位置!”
周科长连忙应道:“没问题,我这就去安排!”
很快,改良过的衣服便被分批送往了各个供销社。
一夜之间,首都各个供销社的门口都挂上了醒目的红牌子,上面用白粉笔写着“出售新款女装,款式新颖别致”的招牌。
刘绍平不愧是在供销社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精。
苏云溪跟他签合同的时候,随口提了一嘴“让姑娘们穿上衣服展示效果更好”,他立马就记在了心里,还举一反三玩出了新花样。
他先是在所有下属供销社里挑挑拣拣,把长得周正、身材匀称的姑娘都集合了起来,让她们每人都换上一套新做的衣服。
要么站在供销社门口迎宾,要么在店里来回走动展示。
就连女儿刘燕妮,也被他拉来当活广告,连带着刘母,母女俩穿着不同款式的新衣服,在家属院和供销社附近慢悠悠晃悠。
母女两人硬是来来回回在家属院走了十几遍,脸都笑僵硬了。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别致的款式、鲜亮的颜色,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能住在家属院的单位职工们经济条件都挺不错的。
现在经济条件比前两年好太多,一件体面又拿得出手的好看衣服便是妇女们日子过的好的一些潜在标准。
当即就有眼热的人上前询问。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中医娇妻飒爆了,七零大佬追着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