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越站在仙界山门内侧的“知境台”上,指尖摩挲着刚从接引使手中接过的《仙界境录》。泛黄的书页上,以金粉勾勒的字迹正随着他的灵力流转微微发亮,开篇便是一行力透纸背的大字:“仙途漫漫,九境为阶,境境通天,亦境境诛心。”
“此录记载着仙界修行的根本境界,你既踏入仙门,需先明了境界之别,方能知前路深浅。”接引使的声音带着金石之韵,他抬手一挥,知境台中央的水镜泛起涟漪,浮现出第一个金色篆字——“天仙”。
水镜中,无数光点汇聚成一位身着羽衣的仙人,周身环绕着淡淡的仙元气流。“天仙者,初窥仙道之门也。”接引使的声音与水镜中的解说重叠,“此境分初、中、后三期,核心在于‘引气入体’——将天地间的仙灵之气炼化为自身仙元,褪去凡胎,铸就仙骨。你昨日所遇的玄风长老,便是天仙后期修士,其威压能引动天地灵气共振,正是此境的标志性特征。”
林越想起玄风长老那如泰山压顶的威压,不禁握紧了拳头。水镜中的天仙虚影抬手一挥,一道仙元匹练划破长空,落在地面竟化作一片灵田,禾苗在仙元滋养下瞬间成熟。“天仙初期,能引仙元御物;中期可化仙元为形,如刀剑、如屏障;后期则能让仙元与天地共鸣,举手投足皆有自然伟力。”
随着接引使的解说,水镜中的篆字变为“金仙”。虚影周身的仙元气流突然凝实,化作一层金色铠甲,原本流动的光芒变得厚重如熔金。“金仙之要,在于‘仙元凝实’。”接引使指向虚影手中的长剑,那剑通体由凝固的仙元铸就,锋芒所及,连空间都泛起细微的褶皱,“天仙仙元如流水,金仙仙元似精金。初期可让仙元具实形,中期能以仙元淬炼仙宝,后期更能以身化金,刀枪难入,万法不侵。”
林越翻动《仙界境录》,书页上记载着金仙境的修行法门:需在“炼金池”中浸泡千年,以地心真金之气反复冲刷仙元,去其虚浮,凝其本质。他忽然想起两界山的黑石,那些在寂灭之力中沉淀万年的矿石,倒与金仙淬炼之理有几分相似,只是仙界的法门更显霸道。
水镜中的篆字再变,化作“玄仙”二字。虚影身上的金色铠甲突然淡化,化作无数玄奥的符文,融入周围的云雾中。“玄仙境,重‘法则初悟’。”接引使的声音变得凝重,“此境修士已能脱离‘力’的束缚,开始触摸天地法则。初期可借法则之力增幅仙元,如控风、御雷;中期能在周身布下法则领域,领域之内,自身意志即规则;后期则可短暂化身法则,如融入清风、化作雷霆。”
水镜中,玄仙虚影伸手一指,前方的云雾立刻化作漫天剑雨,每道剑光都带着“锋锐”法则的气息;再一挥手,剑雨又凝成一面水墙,流淌着“柔化”法则的韵律。林越心中一动,这与他的平衡法则虽本质不同,却都指向“掌控规则”的方向,只是玄仙更侧重“借用”,而平衡法则更注重“调和”。
“玄仙之后,便是仙君。”接引使的声音带着一丝敬畏,水镜中浮现出一座悬浮的仙宫,宫顶坐着一位闭目沉思的虚影,周身没有外放的气息,却让人感觉他与整个仙界融为一体。“仙君境,标志着‘法则自成’。初境可凝聚自身法则之核,如你所见,这位白泽仙君的法则核便是‘洞察’,能看破虚妄,通晓万物;中境可让法则核与仙界规则相连,借仙界之力滋养自身法则;后境则能在仙界开辟一方小世界,将自身法则化为世界规则。”
林越想起白泽仙君那洞察人心的目光,终于明白为何对方能轻易看穿两界失衡的根源——仙君境的“洞察法则”,早已超越了表象的观察。《仙界境录》中记载,仙君境的修士已能干涉一方星域的运转,是仙界真正的掌权者,每一位仙君的诞生,都会引起仙界法则的庆贺。
水镜中的景象随之一变,仙宫之上浮现出一片璀璨的星云,星云中央,一位身影笼罩在七彩霞光中的虚影缓缓睁眼,刹那间,整个水镜都剧烈震颤起来。“仙尊境,‘法则化道’之境也。”接引使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此境修士已将自身法则炼化为‘道’,初期可让道韵弥漫千里,所过之处,万物皆随其道运转;中期能以道蕴改写局部天地规则,如让枯木逢春,让星河倒转;后期则可让自身之道与仙界大道共鸣,成为仙界规则的一部分。”
林越看着书页上关于仙尊境的描述,只觉字字千钧。仙尊境的修士,已不再是“修行者”,而是“道的化身”,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仙界规则的诠释。据说仙界亿万年来,能达到仙尊后期的,不过双手之数。
最后,水镜中浮现出“仙帝”二字,字迹刚一出现,整个知境台都陷入一片肃穆的寂静。虚影并未显露出具体形态,只化作一片包容万象的混沌,混沌中,星辰生灭,法则轮转,仿佛一个微缩的宇宙。“仙帝境,仙界修行的终点,亦是起点。”接引使的声音带着近乎虔诚的敬畏,“初境可创生一方完整的宇宙,制定其根本规则;中境能让所创宇宙与仙界平行共生,相互滋养;后期则……无人知晓,因从未有人达到。”
《仙界境录》的最后一页,关于仙帝境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仿佛连金粉都不敢轻易描绘这至高之境。林越合上书页,只觉心神激荡——从灵圣境到仙帝境,这其间的差距,比两界山到仙界的距离还要遥远。
“境界虽有高低,却非衡量一切的标尺。”接引使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语气恢复平和,“白泽仙君常说,能守住本心,让自身之道惠及一方,便是至高境界。你看这知境台的基石,”他指向地面,“每一块都刻着一位修士的名字,有天仙,有金仙,也有未能踏足高境者,但他们都为仙界的稳定出过力,名字便永远留在这里。”
林越低头看向脚下的基石,果然看到无数细密的刻痕,每道刻痕都散发着微弱的灵光,像是在诉说着各自的故事。他忽然明白,境界划分只是修行的路标,而非目的地。无论是灵域的平衡法则,还是仙界的九境之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天逆斩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