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这天,杭州总院热闹非凡 ——“首届国际江南药膳节” 的筹备工作正式启动,软桃和萧璟渊邀请了南洋、欧洲、西域的代表,还有国内各地分店的掌柜、学堂学员,共商节会细节,目标是打造 “全球药膳文化交流平台”,让江南药膳成为连接世界的纽带。
节会选址在杭州总院及周边的 “江南药膳园”,为期五天,分为 “三大板块”:一是 “药膳展示区”,各地代表展示本地特色药膳及融合改良款;二是 “研讨区”,讨论 “药膳如何因地制宜”“中西融合技巧”“食材供应链优化”;三是 “体验区”,向游客开放,教大家做简易药膳(如红枣水、莲子羹),还有 “食材辨别互动游戏”。
软桃负责节会的 “内容设计”,她给各地代表分配了展示任务:南洋的周虎展示 “沙姜羊肉煲”“香茅莲子羹”,讲解南洋祛湿药膳的适配;欧洲的皮埃尔(远程参与,派徒弟到场)展示 “当归牛排”“莲子奶油汤”,分享中西融合经验;西域的阿依木展示 “葡萄干莲子羹”“薰衣草桂花茶”,介绍西域食材的运用;国内分店则展示地域特色款,比如洛阳的 “宫廷版当归羊肉煲”、扬州的 “蟹黄春笋羹”。
萧璟渊负责 “资源协调”:联系朝廷礼部,争取 “官方支持”,让节会成为 “中外文化交流项目”;协调杭州知府,安排安保、卫生保障;联系江南印书馆,印刷多语言的 “节会手册”(中、英、马来、波斯语),手册里除了节会流程,还有各地药膳的做法、功效,甚至软桃写的 “江南药膳初心故事”。
筹备期间,各地代表陆续抵达杭州。南洋的周虎带来了当地的沙姜、香茅,还带了两名南洋学徒,准备在展示区教大家做 “沙姜羊肉煲”;西域的阿依木带来了晒干的薰衣草、装满葡萄干的羊皮袋,说要在体验区教孩子们做 “薰衣草香囊”(安神助眠,可搭配药膳);欧洲皮埃尔的徒弟带来了西餐工具,还有巴黎餐厅的菜单,计划在研讨区分享 “如何向西方客人解释药膳”。
体验区的筹备最热闹。软桃组织学员们制作 “药膳体验包”:每个包里有一小包小米、几颗红枣、一张简易食谱(图文版,适合游客),还准备了迷你灶台、小勺子,让游客能亲手煮 “小米红枣粥”。针对孩子,软桃设计了 “食材寻宝游戏”:在药膳园里藏了春笋、莲子、葡萄干的模型,找到后可兑换 “药膳小零食”(桂花酥、葡萄干),孩子们都很期待。
研讨区的议题也逐步细化。软桃整理出 “核心议题”:“不同气候带的药膳适配技巧”(南洋湿热、欧洲温凉、西域干燥)、“海外分店的食材供应难题及解决办法”、“如何培养跨文化的药膳传承者”。她还邀请了太医李院判、御厨张师傅担任研讨嘉宾,从 “养生理论”“宫廷技法” 的角度补充观点。
节会开幕前三天,软桃和萧璟渊带着各地代表、学员们做 “全流程彩排”:展示区的药膳按时出锅,研讨区的嘉宾熟悉议题,体验区的游戏顺畅运行。周虎的南洋学徒煮好 “沙姜羊肉煲”,阿依木的徒弟泡好 “薰衣草桂花茶”,皮埃尔的徒弟煎好 “当归牛排”,整个总院飘着各地药膳的香气,像个 “全球药膳大观园”。
彩排结束后,众人坐在庭院里,喝着薰衣草桂花茶,吃着桂花酥。软桃看着满院的笑脸,轻声说:“这节会不仅是展示,更是交流,让我们知道,不管在南洋、欧洲还是西域,药膳的核心都是‘用心做膳,温暖待人’。” 萧璟渊握住她的手,补充道:“以后每年都办一次,让江南药膳节成为全球药膳爱好者的盛会,让江南的温暖,通过药膳,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靖王的小厨娘又甜又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