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凌云的生活变成了一种近乎自虐的规律。
天未亮便起身,前往丹房处理那仿佛永远也清不完的废丹渣。直到夜幕深沉,才拖着疲惫不堪、浑身散发着淡淡异味的身体回到杂役房。
他成了所有杂役乃至部分外门弟子眼中的异类与笑柄。
“看,那丹毒小子又去了。”
“听说他为了那点微薄的宗门贡献,连命都不要了。”
“也好,这种废物,早点死了倒也清净。”
赵干每次见到他,脸上的鄙夷更是毫不掩饰,仿佛多看凌云一眼都会脏了他的眼睛。他甚至“贴心”地将更多、更棘手的废丹处理任务都派给了凌云,美其名曰“能者多劳”。
凌云对此一概不理。
外界的纷扰与他无关,他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吞噬”大业和适应这个新世界上。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前世科研思维的解析,他对《九天弑神诀》和废丹渣的了解日益加深。
他发现,不同丹药产生的废渣,其内部残留的能量属性和毒性也截然不同。烈火丹的废渣狂暴灼热,青木丸的废渣蕴含枯败瘴气,金锐丹的废渣则带着锋锐的煞气。
而《九天弑神诀》的逆天之处在于,它不仅能吞噬这些混乱能量,更能在吞噬过程中,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将其强行提纯、转化,剥离出那丝最本源的灵气,滋养己身。同时,那狂暴的毒性似乎也被功法某种程度地压制和化解了大部分,虽然残余部分依旧让他痛苦不堪,但至少不会立刻致命。
他的修为,就在这日复一日的痛苦吞噬中,稳步而坚定地提升着。
炼气期二层!
炼气期三层!
当感觉到丹田内那缕气流变得有筷子粗细,在经脉中运行也顺畅了许多时,凌云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闭门造车了。他需要了解这个世界的常识,需要知道自己的进步究竟意味着什么,更需要寻找可能存在的、更好的吞噬资源。
这一日,完成丹房的工作后,他没有直接返回住处,而是拐向了位于外门区域的“藏经阁”。
与外门弟子居住的青瓦小院和内门的云雾缭绕相比,藏经阁显得古朴而冷清。一座三层木楼,飞檐翘角,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与陈旧气息。
守阁的是一位打着瞌睡的老者,气息晦涩,凌云看不出深浅。他缴纳了作为杂役辛苦攒下的几枚下品灵石,获准在一层翻阅一个时辰。
一层大多是《九州风物志》、《基础灵草图解》、《炼气期常见疑难解答》之类的杂书,以及一些粗浅的拳脚功夫、兵器图谱。真正的修炼功法都在二层以上,不是他一个杂役有资格接触的。
凌云目标明确,直接找到了《修仙境界简述》和《青云宗杂录》两本书册。
他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
“修仙之道,始于炼气,纳天地灵气于己身,分一至十二层……”
“筑基,凝聚道基,寿元倍增……”
“金丹,丹田结丹,可御空飞行……”
“元婴,金丹化婴,神识初成,初步触及神魂奥秘……”
“化神,神魂壮大,可感悟天地法则……”
“其上更有炼虚、合体、大乘、渡劫……直至飞升仙界。”
看着书上的描述,凌云心中波澜微起。这条路,远比他想像的更加漫长和浩瀚。
他又翻开《青云宗杂录》,里面记载了宗门的一些历史、规矩,以及历代杰出人物的简单事迹。
“原来如此。”凌云合上书册,心中对青云宗的架构和这个世界的修行体系有了初步的概念。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他放下书册,正准备离开,目光却被角落书架上几本蒙尘的、并非玉简而是纸质的手札所吸引。
《炼丹心得(残)》、《火候把控浅见》……似乎是某位炼丹师留下的随笔。
凌云心中一动,走上前拿起那本《炼丹心得(残)》,随手翻开。
字迹潦草,记录的多是一些失败的丹方和困惑。前面部分平平无奇,直到他翻到中间一页,目光陡然一凝。
“……‘清灵散’成丹率始终不足三成,苦思不解。今日处理废丹,忽觉此次废丹渣中,木灵之气残留较以往尤甚,其性虽败,其根未绝,似与《百草纲目》中‘枯木逢春’之象有暗合之处?怪哉!莫非辅药‘三月藤’年份不足,反引主药‘青玉莲’药性异变?”
清灵散?废丹渣?木灵之气残留?
凌云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今天处理的废丹渣里,正好就有一批是炼制“清灵散”失败所产生的!当时吞噬时,确实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木属性废能格外浓郁,甚至带着一种奇异的“生机”,与他之前吞噬的那些充满毁灭性能量的废丹截然不同!
这位不知名的炼丹师,竟然也注意到了废丹渣的异常?
他连忙继续往下看,但后面几页却被人粗暴地撕去了,只留下残破的边缘。
线索在这里断了。
凌云放下手札,眉头紧锁。这位前辈发现了问题,似乎有了某种猜想,但记录戛然而止。
是研究失败了?还是……发现了什么,导致了不测?
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这批“清灵散”的废丹,恐怕不是简单的炼制失败,而是有人故意为之?
是为了掩盖什么?还是这废丹本身,就藏着什么秘密?
他不动声色地将手札放回原处,面色平静地走出了藏经阁。
夕阳的余晖照在他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和来时相比,他的步伐依旧沉稳,但眼神深处,却多了一丝探究与警惕。
看来,这看似堆满垃圾的丹房,并不像表面那么平静。
而他那条靠吞噬废丹崛起的道路,似乎也在无意中,触及到了某个隐藏在深处的漩涡。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九天弑神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