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的阳光透过奥运村宿舍的窗户,落在屈正阳的运动背包上。背包最外层的口袋里,两枚金牌用软布仔细包裹着,这是他昨晚特意整理的——今天,是里约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的闭幕颁奖仪式,也是他作为双冠王正式接受全球瞩目的时刻。
“阳哥,快点!秦指导说要提前半小时到场彩排。”樊振东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活力。屈正阳应了一声,抓起外套往外走,路过镜子时瞥了一眼,黑色的领奖服笔挺合身,胸前的国徽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颁奖仪式设在奥林匹克公园的主体育场,能容纳八万人的场馆座无虚席。中国代表团的队伍整齐排列在看台下方,王建军教练隔着几个人冲他竖了竖大拇指,眼神里满是欣慰。屈正阳点头回应,目光扫过全场,红色的五星红旗随处可见,“屈正阳”的名字被反复呼喊,汇成一片声浪。
上午十点整,颁奖仪式正式开始。先是双打项目的颁奖,当主持人念到“屈正阳、樊振东”的名字时,两人并肩走上领奖台。国际乒联副主席为他们挂上奖牌,冰凉的金属触感传来,樊振东激动得脸颊通红,悄悄碰了碰屈正阳的胳膊:“阳哥,这是咱俩第一个奥运双打金牌!”
屈正阳嘴角噙着笑意,抬手整了整领奖服的领口:“以后还会有更多。”话音刚落,《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骤然响起,两人立刻立正站好,目光紧紧盯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阳光洒在奖牌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屈正阳的思绪突然回到了八一队的训练房——那时他还是个新人,王建军教练总说他“发力太僵,没学会用腰”,如今那些汗水浇灌的日子,都化作了此刻的荣耀。
双打颁奖结束后,男单颁奖仪式接踵而至。当屈正阳独自走上领奖台时,全场的欢呼声达到了顶峰。秦志戬教练站在台下,用力鼓掌,眼眶微微泛红。这几年的陪伴与指导历历在目,从国家二队到一队,从世青赛到奥运会,这个曾经略显沉默的少年,终于长成了能独当一面的王者。
金牌挂上脖子的瞬间,分量比想象中更沉。屈正阳低头看着奖牌上的奥运五环标志,指尖轻轻摩挲。主持人用中英双语介绍他的战绩:“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男双冠军,屈正阳!他以独特的技术风格,为世界乒乓球运动带来了新的可能。”话音刚落,掌声和欢呼声再次席卷全场。
颁奖结束后是合影环节,所有获奖运动员聚集在领奖台前。波尔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下次世锦赛,我会赢回来的。”屈正阳挑眉一笑,语气带着自信:“我等着。”这种坦然的应战姿态,让旁边的记者们立刻按下快门,定格下这张充满竞技张力的照片。
回到代表团休息区,队友们纷纷围上来祝贺。队长拍着他的后背:“正阳,你可太给咱们国乒长脸了!刚才国际奥委会主席都问我,你的步法是不是有什么秘密。”屈正阳笑了笑:“就是普通的训练积累。”他没提国术,在他看来,那些融合的技巧早已成为自身能力的一部分,无需刻意强调。
中午的庆功餐上,秦志戬教练特意敬了他一杯酒:“你的技术报告我看了,发力链条很完整,特别是蹬地转腰的衔接,完全符合‘其根在脚,发于腿’的原理,比很多老队员都做得好。”屈正阳举杯回应:“都是您指导得好。”他知道,教练说的其实是国术融合的核心,但这种默契无需点破。
下午,代表团安排了媒体专访。面对记者“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传统训练”的提问,屈正阳沉吟片刻,给出了坦诚的回答:“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在吃透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做优化。比如正手弧圈,传统动作强调力量,但我会结合身体协调性,让发力更省力,球速反而更快。”他没有提及系统,那些扫描分析对手动作、优化发力轨迹的经历,注定是他一个人的秘密。
专访结束时,姐夫陈宇发来微信,附带一张截图——国术资本的股价再次涨停,市值较赛前翻了近三倍。屈正阳嘴角的弧度更大了,指尖快速回复:“盯着新能源板块,系统给的趋势图显示下周有异动。”发送完毕,他收起手机,看向窗外。里约的天空湛蓝如洗,他知道,这场奥运之旅已经圆满落幕,但属于他的传奇,才刚刚开始书写新的篇章。
晚上收拾行李时,樊振东凑过来:“阳哥,回国后是不是要先开总结会啊?听说刘指导每次都抓得特别紧。”屈正阳点头:“肯定的,国乒的纪律不能丢。”他想起前世听说的国乒传统,大赛结束后第一时间复盘总结,正是这种严谨,才造就了长盛不衰的传奇。收拾好最后一件衣服,他将两枚金牌放进随身的包袋里,眼神坚定。回国,迎接他的不仅是鲜花和掌声,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国乒荣耀:我的星光女友刘亦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