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四十三卦,泽天夬。卦象凛然:上兑为泽,下乾为天,五阳爻磅礴于下,一阴爻孤悬于上。其势若洪水积于苍穹,倾覆在即;其理如君子势盛而小人势孤,然阴居高位,其险未消。此卦核心,在一个“夬”字——决断,果敢,撕裂,新生。它并非简单的切割,而是在矛盾临界之际,以公开之姿、刚健之力、柔韧之智,行疏导之事,求最终之和。这古老的智慧,投射在九十年代华北平原那干裂的土地与躁动的人心上,便化作了这篇《麦浪下的决断》的魂灵。
这部小说,无意于复述爻辞,而是将“夬”的精神内核,种在了冀中南那片熟悉的乡土里,看它在时代的旱天雷下,能开出怎样的花,结出怎样的果。赵红梅,便是这“决断”之魂的肉身。她面对窦家那台象征“安稳”与“束缚”的彩色电视机,正如卦象中那股待决的孤阴,是传统婚嫁观念、乡土人情社会压在个体命运之上的最后一块巨石。而周建国所带来的南方讯息,则是底下五阳爻涌动不息的刚健之力,是逃离、是闯荡、是对另一种生活的炽热渴望。她的抉择,正是“扬于王庭,孚号有厉”的微缩——于她内心的朝堂之上,公开审视欲望与风险,发出追求自由的呐喊。
然而,夬卦的精妙,在于其“决而能和”的终极指向。决断,从来不是目的,通向一个新的、更具生命力的和谐状态,才是归宿。小说并未将红梅的“夜奔”描绘成一场浪漫的胜利狂欢。南方的雨,并非甘霖,而是冰冷粘稠的现实;所谓的“黄金”,需用摆地摊的汗水与躲城管的狼狈去换取。周建国代表的“阳刚”,在异乡的挫败中显出了其虚浮的一面。而故乡,那片她曾奋力挣脱的土地,却以其沉默而坚韧的方式,展现着另一种生命力——母亲王秀芹那“棉花与籽”的古老隐喻,窦宝柱最终放手后“把日子过得有眉有眼”的踏实,都在言说着一种不同于激进逃离的、深植于土地的生存智慧。
这正应和了夬卦中“不利即戎,利有攸往”的深意。处理积弊与矛盾,不宜采取“戎”(武力、暴力冲突)的极端方式,而应利于有所前往(行动)。红梅的“往”,是离开;但更深层次的“往”,是她无论在南方还是归来,都未曾停止的挣扎与生长。她没有被南方的现实压垮,也未完全被故乡的旧梦吞噬。她像母亲手中的那团棉花,被命运的纺车狠狠弹过、绞过,最终将自己织成了一块独特的布——既有南方的浮华与机变,亦有北方的沉静与坚韧。
最终,当十年后她衣锦还乡,与窦宝柱在村口相遇,那一声平淡的“回来了”,与一句“上家坐坐去,你嫂子蒸的枣糕好吃”,便是“决而能和”最动人的注脚。往日的恩怨情仇,并未消失,但在时间的河流与生存的厚重面前,已被冲刷成河床底温润的鹅卵石,不再硌人。这并非妥协,而是一种超越性的和解,是理解了各自命运轨迹后的广阔与平静。
故而,这本小说,写的不仅是一个女人的爱情与逃亡,更是一代人在时代变迁关口,面对土地与远方、传统与自我时,所必须经历的、无数次或大或小的“决断”。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华北平原,都曾响起过旱天雷,也都面临着属于自己的“泽天夬”。那风吹麦浪的沙沙声响,亘古不变,它不提供答案,只是吟唱着关于抉择、代价、生长与回归的永恒寓言。这本书,便是这寓言的一次深切回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爱情六十四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