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殿下!十万石粮草?莫说十万石,冀州根本拿不出十五万石。\"皇甫嵩愁眉苦脸地将冀州九郡的窘境细细道来。
听完皇甫嵩的解释,刘凤虽知冀州情况严峻,却仍不打算放过这个薅冀州羊毛的机会。
尽管与皇甫嵩私交甚笃,但公私分明,该拿的粮草一石都不能少。
其一,他手持天子诏令征调粮草,为的是平定幽州叛乱,此乃为国分忧。
其二,史载同年北宫伯玉进犯三辅,朝廷必会调皇甫嵩回守长安。如今皇甫嵩在冀州牧的位置上坐不了多久,何必跟他客气?
若不趁早将冀州官仓的粮草运往蓟城,将来只会便宜继任者。冀州是幽州南下中原的咽喉要道,日后逐鹿天下,此地必有一战。
换言之,未来占据冀州的诸侯便是敌人。历史上袁绍正是凭四世三公的底蕴坐拥冀州,袁氏为首的士族集团处处与他作对。
无论如何,袁绍休想从冀州得到充足粮草。于公于私,这十五万石粮草都要定了!
刘凤故作难色,放下酒杯叹道:\"老大人,非是寡人不近人情。你我都是带兵之人,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幽州苦寒之地,哪比得上冀州富庶?\"
此前寡人虽囤积了大量粮草军需,但在剿灭百万黄巾军时,同样收编了众多黄巾降卒。
眼下筹措的粮秣物资,仅够维持基本供给。
然陛下诏命讨逆,幽州张举、张纯聚众 ** ,拥兵十余万,更勾结乌桓王丘力居举兵作乱。
寡人麾下黄金火骑兵虽为百战雄师,若无充足粮草供给——说句实在话——将士们腹中空空,如何提得起刀枪厮杀?
寡人实在进退维谷啊。老大人,圣旨要求的十五万石粮秣辎重......
皇甫嵩苦笑着饮尽杯中酒。这位沙场老将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道。
他搁下酒盏坦言:\"燕王宽心,筹措十五万石军需的旨意,老夫必定竭力办妥。\"
\"只是......\"他捻须沉吟,\"短期内要凑齐十五万石粮草,确实力有不逮。\"
刘凤眸光微动:\"不若这般:老大人先将能调集的粮草拨付寡人,解了出征将士的燃眉之急。\"
\"待大军开拔后,再命官吏陆续将剩余粮秣运往蓟城。寡人也会派人往各州采买军粮。\"
\"如此两全之策,老大人以为如何?\"
皇甫嵩听罢抚掌:\"殿下此议甚善!就依这个章程办理。\"
蔡邕见军政要务商议已毕,连忙击掌唤来乐伎:\"正事既妥,诸位且共赏韶乐, ** 言欢!\"
“哈哈!伯喈兄,大喜啊!”皇甫嵩举杯向老友打趣。
蔡邕亦含笑举盏,仰头饮尽杯中佳酿:“如今无职一身轻,正好在蓟城颐养天年。”
刘凤笑着插话道:“老大人若致仕,不如来我封国定居?届时封您个大将军当当也无妨!”
“燕王殿下此话,老臣可要记在心上!”皇甫嵩未置可否,眼中却漾着调侃之色。
刘凤正色放下酒樽:“若老大人肯来,寡人必亲率仪仗,十里相迎。”
宴席在欢声笑语中散去,皇甫嵩早已备妥客房供众人歇息。
——
次日拂晓,皇甫嵩便遣州牧府属官开仓调粮。百余辆马车满载五万石粮秣,浩浩荡荡向幽州蓟城进发。
“冀州‘天下粮仓’之名,果真不虚!”刘凤望着连绵车马感叹,“历经黄巾之乱,邺城犹能轻易筹措如此军粮。若在太平年月,冀州九郡该是何等丰饶?”
他眸光渐深:“难怪袁绍仅凭渤海一郡,便能啸聚十万之众……必须抢先拿下冀州,绝不可让此人坐大。”
皇甫嵩仔细清点完堆积如山的五万石粮草后,缓步走到刘凤身侧轻声道:\"燕王殿下,所需粮秣已备齐,下官另调集了千余名民夫押运车队前往蓟城。\"
\"军情如火,本王就不多耽搁了。\"刘凤向皇甫嵩郑重抱拳辞别,纵身跃上【烈焰】战马,望着绵延不绝的百余辆辎重车和千名民夫,挥鞭喝道:\"启程!\"
浩浩荡荡的车队扬起漫天烟尘,向着幽州蓟城进发。刘凤原想在冀州招揽贤才,这方水土孕育了诸多栋梁之材:运筹帷幄的田丰、沮授,骁勇善战的颜良、文丑,当年袁绍正是凭此迅速崛起。奈何军情紧迫,只得押运着粮草典籍,携蔡邕家眷及民夫缓缓前行。
所幸他早有部署,在冀州各郡布下暗桩,命密探寻访隐士贤才。只是不知这些人是否会应召而来......
历经二十日跋涉,庞大的车队终于抵达燕国都城蓟城。刘凤甫回锦绣山庄,立即召集留守文武。此时关羽等将领正率黄金火骑兵平叛,赵云与褚飞燕领兵镇守山庄。新投效的郭嘉、太史慈因不熟悉情况,只在庄内待命。
听闻主公归来,众人纷纷搁置手头事务,急匆匆赶往正厅议事。
众人齐声行礼:“参见大王!”文武官员见到端坐主位的刘凤,立即恭敬施礼。
刘凤抬手示意:“诸位平身。”
“谢大王!”群臣迅速起身,按文武分列站定。
刘凤目光转向褚飞燕:“褚飞燕,本王从冀州邺城带回五万石粮草,着你即刻押运入库。”
“遵命!”褚飞燕抱拳领命,转身前去安排粮草调度事宜。
刘凤向众人引见:“这位是文坛泰斗、前侍中蔡邕大人,亦是本王的岳丈。”
众人听闻眼前这位便是名扬天下的蔡邕,纷纷行礼:“拜见蔡大人。”
蔡邕捋须笑道:“诸位不必多礼。”
相互引见毕,郭嘉出列进言:“大王,今广阳郡已改制为王国,是否该将治所迁往蓟城?”
刘凤沉吟片刻:“暂且不必。待平定张举、张纯之乱后再议。况且蓟城规模尚小,本王有意扩建,使其成为北疆第一大都城。”
“臣明白了。”郭嘉退回班列。
刘凤转而询问赵云:“子龙,将本王离境期间幽州事务详细禀来。”
“遵命!”赵云上前,将近期幽州军政要务一一陈奏。时下幽州境内除王师外,尚有其余两支兵马驻守。
《幽州军势录》
幽州各郡兵马现由州府统辖,尚未正式纳入刘凤麾下整编体系。
护乌桓校尉都亭侯公孙瓒所部虽仅万骑,然皆为百战精锐,其战力堪比并州狼骑。在刘凤未返蓟城期间,这支劲旅实为平叛中坚。
公孙瓒万骑虽名义上隶属幽州牧管辖,然刘凤心知难以真正掌控此等虎狼之师。公孙瓒素有雄心,必不肯俯首称臣。刘凤决意彻底铲除或驱逐其势力,绝不重蹈历史上刘虞覆辙。
关羽、张飞、臧洪率三万黄金火骑兵屯驻燕国、涿郡等地,刻意避战,放任张举、张纯叛军肆虐七郡。彼等以\"主君未归,不敢擅动\"为由按兵不动,致使公孙瓒独力平叛。
然公孙瓒万骑虽勇,终究寡不敌众。叛军联同乌桓丘力居五万骑射之师,已抵消白马义从的骑兵优势。当下双方在右北平郡平刚城形成对峙之势,叛军既不能破渔阳诸郡,亦难南下冀州,战局陷入微妙平衡。
战况逐渐陷入胶着。张举、张纯率领的叛军无法南侵,公孙瓒的万余精骑也难以剿灭叛军。与此同时,关羽、张飞、臧洪统率的三万黄金火骑兵正驻守渔阳城静观其变。
当刘凤尚在洛阳时,公孙瓒曾试图调动这支精锐之师。可惜关、张、臧三人对其号令置若罔闻——他们与公孙瓒素不相识,更谨记主君叮嘱要与公孙氏保持距离。想要指挥这支铁骑,无异于痴人说梦。
接到赵云战报后,刘凤满意颔首:\"甚好,云长、翼德、子源处置得当。\"转念间却目光骤冷:\"公孙瓒竟敢趁孤坐镇幽州之际图谋兵权,当真不知死活。\"
\"昔日念其抗击胡虏之功,本欲将其逐出幽州了事。如今看来......\"刘凤指尖轻叩案几,想起诸侯会盟时败于袁绍之手的公孙瓒,眼中闪过轻蔑:\"放眼天下,唯兖州曹孟德可称劲敌。余者要么目光短浅,要么志大才疏,不过冢中枯骨耳。\"
公事议毕,刘凤将视线转向新晋臣属。他含笑询问:\"奉孝的旧疾可有好转?子义家中太夫人病情如何?\"
郭嘉正色答道:\"蒙王上垂询,得神医调理,已渐康复。\"太史慈随即感激禀报:\"家母经张神医诊治,即将痊愈。多承王上恩泽。\"
刘凤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这样我就放心了。\"
郭嘉突然想起什么,上前一步说道:\"大王,华佗先生好像有事找您,似乎要推荐一位了不起的人才。\"
刘凤饶有兴趣地挑眉:\"哦?能让华神医亲自举荐的人,一定不简单。正好我也想去见见他。\"
郭嘉继续禀报:\"还有一事,隐秘卫抓了个人回来,说是奉您的命令。\"
刘凤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子龙,你去通知关羽他们准备进攻。奉孝,你随我来。\"
说完,刘凤大步向外走去,迫不及待想看看华佗推荐的是何方神圣。
郭嘉明白,主公将宏图壮志告知自己,便是视他为心腹之臣。他暗自决心要辅佐这位明君成就如汉高祖、光武帝般的伟业。
见刘凤眉头紧锁,郭嘉主动打破沉寂:\"主公可是忧心前线战事?\"
历经渔阳之战与百万黄巾战役的刘凤,岂会将张举、张纯之流放在眼里。素有\"鬼才\"之称的郭嘉自然清楚,此举不过是为缓和气氛。
刘凤洞若观火,笑着摆手:\"奉孝多虑了。方才寡人是在思索华佗推荐的人才。至于幽州叛乱,不过疥癣之疾。倒是你尚未及冠,怎就先有了表字?\"
郭嘉赧然一笑:\"说来惭愧,臣少时聪慧,十五便完成学业。双亲早逝,族老便提前为我行了冠礼。\"
刘凤恍然,原来古人冠礼亦可提前,倒是自己孤陋寡闻了。话锋一转道:\"奉孝既精于情报,可愿执掌隐秘卫?\"
郭嘉闻言一怔:\"恕臣愚钝,不知主公所指......\"
刘凤这才想起,此时尚未有专门的情报机构,便耐心解释起来。
刘凤随即向郭嘉详细阐述了隐秘卫的完整架构:“这支由孤亲手打造的组织,专司侦查缉捕、审讯谋略等机密事务,同时肩负军情搜集与策反敌将的重任。其黑虎徽记所至之处,涵盖整个汉帝国疆域及塞外部落,包括扶余、**、三韩、倭国等地。”
“奉孝,孤以为你足以胜任隐秘卫统帅之职。”刘凤注视着郭嘉问道,“不知卿可有信心为孤执掌此部?”
郭嘉聆听时眼中闪烁着兴致。他擅长的推演谋划之能,若能执掌情报网络,无异于猛虎添翼。正值年少气盛之际,这位谋士对新奇挑战充满热忱,当即拱手应道:“蒙主公重托,臣必竭力经营隐秘卫。”
“善!”刘凤展颜颁令,“自今日起,隐秘卫便交予奉孝了。”
这个决定可谓人尽其用——以郭嘉的策算之才统御情报机构再合适不过。来自现代的刘凤深谙信息的战略价值,一份关键情报往往胜过十万雄师。此前因缺乏合适人选,他不得不亲自主持隐秘卫事务,如今既得良才,便可腾出手来筹谋其他要务。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