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爆发第十年,公元2036年6月16日,星期三,上午。
地点:广州市,天河核心区,世安军最高权力中枢——磐石军政中心(俗称“双子星大厦”及附属建筑群)。
炽烈的南国骄阳毫无保留地倾泻在这片被钢铁、玻璃和混凝土重塑的土地上。以高达四百八十八米的双子星大厦为绝对核心,超过二十栋设计风格冷峻、线条硬朗的甲A级写字楼呈放射状环绕布局,如同众星拱月,又如同精密齿轮般紧密咬合,共同构成世安军统治整个黄河以南地区的庞大行政与军事大脑。
这里是权力的圣殿,秩序的源头。
每一栋大楼都象征着世安军这台战争巨兽的一个关键器官:
? 陆军总司令部大楼: 体量最为庞大,通体覆盖着深绿色伪装涂装,楼顶巨大的雷达天线不停旋转,墙体上喷涂着硕大的磐石徽记和“铁血·忠诚·使命”的标语。门口执勤的士兵如同钉在地上的钢钉,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接近的人。
? 磐石装甲兵司令部: 建筑风格棱角分明,充满重工业的力量感,侧面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滚动播放着各地装甲部队的训练数据和战备状态。
? 空军及太空防御指挥部(与舰队联络处合署): 大楼外观最具科技感,流线型设计,表面覆盖着可调节光线的特种玻璃,楼顶不时有垂直起降的小型飞行器或无人机悄无声息地起降。
? 禁卫军(“磐石之牙”)指挥部: 最为神秘低调的一栋,通体哑光黑,窗户狭小,进出检查极其严格,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冰冷气息。
? 后勤与资源调配总署: 忙碌程度堪比蜂巢,无数挂着特殊通行证的电动运输车在专用通道上川流不息,将来自沦陷区、北方劫掠线和舰队交换而来的物资数据化,再精准配送到辽阔辖区的每一个角落。
? 民政与行政总署: 负责一百二十万登记在册核心区居民以及更多缓冲区人口的户籍、配给、教育、医疗等一切民生事务,窗口永远排着长队,电子叫号声此起彼伏。
楼宇之间,宽阔的道路上车流如织,但井然有序。涂装着世安军徽记的黑色电动公务车、墨绿色的军车、灰色的物资运输车是主流,少数拥有高级别通行许可的民用车辆小心翼翼地在规定线路上行驶。空中,不同型号、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无人机如同忙碌的工蜂,按照预设航道穿梭不息,它们或执行巡逻警戒任务,或投送紧急小件物资,机身下方的扩音器不时播放着最新的新闻简报、市政通告或胜利战报:
“……重复播报,西南战区传来捷报!在将军的英明领导下,我磐石军已彻底平定甘肃马占山匪帮叛乱,西北边疆再获稳固!所有参与行动的将士将获得额外功勋点奖励……”
“……资源署通知,b区第七批次无土栽培农场西红柿将于今日下午两点开放兑换,凭个人配额点消费,限量供应……”
“……安全条例提醒,请所有居民遵守宵禁规定,发现任何可疑人员请立即通过最近报警终端报告……”
人行道上,尽是步履匆匆的身影。穿着各种制式军装或行政套装的官员、军官、文员,手里拿着加密数据板或纸质文件,脸上带着末世中特有的、被责任和生存压力驱策的忙碌与凝重。低阶士兵们则以小队形式,在各个关键路口和大楼入口处设岗巡逻,沉重的军靴踏地声和动力外骨骼轻微的液压声,与无人机的嗡鸣、车辆的胎噪交织在一起,谱写成一首冰冷而高效的权力交响曲。
所有的活动,所有的指令,所有人的目光,都或直接或间接地指向那栋如同双剑直插云霄的双子星大厦。那里是李峰的所在,是这一切秩序运转的心脏和大脑。
双子星大厦,顶层(90层),一号战略会议室。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由整块取自海南深山的极品阴沉木打造,触手冰凉,纹理如乌云翻滚,沉淀着无声的威压。桌面光滑如镜,倒映着天花板上嵌入式的、光线柔和而精准的无影灯带。空气中弥漫着顶级空气循环系统过滤后的、带着一丝淡淡臭氧味的清凉,完全隔绝了窗外城市的喧嚣与燥热。
李峰坐在环形桌的主位,一张宽大、符合人体工学但设计极其简洁、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高背座椅上。他换上了一丝不苟的深灰色将官常服,肩章上的金色磐石徽记和将星在冷光源下闪烁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双手十指交叉,随意地放在沉实的桌面上,目光平静地扫视着桌前站成半弧形的三派人马。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落针可闻,只有中央空调系统极其低沉的嗡鸣如同背景音般存在。
站在最中间的,是以王志刚为首的技术与实力派“元老系”。王志刚本人戴着金丝眼镜,穿着熨烫平整的技术将官制服,手里拿着一个轻薄的晶体数据板,神色沉稳,带着学者般的严谨。他的身后,跟着几名同样气质沉稳、年龄多在四十岁以上的老将或资深技术官僚,他们是世安军早期从碧桂园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骨干,掌握着装甲部队、重工生产、核心后勤、以及与舰队技术对接的实权部门。他们代表着体系的稳定、技术的可靠和资源的实际产出,是李峰权力根基最坚实的部分。他们的诉求往往直接关乎军队的战斗力、技术的突破和资源的开拓,直接而务实。
站在右侧的,是以林涛为首的新兴“行政管理派”。林涛年纪稍轻,约莫三十五六,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行政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精明而富有侵略性。他原是广州本地一名擅长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的行政官员,在末世初期展现出卓越的基层管理能力后被破格提拔。他的身后,是一群同样年轻、充满干劲的行政官僚,他们大多出身于末世前的政府体系或大型企业管理层,精通规则制定、流程优化、数据统计和人口管理。他们掌控着民政、财政、内务督查、人力资源等关键行政职能,是维持庞大统治机器日常精细运转的润滑剂和控制器。他们渴望扩大行政权力的边界,强调流程、数据和制度的重要性,有时会与讲究效率和实战的“元老系”发生摩擦。
站在左侧的,则是以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为首的“外籍与技术整合派”。詹姆斯曾是一名常驻香港的跨国企业高管,金发碧眼,高鼻深目,年近五十但保养得宜,穿着一身昂贵的意大利定制西装,操着一口略带英伦口音但十分流利的中文。他是最早一批看好李峰潜力并带着麾下国际安保团队和重要物资投诚的外籍人士代表。他的身后,是几名肤色各异但同样神情精干的外籍顾问,以及少数精通国际法、金融、跨文化沟通和拥有特殊海外关系的华人精英。他们代表着世安军与外界(尤其是残存的国际势力、海外华人团体以及火种舰队中的非华裔势力)连接的桥梁,手中掌握着特殊的海外情报渠道、稀缺的外交资源和非同一般的国际视野。他们行事风格更灵活,甚至有些“僭越”,常提出一些在元老系和行政派看来过于“激进”或“理想化”的方案。
三派人,泾渭分明,气场迥异,如同三股属性不同的能量流,在这间冰冷的会议室里相互碰撞、试探、又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平衡。因为他们所有人都清楚,真正能决定能量流向、能拍板最终方案的,唯有坐在主位上那个沉默如山、目光深邃的男人。
“开始吧。”李峰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如同敲响了会议的钟声。
三派人马立刻如同上了发条的精密仪器,开始按顺序汇报。
王志刚率先上前一步,操作数据板,将一幅复杂的引擎结构三维图投射到会议桌中央的全息区域:“将军,关于‘磐石-IV’主战坦克新型发动机的选型问题。我们技术评估小组经过三个月测试,认为上海动力(元老系支持)提供的‘龙脊’系列引擎虽然在极端环境下稳定性略胜一筹,但油耗比辽东重工(行政管理派曾暗中推动)的‘高山’系列高出百分之八。考虑到我们目前燃油资源获取的难度和成本,尤其是在西北新占领区补给线延长的情况下,每百分之一的油耗都意味着巨大的后勤压力和风险。这是我们详细的对比数据……”他条分缕析,数据详实,完全站在技术和全局资源的角度。
林涛几乎在王语音刚落时就接口道,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尊敬笑容,但话语寸步不让:“将军,王志刚总工的数据非常专业。但行政署评估认为,辽东重工近两年产能提升迅速,工人积极性高,其所在地的就业和稳定对我们至关重要。如果此次大规模采购订单完全偏向上海动力,恐对辽东基地士气造成打击,进而影响一系列下游产业链的稳定。这是民政署做的社会稳定度影响预测模型……”他同样调出几张复杂的图表,试图从“人心”和“治理”的角度施加影响。
詹姆斯则等到两边初步交锋后,才不紧不慢地开口,他甚至微微摊了摊手,做出一个西式的无奈表情:“李将军,诸位同僚,为什么我们总要陷入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困境呢?据我所知,火种舰队第七技术库里有成熟的重型载具高效能量转换技术,虽然直接获取有难度,但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渠道,比如用威廉博士事件中某些尚未录入官方档案的‘衍生研究成果’(他意味深长地加重了这个词),与舰队内部的某些‘朋友’进行交换?这或许能跳出我们现有的技术瓶颈……”他的话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让王志刚和林涛都皱起了眉头,这方案风险极高,且可能绕过现有的权力和利益分配体系。
会议室内,三方引经据典,数据、模型、风险报告、长远预测……各种术语和观点激烈碰撞,但又都控制在理性辩论的范畴内。每个人都在竭力证明自己方案的优越性,试图说服李峰,或者至少压倒另外两方。
李峰始终沉默地听着,目光时而聚焦在全息投影的数据上,时而扫过发言者激动或谨慎的脸。他极少打断,只是偶尔会提出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直指某个方案中最脆弱、最经不起推敲的环节,让滔滔不绝的汇报者瞬间冷汗涔涔,不得不绞尽脑汁弥补。
他就像一个坐在棋局旁的顶尖国手,冷静地看着棋盘上三方缠斗,洞悉每一招背后的意图、优势和破绽。他允许甚至鼓励这种在规则内的争斗,因为这种争斗往往能逼出最接近真相的结论和最有效率的方案。但他也牢牢掌控着节奏和底线,绝不会让争斗失控,演变成毫无建设性的内耗。
最终,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后,所有声音渐渐平息。三方都陈述完了自己的理由和底牌,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李峰身上,等待最终的裁决。
李峰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首先看向王志刚:“技术上的最优解,是基石。‘龙脊’引擎的稳定性在西北风沙环境下的优势,无可替代。油耗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后勤线路和开发新的燃油补给点来部分弥补。准了,就用上海动力的方案。”
王志刚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微微躬身:“是,将军!”
随即,李峰目光转向林涛,语气不容置疑:“辽东重工的产能和积极性需要鼓励。行政署牵头,将下一代装甲运兵车和部分工程车辆的发动机订单打包交给他们。告诉他们,做得好,后续还有更多机会。做不好,你知道后果。”
林涛心中一凛,立刻收敛心神,知道这是将军的平衡之术,也是给他的台阶和新的任务,连忙应道:“明白!将军!我一定亲自督办,确保辽东基地拿出最优产品和最佳状态!”
最后,李峰看向詹姆斯,眼神深邃:“詹姆斯,你的思路总是很‘跳跃’。舰队的技术是双刃剑。你提出的交换方案,风险系数评估为A级(极高风险)。由你负责,陈默会派一组‘暗刃’配合你,制定一个详细百分之一千可行、且绝对可控的接触方案。记住,任何行动,必须在我的批准下方可执行。我要的是技术,不是另一个威廉事件。”
詹姆斯碧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如同嗅到猎物的猎犬,优雅地欠身:“如您所愿,将军。我会拿出最完美的方案,绝不会让您失望。”他深知,这看似限制重重的命令,实则给了他一个直接向将军负责、运作重大秘密项目的机会,这本身就是权力的体现。
三派人马,得到了各自部分想要的,也被画下了清晰的红线。没有一方能完全满意,但也没有一方彻底失望。这就是李峰的统治艺术——在平衡中前进,在制约中释放能量。
“散会。”李峰一挥手,结束了这场高层博弈。
然而,会议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对于李峰而言,那只是处理完了“大事”,还有无数“小事”在等着他。
他的办公室设在双子星大厦的第八十八层,一个占据半层楼的巨大空间。一面是巨大的落地窗,可以俯瞰大半个广州城和蜿蜒的珠江,另一面则是顶到天花板的巨大书架,塞满了各种纸质档案、书籍和数据存储单元。办公室的陈设依旧极简,除了必要的办公桌椅、一套待客的沙发和茶几,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透着一种冷峻的效率感。
此刻,办公室门外,早已排起了一条不算长但分量极重的队伍。从元老系的某位师长想来为麾下爱将争取一个进军校进修的名额,到行政派的某位局长希望将军能对某个新制定的社区管理细则“提点意见”,再到某位通过詹姆斯门路搭上线的海外华人商会代表想争取一份稀缺药品的独家代理许可……每个人都揣着自己的小心思,握着自己认为能打动将军的筹码,在门外耐心而又焦灼地等待着陈默的召唤。
李峰就像一位坐在权力金字塔顶端的专科医生,而他的办公室就是诊室。一个接一个的“病人”被放进来,陈述自己的“病情”和诉求。
有的“病人”确实有理有据,诉求合理。比如一位从重庆前线负伤归来的团长,希望将军特批一批新型义肢,优先配备给他伤残严重的兄弟们。李峰仔细询问了细节,查看了医疗部的报告,大笔一挥便签了字,还额外批了一笔特别抚恤金。那团长红着眼圈,敬了个标准有力的军礼,哽咽着退了出去。
有的则纯粹是来扯皮耍赖的。比如一位自恃劳苦功高的老资历后勤官员,拐弯抹角地想为自己那个不成器的侄子谋一个油水丰厚的仓库主管职位,甚至暗示愿意拿出“份子”孝敬。李峰只是冷冷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着,直到对方说得口干舌燥、心虚冒汗,才淡淡地开口:“猎德涌的栏杆,最近空出来两根。你想让你侄子去试试结实不结实?”那人顿时吓得面无人色,连滚爬爬地跑了出去。
还有的则是复杂的利益交换和人情请托。比如林涛亲自带来一位负责珠江新城二期扩建项目的总工程师,希望将军能出席下周的奠基仪式,以示支持(实则是拉虎皮做大旗,震慑潜在的反对者)。李峰沉吟片刻,翻看了一下日程表和对该项目的简要评估,提出了一个条件:出席可以,但该项目必须优先吸纳百分之十的伤残军人家属就业。林涛和那总工程师连忙点头应允,皆大欢喜。
他就这样处理着一条又一条或大或小的事务,时而果断,时而敲打,时而交易,时而安抚。脸上看不出丝毫疲惫,仿佛一架永不疲倦的精密机器,精准地评估着每一份诉求的价值与风险,然后用手中那支仿佛有千钧重的笔,做出能最大限度维系平衡与效率的裁决。每一个从他办公室出去的人,无论目的达成与否,都对他更加敬畏。
当时针指向中午,李峰终于处理完上午最后一份文件,略显疲惫地捏了捏眉心。窗外,阳光正烈。
几乎在同一时间,广州市中心,天河城南圈商业步行街。
这里是与冰冷肃穆的军政核心区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虽然同样戒备森严(随处可见巡逻的士兵和隐蔽的监控探头),但氛围要轻松活泼得多。街道两侧的店铺琳琅满目,虽然商品种类和数量远无法与末世前相比,但已是广州城内最高档、最繁华的消费场所。穿着明显更体面、神色也更从容的人们在此漫步购物,享受着秩序庇护下的短暂闲暇。
“晚清,你看这件裙子,宁宁穿肯定好看!”李娜拿起一件鹅黄色、带着精致蕾丝花边的童装连衣裙,在顾晚清面前比划着,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顾晚清正拿着一件真丝旗袍在自己身上比对,看着镜子里的身影,闻言笑道:“是好看,就是这小淘气,穿上新衣服不到半天就能滚一身泥。娜姐,你看这件颜色是不是太素了点?”
她们身边,不仅跟着两个活泼好动、对什么都好奇的儿子承安和承俊,还多了两位好闺蜜——林晓芸和王小雨。
林晓芸穿着一身利落的行政套装,显然是刚下班就被拉了过来,手里还拿着加密数据板,但脸上也是难得的放松:“要我说,小孩子长得快,买点实惠的就行。倒是那边新开了一家舰队特供的甜品屋,听说他们的合成奶油蛋糕味道几乎能以假乱真,要不要去试试?”
王小雨则更活泼些,挽着顾晚清的手臂叽叽喳喳:“晚清姐穿什么都好看!这款式是上海老师傅做的,限量款呢!娜姐,那家‘水韵芳疗’就在前面拐角,我预约了好久才约到今天的位置,做完护理皮肤能掐出水来!咱们下午就去吧?”
四个气质各异却同样出众的美妇人,带着两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但认出她们身份的人都只是投以敬畏和羡慕的目光,不敢上前打扰。
承安和承俊对衣服和护肤品毫无兴趣,他们的注意力早就被不远处一家挂着“磐石模型工坊”招牌的店铺吸引了,里面摆满了各种坦克、飞机、军舰的仿真模型,甚至还有“定海号”航母的限量版拼装模型。
“妈妈!娜妈妈!我们去那边看看!”承安指着模型店,眼睛发亮。
“去吧去吧,别乱跑,让警卫叔叔跟着你们。”李娜笑着应允,吩咐了身后的便衣女警卫一句。
两个孩子欢呼一声,拉着警卫就跑了过去。
女人们继续着她们的购物之旅,从服装店到化妆品柜台,再到售卖舰队新奇玩意儿的特色店铺,欢声笑语,讨论着哪里的衣服好看,哪家的点心好吃,哪里的护理有效。她们谈论的内容,与末世中挣扎求生的主题相去甚远,却真实地反映着这座钢铁城市顶端所能提供的生活品质。这是她们丈夫用铁血手腕打下的江山所换来的、微不足道却又实实在在的闲暇与享受。
阳光透过加固的玻璃穹顶洒下,照亮了商品橱窗,也照亮了她们带着笑意的脸。远处,双子星大厦的尖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沉默的守护者,凝视着这片它用秩序和力量换来的、脆弱而珍贵的繁华与安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辅警黎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