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在太阳能板上站了几秒,扑棱着飞走了。陈浩盯着它消失的方向,没动。
娜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风速每秒三点七米,草叶摆动幅度十三度。”
“我知道。”陈浩说,“我不是在看风。”
他低头看了看脚边那片松软的土,蹲下,手指插进去一截,捻了两下。“还是湿的。昨天没下雨。”
“土壤湿度持续偏高。”娜娜走近,“与周边区域存在明显差异。”
“不是渗水。”卡尔也蹲下来,扒开表层浮土,“底下没有积水痕迹。”
苏珊抱着工具箱走过来,听见这话停下。“你怀疑是空洞?”
“不敢说。”卡尔摇头,“但踩上去有轻微回弹感,像下面有缓冲层。”
陈浩站起来,拍了拍手。“不管有没有洞,咱们得准备最坏的情况。”
“你是说……地道?”苏珊皱眉。
“不是挖出去。”陈浩指了指脚下,“是往下挖。做个避险所。真塌了,总得有个地方能钻。”
娜娜眼灯亮起,开始调取数据。“地下结构扫描中。当前深度三米内以密实砂岩为主,局部夹杂风化页岩,具备浅层掘进条件。”
“能挖多深?”
“安全深度建议为四点五米,需设置支撑结构与通风通道。”
“出口呢?”
“双出口设计更稳妥,主口设于工棚西侧,备用口通向北区废料堆,距离围墙三十米,隐蔽性较高。”
陈浩咧嘴笑了下。“你还挺会选址。”
“这是标准避险工程模型。”娜娜说,“但实施前提——需配备适配地质的挖掘工具。”
笑容僵住。
“工具?”陈浩转头,“咱们不是有铲子吗?”
“普通铲具适用于松软土层。”娜娜调出一组对比图,“当前地层含岩石碎屑比例达百分之三十六,需冲击类或旋转式掘进设备。现有电钻功率不足,且无专用钻头。”
陈浩看向角落的工具箱。卡尔已经打开,翻出一把锈迹斑斑的凿子,又摸出个破旧的手摇钻。
“这玩意儿连木头都钻不透。”卡尔叹了口气。
苏珊把工具箱往地上一放。“库存里就这些。电动工具电池全废了,电机烧了一半。”
“附近废墟呢?”陈浩问。
“可搜寻。”娜娜说,“但根据卫星残余地图显示,最近的工程设施距此七公里,且多数建筑已坍塌。”
“七公里也得去。”陈浩抓起背包,“总不能用手抠石头。”
半小时后,四人分成两组出发。陈浩和卡尔往东边废墟走,苏珊和娜娜留在基地清点剩余零件。
废墟是一片低矮的厂房群,铁皮屋顶歪斜,墙面上爬满干枯藤蔓。陈浩踩着一块塌陷的水泥板往前走,脚下发出咔嚓声。
“小心点。”卡尔拉了他一把,“这地方比看着脆。”
他们先撬开一间小仓库的门。里面堆着几只生锈的桶,角落有台报废的小型钻机。
陈浩蹲下检查。“电机没了?”
“传动轴断了。”卡尔拆开外壳,“齿轮卡死,油路全堵。”
“能用吗?”
“除非有替换件。”
他们继续往里走。在一间办公室的抽屉里,陈浩翻出一个震动夯土机的说明书,封面写着“便携式高频冲击器”。
“这东西要是还在……”他抬头。
办公桌底下躺着个金属外壳,上面沾满泥灰。他拖出来,擦了擦——背包式框架完整,手柄还在,但电机烧焦冒烟。
“壳子倒是结实。”卡尔掂了掂,“可惜里面废了。”
“带回去。”陈浩背起来,“娜娜说不定能变出点花样。”
另一边,苏珊和娜娜在工棚里整理库存。娜娜用探测臂扫描每一件工具,标注可用程度。
“螺丝三十七枚,其中二十一枚螺纹完好。”她报数,“钢管四段,长度不一,壁厚符合承压标准。铲刃一副,断裂处位于中部,可截取前端二十厘米作为切割头。”
苏珊把零件分类摆在地上。“这些够拼个什么?”
“目前无法构成完整工具。”娜娜说,“缺动力源、传动结构与控制系统。”
“那就等他们回来。”
傍晚前,两队人汇合在工棚。陈浩把夯土机壳体放在桌上,拍掉灰。“找到这个。”
卡尔放下背包,掏出一个液压臂的齿轮组。“工程车上的,不知道还能不能转。”
苏珊摊开图纸。“我们这边有钢管、螺丝、断铲刃。拼起来像个武器,不像工具。”
娜娜开始扫描所有带回的物件。光学镜头来回移动,投影出一个个三维模型。
“分析中。”她说,“冲击夯土机原始功率为一千二百瓦,若替换动力模块,可改装为手持掘进装置。但当前无匹配电机。”
“发电机呢?”陈浩问。
“基地备用发电机输出不稳定,且体积过大,无法便携。”
“电池呢?”
“现存电池组最高电压为十二伏,远低于设备需求。”
陈浩一屁股坐在折叠椅上。“所以咱们有一堆废铁,就是没法动土?”
没人说话。
工棚顶的灯闪了两下,昏黄的光落在桌面上。零件散乱摆放,像一场失败的拼图。
卡尔拿起那个齿轮,用袖子擦了擦。“以前见过一种手动螺旋钻,靠人力转杆,底下是锥形钻头,能钻进硬土。”
“有多深?”
“两三米吧。慢是慢,但不用电。”
“咱们要挖四米半。”陈浩说,“还得穿岩层。靠手转?转到明年也挖不完。”
“有没有可能用震动原理?”苏珊突然开口,“夯土机是靠高频振动破碎地面的。如果我们能让这个壳体产生类似震动,哪怕功率低点,也能一点点啃进去。”
娜娜点头。“理论上可行。但需要震荡发生器。当前无现成模块。”
“能不能造一个?”
“材料不足。缺少压电陶瓷元件与高频驱动电路。”
陈浩盯着那台烧毁的电机,忽然说:“它为什么烧了?”
“过载保护失效,持续运转导致线圈高温熔断。”娜娜回答。
“那就是说……它本来能转?”
“是。”
“转速多少?”
“每分钟三千次。”
陈浩眼睛亮了一下。“三千次……这不是震动吗?”
“逻辑成立。”娜娜说,“若能修复电机或提取震荡核心,可作为简易震动源。”
“可电机废了。”卡尔提醒。
“不一定全废。”苏珊凑近看,“也许里面还有能用的线圈?”
“可我们没有检测设备。”陈浩挠头,“拿万用表测都找不到完好的。”
娜娜沉默几秒。“建议拆解电机,我可用微电流探针逐段测试铜丝导通性。”
“那你试试。”
娜娜开始拆机。陈浩趴在桌上,看着零件一件件摆开。苏珊用镊子夹起一段漆包线,对着灯光看。
卡尔忽然说:“我记得东区有个维修站,以前给工程队做保养。咱们没去过。”
“多远?”
“四公里左右。”
“明天去看看。”陈浩说,“说不定有存货。”
“前提是走得动。”苏珊抬头,“汽油只剩半箱,越野车轮胎也快磨平了。”
“走着去。”卡尔说,“省油。”
屋外天色彻底暗下来。新装的灯带亮起,照出工棚门口的一小片地。
陈浩起身走到门口,望着那两段蓝白色灯光。一只蛾子撞在灯罩上,弹了一下,掉进草里。
他回头看向桌子。娜娜还在工作,光学镜头对准电机残骸,探测臂轻轻拨动一根细线。
苏珊把几段钢管并排摆好,用记号笔标出切割位置。
卡尔坐在角落,手里捏着那个齿轮,一下一下摩挲齿尖。
“我们真要靠这些破烂挖条地道?”陈浩坐回椅子,声音低了下去。
没人回答。
桌上的投影还在转,显示着夯土机的内部结构图。一根红线标记着震荡模块的位置,旁边写着:**能量输入不足,无法激活**。
陈浩伸手碰了碰投影,画面晃了一下。
“要是有个电焊枪就好了。”他说。
“或者一台角磨机。”苏珊接话。
“再来个液压钳。”卡尔补了一句。
“有这些还用改?”陈浩苦笑,“咱们直接买台掘进机得了。”
娜娜抬起头。“当前物料不足以复原标准设备。”
屋子里静下来。
“但若采用非对称重构设计。”她继续说,“或可拼装出简易掘进装置。”
“什么叫非对称重构?”陈浩问。
“就是不按原结构组装。”娜娜解释,“利用现有部件,重新分配功能模块。例如,将钢管作为主体支架,震动壳体提供动力,齿轮组增强扭矩传递,人工施加旋转力。”
“听着像拼乐高。”陈浩说。
“本质相似。”娜娜说,“只是失败成本更高。”
陈浩盯着那堆零件,忽然笑了一声。“我们四个,一个是学渣,一个是机器人,一个是工程师,还有一个修过拖拉机。现在要拿一堆废铁造个挖地道的机器。”
“成功率多少?”
“目前估算为百分之三十一。”
“还挺高。”他仰头靠在椅背上,“比我上大学的概率都高。”
苏珊把记号笔扔进笔筒。“明天我去东区维修站看看。”
“我和你去。”卡尔说。
“我在家守设备。”陈浩指了指娜娜,“让她接着拆电机。万一找出半根好线呢?”
娜娜眼灯微闪。“正在尝试第三十七组导通测试。”
陈浩站起身,拿起那段弯曲的金属管,翻来覆去地看。他走到桌前,把它放在投影图上,正好对准手柄位置。
“你看,”他对娜娜说,“这管子弯得刚好能握紧。像是专门为我们准备的。”
娜娜看了一眼。“巧合概率为百分之六点八。”
“别扫兴。”陈浩说,“这时候就得信运气。”
他把管子放下,手指敲了敲桌面。“咱们没工厂,没车间,没电焊,没图纸。可总不能用手刨吧?”
工棚里的灯又闪了一下。
娜娜的投影突然跳动,红线从电机残骸延伸出来,连接到夯土机壳体,再接到钢管,最后指向齿轮组。
一条虚线路径形成闭环。
“发现潜在组合方案。”她说,“需进一步验证。”
陈浩凑过去。“等等,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了?”
娜娜的光学镜头对准他。“请提供清洁工作台面,我需要摆放组件进行物理模拟。”
陈浩立刻清空桌面。
娜娜抬起机械臂,将烧毁的电机残骸放在中央,旁边依次排列钢管、齿轮、断铲刃和夯土机壳体。
她的指尖射出一道细光,测量间距。
“初步构型完成。”她说,“命名为‘简易震动掘进单元’。原型组装需耗时两小时。”
陈浩瞪大眼。“你刚才不是说没方案吗?”
“此前数据不足。”娜娜说,“现在有了新零件。”
苏珊和卡尔也围了过来。
桌上七零八落的废铁,在投影光线下静静躺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