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很快化为行动。在希望之城中心区域,一片相对完好的建筑群被清理出来,挂上了“问道院”与“砺剑阁”的牌匾。青云子与剑老,这两位在此界堪称泰山北斗的存在,正式开坛收徒,传道授业。
消息传出,在整个幸存者群体中引起了巨大轰动。不仅仅是年轻人,许多中年甚至老者,只要觉得自己尚有一丝可能,都怀揣着激动与渴望前来尝试。检测资质的过程简单而高效,由青云子以道门秘法感知根骨,剑老则观其心性意志。
最终,第一批共五十名弟子被选拔出来,进入“问道院”和“砺剑阁”学习。他们中有机敏的少年,有坚毅的少女,也有曾经是教师、工人、程序员,如今渴望获得力量守护家园的成年人。每日清晨,问道院内便传来朗朗诵读道经的声音,而砺剑阁外,则是一片刻苦练剑的身影。希望之城,终于有了系统培养自身守护力量的摇篮。
与此同时,陈博士领导的“符文科技研究院”也正式挂牌。赵国安从幸存者中筛选出所有有理科背景、尤其是物理、电子、材料学基础的人才,连同几位对符文有着不错感悟的年轻修士,组建了一支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研究院内,符文刻笔与示波器并存,灵能矩阵与电路板共舞,充满了奇特的活力。他们的第一个重点项目,就是基于“破障锥”技术,研发可移动、可组合的“区域性能量净化塔”,用以巩固希望之城的防御。
在希望之城外围,由赵国安整合的侦察与巡逻体系也开始发挥效用。数支精干的小队,配备着简易的通讯符箓和陈博士改进的便携式能量探测器,以希望之城为圆心,向外进行扇形探索。他们绘制更加精细的地图,标注潜在的危险区域和资源点,并定期回传数据。
一切看似有条不紊,欣欣向荣。
然而,就在希望之城全力发展自身的同时,那隐藏在暗处的目光,似乎也变得更加活跃起来。
这天,一支由三名前调查科队员和两名幽冥卫组成的侦察小队,在探索城市东部一片废弃的工业园时,遭遇了异常情况。根据探测器显示,园区内部有微弱的、但性质不明的能量反应。小队谨慎潜入,在一栋半坍塌的厂房内,他们发现了一个诡异的景象:
厂房中央的地面,不知被何种力量融化出了一个直径约两米的、光滑如镜的坑洞。坑洞并非向下延伸,而是如同一个漆黑的、不断缓慢旋转的水潭,散发着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冰冷死寂气息。坑洞边缘,残留着一些暗红色的、如同凝固血液般的结晶物质。
小队队长,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立刻意识到不对劲,下令后撤并准备报告。但就在此时,那漆黑的坑洞旋转速度骤然加快!一股强大的吸力从中传出,同时,数条由粘稠阴影构成的触手,闪电般射出,缠向距离最近的一名调查科队员!
“小心!”旁边的幽冥卫反应极快,手中阴气长矛疾刺,试图斩断触手。然而,那阴影触手仿佛虚无之物,长矛穿透而过,未能造成任何伤害,依旧死死缠住了那名队员,将他向着坑洞拖去!
队员发出惊恐的叫声,奋力挣扎,但身体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灰败,仿佛生命力在被急速抽走!
“是寂灭能量!高阶的!”幽冥卫厉声喝道,同时释放出阴司鬼火,灼烧那些触手。这一次,触手似乎对至阴的鬼火有所反应,微微收缩了一下,但并未松开。
眼看队友就要被拖入那未知的漆黑坑洞,队长毫不犹豫,将一枚威力强大的爆裂符箓激活,扔向了坑洞中心!
轰!
爆炸声响起,火光与冲击波暂时扰乱了坑洞的能量场,吸力一滞,阴影触手也明显淡化了一些。那名被缠住的队员趁机挣脱,小队成员连滚带爬地迅速撤离了厂房。
他们不敢停留,以最快速度返回了希望之城,并将此事紧急上报。
张清玄、陈博士等人立刻查看了小队带回的影像记录(侦察小队配备了简易的记录设备)和那些暗红色结晶的样本。
“是小型、临时的空间裂隙……或者说,‘归墟’的探针。”陈博士分析着数据,脸色难看,“它们在尝试建立稳定的坐标点!那些结晶,是高度凝聚的寂灭能量残留!”
张清玄看着影像中那诡异的漆黑坑洞,眼神锐利。对方的行动,比预想的更快,也更狡猾。它们不再试图正面强攻,而是采用这种渗透、定位的方式。
“加强所有侦察小队的装备和人员配置。发现类似现象,严禁靠近,立刻上报并标记位置。”张清玄沉声下令,“另外,研究院优先研发能够探测和干扰此类空间裂隙的装置。”
希望之城的蓬勃发展,似乎也加速了暗处敌人的行动步伐。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已然开始涌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道爷我成了医院保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