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什么?”几杯酒下肚,官文又一副高高在上的老大模样,“长毛在武昌与李世安对战,哪里有空过来这里?”
“小股长毛就把你们吓成这样?”
西陵阿也缓缓放下酒杯,“就是,虽然本官并不看好那李世安,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李世安还是有点本事的!”
“他不应该败的这么快!”
“那个…不是…。”
“不是什么?”官文不悦的瞪了一眼自己的手下,“给我好好说话!”
“那个,长毛真的打过来了!”报信的将领眼见迫在眉睫了,两个主官还在悠哉悠哉的喝酒,也是急得不得了。
“上万长毛突袭,已经杀到大营门口了,兄弟们快顶不住了,”
“两位大人,李制台是不是败了,末将不知,但是大营眼看就要被攻破,还请尽快决断,咱们是拼死一战,还是…。”
“胡说八道什么?”官文大怒,气的酒杯一摔,“你们这些将领是干什么吃的?小股长毛就把你们打成这样?”
“赶紧组织人马,给我杀出去!”
官文说着,绕过酒桌,上前给了报信之人一脚,“混账,带我去看看!”
报信之人顾不上疼痛,麻溜的起身,快步上前领路走出营帐。
西陵阿此时也意识到,太平军应该真的杀进来了,毕竟报信之人没有必要撒谎。但是他也不着急,缓缓起身跟上。
他也与官文一样想的,认为太平军有可能突袭,但是兵力绝对不多。
然而他刚刚走出营帐就傻眼了。
此时的金口大营,已经乱作一团,好像四面八方都有太平军来攻打。
他们两人还来不及询问情况,就先后有不同方向的将领过来禀报。
说是都遭到了袭击。
“这是长毛的主力,看样子足有一万多人,比咱们两家合并还多…。”
西陵阿多少还是有些实力的,仅仅是一瞬间就从炮火交战情况分析出太平军的大概实力,“这是长毛赖裕新部!”
在封建王朝打仗,就是这一点好,但凡有点规模和实力的军队。
都很容易识别。
毕竟人家光明正大的举起了军旗。但凡有过接触了解的,都能清楚。
“官大人,这个营地只怕是坚持不了多久。”西陵阿语气严肃的说道:“咱们的主力是骑兵,被堵在大营发挥不出实力…。”
“下官准备带人先杀出去…。”
西陵阿说的冠冕堂皇,根本没有顾及现实,他的骑兵早就没剩多少了。
上次武昌城北掉坑之后,残余的战马,李世安可没有归还给他。
他的绥远骑兵,总共也就几百骑,主要用来当亲兵的,剩下三千多人,全部都是步兵,过半还是招募几个月的。
如此荒唐的理由,如果是李世安或者不对付的人,只怕当场拆穿了。
然而官文却毫不犹豫的表示赞同,“西大人说得对,本官正有此意!“
官文毫不犹豫的下令道:“传令下去,命令所有士兵带上单兵口粮。”
“剩下来不及带走的粮草,未免被长毛缴获利用,全部给本官烧了。”
“轻车简从,杀出去再说!”
转头看向西陵阿,“西大人,你看咱们往那个方向突围比较合适?”官文别的不行,但保命丝毫不带犹豫的。
西陵阿即使不说这个理由,他也会找一个撤退的借口,他可不会拼死坚守,尤其是这个营地本就不是他的。
西陵阿说的还比较含糊。
官文急得都演不演了。
西陵阿眼见官文也怕死,也就不装了,“西南方向!去嘉鱼县!”
怕官文不明其意。
解释道:“咱们的船只基本上被李统领的湘军带走,过不了江…。”
“另外,现在长毛毫无征兆的大规模偷袭咱们,说明李世安那边战事不利,很有可能新军水师已经全军覆没了…。”
“新军步兵估计也凶多吉少…。”
“咱们现在去沌口,那就是找死!”
“去嘉鱼县整军,进,可以快速杀回来,退,可以进入潇湘省…。”
“你可以让骆抚台派兵支援…。”
“为何不过江,直接去荆州?”官文明显更想回荆州老巢,在那里他可以组织更多的人马,以及有更安全的营地。
更重要的是,
荆州地理位置关键。他可以从鄂西调兵,也可以让骆秉章派人支援。
荆州距离武昌比较远。
只要荆州在手,鄂东全部丢失,皇帝也怪不了他,无需担心被问责。
毕竟荆州将军才是他的本职。
大不了不要钦差头衔。
同时,
他也怕太平军直接打荆州,他与荆州八旗主力不在,那里很危险。
“来不及!”西陵阿摇摇头,“长毛在此之前,已经有数万大军在汉阳…。”
“看局势,他李世安这次只怕栽的很惨,武昌、汉阳府都已经不保…。”
“现在过江去沌口,根本来不及去荆州,就会面临长毛前后夹击!”
官文一听会遭到夹击,贪生怕死的他,立马放弃了直奔沌口的意见。
相比较冒险去沌口,哪怕是荆州丢失,他也觉得保命要紧。
毕竟他现在也有合理的理由。
于是官文欣然同意了西陵阿的意见,一起带人往西南方向突围。
并且还把八旗兵指挥权交给了西陵阿。
官文虽然贪生怕死,但是为了保命,关键时刻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他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并且,最终按照西陵阿的意见,没有第一时间烧掉带不走的粮草。
而是在最后关头,让断后的部队烧粮草,让太平军去抢救粮草。
以此拖延时间。
太平军也正如西陵阿预料,甚至比西陵阿预料的更加在意粮草。
西陵阿他们以八旗兵为先锋,冲出金口大营后,他们根本没有追击。
而是第一时间抢粮草。
仅仅安排了不到两千人象征性的追击,准确的说是防止杀回马枪。
而官文二人,虽然被偷袭,但是撤退及时,太平军也没有追击。
一共也就损失两千多人。
带着七千多主力逃到了嘉鱼县。
为了应对太平军,
不顾嘉鱼县县令反对,就地把嘉鱼县县令募集的,以及李世安答应,由岭南商人出资组建的两千民团直接收编了。
双方兵力瞬间恢复。
并且,
为了掩饰这次惨败,他们两人一合计,联名参奏了李世安一本,把金口大营丢失的责任,怪在了李世安身上。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