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集团的全球战略会议,在迪拜总部最高层的环形全景会议室举行。这里能俯瞰整个城市与海湾,视野极度开阔,仿佛隐喻着在此制定的决策将影响深远。与会者寥寥,不足二十人,却代表着陆氏遍布全球的核心产业版图——能源、基建、金融、科技。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与林微光以往参加的技术会议截然不同的气场,那是一种经过权力与资本长期浸润后,沉淀下来的、无声而沉重的压力。
林微光作为新晋的“普罗米修斯”业务单元总经理,首次踏入这个圈子。她选择了一套剪裁极佳的深蓝色裤装,低调而干练,努力让自己的心跳与步入会场的步伐一样平稳。
陆时砚坐在主位,依旧是全场的绝对核心。他今日穿着一身炭灰色西装,比平日更显冷峻。他的目光偶尔扫过全场,如同精密雷达,捕捉着每一丝信息波动,却并未在林微光身上多做停留。
会议议程紧凑,各业务板块负责人依次汇报业绩、挑战与未来规划。数字庞大得令人咋舌,涉及的博弈层面也远超林微光熟悉的领域——全球能源政策的变动、新兴市场的基础设施竞标、金融市场的暗流涌动。她安静地听着,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刚刚学会游泳的人,被骤然抛入了深不可测的海洋。
轮到她时,会议室所有的目光,带着审视、好奇,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聚焦在她身上。
她走到演示台前,深吸一口气,打开了精心准备的ppt。她没有赘述技术原理,而是直接从“北极光”项目的价值验证数据切入,阐述了“普罗米修斯”在提升人力资本效能、构建未来健康空间赛道上的独特定位和市场潜力。她展示了初步的财务模型,坦诚了当前高定制化带来的成本挑战,并清晰勾勒出向标准化产品演进、最终实现规模盈利的路径图。
她的汇报简洁、数据驱动、逻辑清晰,尽可能使用了这群决策者能够理解的语言。
汇报完毕,短暂的寂静后,提问开始。
一位负责传统能源板块、头发花白的老董事首先发难,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质疑:“林总经理,你的故事很动听。但据我所知,你们目前只有一个客户,而且前期投入巨大,回报周期漫长。集团每年有无数回报更稳定、更快的项目需要资源。我们如何判断,‘普罗米修斯’不是一个耗资巨大的……科学玩具?”
问题尖锐而直接,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保守派股东的看法。
林微光迎着他的目光,没有退缩:“陈董,您说得对,我们目前确实只有一个标杆客户。但正是这个项目,为我们验证了技术价值和在高端市场的付费意愿。任何颠覆性技术在初期都是投入大于产出的。我们抢占的是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赛道入口。‘普罗米修斯’要做的,不是与传统业务竞争资源,而是为集团开辟新的、高附加值的增长极。”
她调出一张提前准备好的图表,展示了全球 wellness 经济与智能建筑市场的规模预测,以及几家顶级咨询公司对“环境赋能”技术前景的分析报告。
“至于回报,我们追求的不仅是直接的项目利润,更是技术领先带来的定价权、行业标准制定权,以及为集团其他板块(如地产、医疗)赋能的协同价值。”她补充道,这是她与david反复推敲过的价值叙事。
另一位相对年轻、掌管科技投资基金的女副总裁提出了更深入的问题:“林总,你提到了技术壁垒。但苏氏集团和其他竞争对手也在跟进。你的团队如何确保持续的领先优势?是依靠专利,还是更快的迭代速度?”
这个问题点在了关键上。
“两者皆是,但核心是更深层的认知壁垒。”林微光回答,“我们不仅拥有核心专利,更重要的是,我们团队对‘场与生命体互动’这一复杂系统的理解深度和算法积累,是竞争对手短期内难以企及的。这需要跨学科的顶尖人才和长期的专注投入,无法被简单复制。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代际领先。”
问答持续了将近半小时。问题涉及市场、财务、技术、竞争,甚至潜在的政策风险。林微光依据准备,一一应对,虽然有些回答未必能让所有人满意,但她表现出的冷静、专业和对业务的全面掌控,显然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
在整个过程中,陆时砚始终沉默地听着,手指偶尔在平板电脑上记录,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让人无法窥探其想法。
当所有提问结束,会议室内再次陷入寂静,等待着他的最终总结。
陆时砚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林微光身上,停留了大约三秒。那目光依旧深邃难测,但林微光却隐约感觉到,那冰层之下,似乎有一丝极淡的、类似于“合格”的意味。
“普罗米修斯业务单元,按既定战略推进。”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锤定音的权威,“资源调配,按预算执行。散会。”
没有赞美,没有质疑,只有明确的放行指令。
这就够了。
与会者纷纷起身离场。林微光暗暗松了一口气,感觉后背已被冷汗微微浸湿。
在她整理资料时,周景明悄然走到她身边,低声道:“林小姐,陆总让你会后去他办公室一趟。”
林微光的心微微一紧。战略会上的“放行”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或许现在才开始。
她走进那间熟悉的顶层办公室时,陆时砚正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外面。
“坐。”他没有回头。
林微光在会客区的沙发坐下。
他转过身,走到她对面的单人沙发坐下,目光如同手术刀般落在她脸上。
“战略会上的表现,及格。”他给出了和“光之茧”预演后一样的评价。
“但真正的挑战,不在会议室里。”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低沉而清晰,“苏氏不会坐视你成长。他们会用价格战、人才挖角、甚至更卑劣的手段。你的团队,准备好应对了吗?”
“你的标准化产品路线图,需要更快的落地速度。市场窗口期,不会太长。”
“另外,”他顿了顿,“你需要一个能独当一面的coo(首席运营官),彻底解放你在商业化运营上的精力,让你更专注于技术战略和核心人才。”
他没有问她的意见,而是直接指出了她接下来必须面对的三大挑战:竞争打压、产品化提速、核心团队建设。
林微光迎着他的目光,清晰地回答:
“竞争应对方案已在制定。产品化团队已开始组建。coo的人选,我会尽快物色并提交给您批准。”
陆时砚看着她,那冰封的眼底,似乎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满意。
“嗯。”他靠回沙发,结束了这次短暂的谈话,“去吧。”
林微光站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走在回自己楼层的走廊上,她回味着他刚才的话。他并非仅仅在听取汇报,他始终走在她的前面,预判着危机,指引着方向。
战略会上的棋局,她算是初步过关。
而办公室里的那番话,则是为她划定了下一阶段更具体的战场。
她深吸一口气,步伐坚定。
棋局远未结束,但她已不再是那个懵懂的观棋者。
她正一步步,走向棋盘的中心。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星光偏要吻烟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