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
老皇帝让两人在外屋歇下。
自己则把木雕放在枕头边,轻轻摩挲。
不可思议的是——
一向难以入眠的他,竟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雄英……十年了……”
“你现在,应该已经长成大人了吧……”
闭眼前,他低声呢喃,声音里藏着久违的期待,还有深埋心底的思念。
桃园之中。
朱雄英看着宫中的一幕,嘴角扬起笑意。
第三阶段来了!
唤回旧日人影,重拾往昔情谊!
说到底,就是让人记起自己。
而眼下,老皇帝握着木雕入睡。
正好,是他登场的契机!
“那就从现在开始。”
“借着这机会,重温旧时光!”
朱雄英施展“造梦术”,神识悄然进入梦境。
根据系统提示:
超出钟山范围。
若要自由入梦,必须拥有与自身精神气息一致的媒介。
那尊陪伴童年岁月的“木刻雕像”,恰好成为最佳连接点!
……
皇宫谨身殿中。
老爷子躺在床上,手指轻轻抚过木雕的表面。
已然安然入睡……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忽然之间,孩童吟诵诗句的声音,缓缓传来。
老爷子这才猛然察觉。
此时正值盛夏时节。
他手执羽扇,一手提着食盒,在宫墙内急步而行。
忽然听到声音,他不加思索,嘴角浮现笑意,快步朝声源处走去。
果不其然。
刚踏入门内,便见东宫屋檐下,一名幼童正摇头晃脑地诵读文章。
老爷子望向那孩子,心中泛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欢喜。
他几乎是冲了过去。
“爷爷!”
稚童的声音戛然而止。
看到老人到来,孩子笑得眼睛弯成一道月牙,
蹦跳着扑了过来……
老爷子望着这一幕,明明想落泪,眼角也泛起红意,可他却笑出声来。
“乖大孙,看爷爷给你带来了什么?”
说着,他将手中的食盒放下。
“哈哈,冰镇西瓜!”
小男孩立刻睁大双眼,惊喜不已。
但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句略带责备的话语:“爹,不就是个西瓜,也值得您亲自送来?”
“再说,大热天的冰块连您都舍不得用,偏给这小子拿来冰镇。”
“他哪……”
见儿子冒冒失失地出来打断气氛,
老爷子一摆手,直接打断。
“你去忙你的!”
“看你的奏折去,刘伯温那边又请辞,你想好怎么留人了吗?”
“啥都没弄明白,别在这儿打扰我。”
“我给我孙儿送东西,我乐意!”
“你娘都管不了我,你还想管?”
“走走走,别在这碍事!”
老爷子将儿子一顿训斥。
而后蹲下身子,看着自家大孙,越看越喜欢。
他小心地打开食盒,里面是亲手切好的瓜瓤。
“来,爷爷喂你吃。”
稚童张开嘴,甜甜一笑,一口咬下。
“好吃吗?”
“爷爷,好好吃!”
“哈哈,我就知道咱大孙爱吃,爱吃就多吃点。”
老爷子将食盒轻轻放在桌上,接着饶有兴趣地望向孙儿。
“背的是什么?给爷爷说说。”
小朱雄英奶声奶气地答道:“是白居易的《观刈麦》!”
“爹爹,让我背吧。”
“哦……”老爷子轻轻应了一声,点了点头。
他虽年少时未曾入学,但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文化素养早已今非昔比。
那些他随手写下的诗词,寻常文人根本望尘莫及。
像白居易这首写大唐赋税、感叹做官安稳的诗,他自然熟稔于心。
“大孙接着背,背给爷爷听。”
老爷子话音刚落,小孙子立刻点头。
他一边晃着脑袋,一边认真地开口: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背到这里,小雄英忽然眼圈泛红。
“爷爷,她们太惨了……”
老爷子一怔,随即惊喜道:“我大孙听懂了这诗的意思。”
“嗯。”小雄英认真点头,“爹爹教过我。”
“她们因为要交税,田地都卖光了,家里没粮食吃。”
“只能背着孩子,跟在别人后面,一只手拎着破筐,一只手捡麦穗吃。”
“百姓真的好苦啊。”
老爷子听后笑得开怀。
小小年纪就有这等悲悯之心,让他倍感欣慰。
“爷爷,百姓已经这么苦了,为什么官府不体恤,还要逼他们交税呢?”
老爷子一时语塞,缓缓道:“因为国家要运转,将士要打仗。”
“打仗就得吃粮,没有粮就保不住边疆。”
“既然是大唐的百姓,享受了太平,就得尽些义务。”
小雄英又问:“那为什么士大夫不用交呢?”
“哦?”老爷子眉头微挑。
“您听!”小雄英奶声奶气地继续背: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他们不用种地,就有三百石的俸禄!”
“爹爹说过,一亩田一年才收两石多点,三百石得种多少地啊!”
“那得是好多农户辛辛苦苦种上好几年。”
“而且,爹爹还说,俸禄只是小头,真正多的是其他来路,多得吓人。”
“好多官,都是从百姓身上捞的。”
老爷子听懂了。
他知道,大孙说的就是贪腐。
这一次,他没笑,只是摸着小孙子的头,低声叹息:
“是啊,能像诗人这样,知道自己俸禄多、心怀惭愧的,已经是清官了。”
“更可怕的,是那些贪得无厌的人!”
他也不管小孙子能不能听懂,继续说道:
“他们的手段数不胜数。像唐朝的两税制,咱们大明也照着来。”
“夏税六月交,秋税九月缴。”
“除了这些,还有不少按人头来征税的办法。”
“有田赋、人头税、租税、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税!”
“其中最复杂、最繁琐的,就是田赋。”
“每年朝廷都会定下粮食税收的标准,但实际上收税的,都是地方官员。”
“他们会怎么收?”
“清廉的官员自然照章办事,但那些贪婪的,就趁皇帝管不到那么远,动起了歪脑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