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安。
杜如晦归来后,将秦国之行的所见所闻一一呈报给李世民。
得知李丽质已与扶苏成亲,李世民心中五味杂陈。
“没能亲眼见证她出嫁,是朕的遗憾。”
御书房中,李世民听完后轻叹一声,摇头自语。
虽派杜如晦代为出席婚礼,但身为父亲,终究难掩失落。
“这是公主托臣带回的物件。”
杜如晦取出锦盒,双手奉上。
李世民听是女儿送来的礼物,神色一振,立刻打开。
盒中静静放着两枚平安符。
“公主请臣转告陛下与娘娘,她在秦国一切安好,请陛下勿念,愿您二人平安顺遂。”
李丽质的话语被杜如晦一字不落地转达。
李世民听完久久无言。
他取出一枚平安符,转头对内侍道:“将锦盒送去立政殿,交予王后。”
“诺。”
内侍恭敬接过,捧着锦盒离去。
“丽质……”
李世民摩挲着手中的符,眼中尽是思念。
御书房中,众臣皆默默无言,不忍打扰。
片刻后,李世民收敛情绪,问道:“朕交代你的事,办得如何?”
杜如晦此行,肩负四大使命:交易、观礼、探秦、察扶苏。
唐廷将据此制定对秦策略。
“陛下,臣查明秦国国力远逊于大唐。”
“但秦王嬴政确非凡人,乃野心与才能兼具的雄主,绝不可轻视。”
杜如晦语气郑重。
嬴政的气场太强,那种压迫感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寡人从没轻视过那位秦王。”
“说说扶苏吧,他在秦国风评如何?秦王又是怎么对待他的?”
李世民并不意外,他对嬴政的能力早有认知,评价也一直很高。
他更在意的是扶苏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到扶苏,杜如晦毫不迟疑,直接说道:“陛下,扶苏公子确实性情平和,为人低调。百姓对他的印象也大多是如此。”
“而且秦王对他极为看重,不仅封他为少阳君,还在大婚当日,将象征王权的鹿卢剑赐予他。”
“能将此剑赐予扶苏,可见秦王是把他当作接班人来培养的。”
“如果他继位,必是一位能稳住局面的君主。”
杜如晦这番话让在场众人都有些意外,没想到他对扶苏的评价这么高。
“鹿卢剑?若真是如此,下一任秦王恐怕非他莫属。”
房玄龄摸着胡须,缓缓说道。
他当然明白鹿卢剑在秦国意味着什么,背后分量极重。
“只是嬴政这般强势的君主,为何会选择一个性格温和的儿子作为继承人?”
褚遂良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
这也是其他人共同的疑问,似乎有些不合逻辑。
没人怀疑杜如晦的判断,因为他一向谨慎,既然这么说,那扶苏的确就是这般性格。
李世民倒是不觉得奇怪,淡淡说道:“嬴政统一六国,平定内乱,他想将所有的动荡都终结在自己这一代。”
“接下来的秦国,需要的是一个能守住江山的君主,而不是一个开疆拓土的霸主,否则只会让国家疲惫不堪。”
历史上,往往一位强势君主之后,更需要一位稳重的继承者来巩固成果。
在李世民看来,嬴政正是如此布局。
他自己也是如此想法,大唐在他手中稳固强盛,下一个继承人自然要能守得住。
可惜的是,李承乾还远未达到他的期望,身上毛病不少。
一想到这里,李世民心情就变得烦躁,甚至有些羡慕起其他国家的君主来。
嬴政有扶苏,继承无忧;
宋国那位赵构整日游山玩水,不管政事,可朝中大臣个个能干,国家反而蒸蒸日上;
只有他自己最累,继承人不行,还得顾忌身后之名,事事亲力亲为。
简直太不公平了!
李世民越想越火大,恨不得把李承乾叫来打一顿出气。
但最终他还是压下情绪,深吸一口气,转头问杜如晦:“总而言之,我们应全力支持扶苏继位,这对大唐有利。”
“克明,军备交易的事,你和秦国谈得如何?”
李世民接着问道。
“启奏陛下,此事尚未敲定。”
杜如晦神色微凝,轻轻摇头。
“为何?莫非秦国不愿按先前谈好的条件进行交换?”
李世民眉头一紧,语气略显不悦。
当初扶苏出使唐国时,双方早已敲定以马匹换装备的具体比例,如今秦国难道又想变卦?
“并非如此,而是他们提出的交易量太过惊人。”
杜如晦苦笑一声,“秦国愿以三万匹甲等战马,换取我大唐十万套甲胄、武具、马鞍、马蹬等装备。”
听到这个数字,满堂大臣皆倒抽一口冷气。
三万匹甲等战马,只换十万套装备?
这几乎是一场白送的交易!
甲等战马乃军中至宝,各国都视若珍宝,是真正能左右战局的战略物资。
拿三万匹来换十万套装备,大唐显然是大赚特赚。
震惊过后,李世民皱眉开口:“秦国为何突然要大量购置装备?”
通常交易都是循序渐进,秦国却突然提出如此巨额的订单,令他不禁心生疑虑。
虽与秦国为盟,但国与国之间,唯有利益长存,盟友之间也需防备三分。
这笔交易看似大唐得利,可若秦国借此迅速扩充军备,同样会带来不小的压力。
因此杜如晦不敢轻易拍板答应。
“据臣所查,秦国军队已在白起统率下进入赵地,与宋国对峙日益紧张。”
“此番大举采购装备,恐怕是准备对宋国动手,意图一举收复赵地。”
杜如晦缓缓道出内情。
他也是多方打探,才得知秦宋之间早有摩擦,如今秦国大动作频频,意图昭然若揭。
一旦装备到位,秦军战力将跃升一大截,谁也无法阻挡其脚步。
“赵地之争……”
李世民低声呢喃,神情沉思。
片刻后,他望向长孙无忌:“辅机,你觉得该不该一次性提供这么多装备给秦国?”
他内心仍有迟疑,故而想听听旁人意见。
“臣以为,可以交易。”
长孙无忌沉稳作答,语不疾不徐。
“哦?说来听听。”
李世民眼神一动,房玄龄、褚遂良等人也纷纷看向长孙无忌。
在场诸臣,论谋略,无人能出其右。
“第一,自大唐与秦国结盟以来,突厥方面已显不安。”
“所以我们必须增加战马储备,用于组建骑兵部队,以应对突厥的威胁。”
“其次,如果秦宋两国爆发冲突,对大唐来说反而是件好事。至少能让他们互相牵制,延缓双方的发展速度。”
“第三,现在大唐与秦国已经结盟,若是贸然拒绝装备交易,恐怕会影响两国关系。”
长孙无忌条理清晰地阐述了各方利弊,最终建议:“所以,我认为可以出售装备给秦国,但数量应当适度缩减。”
“七万套为宜,这样既能维持秦国战力不至于大幅提升,也足以支持他们与宋国开战。”
众人听后,觉得此言在理。
听完分析,群臣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秦宋交战,大唐不必直接介入,提供装备已足够。”
唐俭也表示支持。
宋唐之间没有根本冲突,无需开战,但也无所畏惧。
“好,那就按辅机的意思办。”
李世民未再多言,直接采纳了长孙无忌的建议。
他之所以爽快答应,还有一层原因。
杜如晦曾判断扶苏是个守成之君,那么降低对秦国的戒心也在情理之中。
战争终将止步于嬴政这一代。待扶苏继位后,秦唐两国将迎来长久的和平。
又聊了些其他事宜,大臣们便陆续告退。
然而,李世民却唯独叫住了长孙无忌。
“陛下,还有何吩咐?”
长孙无忌恭敬地问道。
李世民看着他,迟疑片刻,最终拍着他的肩膀叹息道:“回去好好劝劝冲儿,这事……是寡人对不起他。”
“若他日后看上哪家闺秀,寡人亲自说媒,赐婚给他。”
李丽质远嫁秦国,他清楚长孙冲心中定然难以接受。
长孙冲从小在宫中长大,李世民对他感情深厚,不想因此寒了长孙无忌的心。
“臣明白。”
长孙无忌神色复杂,朝李世民躬身一礼,随后便告辞离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