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急令!”
小绿急促的声音撞开了书房的宁静,她几乎是扑进来的,手中紧攥着一卷薄薄的帛书,我搁下笔,墨迹未干的“粮”字在素绢上留下了一小团阴影。
帛书上的字迹潦草而急促,带着一种风雨欲来的压迫感。李从珂遣中使至太原劳军,赐夏衣。当那夏衣分发下去时,军中竟有大片士卒,忘形地对着洛阳方向高呼“陛下万岁!陛下万岁!”声浪震天。
唐朝安史之乱过后,都是藩镇用兵养兵,只要等打仗的时候,朝廷供给军粮,石敬瑭在附近搜刮了一波,肯定是不缺军粮的。李从珂给石敬瑭送的这一批夏衣是触动到了石敬瑭神经中最敏感的地方。
我猜测当时石敬瑭听到军中高呼陛下万岁,他脸上的血色必定褪得干干净净,如同死人一般。他苦心经营,自以为铁板一块的河东军心,在李从珂的“恩泽”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石敬瑭的反应是雷霆震怒,更是刻骨的恐惧。他当场命刘知远揪出了二十三个带头高呼万岁的军官,就在那刚刚领了皇帝夏衣的军士们面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斩首示众。
远在洛阳的李从珂又不是是聋子瞎子,帝怒甚!以武宁军节度使张敬达为北面行营副总管,率军屯代州!”
代州在哪里?它扼守着太原北出的咽喉,如同一柄悬在河东头顶的利剑!李从珂这一手,名为协助石敬瑭防范契丹,实为防备石敬瑭,更是锁喉!石敬瑭(北面行营总管)的反应同样迅速而危险。
帛书上令:“汝部步军一千,骑军二百,即日秘密启程,屯驻于代州东南黑松峪。务必隐匿行踪,不得有误!”
黑松峪,一个距离张敬达大军屯驻地代州城不足三十里的险峻山谷。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它像一枚楔子,斜斜地钉在张敬达大军可能的来路与侧翼之间。
“小绿!”我的声音异常平稳,却像绷紧的弓弦,“传令欧铁匠,所有军械,尤其是铁浮屠甲片与马具,即刻完成最后整备。小雪!”
“在!”一直侍立在侧的小雪挺直了背脊。
“所有步卒、铁浮屠、拐子马,甲不离身,刀不离手,一个时辰内,必须集结完毕。只带三日干粮,其余辎重随后秘密押运。动静要小,快!”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铁块砸在地上。
“是!”两人再无半句废话,转身旋风般冲了出去,脚步声迅速消失在回廊深处。
书房里瞬间只剩下我一个人,还有窗外那虚假的、令人窒息的明媚阳光。我闭上眼,渴求这太阳能给我带来一丝的温暖。但那流民惨状那嶙峋的骨架以及空洞绝望的眼神与帛书上冰冷的文字疯狂地交织、重叠。这乱世,果然是一架巨大而嗜血的磨盘,碾碎一切温情与幻想。
过了很久,小绿的声音再次响起,“小姐,都安排妥当了。”书房里只点了一盏孤灯,火苗在厚重的灯罩下不安地跳动。我目光落在摊开的简易舆图上,指尖点着代州城外一处不起眼的、被我用朱砂圈出来的地方——黑松峪。“人马分三批,父亲说让我借道晋阳商行的运盐道路,扮作商队。”我的声音异常平稳,“最迟后日正午,必须全部抵达预定位置。小雪令人提前带斥候过去,清理掉所有可能碍事的眼睛,确保峪口内外,一只多余鸟雀都飞不进去。”
“是!”小雪的声音斩钉截铁,但还是犹豫道:“小姐,铁浮屠的重甲和战马动静太大,万一……”
“没有万一。”我打断她,视线从舆图上抬起,锐利如刀锋,直直刺入她眼底,“告诉王虎,让将士们所有甲片衔接处,用厚麻布缠死,马掌加厚软垫,人含棍。夜间行进必须静如鬼魅。若有人做不到……”我顿了一下,“就让他和他的甲胄,永远留在出发的地方。”
小雪颔首道:“明白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到五代十国当女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