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灵通者议论纷纷。醉月楼作为长安第一青楼,其中佳丽个个惊为天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说来也怪,这乱世里唯一不受影响的,恐怕就是这些风月场所了。战乱不仅没让青楼萧条,反倒因百姓流离失所,卖儿鬻女,使得各地头牌的水准更上一层楼。
如今醉月楼联合各家青楼,广邀乐师文士,显然是要大办一场。这消息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醉月楼的歌舞盛会?\"
\"这等盛况,怕是连圣上都要亲临吧!\"
\"若能参与其中......\"
\"不求留宿,能看一眼也好啊!\"
这番没出息的话立刻招来嘲笑。
\"就凭你?\"
\"先照照镜子吧,连门槛都摸不着!\"
\"这可是达官显贵的聚会,别痴心妄想了!\"
普通百姓心里清楚,这等上流盛宴,根本不是他们能企及的。还是乖乖看街边杂耍实在。
这般热闹,李沐自然也有所耳闻。他正在书铺核对账目,小丫鬟小翠就雀跃地闯了进来,拽着他的胳膊嚷嚷:
\"公子!长安要办中沐盛会啦!连宵禁都解除了!\"
\"奴婢从没见过这等热闹,公子一定要带我去玩!\"
主仆二人早已情同手足,相处十分随意。李沐对这小丫头也总是纵容。
\"好好好!\"
\"本公子也正想见识大唐的盛会呢!\"
对于这盛唐气象,李沐向往已久。
晚霞映照的长安街巷,灯火辉映。胡旋舞姿、霓裳曲调、诗仙墨迹,这些镌刻在青史里的风雅,都在他脑海中流转。
虽知这些人物并非同处一个时代,眼下也尚未迎来真正的开元盛世。但李沐确信,今岁中沐盛会,定能得见别样精彩。
\"公子最好了!\"小翠雀跃不已,脸颊泛起红晕,\"听说醉月楼将设高规格雅集,有乐舞比拼、诗赋竞演......\"
话未说完,李沐已会意。
自从跟随公子,这小丫鬟的见识也与日俱增,寻常市井游乐已难入眼,总向往着文人雅士的聚会。李沐自己,亦是如此。
无佳人起舞,缺名士题诗,终究少了韵味。
夜幕降临,玉盘东升。长安城万人空巷,处处张灯结彩。李沐一袭青色长衫,执素纸折扇;小翠身着碧色罗裙,似初春新柳,在旁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公子快看!这般盛景,怕是半个长安城的人都出来了吧?\"
李沐望着摩肩接踵的人群,含笑颔首:\"贞观之治,已现端倪。走,且去醉月楼。\"
不同于街市的喧嚣,醉月楼内名流云集。二楼雅间里,李世民携长孙皇后临窗而坐,房玄龄等重臣陪侍在侧。
\"皇后请看,\" 轻抚妻子的手背,\"这便是朕心心念念的盛世图景。\"
长孙氏望着满城灯火,温声道:\"陛下的呕心沥血,终得回报。臣妾都记得......\"
这肺腑之言令李世民眼眶微热。玄武门的刀光剑影,励精图治的日夜耕耘,唯有眼前人最知晓其中艰辛。
\"说来,\" 忽然笑道,\"那李家少年郎,也是功不可没啊。\"
如今的大唐能有这般兴盛,多亏了李沐的鼎力相助。若非他医术精湛救下李二,又献上红薯、印刷之术等诸多良策,大唐的发展恐怕要艰难许多。
李二常想,若无李沐,自己至少要再多耗费十年光阴才能达到今日成就。
提及李沐,长孙皇后便眼眶微红,望向远方:
\"中沐团圆夜,却独缺这孩子,叫为娘怎不心疼?\"
\"今夜盛会,他应当会来吧?\"
对这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长孙皇后满怀愧疚。恨不得将世间最好的都给他,偏偏李沐身份特殊,暂时不能相认。
\"沐儿已经长大成人了。\"
\"为娘别的帮不上,不如先替他物色门好亲事。\"
\"待会儿要多留意在场的姑娘们。即便没有合适的正妻人选,先纳几房妾室也好,早些开枝散叶才是正经。\"
若李沐知晓母亲这般打算,定要感动不已。
这才叫亲娘!
如此为儿子着想,真是难得的好母亲!
李二闻言也点头称是:
\"确实该考虑了。\"
\"先纳几房妾室,待他成家生子,心性自然沉稳些。\"
这个年代,成家立业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即便在后世,拥有家室之人也往往更受信任。
此时的李沐尚且不知,自己的终身大事已然被提上日程。
面对守门管事的盘问,李沐有些为难。如今他在大唐尚无官爵,只得搬出新唐书铺东家的身份试探。
谁知管事闻言大惊:
\"您就是那位书圣李公子?\"
李沐一时错愕:
\"书圣?\"
贴身侍女小翠掩口轻笑,附耳解释:
\"公子那'让天下百姓都能读得起书'的誓言早已传遍大唐。书铺里堆积如山的典籍,更让人送了您'书圣'的美名。\"
这雅号早已流传多时,偏生当事人却是最后一个知晓的。
李沐哑然失笑:
\"原来大唐百姓这般爱赠雅号。\"
\"'书圣'二字倒也别致,我承下了。\"
其实这般风雅传统,早在秦汉时期便初现端倪。三国时人人取字的习俗,正是明证。
李沐踏入醉月楼时,不禁想起那些流传千古的名号。孟德玄德、子龙云长、奉先奉孝、孔明公瑾......人人都以字相称。更有卧龙先生、水镜先生、美髯公、江东小霸王等雅号。大唐延续此风,诗仙诗圣、诗魔诗鬼等美誉层出不穷。想到自己\"书圣\"的称号,李沐颇为自得。
他轻摇折扇,笑问管事:\"不知我可否入内?\"
管事顿时恭敬行礼,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李公子大驾光临,令醉月楼蓬荜生辉,请随我来!\"引路时,管事难掩激动:\"公子低价售书,惠及天下读书人。如今公子的名望,堪比当世圣人。虽有世家不满,但天下读书人都站在公子这边。\"
交谈中,李沐得知这位管事也熟读诗书,只因出身寒微,难觅良师。如今有了李沐所售书籍,家中已立起满满一架藏书。
\"这正是我的夙愿!\"李沐欣然道,\"先贤智慧岂能沦为私藏?正因看不惯世家垄断学问,我才要广传典籍。\"
管事闻言肃然,郑重行礼:\"公子胸怀天下,令我等钦佩不已。\"
步入醉月楼,五层楼阁环绕着 天井,底层搭建着精美舞台。这般布局令李沐啧啧称奇:\"如此匠心独运,必有名家指点。\"
\"公子请上座,此处专为贵客准备。\"管事将李沐引至三层雅座。此时盛会未启,李沐正欲环顾四周,便有佳人款款而来。侍女手捧果盘美酒,罗衣轻摆间暗香浮动,令李沐心旷神怡。
\"这才是人生至乐啊。\"他轻声感叹,\"不愧是长安第一青楼。\"
李沐嘴上说着嫌弃的话语,身子却很诚实地接受了。
侍女身旁的小翠,偷瞄着对方凹凸有致的身段,再瞧瞧自己干瘪的胸脯,不由撅起小嘴,心里直冒酸水。
李沐全然没察觉小翠的小情绪,他随手抓起一个青翠的香梨,咔嚓咬下去,清甜的汁水立刻溢满口腔。
\"这梨子脆甜多汁,确实不错!\"
\"小翠,你也尝一个。\"
如此上等的香梨实属罕见。即便是李沐,由于缺少种苗,家中也未曾栽种过。
小翠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去,接过梨子轻咬一口,顿时双眼发亮。
就在不远处,一位面容俊秀、蓄着短须的年轻男子已暗中观察李沐多时。
正是李淳风!
他仔细端详着李沐的面相,越推算越是诧异。
终于按捺不住,上前拱手道:\"可是书圣李公子?在下李淳风,久仰大名。\"
李沐含在嘴里的梨肉顿时忘了咀嚼。
他在记忆中搜寻着这个名字,心头猛然一震。
\"李淳风?\"
\"阁下就是李淳风?\"
对这位与袁天罡齐名的奇人,李沐当然耳熟能详。
见到这般反应,李淳风淡然一笑,自顾自在对座坐下。
\"李公子不介意同饮一杯吧?\"
李淳风表面云淡风轻,内心却越发惊奇。
\"按面相本当早夭,可这位不仅健在,还成就非凡......\"
他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相术。
\"如今竟显现圣人之相,当真匪夷所思!\"
\"天命玄妙,果然深不可测。\"
李淳风暗自感慨,对李沐愈发重视。
他打定主意要与这位结交,日后慢慢探究。
李沐被那灼热的目光盯得浑身不自在,连忙别过脸。
\"李...先生!\"
犹豫片刻,他找到合适的称呼。
\"先生乃世外高人,在下岂敢推辞?\"
\"盛会即将开始,不如共赏歌舞?\"
李沐急忙岔开话题。面对这等能窥天机的人物,还是少说为妙。
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将视线投向舞台。
而此时三楼雅间内,一众世家子弟正听随从禀报。
\"新唐书铺?\"
\"书圣李沐?\"
\"竟是这厮?!\"
清河崔氏的崔仲文脸色骤变,眼中燃起怒火。
听到李沐的名字,在场世家子弟无不咬牙切齿,恶狠狠地瞪向他所在的方向。
\"好个李沐!\"
\"低价售书动摇我等根基,竟还敢招摇过市?\"
\"迟早要他付出代价!\"
李沐贱卖书籍的举动震动朝野,虽然博得\"书圣\"美名,却也瞬间成为世家公敌。
世家众人对李沐恨之入骨,恨不能将其挫骨扬灰!
今日醉月楼普天同庆,又有李靖率天策军在外护卫,众人不便公然动手。
然而世家子弟岂会轻易放过李沐?
崔仲文眼珠一转,心生一计。
“待会儿比试琴诗,我们激他上场!”
“论音律诗文造诣,我们世家子弟定能碾压这小子!”
他心中冷笑,已有了盘算。
---
青绮姑娘即将献舞的消息一出,醉月楼内瞬间鸦雀无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