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守灵蛊喝下第一口灵液,只是沾染了一点唾液就激活了不少人参灵液,可见,守灵蛊嘴里的液体自然被直接激活。
守灵蛊也发现了这个液体的神奇之处,开始不断地喝了起来。
随着这只守灵蛊的不断饮用,玻璃杯内的金光也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零落星光到星光璀璨。唐梨终于确认,激活液没错,人参也没错,是她激活的方式不对。
看着泛着金光的液体,其他守灵蛊也发现了这个液体的不一样,纷纷跑过来想要饮用,却被唐梨收了起来。
她故作神秘的一笑说道:“机会给你们了,是你们不珍惜的哦~”
说完唐梨就离开了。而在唐梨离开后,那只喝了人参灵液的守灵蛊开始泛起金光,接着,小家伙的身上多了一道金线。
因为这个原液,让守灵蛊就这样出了一只守灵蛊王。
唐梨听到雪蛊说这些的时候她只是笑笑,却从来没想过要多做一些人参灵液让它们,守灵蛊王有一只足够。
回到实验室,唐梨才开始认真的思考起来,人参灵液的配方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激活的方式,也就是说人参灵液不能用电击的方式?
如果是这样,那该怎么激活人参灵液呢?
唐梨知道,守灵蛊的唾液里是有特殊的灵力的存在,所以无论是雪莲,还是人参灵液都可以激活,可说,守灵蛊的唾液是万能激活液。
为了这个猜测,唐梨又制作了灵芝原液,红花原液,加入激活液之后,这次,她并没有让守灵蛊直接喝液体,而是用棉签沾取了一些做实验。
果然,灵芝的原液泛起了棕色的光芒,而红花是耀眼的红色。
激活的颜色跟植物本身有关,但无一例外都激活成功了。
可如果想要批量生产,自然是不能用守灵蛊的唾液,而且要彻底抛开空间里的一切才行。
想要找方法首先就要找规律,而规律如何来,就要先做排除法。
于是,唐梨开启了原液激活测试,她要把各种药材都试一遍,看一看到底哪些药材能够通过电击的方式激活,哪些不可以。
每当唐梨做起实验,她发现时间就过得很快。也多亏宁二婶他们会一直给她送吃的,才让她从实验室里出来,否则,她还是总会忘我。
就比如现在,唐梨吃着二婶送来的午饭,心里有些不好意思,她说自己照顾自己的,可他们总是给她送饭。
可二婶坚持:“你奶说了,年轻人总是不好好吃饭,你这还是双生子,至少也要有一顿饭吃的合适。”
平时唐梨吃饭的时候,二婶就会在旁边说一些闲话跟唐梨聊天。
也是在聊天中,唐梨才知道,初三那天,宁慕均的大姑跟二姑来老太太家里了。
唐梨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大姑二姑来了我都没回去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没想到二婶却说道:“你爷奶特意不告诉你的,就算你去了,你奶也会让你回去。”
唐梨不明白了,宁二婶说道:“眼看村里要建育苗基地,你奶担心他们打着亲戚的名义让你安排工作。”
唐梨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心里涌上一股暖意。宁家老两口总是这样,把所有的关心都藏在细微处 —— 知道她忙着实验没时间分心,就特意瞒着亲戚来访的事;担心亲戚借故要工作影响基地建设,就提前把话说在前面,替她挡下可能的麻烦。这份通透与体贴,比任何话语都更让她动容。
“爷奶想得真周到。” 唐梨轻声说道,夹了一口二婶带来的炖排骨,肉质软烂,满是家常的香味。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宁家人的存在,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让她这个 “外来者” 有了真正的归属感。
宁二婶坐在一旁,剥着橘子,笑着说:“你奶常说,你跟慕均是干大事的人,不能让这些亲戚里短的事绊住脚。基地是咱们村的希望,可不能因为几个人的私心就乱了规矩。再说了,咱们村有的是劳动力,真要招人,也得优先咱们村的人,哪轮得到外村的?”
吃完饭,宁二婶洗完碗筷才拿着东西回去。
刚打开门,宁二婶说了一句:“又下雪了。不知道这雪要下多大?”
一开始唐梨没反应过来,等送走了宁二婶,唐梨准备进入实验室继续忙碌。就听系统提示道:
{宿主不去基地看一看吗?雪下太大,这些村民不会做什么事情吧?}
唐梨愣了一下:“应,应该不会吧?”
虽然这么说,但唐梨还是换衣服准备去看一看。她是真怕这些人为了保护基地做出什么傻事来。
就像曾经她跟蓝迎月说的那样,她最讨厌的就是那些没必要牺牲的人。
在唐梨的观念里,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她可不想基地还没建成,就有报道说什么为了保护基地的建成,他们吃了多少苦,做了多大的牺牲。
这些对于唐梨而言,精神很可贵,但没必要。
唐梨裹紧黑色冲锋衣,拉低雷锋帽的帽檐,踩着防滑雪地靴往基地赶。雪下得比她预想的要大,鹅毛般的雪花簌簌落下,没走几步,肩膀上就积了薄薄一层白。风裹着雪沫子打在脸上,有些刺痛,可她心里更急 —— 之前村民们热情高涨,连军部的人还没来就忙着清雪,现在下这么大的雪,她真怕有人为了 “保护基地” 冒雪干活,冻出个好歹来。
“可千万别犯傻啊。” 唐梨小声嘀咕着,加快了脚步。凌霄和腾云、小白狼紧紧跟在她身边,时不时用身体帮她挡住迎面而来的风雪,毛茸茸的身子蹭着她的裤腿,带来一丝暖意。
远远地,唐梨就看到了基地的方向 —— 没有她担心的 “冒雪干活” 的场景,只有几缕炊烟从临时搭建的棚子里飘出来,在风雪中慢慢散开。她心里一松,脚步却没停下,还是快步走了过去。
走近了才发现,赵大庆正领着几个村干部在棚子里围着铁桶烤火,桶里的木柴烧得噼啪作响,火光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暖暖的。棚子外,之前清理出来的空地已经被积雪覆盖了一层,但没人去扫雪,只有两个年轻村民拿着铁锹,在棚子周围铲出了一条窄窄的通道,防止积雪堵门。
“梨梨?你怎么来了?这么大的雪,多危险!” 赵大庆看到唐梨,连忙起身掀开棚子的帘子,让她进来烤火。其他村干部也纷纷让座,把靠近火堆的位置让给她。
唐梨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凑近火堆取暖,笑着说:“我听说下雪了,怕大家冒雪干活,就过来看看。”
赵大庆闻言,哈哈笑了起来:“你这孩子,倒是把我们想成愣头青了!这么大的雪,清了也白清,等雪停了一起弄才省事。我们几个在这儿,就是看着点棚子,别让雪把棚子压塌了,顺便商量商量等雪停了怎么安排活计。”
旁边的老周也跟着说:“梨梨,你放心,我们都是种地的老把式了,知道啥时候该干,啥时候不该干。雪天干活容易摔跤,还冻身子,滑不来。等雪停了,太阳出来晒两天,地不滑了,咱们再好好干。”
唐梨看着棚子里的景象 —— 铁桶里的火正旺,旁边放着几个搪瓷缸,里面装着温热的白开水;地上铺着干草,大家坐在干草上,说说笑笑地讨论着基地的规划,没人提 “冒雪干活”,反而都在为 “怎么高效安全干活” 盘算。她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忍不住笑了:“是我想多了,你们考虑得比我周到。”
“这不是应该的嘛!” 赵大庆拿起一个搪瓷缸,倒了杯热水递给唐梨,“你奶常跟我们说,干事得有分寸,不能光有热情,不顾身体。基地是大事,可大家伙的身子骨更重要 —— 要是人冻病了,谁来建基地、育苗啊?”
唐梨接过热水,暖意在手心蔓延开来,顺着胳膊传到心里。她突然明白,宁家老两口的通透不是个例 —— 这个村子里的人,虽然淳朴热情,却不鲁莽,他们懂得 “细水长流”,知道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把集体的事办好。这份分寸感,比单纯的热情更难得。
“赵叔说得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唐梨喝了口热水,继续说道,“等雪停了,咱们先把棚子周围的积雪清干净,再检查一下之前清理的空地有没有积水的地方。军部的人下周就来,咱们不用急,把准备工作做扎实就行。”
“哎,好!” 大家齐声应和,脸上满是赞同。
雪还在不停地下,棚子里的火光却越来越旺,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意。唐梨坐在火堆旁,听着大家讨论着基地建成后的日子 —— 有人说要让孩子去基地学育苗技术,有人说要把家里的空地也种上药材,还有人说要攒钱给村里修条好路…… 这些朴实的愿望,在风雪中显得格外温暖。
过了一会儿,雪势渐渐小了,唐梨起身准备回家。赵大庆连忙让两个年轻村民送她:“雪天路滑,让他们送你到家门口,我们才放心。”
唐梨推辞不过,只好答应。走在回家的路上,积雪在脚下发出 “咯吱咯吱” 的响声,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雪地上,反射出淡淡的光芒。唐梨看着身边护送她的村民,又想起棚子里温暖的场景,心里满是感动 —— 在这个小村庄里,没有复杂的人心,只有最纯粹的善意和最务实的热情。
回到家,唐梨换下湿透的外套,喝了杯姜茶,又钻进了实验室。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书穿76年成了被送回的胖假千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