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十月三日拂晓,德安河畔的寒雾中飘着刺鼻的硫磺味。11 师的三道防线已重新加固:新解锁的 12 辆苏制 t-34 坦克在中游渡口构成核心防御圈,履带旁埋设的反坦克地雷连成锁链;15 门 122 毫米榴弹炮与原有 105 毫米炮群合并,在南岸高地构筑起双层炮兵阵地;15 辆 m3 半履带装甲车沿防线机动,车载重机枪的枪口在雾中泛着寒光。周明远站在刚搭建的钢筋指挥塔上,望远镜里北岸日军的阵型已彻底铺开 —— 新增的装甲中队列成三排,20 辆九七式坦克的炮口直指南岸,101 师团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的将旗在观测塔顶端飘扬。
“师座,薛岳司令长官急电!” 白雪晴的军靴在冻土上踏出脆响,她手中的电报还带着电波余温,“第九战区主力已开始向湘北转移,但辎重部队需明日正午才能全部撤离!命我师务必再守一日一夜,且死守中游渡口,绝不能让日军装甲部队突破!”
周明远的指尖在地图上划过三道防线标记,声音透过电台传遍各部队:“炮兵群听令!由李营长统一指挥,122 毫米炮群瞄准北岸日军炮兵阵地,105 毫米炮群封锁浮桥区域,首轮齐射需打掉鬼子三分之一炮火!汉斯,t-34 坦克营居中,丘吉尔坦克分守两翼,组成‘品’字形装甲防线,优先解决日军指挥坦克!周卫国,特务营配属半履带装甲车,作为机动预备队,哪里突破堵哪里!”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阵地上正在分发防毒面具的士兵(系统奖励的应急物资),“鬼子在万家岭用过毒气,各单位务必备好面具,这仗要防着他们耍阴招!”
上午七时,日军的炮火率先撕开晨雾。30 门 150 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如冰雹般砸向南岸,122 毫米炮群的掩体瞬间被掀飞两座,炮手们顶着落石抢修炮位,一名班长用身体护住瞄准镜,被弹片削去半条胳膊仍嘶吼着校准坐标。“炮兵群反击!按预定方案射击!” 李营长的吼声刚落,25 门火炮同时怒吼,122 毫米炮弹精准命中北岸日军炮位,将三门榴弹炮炸得腾空而起;105 毫米炮弹则在浮桥两侧炸开,形成一道火墙。
伊东政喜在观测塔上冷笑一声,挥手落下指挥旗。20 辆日军坦克掩护着工兵分队冲向河面,身后跟着四个步兵大队的密集队列,太阳旗在晨雾中如鬼火般晃动。“装甲集群推进!” 汉斯的 t-34 坦克率先冲出掩体,12 辆坦克的 76 毫米主炮同时开火,穿甲弹穿透九七式坦克的正面装甲,第一辆日军坦克瞬间起火,履带脱落的车体横在浮桥上。
日军坦克立刻调整阵型,试图从两翼迂回。左翼的 4 辆丘吉尔坦克突然侧击,厚重的装甲扛住日军穿甲弹的同时,75 毫米主炮接连击毁两辆坦克。但日军的数量优势逐渐显现,一辆九七式坦克突破右翼防线,炮口直指正在转移的重机枪班。“装甲车拦截!” 周卫国的 m3 半履带车疾驰而至,车载重机枪扫倒坦克旁的步兵,同时火箭筒手扛着巴祖卡抵近射击,火箭弹击中坦克履带,使其瘫痪在战壕边。
上午十时,日军发起第二轮猛攻。15 架九六式轰炸机低空轰炸,投下的燃烧弹将芦苇丛烧成火海。安德烈的 88 毫米高射炮群立刻对空开火,炮弹在机群中炸开,四架日军飞机拖着黑烟坠向河面。但地面防线已出现缺口:下游的补充旅阵地被日军步兵突破,高福带着残部退至第二道防线,用刺刀与日军展开拉锯,战壕里的尸体堆叠到膝盖高,鲜血顺着壕沟流进德安河,染红了半条河面。
“预备队顶上去!” 周明远下令。周卫国的特务营分乘 15 辆半履带装甲车疾驰下游,车载机枪在日军队列中撕开一道道口子,士兵们跳下车后立刻组成战斗小组,用手榴弹清理战壕里的残敌。周卫国的刺刀刺穿一名日军伍长的胸膛,却发现对方手里紧攥着毒气筒,他心头一紧,立刻嘶吼:“所有人戴防毒面具!鬼子要放毒了!”
话音未落,北岸的日军突然停止冲锋,十几具毒气筒被抛进河面,黄绿色的毒雾顺着风向飘向南岸。未及戴面具的补充旅士兵瞬间倒地,咳嗽着抓挠喉咙,脸涨成青紫色。“炮兵群延伸射击!打掉毒气发射点!” 周明远的命令带着颤抖,105 毫米炮弹在北岸日军阵地炸开,将毒气筒分队悉数歼灭。但毒雾已弥漫中游阵地,t-34 坦克的驾驶员中毒昏迷,坦克失控撞在沙袋上。
伊东政喜见状,亲自带着敢死队强渡。日军士兵戴着防毒面具,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上南岸,第二道防线的争夺战进入白热化。周明远抓起一把步枪冲下指挥塔,白雪晴紧随其后,驳壳枪连续开火,击毙三名日军敢死队员。一名日军军官挥舞军刀扑来,周明远侧身躲过,步枪刺穿对方腹部的同时,自己的胳膊被刀划开一道深口子,鲜血浸透军装。
“师座,上游发现日军迂回部队!” 通讯兵连滚带爬地报告。周明远抬头望去,远处的河面上出现十余艘汽艇,正朝着炮兵群后方疾驰。“汉斯,留六辆坦克守正面,其余随我去上游!” 他翻上一辆 m3 装甲车,t-34 坦克集群紧随其后,履带碾过燃烧的芦苇丛,朝着上游疾驰而去。
上游的战斗短促而惨烈。t-34 坦克的主炮轰沉三艘汽艇,车载机枪扫倒试图登岸的日军。但一艘汽艇侥幸靠岸,二十余名日军冲进炮兵群后方,用手雷炸毁两门 122 毫米榴弹炮。周明远跳下车,步枪接连开火,却被一名日军狙击手锁定,子弹擦着太阳穴飞过。白雪晴立刻举枪反击,将狙击手击毙的同时,自己的肩头中弹,鲜血染红了胸前的望远镜。
午后二时,日军的总攻开始了。伊东政喜投入了最后的预备队,30 辆坦克排成一字长蛇阵冲过浮桥,步兵如潮水般跟进。11 师的防线已多处告急:t-34 坦克只剩 7 辆完好,补充旅伤亡过半,炮兵群的炮弹即将耗尽。周明远站在一辆被击毁的坦克上,望着阵地上浴血奋战的士兵,突然抓起电台麦克风:“全体都有!退至第三道防线,与友军第 4 军炮兵群协同,用铁甲拼到最后一刻!”
就在此时,南岸远处传来震天动地的炮声 —— 第 4 军的 150 毫米榴弹炮群赶到了!炮弹如雨点般落在日军后续部队中,伊东政喜的预备队瞬间被打散。“反击!全线反击!” 周明远大吼。t-34 坦克集群发起冲锋,将日军的进攻队列冲得七零八落;周卫国的特务营从侧翼包抄,与补充旅形成夹击;炮兵群用仅剩的炮弹覆盖浮桥,将日军的退路彻底切断。
傍晚时分,日军终于开始撤退。伊东政喜带着残部狼狈逃回北岸,留下的坦克残骸在暮色中燃烧,毒气散尽的阵地上,双方的尸体交错堆叠。周明远站在第三道防线的沙袋上,望着渐渐西沉的太阳,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汽车轰鸣 —— 薛岳派来的辎重部队已安全通过德安河,正在向南转移。
系统提示音在此时响起,带着悲壮的激昂:【坚守德安河防线两日两夜,击退日军 101 师团总攻,歼敌三千五百余人,击毁坦克十七辆,完成 “掩护主力转移” 核心任务。奖励:解锁 “美制 m4 谢尔曼改进型”x15 辆、“化学战防御套装”x2000 套,获得 “大兵团协同作战手册”,军功值 + 。当前系统等级:24 级(\/ 军功值)】
薛岳的嘉奖电报随即送达:“11 师血战德安河,阻敌铁甲,抗敌毒气,堪称抗日劲旅之楷模!着即向湘北转移,休整后参加长沙会战筹备!”
周明远望着身边伤痕累累的弟兄们,白雪晴正帮他包扎胳膊上的伤口,汉斯擦着 t-34 坦克的炮管,周卫国在清点幸存的特务营士兵。夜色渐浓,11 师的队伍踏上向南转移的道路,装甲车的灯光照亮前方的泥泞,身后的德安河仍在呜咽,仿佛在诉说这场死战的惨烈。而他们的下一站,长沙,已在抗日的烽火中等待着这支铁甲雄师。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从狼烟北平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