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推窗,陆野迎面撞上一股清冽的风,鼻尖沾着若有若无的湿意。楼下的香樟叶上凝着细珠,像撒了把碎钻——是小雪到了。
暖宝裹着珊瑚绒睡衣冲进来,手里攥着语文课本:\"爸爸!老师今天讲了小雪节气,说要腌腊肉、吃糍粑,还要'冬藏'!\"她踮脚去够陆野的脖子,\"我们家今天是不是也要做这些?\"
陆奶奶从厨房探出头,银发间沾着面粉:\"可不嘛,我昨晚就泡上了花椒八角,就等今儿腌肉。\"她掀开盖帘,露出蒸好的糯米,\"还有糍粑,你太姥姥以前小雪这天,都要带着全家打糍粑,说'十月朝,糍粑碌碌烧',吃了浑身暖烘烘。\"
小雪·寻俗
上午,陆野带着暖宝去老街买腌料。中药铺的王伯正往竹匾里晒陈皮:\"小陆,小雪腌肉可讲究,得用粗盐、花椒、八角,再搁点高度白酒,去腥增香。\"他捏起粒花椒,\"这味儿辛温,能驱寒,冬天吃最合适。\"
\"王伯伯,为什么要小雪腌肉?\"暖宝拎着装花椒的布袋,\"夏天不能腌吗?\"
\"小雪后气温低,细菌少,\"王伯笑,\"腌出来的肉不容易坏,能存到过年。老辈人说'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就是这个理儿。\"
路过粮行,暖宝盯着缸里的糯米挪不动步:\"爸爸,奶奶要做糍粑的糯米就是这个吧?\"
\"对,\"陆野弯腰和她平视,\"糍粑要选圆粒糯米,泡足四小时,蒸出来才软糯。\"他买了五斤糯米,暖宝抢着提袋子:\"我有力气,能拿动!\"
备料·承艺
厨房成了冬日的暖炉。陆奶奶系着蓝布围裙,将粗盐倒进铁锅翻炒:\"盐要炒热,才能渗进肉里。\"她舀起把花椒八角,\"这些香料也要焙香,和盐拌匀,抹在肉上。\"
暖宝踮脚看灶台:\"奶奶,这肉要腌几天?\"
\"七七四十九天,\"陆奶奶笑,\"急不得。就像做人,该沉淀的时候就得沉住气。\"她将调好的盐料抹在五花肉上,\"你太姥姥腌的肉,放到现在都不臭,那手艺,绝了!\"
叶知秋在揉糯米团:\"糍粑要趁热打,越揉越黏。\"她揪了块糯米团,\"来,暖宝,试试揉圆。\"
暖宝学着妈妈的样子,双手沾水,使劲揉:\"哎呀,太黏手了!\"
\"要多揉会儿,\"叶知秋握着她的手,\"就像日子,越过越顺溜。\"
麦芒趴在案边,盯着糯米团流口水:\"吃......吃!\"
\"小馋猫,\"陆野刮他鼻子,\"等会蒸熟了,让你吃个够。\"
腌肉·守艺
后院的竹竿上,挂起了一排排腌好的腊肉。阳光透过竹帘洒下来,腊肉泛着琥珀色的光。
\"奶奶,为什么要挂在竹竿上?\"暖宝摸了摸腊肉,\"放冰箱不行吗?\"
\"老辈人没冰箱,\"陆奶奶拍掉她手上的盐粒,\"竹竿通风,腊肉干得快,味道更醇。你闻闻,这香味,能飘半条街。\"
陆野将最后一串腊肉挂好:\"等过年蒸腊味,暖宝肯定抢着吃。\"
\"我要吃腊肉炒蒜苗!\"暖宝掰着手指头,\"还要腊味煲仔饭!\"
\"好,\"陆奶奶笑,\"都给你做。\"
打糍·闲趣
蒸熟的糯米倒在石臼里,冒着热气。陆野攥着木槌喊:\"暖宝,来搭把手!\"
暖宝攥紧小拳头砸下去:\"嘿哟!\"糯米黏在槌子上,扯都扯不下来。
\"要两个人配合,\"陆奶奶递来湿毛巾,\"你砸,我翻。像这样——\"她用毛巾垫着手,快速翻转糯米,\"不然要粘槌子的。\"
父女俩配合着,木槌起起落落,糯米渐渐变得细腻绵密。麦芒挤过来,伸手抓了把糍粑:\"软......软!\"
\"小宝贝也想吃?\"暖宝捏了小团塞进他嘴里,\"烫!慢点!\"
\"糍粑要蘸红糖,\"陆奶奶端来红糖浆,\"甜滋滋的,冬天吃最暖。\"
晒鱼·共融
午后,陆野带着全家去河边晒鱼干。河滩上,村民们已支起竹匾,铺着白纱网。
\"这是小雪的习俗,\"陆野解释,\"小雪后水位低,鱼群肥美,晒成鱼干存起来,冬天炖豆腐、煮火锅,鲜得很。\"
王铁柱扛着筐鲤鱼过来:\"野子,帮我搭把手!\"他将鱼剖好,用盐、姜、料酒腌制,\"等会晒两天,就能收了。\"
暖宝蹲在竹匾边,看鱼干在太阳下泛着银光:\"爸爸,这些鱼干要晒多久?\"
\"三四天,\"王铁柱说,\"要挑晴天晒,不然容易发霉。老辈人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冬至晒鱼',都是过日子的学问。\"
酿酒·雅趣
傍晚,陆野在酒窖里忙活。陶坛里装着新收的糯米,正发酵出淡淡的酒香。
\"奶奶,小雪要酿酒?\"暖宝扒着酒窖门,\"我闻到酒味了!\"
\"这是小雪酒,\"陆奶奶递来小酒盏,\"用糯米酿的,度数不高,冬天温着喝,暖身。\"她摸摸坛口的封泥,\"你太姥姥酿的酒,放十年都不酸,那手艺,我学了半辈子。\"
叶知秋端来煮好的姜茶:\"尝尝这个,驱寒。\"她指着酒坛,\"等酒好了,我们一家围炉温酒,多好。\"
夜话·传承
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壁炉前。暖宝捧着热可可,听陆奶奶讲老故事:\"我小时候小雪这天,你太姥姥会做'暖锅',白菜、豆腐、腊肉、丸子全煮一锅,边煮边吃,暖烘烘的。\"
\"奶奶,我们也煮暖锅吧!\"暖宝眼睛发亮,\"我想当小厨师!\"
\"好,\"陆野笑着起身,\"明天就去买食材。\"
麦芒窝在奶奶怀里,指着壁炉里的火星:\"亮......亮!\"
\"那是火精灵,\"陆奶奶说,\"在给咱们守冬呢。\"
日记·成长
睡前,暖宝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我和爸爸学打糍粑,手都酸了,但糍粑超好吃!奶奶说小雪要'冬藏',藏起食物,也藏起温暖。我要把今天的事记下来,等冬天过去,再拿出来看。\"
陆野看着女儿的日记,翻开自己的笔记,续写道:
\"小雪的雪,暖了冬的寒。
不是厚重的棉衣,是手作的温度;
不是紧闭的门窗,是围坐的热闹;
不是一个人的储备,是一家人的惦念,
是把古老的节气,
酿成生活的暖。
时光会走,
但节气的温度,
永远在腌肉的陶坛里发酵,
在打糍的石臼里沉淀,
在每一口热酒入喉时,
告诉我们——
寒冬渐近,
温暖不减,
最暖的家,
最真的传承,
都在这一腌一打、一晒一酿间。\"
晨光·新章
小雪次日,暖宝早起帮奶奶晒鱼干。她踮脚将竹匾往屋檐下挪:\"奶奶,这样晒得更干!\"
\"我们暖宝真聪明,\"陆奶奶递来水壶,\"歇会儿,喝口水。\"
麦芒摇摇晃晃过来,抓了把鱼干:\"吃......吃!\"
\"小馋猫,\"暖宝捏碎鱼干逗他,\"这是生的,不能吃!等晒好了,奶奶给你做鱼干粥!\"
田园·追忆
周末,陆野带着全家回乡下老家。太姥姥的老河滩上,还留着晒鱼干的竹匾。陆奶奶蹲在滩涂边:\"你太姥姥以前就在这儿剖鱼,说'小雪的鱼,肥得流油'。\"
暖宝蹲在旁边,捡了块扁平的石头打水漂:\"奶奶,我以后也要腌腊肉、晒鱼干,传给麦芒!\"
\"好,\"陆奶奶笑,\"我们暖宝有担当。\"
田埂边的野菊还开着,黄色的小花在风里摇晃,像是在和小雪打着招呼。
成长·惊喜
傍晚,暖宝神秘兮兮地拉陆野进厨房:\"爸爸,你看我做的!\"
陶盆里,糯米团揉得圆滚滚的,表面沾着芝麻:\"我做了小糍粑!虽然没奶奶的好吃,但我尽力了!\"
\"超棒!\"陆野咬了口,\"软糯香甜,比买的还好吃!\"
麦芒也凑过来,抓了块糍粑:\"软......软!\"
\"麦芒也爱吃姐姐做的糍粑!\"暖宝舀了勺红糖浆浇上,\"甜吗?\"
\"甜!\"麦芒咧嘴笑,小乳牙上沾着糖渣。
陆野望着兄妹俩,忽然懂了:所谓传承,就是在这些看似琐碎的节气里,让孩子亲手触摸岁月的痕迹,亲自传递温暖的力量。腌肉的咸香、糍粑的软糯、晒鱼的阳光味,都是家最生动的注脚。
他在笔记最后添了一句:
\"小雪的雪,
暖了冬的寒,
也暖了,
世世代代的念。\"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嘎嘣脆!东北大妞恋综掀桌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