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寒风像把锋利的小刀,刮在脸上生疼。陆野推窗望去,院子里的水泥地结了层薄冰,连常青树的叶子都冻得发脆。暖宝缩着脖子跑进来,怀里揣着个暖水袋:\"爸爸!奶奶说今天小寒,要吃糯米饭!还要喝腊八粥!\"
陆奶奶系着厚厚的棉围裙,从厨房探出头:\"小寒大寒,冷成一团。这糯米饭是用去年新收的糯米做的,蒸得软软糯糯,配着腊肉、花生、香菇,暖到肚子里。\"她掀开木桶盖,热气裹着米香扑面而来,\"你太姥姥以前小寒这天,都要蒸一大锅糯米饭,全家围着吃,边吃边烤火。\"
\"奶奶,糯米饭为什么要小寒吃?\"暖宝搓着小手,\"糯米饭不是随时都能吃吗?\"
\"傻孩子,\"陆奶奶用木勺搅动着桶里的糯米饭,\"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糯米性温,能暖脾胃。老辈人说'小寒吃糯,冬天不冻',吃了糯米饭,整个冬天都不怕冷。\"
小寒·寻俗
上午,陆野带着暖宝去老街买配料。粮行的王伯正用竹筛筛着糯米:\"小陆,小寒的糯米饭,糯米要选圆粒的,蒸出来才软糯。\"他捏起粒糯米,\"你闻闻,这糯米带着股清香味。\"
\"王伯伯,小寒除了吃糯米饭,还有什么习俗?\"暖宝拎着糯米袋子,\"我要学做!\"
\"还有喝腊八粥,\"王伯说,\"不过腊八在小寒后,也算小寒的延续。老辈人小寒这天,还要'数九',从今天开始数,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来了。\"
路过菜市场,暖宝盯着卖腊肉的摊子挪不动步:\"奶奶要做腊肉糯米饭的!\"她指着挂着的腊肉,\"这个腊肉好香!\"
\"那是,\"摊主笑着说,\"小寒的腊肉最香,经过霜打雪压,肉质更紧实。\"
陆野买了两斤腊肉、一把香菇、半斤花生:\"回家给奶奶打下手。\"
备料·承艺
厨房成了冬日的温暖港湾。陆奶奶已将糯米浸泡在清水里:\"糯米要泡足四个小时,蒸出来才软糯。\"她指着旁边的腊肉,\"这个要切成丁,和香菇、花生一起炒香,再和糯米拌匀。\"
暖宝搬来小凳子,站在灶台前学切腊肉:\"奶奶,我要切小块!\"她攥着小刀,小心翼翼地切着,腊肉滑溜溜的,差点切到手。
\"小心,\"陆奶奶握住她的手,\"切肉要稳,心要静。你太姥姥教我切肉,说要'刀如流水,肉如花瓣'。\"
叶知秋在旁边准备香菇:\"香菇要提前泡发,切成丁,和腊肉一起炒,香味才足。\"她泡着香菇,\"你奶奶说,小寒的糯米饭,配料越多,寓意越好。\"
陆野负责炒配料:\"腊肉要炒出油,香菇要炒出香,花生要炒得酥脆。\"他挥舞着锅铲,\"这样和糯米拌在一起,才够味。\"
蒸饭·守艺
木桶里,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和炒好的配料拌匀。陆奶奶撒上红糖:\"要放红糖,甜滋滋的,冬天吃最暖。\"她用木勺拌着,\"你太姥姥说,甜甜蜜蜜,日子才红火。\"
暖宝踮脚看木桶:\"奶奶,要蒸多久?\"
\"一个半钟头,\"陆奶奶盖上木盖,\"中间要翻一次,让下面熟透。\"她擦了擦额头的汗,\"以前没有电饭煲,全靠木桶蒸,费时费力,但味道就是香。\"
麦芒摇摇晃晃过来,趴在木桶边:\"香......香!\"
\"小馋猫,\"暖宝捏了小团糯米饭给他,\"烫!等凉了再吃!\"
\"要蒸得软软糯糯,\"陆奶奶说,\"像云朵一样,入口即化。\"
喝粥·闲趣
午后,陆野开始煮腊八粥。砂锅里,大米、小米、红豆、绿豆、莲子、红枣慢慢熬煮,香气四溢。
\"奶奶,腊八粥为什么要腊八喝?\"暖宝趴在锅边,\"现在小寒就煮了?\"
\"小寒到大寒,都是喝腊八粥的好时候,\"陆野搅动着粥,\"腊八粥要提前煮,放凉了更好喝。老辈人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喝腊八粥,预示着过年不远了。\"
陆奶奶端来腌菜:\"配腊八粥正好,解腻。\"她夹了块腌萝卜,\"你太姥姥腌的萝卜,脆生生的,我小时候最爱吃。\"
终于,腊八粥熬好了。掀开锅盖,各种杂粮在粥里沉浮,香气扑鼻。
\"好香啊!\"暖宝盛了碗粥,\"奶奶,我要放两颗红枣!\"
\"小馋猫,\"陆野笑着给她加了颗红枣,\"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麦芒抓了勺粥塞进嘴里,小脸上沾着米粒:\"甜......甜!\"
\"慢点!\"暖宝拿纸巾给他擦嘴,\"粥烫!\"
数九·雅趣
傍晚,陆野教暖宝数九:\"小寒是'一九'的第一天,我们一起来数九。\"他在纸上画了个九宫格,\"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爸爸,为什么要数九?\"暖宝认真地学着,\"数完了冬天就结束了吗?\"
\"对,\"陆野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来了。这是老辈人记录冬天、盼望春天的方式。\"他指着窗外,\"你看,虽然现在很冷,但春天已经在路上了。\"
陆奶奶在旁边织毛衣:\"我们小时候,小寒这天要'写九',在纸上写九个字,每天描一笔,等九个字都描完了,春天就来了。\"她展示着织了一半的围巾,\"这也是盼春天的方式。\"
做糖·共融
晚饭后,陆野带着暖宝做糖瓜。铜锅里,麦芽糖在慢火上熬煮,渐渐变得金黄粘稠。
\"奶奶,小寒为什么要做糖瓜?\"暖宝看着锅里的糖,\"甜甜的,像蜂蜜!\"
\"糖瓜是祭灶糖,\"陆奶奶说,\"小寒后很快就是腊月二十三,要祭灶王爷。糖瓜甜甜的,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暖宝学着搅动糖稀:\"爸爸,我要做最甜的糖瓜!\"
\"小馋猫,\"陆野笑着刮她鼻子,\"这是祭灶用的,不是给你吃的。\"
\"那我也要做!\"暖宝认真地说,\"我要给灶王爷做最甜的糖瓜!\"
夜话·传承
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壁炉前。陆奶奶烤着红薯:\"小寒要吃红薯,暖身子。\"她剥了皮,\"你太姥姥以前小寒这天,会烤一大筐红薯,全家围着烤火吃红薯。\"
\"奶奶,我们家还有很多传统,\"暖宝掰着手指头,\"清明扫墓、端午包粽、中秋赏月、冬至吃饺、小寒吃糯米饭......\"
\"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陆野说,\"每一个节气,都有它的意义。不是迷信,是对生活的敬畏,对家人的牵挂。\"
陆奶奶握着暖宝的手:\"我们暖宝长大了,要记住这些传统,传给你们的孩子。\"
\"我会的!\"暖宝认真地说,\"我要教麦芒包饺子、做糯米饭、数九、做糖瓜,告诉他每一个节气的故事。\"
日记·成长
睡前,暖宝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我和爸爸做了糯米饭,和奶奶煮了腊八粥!奶奶教我数九,从'一九'开始数。我要把这些记下来,等明年小寒再看。我要学会做糖瓜,祭灶王爷,还要教麦芒。\"
陆野看着女儿的日记,翻开自己的笔记,续写道:
\"小寒的糯,暖了冬的胃。
不是简单的食物,是文化的传承;
不是复杂的仪式,是家人的团圆;
不是一个人的守望,是一代代的惦念,
是把古老的节气,
酿成生活的温暖。
时光会走,
但节气的温度,
永远在蒸糯米饭的木桶里流淌,
在煮腊八粥的砂锅里翻滚,
在每一次数九盼春时,
告诉我们——
冬天正深,
春天不远,
最暖的家,
最真的传承,
都在这一蒸一煮、一数一盼间。\"
晨光·新章
小寒次日,暖宝早起帮奶奶准备糯米饭配料。她认真地切着香菇:\"奶奶,要切小块!\"
\"我们暖宝真能干,\"陆奶奶递来腊肉,\"切得比上次好多了。\"
麦芒摇摇晃晃过来,抓了块腊肉:\"吃......吃!\"
\"小馋猫,\"暖宝捏了块腊肉逗他,\"要等蒸好了才能吃!\"
田园·追忆
周末,陆野带着全家回乡下老家。太姥姥的老木桶还在,虽然已经不用了,但陆奶奶还是经常擦拭:\"你太姥姥以前就用这个木桶蒸糯米饭,蒸了几十年。\"
暖宝摸着木桶上的花纹:\"奶奶,我以后也要用这个木桶蒸糯米饭!\"
\"好,\"陆奶奶笑,\"我们暖宝会传承下去。\"
田野里的积雪开始融化,露出黑油油的泥土,麦苗在寒风中摇摆,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成长·惊喜
傍晚,暖宝神秘兮兮地拉陆野进厨房:\"爸爸,你看我做的!\"
案板上,摆着她切好的腊肉丁:\"我切了腊肉!虽然不太平整,但我尽力了!\"
\"超棒!\"陆野竖起大拇指,\"我们暖宝进步很大!\"
麦芒也凑过来,指着腊肉:\"肉......肉!\"
\"弟弟也想学切肉!\"暖宝捏着小刀教他,\"要这样拿刀......\"
陆野望着兄妹俩,忽然懂了:所谓传承,就是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小寒日里,让孩子亲手触摸岁月的温度,亲自守护家的温暖。糯米饭的软糯、腊八粥的香甜、数九的期盼,都是家最生动的传承密码。
他在笔记最后添了一句:
\"小寒的糯,
暖了冬的胃,
也暖了,
世世代代的念。\"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嘎嘣脆!东北大妞恋综掀桌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