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航班巨大的机体在04L跑道尽头尚未完全停稳,其前后舱门便已在液压系统的暴力驱动下向内炸开。
沉重的充气滑梯瞬间弹出、膨胀,如同巨兽吐出的信子,重重砸在湿漉漉的跑道上,溅起大片水花。
没有片刻迟疑,黑色的洪流从中倾泻而出。
这不再是“阴影”小组那样的精干探针,而是真正的钢铁拳“寂静黎明”主力突击营。
他们身上的AtLAS Exo外骨骼在应急灯和远处火光映照下泛着冷硬的幽光,关节处的液压系统发出细微的嘶鸣,承载着比普通单兵沉重数倍的武装。
除了标配的改进型突击步枪,他们中不少人扛着单兵反坦克导弹发射筒、自动榴弹发射器,甚至还有班组级别的电磁脉冲武器。
落地后,他们并非盲目冲锋,而是在外骨骼内置战术链和数据链的引导下,以班排为单位,如同拥有共同神经网络的掠食群,迅速沿着跑道边缘散开,扩大并巩固登陆场。
“建立防线!A连向左翼展开,控制货运区!b连向右,拿下维修机库!c连随我向前推进,夺取航站楼核心区!”
扩音器里传来突击营营长沙哑而有力的命令,他的声音甚至压过了风雨和逐渐逼近的交火声。
几乎在“寂静黎明”士兵涌出机舱的同时,跑道侧方控制引导灯的小屋内,夜枭冷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阴影小组,引导任务完成。现在,让我们为这场盛宴再添一把火。”
他对着麦克风说道,“呼叫夜莺,清扫跑道周边,为后续机降创造条件。”
仿佛响应他的呼唤,天空中那低沉密集的旋翼轰鸣声陡然加剧。
原本在低空盘旋待命的“夜莺”双旋翼直升机群,如同被惊动的蜂群,猛地压低了高度。
它们粗短机身下的武器挂架完全展现出来——多管火箭巢、反坦克导弹、30毫米机炮链舱在探照灯的光柱下闪烁着死亡的光芒。
“夜莺一号,进入攻击航线,识别并清除跑道北侧敌轻型装甲集群。”
“夜莺二号,覆盖航站楼西侧入口,压制敌方步兵集结点。”
“收到,火箭弹覆盖,三连发,放!”
指挥官简洁的命令下,数架“夜莺”机头微微下俯,机腹下的多管火箭巢喷吐出耀眼的火光。
“咻咻咻——!”
密集的火箭弹拖着尾焰,如同疾风骤雨般砸向正在试图组织反击的太约机场守备队和刚刚赶到的快速反应部队。
爆炸的火球接连成片,将悍马车、轻型装甲车连同周围的士兵一起吞没。
破片和冲击波在雨幕中撕开一道道短暂的真空地带,残肢断臂和车辆碎片被高高抛起。
另一批“夜莺”则用精准的机炮点射和反坦克导弹,逐个清除那些试图依托建筑物顽抗的火力点。
30毫米穿甲爆破弹轻易地撕开了水泥墙壁,将后面的射手连同武器一起粉碎。
就在地面战斗陡然升级的瞬间,更高的空域,无形的杀戮已然展开。
数架始终在战场边缘徘徊的歼-15d“咆哮鲸”电子战飞机,接收到了来自预警机和前线指挥节点的最终授权。
飞行员按下了操作杆上的发射按钮。
机翼下,数枚体型修长、涂装灰白的导弹脱离挂架,尾部火箭发动机瞬间点火,推动着它们以惊人的加速度刺破云层,朝着预定的目标。
樟宜机场的远程警戒雷达站、防空指挥中心以及太约东南亚司令部设在狮城本岛的几处关键通讯,雷达节点俯冲而去。
这是反辐射导弹,专为摧毁电磁信号源而生。
它们沿着守军雷达波束的来向,如同寻血猎犬般精准扑向目标。
几秒钟后,遥远的机场周边和狮城腹地,腾起了数团巨大的火球,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
原本在太约指挥中心雷达屏幕上虽然受到干扰但尚且能勉强识别的光点,瞬间被一片雪花和乱码取代。
关键的防空眼睛被瞬间戳瞎,指挥神经被狠狠切断。
与此同时,更多的歼-15t战斗轰炸机,在歼-35“暗剑”夺取制空权和空警-600“天眼”的精确引导下,开始了第一波重点轰炸打击。
它们利用云层和电子干扰的掩护,从中高空俯冲而下,机翼和机腹下挂载的精确制导炸弹、钻地弹、集束炸弹雨点般落下。
目标是机场周边的永备工事、兵营、车辆集结地、燃料库以及通往机场的主要干道桥梁。
“轰!轰!轰!轰!”
整个狮城仿佛都在颤抖。
机场外围,接连不断的爆炸形成了一道道死亡火墙,有效地阻滞了太约地面部队向机场核心区的增援。
一个试图沿着沿海公路向机场驰援的太约装甲连,在一条隧道入口处被精准投下的钻地弹连人带车封死在内。
燃料库的爆炸更是掀起了高达数百米的火柱,浓烟染黑了雨夜的天幕。
而在更高的同温层,歼-35机群如同优雅而致命的幽灵,以双机编队形式,在空警-600和海上航母指挥体系的共同织就的空情网络下,严密巡逻着以狮城为中心的战斗空中巡逻区。
任何试图起飞的太约战机,或者从周边基地赶来干预的敌机,都将首先面对这些隐身战机的超视距雷霆打击。
战火并非仅限于天空和机场。
海洋深处,那艘如同海上堡垒的055型万吨驱逐,其前部总计64个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盖板已经全部开启。
随着舰队指挥官一声令下,一阵阵沉闷的轰鸣响起,炽热的燃气流从发射井底部喷涌而出。
一枚枚舰对地巡航导弹如同出鞘的利剑,拖着耀眼的尾焰破开雨幕,垂直升空,然后在空中灵活转向,按照预设的弹道,朝着狮城本岛以及圣淘沙等离岛上的太约“天空卫士”、“爱国者”防空导弹阵地飞去。
这些导弹配备了先进的复合导引头,能够在强电磁干扰和恶劣天气下,精准地命中那些固定甚至有限机动能力的防空系统。
短短几分钟内,狮城耗费巨资构建的现代化防空网,便在饱和式的巡航导弹打击下支离破碎,雷达天线扭曲成麻花,发射架化作燃烧的废铁。
紧接着,才是真正给予太约海军致命一击的时刻。
“鹰击-21,目标:狮城海军基地内锚泊舰只,发射!”
055驱逐舰以及伴随的054A护卫舰上,那更为粗壮的发射管内,冷峻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被燃气弹射而出
它们在初始段点火,迅速加速,然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水漂”弹道,在大气层边缘和内部进行不可预测的机动,朝着此刻正慌乱地试图起锚。
离开泊位的太约舰艇包括几艘珍贵的“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和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猛扑过去。
速度即是力量。
当太约舰艇的相控阵雷达勉强捕捉到这些以超过5马赫速度袭来的死亡使者时,留给他们的反应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近防系统徒劳地喷吐出弹幕,却只能在导弹留下的残影中徒劳地穿梭。
“轰隆——!!”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甚至从海港方向传到了机场。
巨大的火球从舰体内部升起,那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被直接命中中部,巨大的冲击力几乎将其撕成两段,迅速开始倾斜下沉。
濒海战斗舰更是脆弱,在鹰击-21恐怖的动能和爆破威力下,如同玩具般被撕裂。
樟宜机场04L跑道上,最初的混乱交火在“寂静黎明”精锐和“夜莺”直升机的强力打击下,已逐渐被有组织的进攻所取代。
跑道本身及周边关键区域基本被控制,但航站楼内部、指挥塔台底层以及分散的机库区域,仍有残敌在依托复杂地形负隅顽抗,零星的枪声和爆炸声不绝于耳。
就在这时,天际传来了另一种沉重而持续的轰鸣声,压过了战场所有的喧嚣。
那是数架运-20“鲲鹏”大型运输机,在歼-15t和双翼直升机群清理出的安全走廊内,以超低空突防的方式,悍然飞临机场上空。
它们庞大的灰色机身如同移动的山脉,在雨夜中显得格外具有压迫感。
没有盘旋,没有犹豫。
领头的一架运-20如同巨大的铁灰色夜枭,直接对准了被“寂静黎明”士兵用红外信标标识出的跑道中心段,开始了近乎粗暴的野战降落。
起落架重重砸在湿滑的跑道上,轮胎摩擦出刺耳的尖鸣与缕缕青烟。
庞大的机体在积水中高速滑行,最终在跑道中段稳稳停住。
几乎在停稳的瞬间,巨大的尾部舱门便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轰然降下,重重砸在跑道地面。
舱门内,赫然是钢铁轮廓——低矮而强悍的车身,炮塔上修长的105毫米线膛炮管。
数辆ZtL-11式轮式突击车率先咆哮着冲出舱门,它们的八轮驱动系统碾过积水,溅起大片水花,炮塔飞速旋转,瞬间指向仍在喷吐火舌的建筑物窗口。
“咚!”一声沉闷而震撼的炮响,远处航站楼的一个窗户应声炸开,里面的机枪戛然而止。
完成卸载的运-20没有丝毫停留,尾部舱门尚未完全闭合,其发动机便已重新发出巨大的轰鸣,开始沿着跑道滑行、抬头,艰难而坚定地再度融入昏暗的雨夜空域,为后续机群让出通道。
就在第一架运-20脱离跑道的同时,第二架运-20的轮廓已然穿透雨幕,带着更为沉重的阴影,对准跑道俯冲而下。同样的粗暴降落,同样的瞬间卸货。
这次,从它腹中冲出的是数辆身形紧凑敏捷的15式轻型坦克。
它们披挂着模块化复合装甲,柴油发动机低沉咆哮,轻巧而坚实的履带迅速碾过跑道,105毫米线膛炮在闪烁的火光与应急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微光。
紧接着,第三架、第四架运-20依次接踵而至,如同执行精密流水作业的机械巨兽。
04A式步兵战车、pLL-09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车、装甲抢修车、电子对抗车……这些形态各异的钢铁巨兽接连不断地从运输机的腹腔内涌出,在跑道上迅速编组。
它们组成了一支微型却极其精锐的合成突击群,引擎的轰鸣汇成一片,仿佛被释放出笼的嗜血群兽。
它们的出现,以其无可辩驳的钢铁洪流之势,彻底宣告了机场内部近距离争夺战的终结。
“铁砧”营长看着这一幕,对着电台吼道:“所有‘寂静黎明’单位注意,装甲部队已抵达!配合装甲车辆,肃清所有残敌,彻底控制航站楼、指挥中心、能源站!动作快!”
坦克和突击车开始用主炮和并列机枪,对任何怀疑有敌人藏匿的建筑进行直瞄火力打击。
步兵战车则掩护着“寂静黎明”士兵,直接冲向航站楼入口,用30毫米机炮和车载导弹清理大门,然后士兵们突入内部,进行最后的清扫。
抵抗在绝对的钢铁洪流面前迅速瓦解。
失去了统一指挥、重武器支援,并且面临被碾压命运的太约守军,要么投降,要么被消灭。
就在樟宜机场的枪炮声逐渐趋于零星,转向更系统化的清扫和巩固防御时,战争的燎原之火,已经在更广阔的区域点燃。
在狮城东北部,一片刚刚被巡航导弹和航空炸弹反复耕耘过的滩头阵地上,硝烟尚未散去,焦黑的土地混杂着弹坑和残破的登陆障碍。
浑浊的海浪拍打着海岸线。
而就在不远处的海面上,透过渐渐稀薄的晨雾和雨幕,可以清晰地看到,无数黑点正密密麻麻地涌来。
那是庞大的两栖登陆舰队释放出的第一波两栖突击梯队。
05式两栖突击车如同成群的两栖巨鳄,浮在海面上,柴油发动机全力运转,尾部喷水推进器激起巨大的尾流,以高达40公里以上的时速,朝着滩头猛冲过来。
更远处,体型更大的726型“野马”气垫登陆艇,则承载着主战坦克等无法浮渡的重装备,以更快的速度超越两栖车群,准备直接抢滩。
与此同时,在数百公里外的暹罗北部边境。
沉寂已久的边境线,突然被无数坦克和装甲车的引擎轰鸣声所打破。
预先完全展开的复兴根据地西部军区数个机械化步兵旅,所有的履带和车轮同时开始转动。
钢铁洪流开始涌动。
ZtZ-99A主战坦克一马当先,沉重的履带碾过泥泞的边境线,撞开那些单薄的铁丝网和象征性的界碑。
04A步战车、pLc-181车载155毫米榴弹炮、红旗-17A防空导弹发射车……组成了一道无边无际的钢铁纵队。
沿着有限的几条公路,如同灼热的铁犁,悍然撕开了暹罗北部原本就相对薄弱的防线。
暹罗守军零星的反击,在如此庞大的装甲集群和伴随的集团军级炮兵、陆航火力面前,显得苍白而无力。
复兴的陆军,并没有意图占领暹罗全境,他们的目标是明确的:直插腹地,分割暹罗军队,兵锋遥指曼谷方向,最大限度地牵制太约在陆路可能发起。
通过暹罗领土向狮城方向的增援,并为可能出现的长期对峙或谈判,夺取有利的战略态势。
樟宜机场内,枪声已基本停歇,只有零星的爆炸声(可能是在处理未爆弹或故意爆破某些设施)和装甲车辆引擎的轰鸣。
跑道上,运-20仍在接连不断地起降,卸下更多的部队、装备和补给物资。
机场的灯塔已经被修复,闪烁着复兴根据地控制的特定信号。
“寂静黎明”的士兵和后续机降的常规部队,正在装甲车辆的掩护下,逐屋逐层地清理庞大的航站楼综合体,收拢俘虏,建立稳固的防御圈。
塔台顶层,那面代表着太约的旗帜已经被扯下,扔在泥水里。
一面崭新的、代表着复兴根据地的旗帜,在风雨中缓缓升起,尽管被雨水打湿,依旧倔强地舒展开来。
夜枭和他的“阴影”小组,已经悄然撤离了最前线,在一个相对完好的机库内设立临时指挥点,进行休整和装备维护。
他看着平板电脑上不断更新的战场态势图,上面代表己方控制的蓝色区域正在以机场为中心迅速扩大。
“狮城雨夜……”
他低声自语,目光透过机库大门,望向外面依旧被雨水和硝烟笼罩的天空。
机场的争夺战,以一场教科书式的现代闪电突击告一段落,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仅仅是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