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于上首的曹太皇太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满头银发,仪态万方,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了然。她何尝不知这些宗亲的怨气?今日这场宴会,正是她刻意为之。
她缓缓举起酒杯,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遍了稍显冷清的大殿:
“今日是家宴,老身与众位宗亲,共度除夕,闲话家常。”她先定下轻松的基调,随即话锋微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
“熙宁元年,天下多艰,河北地震旱蝗,国库空虚。官家宵衣旰食,锐意革新,所为者,乃是赵氏的江山社稷,是列祖列宗留下的基业。”
她目光扫过众人,尤其是在几个面露不忿的年轻宗室脸上停留片刻:
“‘五代而斩’,‘定额赏赐’,看似严苛,实则是 为了去除冗滥,为国库节流,亦是激励我赵氏子弟,不可一味安享富贵,当知 稼穑之艰、民生之难 ,要自强不息!”
她将赵顼的政策,解释为一种“励精图治”的家族训诫。
接着,她抛出了最关键的话,既是安抚,也是警告:
“官家虽年轻,然志存高远,欲做一番大事业。富弼、韩琦、文彦博等老成谋国之臣,倾力辅佐,正是看到了官家的苦心与担当。
我等身为宗亲,与国同体,更当体谅圣心,共度时艰。今日些许用度紧缩,是为了他日国富民强,我赵氏江山永固!”
她最后举起杯,语气转为不容置疑的坚定:
“老身希望,今日在座诸位,都能谨守本分,安居乐业,为官家分忧,为天下表率。若有艰难之处,可依制呈报宗正寺,官家与老身,亦不会坐视不理。
但若有谁,不安于室,怨望谤讪,触犯国法,也休怪祖宗家法无情!”
这番话,恩威并施,绵里藏针。既肯定了赵顼改革的正当性,堵住了众人的非议之口,又给了他们一个“依制呈报”的有限申诉渠道,更重要的是,以“祖宗家法”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
她用自己的无上威望,强行压下了宗室内部可能滋生的不稳情绪。
宴会最终在一种表面和谐、内里复杂的气氛中结束。宗室们叩谢太皇太后恩典,各自散去。
走出宫殿,寒风扑面,许多人心中那份怨怼,在曹太皇太后那番话后,渐渐被一种更深的无力感和清醒的认知所取代。
他们意识到,时代真的变了。赵顼不是仁宗,更不是英宗。他有着近乎冷酷的理性和不折不挠的意志。
他推动的改革,触及了帝国的方方面面,包括他们这些曾经的特权阶层。反对他,不仅意味着与皇帝为敌,更意味着与整个支持他改革的新兴权力联盟(士大夫中的改革派、被整肃后的军队核心) 为敌。
曹太皇太后的态度已然明确:在“保全宗室”与“支持皇帝变法图强”之间,她选择了后者,至少是默许。 连曹家都已通过海外贸易与皇帝的利益牢牢绑定。
“不该想的希望,太低了……” 这句话道出了绝大多数宗室的心声。他们或许不满,或许怨恨,但反抗的念头,在绝对的力量和现实面前,已然熄灭。他们所能做的,或许只剩下在新的规则下,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或者……等待。
宝慈殿内,宾客散尽。曹太皇太后疲惫地靠在软榻上,望着殿外漆黑的夜空,轻轻叹了口气。
她今日稳住了宗室,但她也知道,这份稳定,是建立在赵顼日益增长的权威和不容置疑的改革势头之上的。
这个年轻的孙子,正用他的方式,重塑着这个帝国,也从某种程度上,重塑着皇室家族的内部关系。熙宁二年的到来,注定将伴随着更多的变革与阵痛。
熙宁二年,正月初一。
汴京皇宫,大庆殿。晨曦微露,殿内已是香烟缭绕,仪仗森严。巨型的宫灯将大殿映照得金碧辉煌,御座之上的赵顼,头戴通天冠,身着绛纱袍,面容沉静,目光扫过丹墀之下依次排列的各国使节。
元旦大朝会,不仅是彰显国威的时刻,更是帝国对外展现气度与智慧的舞台。
繁琐而庄重的朝贺礼仪依次进行。辽国使臣耶律颇的,作为北朝代表,率先献上鞍马、弓矢、北珠、貂皮等贡礼,举止间带着草原帝国的矜持与骄傲。
紧随其后,西夏、回鹘、大理、安南等使节也依次献上本国方物。最后,则是高丽国的使臣金悌,他的姿态尤为恭谨,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毕竟,高丽国如今在名义上,仍是大辽的附属。
赵顼面带温和的笑容,一一致意,对每一份贡礼都给予了恰到好处的嘉许。
然而,所有使臣,包括殿内陪宴的大宋重臣们都知道,接下来的“回赐”环节,才是今日朝会真正的重头戏,也是窥见大宋皇帝心意与朝廷风向的关键。
当内侍省高阶宦官捧出赐予辽国的礼单时,殿内顿时静默下来。礼单由翰林学士以浑厚的嗓音朗声宣读,每念一项,都引来细微的惊叹。
“大宋皇帝敕赐大辽国主:”
“一、《资治通鉴》稿本一部,计一百卷,乃司马光奉敕编修,今特赐先成之周、秦、汉、隋、唐纪,以资借鉴。”
“二、御笔亲题‘文治武功’匾额一方,以贺新春。”
“三、欧阳修《集古录》手稿摹本十卷,苏子瞻《东坡志林》初刻本全套。”
“四、内造紫檀嵌螺钿书匣、宣和殿特制松烟墨、澄心堂纸若干。”
这份礼单,厚重得超乎寻常!尤其是《资治通鉴》,此书虽未最终成书,但其名早已传遍士林,皆知是司马光倾注心血、总结历代治乱兴衰的巨着。
将其部分稿本赐予辽国,意义非凡。这不再是简单的财物赏赐,而是将中原王朝的核心历史观与治国理念,作为一种最高级别的礼物赠予对方。
耶律颇的脸色由最初的矜持,转为震惊,继而化为深深的凝重。他深深一揖,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诚恳:
“外臣代我主,叩谢陛下厚赐!此乃无价之宝,我主必当虔诚拜读,深究兴替之理!”
他明白,这份礼物背后,是宋朝皇帝的一种自信的宣告:我以文明精华示你,既是恩宠,亦是让你明晓,何谓“正统”,何谓“大道”。
赵顼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却蕴含力量:“辽宋乃兄弟之邦,当共守盟好。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望贵主能察古今之变,保境安民,则两国百姓之福也。”
话语中,规劝与期许并存,恩威并施,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宋神宗的新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