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天上能掉馅饼?那是做梦!”
另一人接过话茬,摇头笑骂。
“不付出哪来的回报?人家池晚霞能把村里的路修好,把产业做起来,靠的就是敢想敢干,敢下本钱。咱再观望下去,可就被甩得没影儿了!”
“你看看人家这机器,一开起来,地里呼呼带风,犁得深、耙得平,一趟过去,连土都翻得整整齐齐。别说一头牛了,比十头牛加起来还猛!”
有人指着正在作业的拖拉机感慨道。
“关键是还不用人扶犁,方向盘一打,路线直得像拉了线似的!”
“而且一天能干几十亩,这效率,咱们拿镰刀得干半个月!”
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起劲。
可说着说着,话题一转,立刻就催起了正事。
“行了行了,别光在这儿看了,咱们麦田还没收完呢,再耽搁下去,碰上下雨可就糟了!”
一位村长提醒道。
众人纷纷点头,不敢再多停留。。
池晚霞还是那句老话。
“谁先来,谁先用。规矩不能乱。万村长、张村长,明早八点,你们俩过来领机器。一人一台,其他村等他们用完,按顺序排着来,谁也不准插队。”
两台拖拉机错开使用,每天轮流作业。
这样既能保证机器不空闲,又能尽可能多地帮上周边的村子。
“成!绝对没问题!”
万福第一个答应。
“我们一定按规矩来,不插队,不争不抢!”
张村长也赶紧表态。
“咱们都是讲道理的人,有先来后到,绝不添乱!”
“支持池书记的安排,公平公正最重要!”
“明天一早就到,绝不迟到!”
他们心里都清楚。
往后指不定还得求池晚霞帮忙。
池晚霞不是普通村姑,她有主意、有办法。
只要她一句话,拖拉机就能开进田里,抢在暴雨前把麦子抢收回来。
这样的恩情,哪是几句感谢就能打发的?
将来要是谁家孩子上学缺钱、老人看病急用,怕是还得上门开口。
说完正事,池晚霞忽然又想起一茬。
“对了,你们谁家有麦麸、黄豆壳、红薯杆、花生秧、米糠,全都给我留着,我统一派人来收。”
这不是顺口一提,而是早就在心里盘算好的事。
这些别人眼里的废料,在她看来却藏着大用处。
可以做饲料,也能沤肥,甚至还能掺进建材里当填充物。
只要收上来,再集中处理,就能变成值钱的东西。
而眼下,正是收集的最佳时机。
万福一听,立刻摆手。
“麦麸?早没剩了。黄豆壳、红薯杆那些玩意儿,你还花钱买?别了,到时候你直接派车来拉,又不是金子银子,谁还稀罕那点渣子?”
在他看来,这些东西堆在院子里占地方。
烧火嫌碎,喂猪嫌少,平日里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如今池晚霞主动要收,简直是帮了大忙,哪还能谈什么钱?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
“咱村猪都养不几头,这些边角料早堆成山了。你别给钱,来人拉走就成。我们可还借你拖拉机呢!”
“就是,你家那台铁牛可救了我们命了。要是靠人割、牛拉,这会儿还不知道能不能收完呢!”
“我家老二还说,池晚霞以后就是咱村的财神娘娘,供起来都不为过!”
大家心里明白,这回能抢在雨前收完麦子,全靠她那台轰隆作响的拖拉机。
池晚霞笑了。
“拖拉机我也没白给你们用啊?亲兄弟还得分清楚账呢。谁也别想占便宜,该给的,一分不能少。”
她清楚得很,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让好处来得不明不白。
人情归人情,账目归账目,一旦混在一起,迟早会出问题。
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最后谁都不记得欠了什么,反而容易生出嫌隙。
她要的,是明明白白的合作,而不是模糊不清的施舍。
借拖拉机的事儿,早有规矩。
每天两袋麦麸,或者两袋米糠,早就说好了。
当时还有人犹豫,觉得拿粮食换机器用不合算。
可现在回头一看,简直是捡了天大的便宜。
麦麸是磨面的,这年头没精加工机器,里头还夹着不少细粉呢。
那些细碎的面粉颗,混在麦皮之间,白白浪费实在可惜。
而在池晚霞眼里,这些东西更是宝贝。
别的村子把麦子当主食,咱们村倒好,富得流油,直接拿去喂牲口。
这话听着夸张,却也是实情。
今年风调雨顺,加上机械作业效率高,前锋村的亩产比往年高出近三成。
别的村还在为交完公粮后剩不下多少发愁,前锋村已经琢磨着要不要杀两头猪庆丰收了。
这日子,在周边十里八村,那可是响当当的“冒尖户”。
几个村长看她铁了心,也不再多嘴了。
这姑娘,看着年纪不大,做事却滴水不漏。
今日你不收钱,明日他就敢开口要免费。
与其将来扯皮,不如现在把规矩立牢。
送走这几个人,池晚霞就挨家挨户转悠起来。
今天是收尾的日子,该割的麦子早割完了,剩下的正在脱粒。
打麦机“轰隆轰隆”地响着。
老人们坐在树荫下抽烟,眯着眼看这丰收的景象。
他们说,多少年没见这么整齐的麦粒了。
麦子发了芽还能吃,可交公粮的时候,上面可不管你是因为天潮还是人偷懒。
一旦被查出芽麦比例超标,不仅会被退回来重晒,还得挨批挨训。
公社干部最看重的就是“质量达标”,你收成再多,发了芽也白搭。
更别说评先进、争红旗这些荣誉了,芽麦户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去年就有个村因为晾晒不及时,全村被通报批评,连年节的奖状都没拿到。
所以现在每家每户都格外上心,恨不得半夜爬起来翻一遍麦子。
可前锋村压根不用担心这个。
他们有池晚霞提前联系的烘干机,有拖拉机抢时间,还有她定下的统一晾晒标准。
每家晒场都按她画的格子分区摊开,翻晒也有专人巡查。
这样一来,不仅效率高,质量更是没得说。
连公社来的技术员都夸。
“前锋村,真有两下子。”
池晚霞走到哪儿,看到的全是松了口气的笑容。
人们见她来了,有的端来凉茶,有的塞给她一把刚炒好的瓜子。
她也不推辞,笑着接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七零养崽崽:哄知青少爷入赘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