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张廷玉。
就连允祥也说道:
“四嫂,等会儿宗亲们就都过来了。
万一四哥醒不了,只有您有威望,能镇得住他们!”
剪秋这时也说道:
“娘娘,您在这里就是主心骨。
太后那边奴婢去吧!
您放心,太后那边不会有事的,
否则,奴婢提头来见!”
允祥说道:
“好丫鬟,对你,四嫂自然是放心的!”
剪秋说道:
“要是太后醒了,能移动了,一定会过来的!”
宜修看似无奈地点头,
“事急从权,只能如此了!”
剪秋点了两位太医赶去了寿康宫,宜修回去内室着急问道:
“王太医,皇上有醒了迹象吗?”
王太医从出生到现在,就没有在一天内流过这么多的汗,外面的官服都要浸透了。
这还是在除夕呀!
“娘娘,再等等,半盏茶的时间......啊....啊....皇上,皇上醒了!”
宜修赶紧扑了过去,
“皇上,皇上!!”
胤禛睁眼就看到宜修泪眼婆娑的看着自己,耳边听到她的呼唤。
“皇上,你终于醒了!太好了!太好了!”
门外的大臣也都长出了一口气。
胤禛艰难的问道:
“那个逆子呢!给朕...给...朕...找过来!
朕....朕要...当场....当....”
胤禛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发现他的和手脚都动不了。
允祥也发现了,小声问道:
“太医,皇上这是.....”
然后宜修对他摇了摇头。
允祥当机立断,把内室的门给关上了,
苏培盛就站在门口,不让其他人靠近。
王太医这才小声说道:
“皇上,您...中风了!以后....应该...是起不了床的!而且微臣在你的脉象中查出了....查出了......您服用过大量的五石散!”
胤禛整个人都目眦欲裂,想要狠狠地拍着床板,却只能轻微的动动手指头。
宜修的眼泪哗哗的流,说道:
“没事的!皇上,醒了就好!
别生气了!不要生气!
我们好好治,一定会好的!~一定会好的!”
胤禛在宜修‘一定会好的’的哭声中,也渐渐失去了全身的力气!
皇后如此伤心,自己大概没有多少时间了吧。
便冷静下来问道:
“王太医,朕还有治愈的希望吗?”
说着话,嘴角突然抽动,不自主地歪到另外一边。
宜修越发伤心,抱着胤禛已经没有自觉的大腿,头埋在被子里哭。
就怕外面的大臣听到。
王太医觉得他的脑袋大概率也是不保了,豁出性命说道:
“很难!皇上你不但不会好,还会越来越严重,
到最后甚至....甚至头也动不了!”
胤禛沉吟片刻说道:
“那还不如死了!现在你有办法将朕的脸恢复吗?”
王太医说道:
“有!可只能是暂时的!”
胤禛深呼吸一口气,
“能保持多长时间?”
“一盏茶!在往后,需要再扎针,
那就要用到您自身的寿命了呀!”
胤禛说:
“扎针,能保持一刻钟吗?”
宜修哭道:
“不行!皇上,不行呀!
我们好好治!好好治!会好的!”
胤禛对着宜修居然还能温柔的笑一笑,说道:
“让朕躺着,什么事都不能做,于死无疑!”
然后偏头对着十三弟说道:
“把你嫂子拉开!太医,用针!朕,免你死罪!”
于是允祥把几乎瘫软的宜修拉到椅子上坐下,
王太医和深呼吸一口气,开始扎针!
不一会儿,允祥打开门,让军机大臣和其他已经到了宗亲都进来。
皇子们还是继续跪着。
大臣进来就看到皇后已经哭到没有力气了,就像一朵开败的花一样,瞬间就明白了皇上的情况。
几位大臣跪下听旨意。
王太医把胤禛扶了起来,其实就用自己拦住了胤禛后背扎针的手。
胤禛喊了一声:
“弘辉!”
弘辉赶紧上前走到床边跪下,
“皇阿玛,何事吩咐儿臣!”
胤禛说道:
“传朕旨意,张廷玉拟旨!”
张廷玉也起身,小太监搬来小几,和笔墨纸砚,还有一个空白的圣旨。
允祥也扶着他四嫂慢慢跪下。
“朕,蒙皇考圣祖仁皇帝,为宗社臣民计,慎选于诸子之中。
命朕缵承大统,绍登大宝。
朕夙夜忧勤,深恐不克负荷。
惟仰体圣祖之心以心,仰圣祖之政以政,勤求治理,纪纲整饬,大法小廉,万民安乐!
多年来,殚精竭虑,朝乾夕惕,不惮辛劳,不辞惇复。
虽未能全如期望,而庶政渐清吗,人心渐善。
臣民遍德,大有频书!
但皇考圣祖仁皇帝托付之重,至今自信无负,而志愿未竟,不无遗憾。
宝亲王皇长子弘辉,秉性仁慈,居心孝友。
圣祖皇帝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
今雍正八年正月初一,朕于养心殿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
面议建储一事,亲书谕旨,即可立弘辉为皇太子!
今既遭大事,着继朕登极,即皇帝位!
仰赖上天垂佑,列祖列宗贻谋。
当兹寰宇太平,必能与亿兆臣民共享安宁之福。”
说完,所有人大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胤禛对弘辉说:
“把玉玺拿过来!”
弘辉出去外间,打开龙案上的盒子,把玉玺捧了过来,
胤禛示意王太医,把他的手按在弘辉的手上,
让弘辉亲自给自己的继位诏书盖下玉玺。
张廷玉立刻手捧圣旨,对着弘辉说道:
“请皇太子,接旨!”
弘辉看了一眼胤禛,胤禛微笑点了一下头。
弘辉这才接过了圣旨。
胤禛缓了缓,接着说道:
“弘辉仰承列祖积累之厚,受朕教诲之深。
亲正人,行正事,闻正言,勿为小人所诱,勿为邪说所惑。
祖宗所遗之宗室宜亲,国家所用之贤臣宜保。
自然和气致祥,绵祖宗社稷万年之庆也。
恒亲王秉性和平,持躬谦谨,具有乐善之风,可为贤臣良将。
怡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为国家有用之才,
但平时气清体弱,不耐劳卒,
倘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其伤损自身,
若因此而损贤王精神,不能为国家办理事务,则甚为可惜。
庄亲王心地纯良,和平谨慎,虽遇事少担当,然必不至于错误。
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修订《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
大学士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安民察吏,绥靖边疆,洵为不世出之名臣。
此二人者,朕可保起始终不渝。
将来二臣配享太庙,以昭恩礼!
若朕归天,其应行礼制,悉遵成典。
持服二十七日,释服。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无限穿越之古代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