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泼洒在长安城巍峨的轮廓上。代国公府的书房内,烛火摇曳,将薛斩挺拔的身影投映在墙壁上,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
他面前的紫檀木书案上,摊开着一张巨大的北境舆图,朱砂标记的突厥势力范围刺目如血。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而规律的“笃笃”声,仿佛战鼓的前奏。
“主公。”门外传来低沉的声音,如同夜枭。
“进。”
书房门无声滑开,张三的身影如同鬼魅般闪入,迅速掩上门。他依旧是那副寻常商贾的打扮,但眼中锐利的光却与这身行头格格不入。
“情况。”薛斩没有抬头,目光依旧锁在舆图上,仿佛要将其灼穿。
“侯君集那边,散朝后,其心腹副将王君廓去了平康坊‘醉仙楼’,与博陵崔氏的外院管事密会半个时辰。”张三的声音平铺直叙,不带丝毫感情,“我们的人扮作歌姬在隔壁,听到‘粮草’、‘延误’、‘好自为之’等词。”
薛斩敲击桌面的手指倏然停顿,嘴角勾起一抹冰封的弧度:“按捺不住了。崔氏那边?”
“崔琰称病未朝,但在府中密会太原王氏王弘。我们在崔府的线人听到他们谈及‘漕运’、‘仓储’。王弘离开时,面色不虞。”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在后勤上做文章了。”薛斩冷哼一声,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沉沉的夜色,“以为这样就能拖垮北伐,或者至少让我这先锋难堪?”
“主公,是否需要……”张三做了个切割的手势。
“不必。”薛斩摆手,眼神锐利如刀,“此时动他们,打草惊蛇。陛下已明言严查后勤,他们不敢做得太过。无非是在粮草质量、运输速度上使绊子,让我们难受罢了。”
他转过身,烛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深邃的阴影:“我们要做的,是见招拆招。张三,盯紧他们,特别是与户部、漕运的往来。我要知道他们具体在哪个环节下刀。”
“是!”
“另,”薛斩目光如炬,“北伐期间,长安情报网不可松懈。太子那边…我总觉得不安。魏王、吴王,还有那些世家,都不会安分。确保消息畅通,前线与长安,不能断线。”
“主公放心,‘暗影’已布下三重保障,信鸽、快马、密道,万无一失。”张三语气笃定。
“好,去吧。”
张三的身影再次融入门外黑暗。
薛斩回到书案前,提笔疾书,墨迹淋漓。写罢,吹干,折好塞入特制小竹筒。他走到窗边,一声轻哨,通体漆黑的猎鹰无声落下。将竹筒缚于鹰腿,轻拍其首:“去吧。”
猎鹰展翅,融入夜色,直扑城外“狂字营”驻地。这是薛斩驯养的猛禽,用于传递紧急军情,比信鸽更迅捷,更安全。竹筒内,是给副统领赵虎的密令,令其提前应对后勤刁难。
做完这一切,薛斩才稍松一口气。他深知,北伐之战,非止沙场刀兵,更是朝堂上下、前线后方的全局博弈。一步错,满盘输。
翌日清晨,曙光微露。
薛斩一身轻甲,策马直奔户部衙门。管家薛安跟在一旁,身后两名亲卫抬着一口醒目的红木箱子。
至户部门前,守卫认得薛斩,忙上前行礼:“代国公?您这是……”
“本将来寻崔侍郎,商议北伐先锋军粮草拨付。”薛斩翻身下马,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这…崔侍郎他…”守卫面露难色。
“怎的?崔侍郎不在?还是…不想见本将?”薛斩眉峰一挑,竟直接撩起衣摆,在户部门前的石阶上坐了下来,那口红木箱子就放在身侧,异常扎眼。
这一坐,便是半个时辰。
进出户部的官员见此情景,无不侧目,议论纷纷。消息如野火般传遍皇城:代国公薛斩,携箱坐守户部门前!
终于,崔仁师坐不住了,阴沉着脸迎出:“代国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薛斩起身,掸去尘土,笑道:“崔侍郎贵人事忙,本将只好在此恭候。至于所为何事…昨日朝堂之上,不是已言明?北伐先锋粮草,还请侍郎行个方便,早日拨付。”
崔仁师眼底怒色一闪,强笑道:“代国公说笑了,北伐乃国之大事,户部岂敢怠慢?只是粮草调配,需时……”
“崔侍郎,”薛斩打断,指向红木箱,“本将知户部难处,特备薄礼,或可相助。”
崔仁师疑惑看去。
薛斩示意薛安开箱。箱盖掀起,非是金银,乃一卷卷厚重账册与标记详尽的舆图。
“这是?”崔仁师蹙眉。
“洛口、永丰、太原三仓,近三月出入库记录副本,及关中、河东官道、漕运详图。”薛斩随手拿起一卷账册,慢条斯理,“据载,三仓存粮,足支大军三月。漕运畅通,正常调度,十日内,首批军粮必抵前线。”
崔仁师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这些数据,属户部机密,薛斩如何得知?且如此详尽!
“代国公…你…你从何得来?”声音已带颤音。
“侍郎不必管我从何得来。”薛斩目光陡然锐利,“本将只问,凭此存粮运力,先锋军五日所需粮草,能否按时、足量拨付?”
他踏前一步,无形压力笼罩崔仁师:“若不能,本将只好携此箱,面呈陛下,请圣裁!看是有人故意拖延,还是我薛斩信口雌黄!”
崔仁师冷汗涔涔,死死盯着那口箱子,如见蛇蝎。他毫不怀疑,薛斩真会如此做!
“能!必能!”崔仁师几乎咬碎牙根,“下官…这就去办!确保五日内,先锋粮草,悉数到位!”
“甚好。”薛斩笑容和煦,“有劳侍郎。本将还需赴兵部,不多叨扰。”
言毕,示意盖上箱子上马,扬长而去。留崔仁师原地,面色铁青,浑身发抖。
周遭官员面面相觑,心下骇然。这位年轻国公,沙场是疯子,朝堂亦是不按常理的狠角!
离了户部,薛斩马不停蹄,直趋卢国公府。
程咬金正在演武场挥动萱花大斧,虎虎生风,见薛斩至,收势大笑:“好小子!听闻你在户部门前,吓得崔仁师那老小子屁滚尿流?干得漂亮!”
“世伯消息灵通。小侄也是无奈,行此下策。”薛斩拱手。
“什么下策?此乃上策!”程咬金用力拍薛斩肩膀,“对付那般阴险货色,就得直来直往!你越讲理,他越耍赖!就得比他们更横!”
他拉薛斩至石凳坐下,压低声音:“不过,小子需小心。崔、王等世家,盘根错节,此番得罪狠了,必不善罢甘休。”
“小侄明白。”薛斩点头,“故特来请世伯相助。”
“但说无妨!俺老程能办到的,绝无二话!”程咬金拍胸保证。
“北伐在即,后勤虽由户部统筹,然军械,尤以箭矢、伤药等耗材,恐仍有龃龉。”薛斩道,“小侄想请世伯,动用人脉,从军器监、太医署,额外调拨一批精良箭矢与上等金疮药,直送‘狂字营’。不走兵部常例,免遭人手。”
程咬金眼一亮:“好主意!绕开那些蠹虫!包在俺身上!军器监少监是俺老部下,太医署令丞亦欠俺人情,此事易尔!”
“多谢世伯!”薛斩真心谢道。程咬金看似粗豪,军中根基却远非他眼下可比。
“谢甚!一家人!”程咬金大手一挥,旋即挤眼,“说起来,你与如玉那丫头的婚事,陛下已赐婚,你小子此番北伐,须得全须全尾回来!若让俺闺女守寡,老子追到阎王殿也要扒你皮!”
薛斩苦笑保证:“世伯放心,小侄定平安归来。”
“这还差不多!”程咬金满意点头,又叹,“唉,如玉那丫头…自你任先锋,连日闷闷不乐。你去瞧瞧她,好生宽慰。”
薛斩心弦微动,颔首应下。
后院花园,程如玉独坐凉亭,对一池残荷发怔。秋风拂过,吹动她额前青丝,平添萧索。
“如玉。”薛斩轻唤。
程如玉回神,见是薛斩,眸中喜色一闪而逝,随即黯淡,低声道:“你…来了。”
“嗯。”薛斩在她身旁坐下,“后日,便需启程。”
“…我知。”声音愈低,玉指无意识绞着衣角。
见她如此,薛斩心生怜惜,伸手握住她微凉柔荑:“安心,我自会珍重。”
程如玉抬首,眼圈微红:“沙场刀剑无眼…我…听闻突厥凶残…”
“再凶残,你夫君亦无惧。”薛斩语气放柔,“莫忘,殿前败突厥王子者,是我。且有‘狂字营’三千袍泽,皆为好儿郎。”
他顿了顿,凝视她明眸,正色道:“如玉,我知你忧。然丈夫在世,保家卫国,责无旁贷,亦是无上荣光。望你…体谅。”
程如玉迎着他坚定目光,心中忧惧似被熨平些许。她咬唇,用力点头:“我懂。我只…只是怕…”
“毋须怕。”薛斩握紧她手,“待我归来,便成婚。届时,带你看塞外风光,闻说秋日草原,极美。”
“当真?”程如玉眸中亮起微光。
“自是真。”薛斩笑道,“我何时骗你?”
程如玉终破涕为笑,自怀中取出一枚绣工稍显稚拙却极用心的平安符,塞入薛斩手中:“此物…你带着。是我亲手所绣…许是不美,但…是我心意。你定要…平安。”
薛斩接过犹带少女体温的平安符,心头暖流涌动。他将符郑重纳入怀中,贴肉收好,承诺道:“好,必时刻佩戴。有如玉平安符庇佑,定当凯旋!”
二人相视而笑,虽无言,情意已通。秋风卷落叶,吹不散亭中氤氲温情。
是夜,东宫。
李承乾腿伤稍愈,仍倚拐而行。身残之痛,叠加朝堂压力,令他性情日益暴戾。
“滚!皆与孤滚出去!”殿内传出怒吼,伴以瓷器碎裂锐响。
数名内侍连滚爬出,面无人色。
称心端药碗,小心翼翼入内,柔声:“殿下,该用药了。”
李承乾喘着粗气,坐于榻上,面色阴沉:“用药何用!孤仍是跛子!”
“殿下…”称心置药碗于旁,走至其后,轻揉太阳穴,“殿下洪福齐天,必能康复。太医言,静心调养,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如初。”
“如初?”李承乾嗤笑,“谈何易!你观满朝文武,观青雀!哪个不在看孤笑话?!还有父皇…父皇眼中,只怕唯有那战功赫赫的薛斩了!”
语中满是不甘怨愤。
称心眼底异光一闪,声更柔:“殿下乃国之储君,名正言顺。薛将军再强,终是臣子。只是…如今薛将军即将北伐,若再立殊功,这朝堂之上,恐更…”
言未尽,意已明。
李承乾面色愈沉,拳攥至骨节发白。
恰时,内侍门外报:“殿下,代国公薛斩求见。”
李承乾与称心皆怔。
“他来作甚?”李承乾蹙眉。
“想必是来向殿下辞行。”称心低语,“殿下,如今朝局微妙,薛将军圣眷正浓,又是北伐先锋,殿下还是见见为妥,至少…表面功夫需做足。”
李承乾默然片刻,终点头:“宣。”
薛斩入殿,药气与一丝若有若无的麝香(称心常用)扑鼻,微蹙眉。见地上碎瓷,李承乾未消之怒容,及其后低眉顺目的称心。
“臣薛斩,参见太子殿下。”薛斩躬身。
“薛弟毋须多礼。”李承乾强作平和,“坐。你明日出征,不在府中准备,深夜来访,有何要事?”
内侍搬来锦墩,薛斩落座,目光扫过称心。
李承乾会意,摆手:“称心,尔且退下。”
“是。”称心躬身退,转身刹那,与薛斩目光一触,那眼中一丝阴冷,难以察觉。
殿内仅余二人。
“大哥,”薛斩换亲近称谓,语气诚恳,“我此去北伐,归期未定。长安城内,暗流汹涌,不逊前线。魏王、世家,尚有…宵小之辈,恐皆会动作。”
李承乾冷哼:“孤知。彼等皆巴望孤这太子早废!”
“大哥乃国本,只要无差池,无人可动。”薛斩正色,“我走之后,朝中事,万望大哥谨慎。遇事不决,多与房相、长孙司空议。若有急,可通程处默,或‘兄弟楼’张三与我联络。”
此番话,可谓推心置腹。李承乾闻言,面色稍缓,眸露感动。他知,薛斩这是在表明立场,是为他考量。
“薛弟…”李承乾叹,伸手握薛斩手,“如今朝中,肯对孤言此肺腑者,恐唯你矣。你放心,孤在长安,必为你稳住后方!你在前线,亦定要小心!突厥狡诈,侯君集…未必存好心。”
“谢大哥关切,臣自当小心。”薛斩点头,“大哥腿伤,还需耐心静养,莫动气,于身无益。”
兄弟又叙数语,气氛较前融洽。然薛斩心知,裂痕已生,称心此类佞臣在侧,终是隐患。只惜远征在即,无力他顾,唯望李承乾自悟。
离东宫,子夜时分。
薛斩未归府,直往“兄弟楼”。
虽已深夜,兄弟楼后院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程处默、尉迟宝琳、秦怀玉等纨绔兄弟,及赵虎、陈风等“狂字营”骨干,尽皆齐聚。
院中篝火熊熊,上烤全羊,油脂滴落火中,“滋滋”作响,香气四溢。大坛美酒堆满角落,众人围坐,高声谈笑,气氛炽烈。
“斩哥至!”不知谁呼,众皆起立。
“皆坐!”薛斩摆手笑,“自家兄弟,何须虚礼!”
至主位坐定,立有人奉上巨碗酒。
“斩哥!”程处默端碗,眼圈泛红,“俺…俺真想随你北伐!砍那些突厥崽子!”
薛斩接碗,拍其肩:“处默,你心我知。然长安,亦需人守。太子大哥处,与我等根基,皆需信得过的兄弟照应。你留长安,责同重大!”
“可…”程处默欲再言。
“无可是!”薛斩断之,目光扫视众人,“我走之后,长安众兄弟,须拧成一股绳!相互照应,守住家业,守住太子!明否?”
“明!”众齐声应和,声震屋瓦。
“善!”薛斩举碗,“今日,不醉不归!预祝北伐大捷,预祝我等兄弟,前程似锦!干!”
“干!”
众轰然响应,仰首饮尽碗中烈酒。
辛辣酒液滚入喉,点燃胸中豪情。火光映照一张张年轻激昂的面庞,他们将门虎子、寒门英才,因薛斩而聚,已成新兴势力。
此一夜,兄弟楼内,歌笑划拳声不绝,直至天明。
翌日清晨,曙光微露。
长安城外,灞桥之畔,秋风萧瑟,枯柳低垂。
三千“狂字营”将士,肃立晨雾之中。玄色轻甲,墨色战袍,背负改良弩,腰挎横刀,队列齐整如林,肃杀之气冲霄汉。经数月魔鬼锤炼与装备革新,他们已脱胎换骨,为此世顶尖强军。
薛斩一身明光铠,猩红披风猎猎作响。骑于战马之上,最后回望巍峨长安。
程如玉立于送行人群中,不似他女眷哭泣,只用力挥手,眸中满是鼓励与牵挂。
薛斩对她颔首,投以安心眼神。
旋即,他猛然拔出腰间横刀,直指北方,声如惊雷,炸响于每个将士耳畔:
“弟兄们!突厥犯境,屠我同胞,占我疆土!此等血仇,不共戴天!”
“今日,我薛斩,将与尔等共赴北疆,马踏王庭,血债血偿!”
“告我,尔等惧否?”
“不惧!不惧!不惧!”三千人齐声怒吼,声浪如潮,震散周遭晨雾。
“善!”薛斩眼中战意灼燃,“此方为我‘狂字营’好儿郎!记我誓言——”
“忠君爱国,护卫黎民,生死与共,唯狂不败!”
“忠君爱国!护卫黎民!生死与共!唯狂不败!”
震天口号再起,每字皆充斥决绝与一往无前之念。
“出征!”
薛斩一勒马缰,战马人立长嘶,旋即如离弦之箭,向北疾驰。
其后,三千黑甲洪流,滚滚而动,马蹄声如雷鸣,踏碎清晨宁静,亦踏上那条充满热血、牺牲与荣耀的北伐征途。
烟尘滚滚,渐掩长安轮廓,亦带走无数牵挂与期盼。
战争,启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贞观第一狂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