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清军大营。
多尔衮刚刚喝完一碗药汤,躺在榻上休息。
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安静地坐在一旁,给多尔衮按摩头部。
本来多尔衮领兵外出打仗,是不会带老婆的,最多可能也就是带个小妾婢女,随身伺候起居。
不过,由于多尔衮身体不适,博尔济吉特氏实在放心不下,加上他们唯一的女儿,东莪至今下落不明,她也不愿意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北京,索性跟着多尔衮照顾他了。
这次西征,多尔衮带走了2万八旗精锐,还从河北、山东等地调集了8万多汉军,凑了十万大军,直奔陕西而去。
不仅如此,多尔衮还给山西大同总兵姜镶送去了征调令,命令姜镶征调粮草、民夫,并率领大同兵马南下,袭扰陕西北部地区。
陕西失陷后,多尔衮忧心如焚,作为清廷最有战略眼光的男人,他非常清楚陕西的失陷将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归根到底,无论清军八旗骑兵战斗力怎样强悍,但终究兵力只有十万余人。要想夺取大明的天下,还是得要靠汉人。
本来清军入关后一路势如破竹,营造出了一种清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种神话使得大量的明军怯战投降,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可是,自从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明朝公主,先是击溃阿济格,然后击退多铎,最近更是把豪格困在了四川,甚至重新夺回了陕西。
这个可恶的女人,几次三番打破了清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得明人重新拾起了信心,也使得大量原本投降了清军的明军,忠诚度大幅度下降,这怎么能叫多尔衮不忧心如焚呢?
尤其是在如今北方空虚的情况下,大同总兵姜镶手里的几千骑兵,本来就是明朝精锐部队,战斗力不输给八旗骑兵,如果这时候姜镶再反叛的话,后果将会不可想象!
实际上,苏克萨哈曾经密报,有情报显示,公主军在陕西进行了整编,设立了北路军的编制,本来3个师的编制,但偏偏只有2个师。
不仅如此,那个可恶的公主,居然大言不惭地宣布永久免除陕西和山西两省百姓的田赋!
这他娘的什么意思?
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告诉姜镶和山西人,你们快反叛清廷吧!只要反叛清廷,百姓可以不再交税,官兵可以升官发财!
可恶,真是太可恶了!
多尔衮简直恨的牙痒痒,因为他明白,这一招根本就是阳谋!
因为站在姜镶的角度,他不反也得反了!
因为他即便不想反,他也得赌清廷对他能够信任。但清廷会信任他这个明军降将吗?
就算是姜镶忠于清廷,就是不反,那他手底下的将领们呢?士兵们呢?
不反,你就站在了山西百姓的对立面,你就挡住了将士们的前途,那会不会有人拿你的人头做投名状,去公主那里谋一个师长做做呢?
要知道,公主军一个师长,手底下可是管着上万精锐部队,地位和待遇那是相当于八旗旗主的!
在清军里面,他姜镶有可能当到旗主吗?
大家都是聪明人,自从公主军将政策传檄天下之后,姜镶就明白,自己是非反不可了,反他还有一条生路,不反,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当多尔衮的征调令送到大同的时候,当得知多尔衮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直奔山西而来的时候,他就知道,他如果不反,一定被多尔衮当做炮灰,死在陕西公主军手里。
事已至此,只有反了!
清军大营,多尔衮收到姜镶反叛的消息,一点也不惊讶,显然,这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陕西失陷后,姜镶的反叛只是迟早的事情。
而多尔衮急匆匆出兵山陕,甚至不惜大军压境,逼反姜镶,就是为了趁着姜镶准备不足,先解决姜镶这个后患。
因为如果再等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等姜镶在山西招兵买马,筹集粮草,做好充足准备之后再反叛,到那时候就凭这十万军队,到底还能不能剿灭姜镶,可就不好说了。
如今公主军刚刚占领陕西,军队疲惫,还需要消化,无力救援山西。这时候出兵剿灭姜镶,才是胜算最大的!
陕西,西安。
公主军北路军代理军长李书恒,从马如月手里接过军情简报,仔细地看过之后,陷入了思考。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姜镶果然如公主殿下预言的那样,反了清廷。
坏消息是,据说多尔衮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西征,直奔山西而去。
按照情报显示,姜镶手里的精锐部队大约是一个营三千多人,如果加上跟随姜镶一同反叛的其他山西武装,以及紧急征募的青壮,山西的守军应该不超过一万人。
而李书恒手里的陕西公主军,也不过只有2万人左右,还要分兵驻守地方,把守潼关等关隘,就算要出兵救援山西,实际能够动用的兵力,恐怕最多也只有1万人。
山陕两军加起来,总共也只有2万人,而其中陕西军刚刚经过一场恶战,军队还比较疲惫,山西军虽然以逸待劳,但毕竟真正能打的只有三千人。
想想真是头疼啊!这仗可怎么打才好哟!
我这刚刚升官,当了代理军长,就碰到这么棘手的战役,真是……哎哟!
不过,这倒也不怪李书恒,因为李书恒是一个行事作风稳重,喜欢稳扎稳打,不喜欢冒险的军师型将领。
要是换做李定国,他敢带着这2万人直扑河北,偷袭北京。
而要是换成公主……按照公主以往的战绩,她没准能用这2万人,把多尔衮歼灭在山西!
但你让李书恒去冒这种风险,他是万万做不到的。
这倒不是说李书恒能力不行,而是他要求稳。先为不可胜,方能百战百胜。
冒险固然收益大,可一旦失败,就会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这种事情,他李书恒是绝对不愿意去做的。
“如月,你传令下去,让将士们抓紧时间休整,补充军备,告诉吴子圣,坚守潼关,没有命令不可出战!再派人把这份公主殿下留给姜镶的书信送去!”
山西大同,姜镶打开了这封来自陕西的公主亲笔书信,只见上面只写着歪歪扭扭的几个字:“老姜,请你帮我守住大同十个月。”
落款是:妶玉。
呃……姜镶看着这张不知道怎么形容的书信,没头没尾的,连封官许愿都没有,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写出这样的书信啊?!
不过……怎么说呢,虽然这短短几个字,可是读起来怎么有种亲切感……
再加上这充满个人风格的“公主体”潦草字迹……嗯……不知道为什么,姜镶心里产生一股,这个公主值得信赖的感觉。
唯一的问题是……守十个月?
干你娘咧!这不是要命了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贞德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