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事刚理顺,戴宗就病倒了——连着半个月熬夜算账,累得吐了血,躺在床上起不来。梁山的账本堆了一桌子,没人能看懂:驿站的管理费记混了,商铺的租金算错了,东京酒水茶叶的利润也对不上。
几个临时帮忙的兄弟,拿着账本急得满头汗:“武头领,这账太复杂了,我们根本算不清!这个月的俸禄都没法发了!”
武松看着病倒的戴宗,又看着乱成一团的账本,心里很着急。他知道,梁山现在的生意多了——驿站、商铺、酒水茶叶、铁匠铺,收入支出越来越复杂,光靠戴宗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得有专门的账房先生。
可去哪找账房先生呢?东京的账房先生要价太高,每月得五十两银子,梁山负担不起;周边州县的账房先生,要么没本事,要么怕梁山是“草寇”,不敢来。
“有了!”武松突然想起学堂的陈先生,“陈先生学问好,肯定懂算术。还有学堂里的孩子,有些很聪明,要是让陈先生教他们算术,培养成咱们自己的账房先生,不就解决问题了?”
他连忙去学堂找陈先生。陈先生正在给孩子们上课,听了武松的想法,很高兴:“武头领,这主意好!算术是学问,也是本事,教孩子们算术,既能让他们以后有饭吃,又能帮梁山做事,一举两得!”
当天下午,学堂就开了“算术班”,陈先生挑了二十个聪明的孩子,每天下午教他们算账、记账。孩子们学得很认真——小石头以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现在能算清十两银子分五个人,每人得二两;小柱子以前只会放牛,现在能记清商铺的租金收入。
可问题又来了——算术班需要课本和算盘,课本得请人写,算盘得去东京买,这又是一笔开销。戴宗躺在床上,虚弱地说:“武头领,账本上还有一百两结余,要不就用这笔钱买课本和算盘吧。”
武松摇摇头:“不行,这笔钱得留着给你治病,给医馆买药材。课本和算盘的钱,我来想办法。”
他想起东京的商铺老板们——上次揭发假货,他们欠了梁山一个人情。于是,他让兄弟给东京的商铺老板送信,说梁山学堂要教孩子算术,需要课本和算盘,问他们能不能帮忙。
没想到,商铺老板们都很积极——卖绸缎的赵老板送了十匹绸缎,让陈先生用绸缎包课本;开木材铺的李老板送了二十块好木头,让木匠做算盘;还有几个老板凑了五十两银子,让武松去东京买笔墨。
没过几天,课本和算盘就准备好了。孩子们拿着崭新的课本和算盘,高兴得蹦蹦跳跳。小石头捧着算盘,跑到武松面前:“武爷爷,我以后要当最好的账房先生,帮您算账!”
武松摸了摸他的头,心里暖暖的。他知道,培养账房先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只要坚持下去,梁山肯定能有自己的财务人才。
一个月后,戴宗的病好了,算术班的孩子也能帮着记账了。小石头帮着记驿站的管理费,一笔都没算错;小柱子帮着记商铺的租金,记得清清楚楚。戴宗看着账本,笑着说:“武头领,您真是有远见!有了这些孩子,以后我再也不用熬夜算账了!”
武松也笑了:“这都是陈先生和孩子们的功劳。以后,咱们的学堂不仅要教孩子们读书,还要教他们算术、铁匠、医术——不管是搞钱,还是过日子,都得有真本事。”
从那天起,梁山的学堂开始转型,开了“算术班”“铁匠班”“医术班”,请了老铁匠、老大夫来教课。孩子们不仅能读书,还能学本事,周边的百姓都把孩子送到梁山学堂,学堂的规模越来越大,学费收入也多了起来。
武松坐在宝珠寺的院子里,看着学堂里孩子们学算术、学打铁、学医术的身影,心里很满足。他知道,梁山的搞钱路,不仅是赚银子,更是培养人——有了人才,梁山才能长久发展,兄弟们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搞钱传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