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林渊的回应:纪委的职责,就是把见不得光的事翻出来!
“啪嗒。”
林渊将黑色电话听筒放回机座,发出的声音很轻,但在死寂的办公室里,却像一声闷雷。
他没有立刻坐下,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在桌上两部电话机之间逡巡。
一部红色,一部黑色。
红色的那部,刚刚传来曹坤冰冷刺骨的威胁,话语里那股陈年的官僚油腻感,混杂着血腥的煞气,仿佛还萦绕在空气中。
黑色的这部,则残留着发小王浩绝望的哭腔,那一声声“渊子,救救我”,像一根烧红的钢针,扎进了林渊的心里。
两条线。
一条是尘封三年的血案,藏在公安局厚重的档案柜里,被“程序”的铁锁牢牢锁死。
一条是活生生的、正在发生的罪恶,就在江城市灯火璀璨的街头,施加在他最好的朋友身上。
而现在,这两条看似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因为一个叫“龙哥”的名字,以一种蛮横而又精准的方式,悍然交汇。
曹坤。钱龙。
一个是高居庙堂、身披警服的副局长。
一个是混迹市井、手持凶器的黑老大。
一黑一白,一明一暗,构成了一张覆盖在江城上空的、密不透风的网。邓毅的家破人亡,王浩的濒临破产,都只是这张网上沾染的无数血迹与泪痕中,不起眼的两点。
林渊的胸腔里,一股久违的、几乎要沸腾的怒火在奔涌。但他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眼神平静得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曹坤以为自己打来电话,是一次成功的敲山震虎。
他错了。
他不是在敲山,他是在给一个迷路的猎人,指明了狼窝的方向。
林渊回到座位上,没有片刻的犹豫,重新拿起了那部黑色的电话,手指在拨号盘上迅速按下一串熟悉的号码。
电话几乎是秒接。
“渊子!怎么样?你……你有办法吗?”王浩的声音依旧颤抖,充满了溺水者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时的急切。
“耗子,你听我说。”林渊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镇定,“第一,你和嫂子的安全最重要,店可以不要,钱可以再挣,人绝对不能出事。”
“可……可是那是我全部家当啊!”
“听我说完。”林渊加重了语气,“第二,从现在开始,不要跟他们起任何冲突。他们要钱,你就给一点,跟他们哭穷、装怂,就说生意不好,先拖着。记住,你的目的不是跟他们对着干,是拖延时间。”
电话那头的王浩愣住了,他以为林渊会让他去报警,或者找人摆平,却没想到是让他认怂。
“渊子,我……”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林渊打断他,“从现在起,你要当一个演员。在他们面前,你只是一个被欺负怕了的、老实巴交的小老板。绝对,绝对不能让他们知道你找过我,或者还想找别人。你的手机,最好能打开录音功能,放在口袋里,但前提是确保安全。能录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养成习惯。”
王浩的呼吸声在电话里变得粗重,他似乎慢慢理解了林渊的意思。这不是退缩,这是在准备反击。
“我……我明白了,渊子。”
“好。稳住,耗子。相信我,天亮不了那么快,但也黑不了太久。”
挂断电话,林渊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大脑在飞速运转。
【天眼巡查系统】的面板在他脑海中展开,曹坤那-93的清廉值,和钱龙背后那千丝万缕的黑色气运,交织成一幅触目惊心的画面。
直接去查钱龙?
不行。
他现在是纪委副书记,不是公安局长。纪委的剑,斩的是穿官服的人,直接去对付一个社会流氓,是越权,是违规。曹坤和赵凤年正愁抓不到他的把柄,他只要敢伸手,对方立刻就会以“纪委干部插手社会治安案件”为由,给他扣上一顶天大的帽子。到时候,别说救朋友,他自己都得陷进去。
这就是“规则”。曹坤他们用规则当盾牌,那林渊,就要用规则当长矛。
他睁开眼,目光落回了那份关于青阳县白马镇村霸“刘二狗”的信访材料上。
一个村霸,能让派出所“和稀泥”。
一个黑社会,也能让派出所“和稀泥”。
这绝不是巧合。
曹坤的权力网络,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毒树,树冠在市局大楼里,而它的根须,早已盘根错节,深入了江城每一个区、每一个县、甚至每一个派出所的土壤里。
他想到了石磊白天说的话——“部门壁垒”、“程序性障碍”。
为什么会有壁垒?因为里面的人,本身就是一伙的。
林渊的嘴角,逸出一丝冷峭的弧度。
曹坤,你以为我还在想方设法,要从你守备森严的交警支队去凿墙。你绝对想不到,我的突破口,是你最瞧不起的、那些遍布全城的派出所。
“咚咚咚。”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李卫东推门进来,脸上堆满了邀功的笑容,手里还捧着一份刚打印出来、墨迹尚温的文件。
“林书记!您要的那个……那个张翠花信访案的立项报告,我写好了!您过目。我觉得这个案子不复杂,事实也比较清楚,就是个村霸占地。我明天一早就带两个人去青阳县,跟当地的同志沟通一下,先礼后兵,争取一周内给您一个满意的结果!”
他把报告递到林渊面前,一副“领导您看,我办事多利索”的表情。在他看来,这位年轻的领导在碰了公安局的钉子后,终于回归“正途”,开始捏软柿子了。查一个村霸,既安全,又能出成绩,还能安抚群众,简直是一举三得的“政绩工程”。
林渊接过报告,却没有看,只是随手放在了一边。
他抬头看着李卫东,问道:“老李,你来纪委之前,在哪个单位干过?”
李卫东一愣,没想到领导突然问这个,连忙答道:“我在市委办待过两年,后来在组织部待了五年。”
“都是核心部门啊。”林渊点了点头,“那你对我们江城的行政区划和干部情况,应该很熟吧?”
“还……还行,基本都了解。”李卫东不知道林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含糊地应着。
“好。”林渊站起身,走到墙上那副巨大的江城市行政地图前,“青阳县这个案子,不急着去。”
“啊?”李卫东的笑容僵住了,“不急?”
“嗯。”林渊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像一位正在审视自己战场的将军,“我现在交给你一个新任务,马上就去办。”
“书记您吩咐!”李卫东立刻立正站好。
“第一,去档案室,把江城市所有派出所的分布图、辖区划分图,以及近三年的管辖权变更记录,全部找出来,复印一份给我。”
李卫东的嘴巴微微张开。派出所?这跟纪委办案有什么关系?
林渊没有理会他的惊讶,继续说道:“第二,还是通过档案室,调阅市局下属所有分局、以及各分局下属所有派出所现任所长的任职履历。我需要知道他们每个人的提拔路径,尤其是,在曹坤担任市局常务副局长之后,被提拔或调动过的人员名单,重点标注出来。”
李卫-东彻底傻眼了。
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完全不够用了。前一秒,他们还在讨论怎么去乡下收拾一个村霸,下一秒,领导的战略重心,怎么就转移到全城的派出所所长身上了?
这两件事,八竿子都打不着啊!
“林……林书记,咱们……咱们这是要……”李卫东结结巴巴地问,他甚至有了一个荒唐的念头,难道林书记被公安局拒绝后,气不过,准备对全市的派出所搞一次“摸底大排查”来报复?这……这动静也太大了吧!
林渊回过头,看着一脸懵懂的李卫东,忽然笑了。
他知道李卫东在想什么,但他不打算解释。
有些棋局,在落下第一颗子的时候,只有棋手自己,能看到终局的景象。
“老李,你记不记得我跟你说过,我们纪委的工作,像什么?”
“收……收废品的?”李卫-东试探着回答,这是他今天下午听到的、从林渊办公室里传出来的“名言”。
“对。”林渊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压低了声音,“但收废品,也是个技术活。你不能见着垃圾就往一个筐里装。你得先分清楚,哪些是纸,哪些是塑料,哪些是铁。然后,你得找到这些废品,是从哪个垃圾站运出来的。”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一点,点在了王浩那家饭店所在的城区。
“现在,我就要去找出江城最大的那个‘垃圾站’。而那些派出所,就是垃圾站的‘投料口’。”
李卫东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但他从林渊那平静的眼神里,读到了一种让他心悸的东西。那不是年轻人的冲动和莽撞,而是一种深思熟虑之后,即将付诸行动的、冰冷的决心。
他不敢再多问,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是!书记!我马上去办!”
看着李卫东匆匆离去的背影,林渊重新坐回椅子上。
曹坤的警告电话,打乱了他原本的节奏,却也送来了一个天赐的良机。
邓毅的案子,是主干。
王浩的遭遇,是引线。
而遍布全城的派出所,就是他即将引爆的、第一串连环炸药。
他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钱龙的名字,然后画了一个圈。接着,他在圈的旁边,又写下了“王浩的饭店”、“辖区派出所”,然后画出一条条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一个计划的雏形,正在纸上缓缓浮现。
他需要一个支点,一个能从外部,撬动公安系统内部这块铁板的支点。
纪委的力量,暂时不能用。
那么,还有什么力量可以用?
林渊的目光,落在了桌角的报纸上,头版头条,是市里正在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的报道。
他的手指,在“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这几个字上,轻轻敲击着。
突然,他停下了动作。
他拿起那部黑色的电话,这一次,他没有拨给任何人,而是按下了查询键,接通了市委总机的话务员。
“你好,请帮我查一下,市工商联,楚会长的办公室电话。”
电话那头的话务员似乎愣了一下,才传来甜美的声音:“好的,请稍等。”
林渊的眼中,闪过一丝谁也看不懂的光。
楚会长,楚天雄,江城市工商联主席,也是江城最大的民营企业家,一个在江城商界,说一不二的人物。
而他,还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
他是林渊母亲的……表哥。
按辈分,林渊得叫他一声——表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