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一条近十斤的野生鲤鱼竟被朱棣一把“拎”出水面。
钓鱼本是一场博弈,尤其是野生的大鱼,能借水力与人拉扯,普通人往往难以应付,甚至可能连人带竿被拖进水中。俗话说,一斤鱼十斤力,更何况野鲤力气更大。朱棣能将一条十斤重的鲤鱼直接拎出水面,可见他瞬间腕力之强。
目睹这一幕,何秋对这位自称燕王的男子有了新的认识。
“先生,您这鱼竿实在好用,若换成竹竿,怕是早就断了。”
朱棣一边感叹鱼竿的结实,一边对它的材质产生好奇:“对了先生,您刚才说这鱼竿是碳素所制,碳素究竟为何物?”
何秋望向认真求教的朱棣,略一沉吟,解释道:“碳素是一种非金属固体材料。”
“非金属固体?”
朱棣不禁皱了皱眉。
何秋心中暗叹,只当他是个文化底子薄的演员,殊不知眼前这个人,正是明代实实在在的燕王、洪武皇帝的第四子。
“中午有酸菜鱼吃了。”
看着那条肥美的野生鲤鱼,何秋想起最近一直惦记的酸菜鱼。
酸菜鱼?
朱棣既好奇又期待。何秋的厨艺无人怀疑,每次品尝他做的菜肴,都让人回味无穷。想到这里,朱棣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与此同时,应天府与顺天府皆接到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口谕,两府立即派出大批人马,紧急搜寻失踪的燕王。
顺天府这里以征虏大将军冯胜、征虏左副将军蓝玉为首。
他们早年便追随朱元璋,是大明的开国功臣。
“一个大活人,竟然失踪了,明知我们要北征,还得抽空去找人!”
蓝玉愤愤不平地说。
他本就是太子朱标一系的人,内心对朱元璋令藩王守边一事十分抵触。
况且北境城池一向归他管辖,燕王朱棣来顺天就藩,岂不是占他的地盘?
如今人不见了,还得派人搜寻,蓝玉越想越气。
“蓝玉,慎言!燕王毕竟是皇子,殿下失踪,为臣者当尽臣子本分。”
冯胜含笑劝道。
“哼,臣子?”
蓝玉冷笑,“皇上把儿子都封了王,说是就藩戍边,其实还不是来分我们这些老兄弟的地盘?”
“住口!”
冯胜立即喝止,“蓝玉,再胡言乱语,小心掉脑袋!”
对冯胜的劝告,蓝玉毫不在意,一脸倨傲:
“如今山高皇帝远,皇上又没有顺风耳!再说,我身后都是我的义子!”
他口中的上位,正是洪武皇帝朱元璋。
见蓝玉毫不收敛,冯胜也不再劝。多年生死与共,他深知蓝玉的脾气。
……
正午时分。
林间竹屋的厅堂里。
朱棣夹了块鱼肉塞进嘴里,含糊说道:“好吃,真好吃……”
“没想到酸菜和鱼煮在一起,竟如此美味。”
老和尚道衍也连连称赞。他虽是出家人,却不像一般僧人那样只茹素。
更何况,历史上道衍有“黑衣宰相”之称,朱棣后来决意起事,也少不了他的推动。
没过多久,满满一锅酸菜鱼被三人吃得干干净净。
连鱼汤也被朱棣喝得一滴不剩。
嗝——
朱棣摸着肚子,打了个饱嗝,一脸满足。
“先生,您不仅是高人,还是厨神啊。”
朱棣朝何秋竖起拇指,对他的厨艺赞不绝口。
一道酸菜鱼而已,至于这么夸吗?
何秋笑着摇摇头,没把朱棣的称赞当回事。酸菜鱼不过是一道家常菜罢了。
午饭后,众人各自回房休息。
屋内。
何秋脑海中响起系统的声音:
【冷却时间结束,新的一天开始,宿主可以签到了。】
“签到。”
何秋心中一动,期待这次能获得什么道具。
【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全自动啤酒酿造机,道具已存入物品栏,请自行提取。】
“啤酒酿造机?”
何秋愣了一下,随即打开物品栏,找到了那台机器。
全自动啤酒酿造机:无需电力,放入原料,一分钟即可获得一罐冰镇啤酒。
“真是黑科技!”
了解了用法,何秋不禁惊叹。
毕竟普通啤酒酿造动辄大半个月,流程繁琐耗时。
全自动啤酒酿造机却大不相同。
只需凑齐所需原料,短短一分钟便能享用现成的冰镇啤酒。
在偏远丛林中困了数月,何秋早已对酒水念念不忘,如今得到这台机器,简直是天遂人愿。
午后时分,
何秋走到朱棣居住的卧室门前,抬手敲了敲门。
“先生?”
朱棣开门见是何秋,睡意顿时消散,开口便问:“我们是要动身去打猎吗?”
“不是。”
何秋摇头,露出神秘的笑容说道:“我们去林子里找麦芽。”
如今他有了这台全自动啤酒酿造机,只要找到野生麦芽,就能喝上冰镇啤酒。
何况早晨已在湖边钓了满满两桶鱼,足够他们吃上好几天。
“麦芽?”朱棣一脸困惑。
“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何秋来不及细说,转身回屋取了猎枪,又在口袋里塞了两枚shou雷,随即带上朱棣,朝丛林深处走去,踏上了寻找麦芽的行程。
第7章:寻找麦芽酿造啤酒
丛林深处,朱棣跟在何秋身后,忍不住好奇问道:“先生,我们为何突然要找麦芽?”
何秋一边低头搜寻地面,一边随口答道:“用来酿啤酒。”
朱棣第一次听说“啤酒”这个词,问道:“啤酒是什么酒?是和 ** 酒、秋露白一样的酒吗?”
“你居然不知道啤酒?”
何秋猛地抬头,像看怪物一样盯着朱棣。
后者茫然地摇了摇头。
啤酒这个新鲜词,朱棣确实是头一回听到。
他平时能喝到的只有宫廷御酒,唯有随徐达远征时,才能尝到其他种类的白酒。
见朱棣一脸懵懂,何秋不由得对他的身份起了疑。
联想到他称猎枪为“火铳”,再加上对shou雷、鲜奶、酸菜鱼也一无所知,
何秋开始怀疑:难道他真的是古代人?
不可能啊!
何秋心里有些矛盾,他只是在丛林中迷路,并不是穿越,对方怎么可能是古代人?
为了验证心中的疑虑,
何秋看向朱棣,问道:“现在是什么年份?”
“洪武十三年九月十一。”朱棣对答如流。
难道真的穿越了?
朱棣的回答让何秋皱紧眉头。
据史书记载,洪武十三年,正是二十一岁的朱棣启程前往顺天就藩的年份。
再加上朱棣二十岁上下的样貌,
以及郑和与老和尚道衍对他的恭敬态度,
何秋动摇了。
不论朱棣是不是真的燕王,还是有人假扮,何秋暂时只能将他视作普通人。
朱棣对何秋突然问起年份感到不解:“先生,有什么不对吗?”
“没有。”
何秋摇摇头。
眼下最要紧的是找到麦芽,
这样晚上才能喝到冰镇啤酒。
至于朱棣是否真是大明燕王,也得等走出这片丛林才能查证。
两人弯腰在林中继续搜寻麦芽的踪迹。
林间光线昏暗,
正适合各类菌菇生长。
何秋在找麦芽的同时,还惊喜地发现了不少可食用的菌子。
“先生,快过来!”
正在何秋低头专心采菌子时,身后的朱棣忽然大叫了一声。
何秋顾不上满地的菌子,赶紧转身走了过去。
朱棣指着地上冒出的绿芽,高兴地说:“先生,你看这个,是不是您之前提过的麦芽?”
何秋蹲下来,轻轻拔起一棵嫩芽,仔细看了看种子,确认正是他要找的麦芽。
眼前这一片,几乎全是麦芽的幼苗。
这正是酿造啤酒最合适的材料。
至于为什么原始丛林里会长出麦苗,其实也不难解释。野兽的活动范围并不限于丛林,有时也会走出森林觅食,过程中吞下庄稼种子,随后又将种子带到丛林里。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望着脚下成片的麦芽苗,何秋心潮澎湃,脸上难掩喜悦。
想到晚上就能喝到冰镇啤酒,他立刻动手,小心翼翼地将麦芽苗采下,放进随身的竹篮里。
夕阳渐沉。
林间温度开始下降,光线也越来越暗。
忙碌了一下午,收获满满的何秋带着朱棣踏上归途。
他们带回的竹篮里,除了许多能吃的菌子,还有一整篮的麦芽苗。
安全回到竹屋后,何秋将麦芽苗清洗干净,全部倒进了全自动啤酒酿造机。
一阵低沉的轰鸣声响起。
一分钟后——
哐当!
机器出口处落下十几罐啤酒,掉在地上。
何秋眼睛一亮,赶紧弯腰捡起,触手冰凉,就像刚从冰箱拿出来一样。
夜晚。
竹屋的客厅里。
餐桌上摆着酸菜鱼和炒野生菌,虽只有两道菜,却都是地道的野味。
此外,桌上还放着十几罐啤酒。
“先生,这铁罐子……不会炸吧?”
朱棣低头看着面前的罐装啤酒,神情谨慎,甚至不敢伸手去碰,生怕它像之前的铁疙瘩一样突然 ** 。
“ ** ?”
何秋忍不住笑了,解释说:“这是啤酒,不会炸的,放心喝吧。”
说完,他当着大家的面,拧开盖子,仰头畅饮起来。
看到这一幕,朱棣、郑和与道衍半信半疑,也各自拧开罐子,小心地尝了一小口。
“这味道……”
朱棣眼睛睁得老大,只觉得这酒冰凉清爽,不像烈酒那样入口灼热。
酒液顺喉而下,直达腹部。
只喝一小口,就让人精神振奋,浑身舒爽,疲惫一扫而空。
其他两人也有同样的感受。
“太神了,先生,这啤酒真的太神了!”朱棣激动地说。
说完,他不再迟疑,学着何秋的样子,仰头大口喝了起来。
同时,心里对何秋的敬佩,又添了几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