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父母后,吴普同独自回到316宿舍。推开门,里面的景象已经与刚才大不相同。八个床位上几乎都有人在了,行李箱敞开着堆在过道里,各种生活用品散落在床铺和桌子上。空气中混杂着新被褥的棉布味、皮革箱子的味道,还有淡淡的汗味。
靠门的下铺坐着一个身材偏瘦的男生,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正在小心翼翼地整理一摞书。他的书桌上已经整齐地摆放着文具盒、台灯和一个崭新的暖水壶。看见吴普同进来,他率先开口,语气温和:\"你好,我叫李政,石家庄市里的。你也是咱们宿舍的?\"
\"你好,我叫吴普同,保定的。\"吴普同有些拘谨地回答,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角。
\"保定好啊,离得近,回家方便。\"李政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友善的光,\"咱们都是畜牧养殖专业的,以后就是同班同学了。\"
这时,一个高个子、皮肤微黑的男生从阳台走进来,手里拿着刚洗好的毛巾。他身材结实,动作利落,一看就是经常运动的样子。\"又来新人了?我叫周磊,衡水景县县城的。\"他声音洪亮,带着一点地方口音,笑容爽朗。
\"吴普同,保定农村的。\"吴普同再次自我介绍,注意到周磊的毛巾是崭新的,上面还印着卡通图案。
靠窗的上铺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都是河北的啊?我还以为能遇到外省的呢。\"一个微胖的男生探出头来,他的床铺已经布置得相当舒适,枕头旁边还放着一包零食,\"康大伟,石家庄正定县城的。\"他说完又缩了回去,继续翻看一本杂志。
大家正说着,宿舍门又被推开,一个白净高挑的男生拖着两个大箱子进来,后面跟着一对衣着讲究的中年夫妇。男生的发型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熨烫平整的衬衫和西裤。
\"哎哟,这地方怎么这么小啊!\"男生一进门就抱怨道,声音尖细,\"八个人住这么小的房间?连个独立卫生间都没有!\"
中年妇女连忙安慰,她的手提包看起来价格不菲:\"学家,将就一下,大学宿舍都这样的。等你适应了就好了。\"
\"我叫李学家,唐山丰润区里的。\"男生不太情愿地自我介绍,一边指挥父母帮自己整理床铺,\"妈,我要住下铺,上铺爬上爬下的多不方便啊。爸,你帮我把那个行李箱打开,我要先把床铺好。\"
就在这时,又一个高个子男生走进来,皮肤偏黑,但衣着时尚,手里拿着一个当时还很罕见的walkman随身听,耳朵里塞着耳机。\"哟,都到齐了?我叫梁天赋,唐山丰南的。\"他说话时带着一种自然的优越感,目光在宿舍里扫了一圈,似乎在评估着什么。他的行李很简单,但都是名牌,尤其那个运动鞋,一看就价值不菲。
最后到达的是两个一起进来的男生。一个中等身材,皮肤偏黑,穿着朴素的运动服:\"杨维嘉,张家口市里的。\"另一个略显腼腆,背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声音很小:\"张卫平,唐山迁安农村的。\"
吴普同注意到张卫平的穿着和自己相似,都是简单朴素的衣服,神情中也带着几分拘谨,看来也是农村来的孩子。他的行李箱是那种老式的人造革箱子,边角已经磨损。
八个人总算到齐了。李政作为最先到的,主动提议:\"咱们都自我介绍下吧?从我开始,李政,石家庄市里,高考512分。\"他的床头放着一本英文单词书,看来是个用功的学生。
周磊接着说,一边整理着运动鞋:\"周磊,衡水景县县城,498分。我喜欢打篮球,以后有机会一起玩。\"
康大伟从床上坐起来,拍了拍肚子:\"康大伟,石家庄正定县城,503分。最爱吃东西,以后发现什么好吃的记得叫我。\"
\"李学家,唐山丰润区里,489分。\"他说这话时明显有些不自在,同时把父母刚给他铺好的床单又整理了一遍。
梁天赋漫不经心地说,手指还在随身的walkman上打着节拍:\"梁天赋,唐山丰南,521分。\"这个分数让几个人都不禁多看了他一眼。
杨维嘉比较简洁:\"杨维嘉,张家口市里,505分。\"
\"张卫平,唐山迁安农村,491分。\"声音依然很小,他始终低着头整理行李。
最后轮到吴普同:\"吴普同,保定农村,520分。\"
\"520?可以啊!\"周磊拍了拍吴普同的肩膀,\"比梁天赋只低一分,但也很厉害了!\"
梁天赋挑了挑眉,没说什么,继续摆弄他的walkman,但吴普同注意到他偷偷瞥了自己一眼。
李政推了推眼镜:\"看来咱们宿舍分数都不低啊。缘分缘分!以后要一起学习四年呢。\"
大家开始闲聊起来,话题自然转到了高考和填志愿上。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宿舍,在地面上拉出长长的光影。
\"我本来想报河北大学的,\"李政说,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钢笔,\"但分数差点,就来了这里。不过我觉得畜牧专业也挺好,将来应该好就业。\"
周磊憨厚地笑笑,露出洁白的牙齿:\"俺就想着学畜牧,好歹是个本科,觉得这专业将来应该不错。\"
\"我是被调剂过来的,\"康大伟躺在床上,双手枕在脑后,\"第一志愿报的计算机,分数不够。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我看学校介绍上说畜牧专业也有意思。\"
李学家一边整理床铺一边抱怨,他的床上已经堆满了各种零食和饮料:\"我也是被调剂的,本来想学经济管理的。谁知道被分到这个专业来了,听说还要下农场实习,真是的...\"
梁天赋轻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他放下walkman,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我倒是第一志愿就报的这个,我爸说农业院校将来有政策扶持,发展前景不错。\"他的话虽然这么说,但语气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杨维嘉比较务实,他已经开始整理书桌了:\"张家口农业院校少,这学校在省内还算不错,离家也不算太远。我觉得挺好的。\"
张卫平小声说,手里不停叠着衣服:\"俺...我能考上大学就很知足了,家里都是种地的,指望我出息呢。\"吴普同注意到他说的是\"俺\",这个典型的农村用语,让自己感到几分亲切。张卫平的衣服虽然旧,但洗得很干净,叠得整整齐齐。
吴普同没有说话,心里却在想:520分在这个宿舍里算是不错的成绩了,但比起王小军和张二胖上的中专,还是差了一些。而且自己是复读才考上的,这点让他多少有些自卑。
天色渐渐暗下来,宿舍里的灯亮了。是那种老式的荧光灯管,发出嗡嗡的响声,光线有些晃眼,在每个人脸上投下不同的光影。
\"这灯够暗的,\"李学家又抱怨道,他不知从哪里拿出一个台灯接上,\"晚上怎么看书写字啊?还好我带了台灯。\"
\"凑合吧,\"李政说,他也在书桌上放了一个小台灯,\"大学生了,别那么娇气。再说咱们第一周是军训,晚上应该没什么书写作业。\"
正说着,敲门声响起,一个学长模样的人探头进来:\"新生兄弟们好!要买电话卡吗?201卡,打长途便宜,往家里打电话必备!\"学长手里拿着一叠电话卡,脸上带着推销员特有的热情笑容。
还没等大家回应,又进来一个学长,他提着一个大袋子,里面装满了各种日用品:\"同学们需要日常用品吗?脸盆、暖壶、毛巾、衣架,都比小卖部便宜!质量保证!\"
紧接着,又一个学长挤进来,背着个大书包:\"笔记本、墨水、钢笔要不要?学习必备!军训期间也要记笔记的!\"
宿舍里顿时热闹起来。八个新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推销攻势,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互相交换着犹豫的眼神。
梁天赋最先反应过来,他看了看学姐带来的货品,拿起一个暖壶仔细检查:\"暖壶怎么卖?质量有保证吗?\"
\"八块一个,比小卖部便宜两块呢!\"学长热情地说,\"绝对保温,不满意明天可以退换!\"
\"来一个。\"梁天赋爽快地付了钱,把新暖壶放在床头。
李政对卖电话卡的学长感兴趣,推了推眼镜仔细查看卡片:\"201卡怎么用?往家里打电话真的便宜吗?\"
\"每个宿舍都有固定电话,插卡就能用,\"学长耐心解释,指着电话机上的卡槽示范,\"面值30卖25,50卖40,绝对划算!往家里打长途一分钟才三毛钱!\"
李政想了想,从钱包里掏出钱:\"来张30的吧。先试试看。\"
周磊和康大伟围在卖日常用品的学长那里,挑选着脸盆和衣架。周磊拿起一个印着篮球图案的脸盆:\"这个不错,多少钱?\"
\"三块一个,衣架一块钱三个。\"学长熟练地报价。
\"来一个脸盆,再来六个衣架。\"周磊爽快地说。康大伟则买了一条毛巾和几个衣架。
吴普同看着那些商品,心里盘算着:从家里带来的脸盆虽然旧了点,但还能用,暖壶也有,能省就省吧。他最终只买了一支钢笔和一瓶墨水,花了三块钱。
张卫平显然也是这么想的,他默默地看着别人购物,最后什么也没买,只是默默整理着从家里带来的物品。
李学家则对什么都挑三拣四,他拿起一条毛巾对着灯光看:\"这毛巾什么材质的?会不会掉色啊?衣架结实吗?别用两天就断了。\"虽然他挑剔了很久,但最后还是买了一个脸盆和几个衣架。
学长好脾气地一一解答,保持着职业性的微笑,最后还是做成了几笔生意。
推销的人们刚走,李学家就感叹道,一边把自己新买的东西摆放整齐:\"大学里怎么跟集市似的,什么人都能进来推销。明天得跟宿管反映反映。\"
\"正常,\"李政推推眼镜,把新买的电话卡小心收好,\"咱们刚来不懂,买这些确实方便些。听说军训期间管理会很严,可能就没这么多推销的了。\"
梁天赋已经在新买的暖壶上贴好了名字标签,语气中带着几分世故:\"有需求就有市场嘛。不过这些人也真是会找商机,专挑新生入学这几天来推销。\"
大家继续整理东西,时不时聊上几句。吴普同慢慢知道了更多关于室友的信息:李政的父亲是医生,所以他对学习很重视;周磊的父母在县城开小店,家境普通但温馨;康大伟的父母都是工厂职工,典型的小康之家;李学家的母亲是小学老师,所以对他要求很严格;梁天赋的父母在政府机关工作(但具体做什么他没细说),举手投足间透着干部的做派;杨维嘉的父母在事业单位,生活稳定;张卫平家里种地,是真正的农家子弟。
当吴普同说自己父母都是农民时,他注意到张卫平又看了自己一眼,那是一种同类的认同。两人之间似乎建立起了一种无声的理解。
夜幕完全降临,宿舍楼渐渐安静下来。八个人轮流洗漱,准备休息。小小的卫生间里挤满了人,水声、刷牙声、谈话声交织在一起。梁天赋用的是高级的洗发水和沐浴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而吴普同和张卫平用的是最普通的香皂。
躺在床上,李政突然说:\"对了,明天开始军训,大家记得早点起床。听说六点就要集合。\"
\"这么早?\"康大伟哀嚎一声,\"我高中都没起这么早过。\"
\"军训就是这样,\"周磊的声音从对面床铺传来,\"我在高中时就军训过,挺累的,但也好玩。\"
李学家抱怨道:\"我最怕晒太阳了,看来得准备点防晒霜。\"
梁天赋轻笑:\"军训也就一周,忍忍就过去了。\"
吴普同静静地听着,心里既期待又紧张。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军训,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张卫平也沉默着,想必和他一样对即将到来的军训感到忐忑。
宿舍的灯熄了,只有窗外路灯的微光透进来。八张床铺上,八个刚刚认识的年轻人各怀心事。有的很快进入梦乡,有的还在辗转反侧。
吴普同躺在床上,听着室友们均匀的呼吸声,思绪万千。这八个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年轻人,都是畜牧养殖专业的新生,将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同住一个屋檐下,一起上课学习。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但至少第一天的相处,还算平和。
窗外,大学的夜晚安静而深邃。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汽车鸣笛,更衬出夜的宁静。吴普同轻轻翻了个身,身下的床板发出吱呀的响声。
明天,就要开始军训了。不知道大学的军训会不会很严格,教官凶不凶...这些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直到深夜才渐渐入睡。在入睡前的朦胧中,他仿佛已经听到了清晨的起床号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凡人吴普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