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两道安全防护门,楚瑶走进研究所唯三的中心实验室。
因为实验内容相对单一,研究所目前只在二楼建了三个并联实验室。
从左往右,分别是实验体畸变兽“应龙”的羁押室,h-EV-001的观察室,存放各种血液样本和实验数据的中心实验室。
之前被抓获的“应龙小队”成员,全部羁押在三楼的活体实验样本囚室内。
因为是犯罪人员,这些人将作为“畸变容器”的实验体,分别进行两种“容器”实验。
第一种,就是之前在盛京的时候,楚迟做过的“容器”实验。
通过“深海”的变体毒株,培养出转移畸变意识的“容器”。
实验对象是“应龙小队”成员中的那八个普通人。
除了“容器”实验,楚瑶还有另一个大胆的想法——
通过h-EV-001,尝试对那些完全丧失人类人格意识的畸变者,进行意识剥离。
从楚迟给她的前期实验资料可以知道,没有“容器”作为载体,单纯通过h-EV-001进行意识转移。
畸变者会在意识离体的一瞬间死亡。
这种死亡,就像灵魂被抽离一般,身体会在灵魂离开躯体的那一刹完全失去活性。
听上去,这个实验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
但实际上,这里面少了畸变者死亡后,极其重要的一步——“尸化体”。
因为缺少“尸化体”阶段,那些因为实验死亡的畸变者,它们的心脏根本开不出“深红之花”。
从这一点上看,畸变意识似乎与“深红之花”的形成,有着直接关系。
……
楚迟前天发来的工作日志里,就专门写了一段有关“深红之花”的批注。
他认为,自然毒株和变体毒株的本质,可能是由无数子体寄生者组成的一个统一集合体。
它们主要的寄生场所是人类的心脏,通过血液流转至全身,进而控制人类的身体。
就像是由无数微纳米级机器人,组成的集成机器核心,
这些子体寄生者的生存能力并不强,为了防止核心受损,畸变者的心脏外,才会发育出用于抵御攻击的“深红甲壳”。
一旦“深红甲壳”被击破,核心受创,这些子体寄生者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工作能力。
“深红之花”应该就是由刚好流转至心脏的那一小部分子体寄生者,与“深红甲壳”,以及人类自身的生命源质,相互共融后凝结的产物。
因为只有很少一部分子体寄生者,参与了共融反应,“深红之花”的精神污染等级,才会排在众多污染物的末尾一列。
当把畸变意识假定成一群小型机器人,这些微型机器人,又能被h-EV-001短暂控制。
楚瑶的思路就打开了。
在不考虑畸变者是否存活的前提下,如果把这些小型机器人,转移到超凡者身上,又会发生什么呢?
当然,楚迟既然能跟她分享“深红之花”的一部分研究内容,他又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所以,在日志的后页,他补注说明道:超凡者的特殊基因决定了,畸变意识无法成功转移到他们身上。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超凡者之所以能成为超凡者,本身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对抗畸变病毒的特殊基因。
甚至,从另一个角度推测,超凡者的能力,很可能就是反向吞噬畸变病毒后的一种进化。
……
通过楚迟提供的实验日志可以发现,过去的几个月,“深海” 暗中抓捕了大量超凡者。
大部分超凡者在实验中,除了出现相对短暂的精神污染症状,并没有其他不适反应。
极小部分,当场死亡。
相对应的,前者实验中的畸变者,因为意识转移无效,同样没有产生任何其他不良反应。
后者的意识转移应该是成功了,因为,参与实验的畸变者和超凡者,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死亡的。
但是,楚迟也明确说了,这种成功转移的概率极小。
而且,他无法保证,像蒋浔光这样拥有人类意识的畸变者,在通过这种方式完成意识转移后,到底能不能正常存活下来。
在没有相似实验体,进行前置实验的情况下,楚迟也不敢贸然对蒋浔光下手。
而想要找到第二个被自然病毒感染,并且还保留下来人类意识的畸变者,本身就是小概率中的小概率事件。
偏偏,这个超级小的小概率事件,被楚瑶遇上了。
在来盛海的第一天,她收获了一条“应龙”,一只保留下极少人类意识的爬行属类畸变兽。
……
穿过中心实验室,楚瑶来到观察室。
观察室的布置和医疗所的手术室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这个房间的正中央,放着一只立方体水箱。
拆除封闭外板,搬进新鱼缸的h-EV-001,此刻正静静漂浮在透明的纯水中。
房间的西侧墙面,由几扇大型金属背板拼合而成,墙面上开了几个插座开关大小的正方形孔洞。
孔洞的这一侧装有监控摄像头,可以拍到最左侧羁押室的全景。
整个羁押室由四面金属墙合拢围住,没有窗,从地面到天花板,整个空间铺满高压电网。
和平时一样,楚瑶拉开监控台前的座椅,坐到监视器屏幕前。
羁押室内,盘踞着一条形似角蝰蛇的巨型爬行属类畸变兽。
近八米的体长,蛇身覆盖有一层浅棕色的鳞甲,腹部呈白色,尾巴最末端有一小节红色。
蛇头与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的角蝰极其相似,锐三角的头部两侧,双眼位置上方,有一对竖立的刺状角鳞。
这只巨蛇畸变兽,头顶的角鳞,接近四十厘米高,像极了传说中的蛟龙角。
背部有一块颜色极深的长条形鳞甲,鳞甲的颜色是一种近乎黑色的深红。
最开始,楚瑶看到这条大蛇的时候,只当它是一只等比放大的角蝰蛇畸变兽。
直到那片背部的黑红色鳞甲,在高压电网地强力电击下,忽然展开外鳞壳,从里面伸出一对深红色的翼膜。
于是,它从普通的蛇属类畸变兽,变成了一条体型巨大,头长角,背覆翼的“飞蛟”。
这大概就是,那支小队为什么叫它“应龙”的原因。
但在楚瑶看来,这条大蛇的形象,要更接近西方幻想中龙的形象。
它的角是尖刺形状的,翅翼展开后的形态,更像是翼龙的飞行翼膜。
或者说,更接近于现实中的哺乳类翼手目动物。
也即是蝙蝠。
“应龙”的“翅膀”上,有着一对前后肢,掌骨和指骨极长,每一根指节的末端都带有一根尖爪。
前肢和后肢,掌骨和指骨之间,连结着一层薄而无毛的皮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玫瑰引火,一级狂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