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小时后,王轩抵达春晚彩排场地。
这是中心的彩排大厅,人声、光线、音控设备交错,工作人员在各处忙碌。
舞台上已经有几个节目正在走位调试,灯光师、舞美师、导演助理等交头接耳,忙碌而有秩序。
王轩换好服装,在后台等候。
此时,他听见隔壁彩排室里有熟悉的嗓音在说话。
透过开着的帘子,他隐约认出一位是柳刘——这位多次参加春晚、以相声、小品见长的曲艺演员。
柳刘在春晚舞台上,无论从口才、舞台经验、台风,都被视为老前辈。王轩心头一喜,便悄悄走近。
同样王轩还注意到另外两位在场的艺人——一位是郭斯坦,还有一位在后台调试设备中间偶尔发号施令的,是韩五百——这三位都是王轩印象中有点分量的业内前辈了。
王轩还是很乐意找这些前辈聊聊的。
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突兀,然后轻步走过去,恭敬地向他们打了个招呼:“各位老师好,我是王轩,这次有幸能参加春晚彩排,能在这里遇到您们,我很开心。”
声音不大,却清晰。
柳刘一听是王轩,笑着点头:“你开心的太早了,哈哈,逗你呢。小王啊,你唱的那首《青花瓷》真的绝了。真是后生可畏啊。”
王轩微笑:“柳老师您过奖了,无非是些许薄名罢了,比不上您的知名度。我特别爱看您的小品。”
柳刘拍拍王轩肩膀:“没想到现在年轻人还关注我这个老家伙儿,不赖啊不赖。这些年也算没白混。”
王轩认真点头:“柳老师,您是前辈,我还得向您请教呢。对了,您在春晚舞台上经验丰富,能说说你的心得吗?”
柳刘笑了笑:“其实我们那会儿也常出错。最重要的是稳住心态。当灯光、音响、走位、人进人出一切都不顺的时候,演员要自然反应,不要慌张。只要你表现的够自然,观众不一定能看得出你出错了。”
王轩点头:“还好我只是唱歌,不需要像小品演员那样时刻准备随机应变。”
和柳老师聊完,王轩就主动找上了杰森斯坦森,哦,不对,是郭斯坦。
也是寒暄了一番,收获几句夸赞和一段鼓励之语。
王轩还没来得及和韩五百聊两句就轮到上台彩排了。
彩排正式开始。
王轩站在舞台中央,灯光投下淡淡的边角阴影,顶部灯光打下来几束柔光。
他随着背景音乐慢慢进场,动作与节奏与舞台设计、灯光变化同步。
在第一次走位时,他略微有一个重心偏移,导演喊停。
王轩自己也察觉,回到后台位置。导演示意:“再来一次,从第十拍进场,动作稍微放慢一点,让灯光更有层次地铺满你的脸部。”
第二次彩排,王轩进场延展得更从容,神情和肢体都松弛了许多。灯光、音控也配得更贴。
王轩在舞台最后一点停住,扬起头,面向观众的方向,片刻静止。
导演说:“好,有感觉。接下来我们要做微调——灯光再柔一点,延长那半拍停顿。”
王轩应声:“好的。”
一切就绪,“下一个节目,王轩——歌曲《兰亭序》。”
导演的声音从席位传来。
后台顿时安静了片刻。工作人员们互相看了眼:新歌?名字倒是古意盎然,可他们都没听过。
春晚舞台上临时加新歌,本就罕见,还是个从未曝光的作品,更显得新鲜。
王轩手里握着话筒,黑色衬衫衬得人更显沉稳。
他点点头示意,伴奏响了起来。
前奏一出来,就能听出粗糙。毕竟时间太赶,伴奏也就这几天让李荣号弄出来的。
旋律没问题,可编曲明显赶工,不够饱满。有人小声嘀咕:“这样能行吗?”
可声音刚落,王轩开口了。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那一瞬间,所有人都不再说话。
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这首歌,毫无心理预期。
可歌词一出口,仿佛宣纸与笔墨的气息扑面而来,字字句句有种穿越古今的力量。
王轩的嗓音没有过度修饰,却极其稳健,带着一种厚实的掌控感。像是古琴的低吟,又像是流水的清澈。
粗糙的伴奏反而成了背景,让人专注在歌声本身。
导演席上,有人条件反射地抬头看向舞台。
音响师原本皱紧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来。他们心里清楚,这不是常见的流行唱法,而是一种把古典意境与现代旋律结合的尝试。
唱到副歌,王轩的气息把控展现到极致。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这一长句,气息如游丝般绵延不绝,清晰而不晦涩。
几位后台的舞蹈演员忍不住停下排练动作,悄悄侧耳听着。有人小声说:“这歌……太特别了。”
导演也愣住了。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伴奏粗糙得很,可王轩一开口,仿佛给旋律注入了生命,让瑕疵都变成了古朴的气质。
最后一个尾音落下,全场沉默了两秒。
接着,是自发的掌声。导演席的人没忍住鼓掌,音响师也跟着拍手。那不是例行公事,而是真被震撼到。
“这首歌第一次听,就像被拉进了画里。”有人低声感叹。
王轩放下话筒,微微鞠躬,声音平和:“这是新歌,伴奏比较仓促,正式演出时会重新制作。”
导演却笑了:“伴奏可以改,但这首歌已经够了。”
后台等待的艺人们也投来注目礼。韩五百轻声说:“小伙子有点意思。”柳老师和郭老师已经彩排完回去了。
王轩走下舞台,“王轩。”
韩五百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低沉厚重,“唱得不错啊。这首歌气息处理得很稳,尤其副歌那句长音,能把字拖到那么饱满,不容易。”
王轩略显谦逊:“韩老师过奖了。我自己感觉还差很多,特别是收尾时,换气有点急。”
韩五百笑了笑,语气里带着几分指点:“你用的是胸腹联合呼吸吧?我刚才听出来,你在拖长音时,把气息往下压得很深。这是对的,但要注意,不要一味依赖横膈膜的控制,还得让胸腔的共鸣参与进来。这样出来的声音不光稳,还更厚实。”
王轩点点头,认真听着。虽然对自己没屁用,但人家愿意指点你,听两句也不会掉块肉。
“还有个小建议。”韩五百手指比划了一下,
“你唱‘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的时候,尾音稍微收得快了点。其实可以再开一点喉口,哪怕放松个零点几秒,观众听感就会觉得更悠长。”
王轩一脸的若有所思,假装很认真的回道:“我明白了,就是在控制和释放之间找到平衡。”
“对。”韩五百笑得爽朗,“唱歌不是光靠技巧撑出来的,是气息、情绪和共鸣三者合一。
你这首歌讲古意,就更要把那股松弛、留白唱出来。别怕空,空里才有味。”
王轩很是恭敬:“谢谢韩老师指点。我会在下一次排练里试着调整。”
当然,王轩是不会去调整的,毕竟王轩完全靠靠开挂,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最合适。
深夜,彩排场地灯全部暗去,工作人员散去。
王轩背着包走出大厅,夜风透过高大的玻璃门灌进来,有些冷。
他沿着长廊走出去时,正好遇见一队工作人员在搬道具。他停下脚步等了一会儿,让他们过去,他不习惯打扰。
有人认出他,轻声喊:“轩哥辛苦了!”王轩转头笑着说:“谢谢你们,你们也辛苦了。”那声音不高,却足够温暖。
坐上回四合院的车,在车窗里看那大厅灯光慢慢淡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华娱从02驻唱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